549.第549章 驰援
如果要评定一个对大周最大贡献奖,那袁将军必定当选,如果要说评出百姓最信赖的官员,那也必定是袁将军当选。
如今秩序混乱,景炎帝已死,作为景炎帝指定的正统继承人也死了,只留下一个弑君杀父的二皇子,就算袁将军说要从郭家旁系里选出一人来,但还是有人希望袁将军能够独立出来,他们愿意追随袁将军打天下。
不过作为袁将军多年的手下,他们也知道袁将军为人忠正,所以只能徐徐图之,可齐修远竟然这时候反了,还有如此正当的理由!
如果是之前,反就反,就算袁将军和齐修远关系好,袁将军也必定不容齐修远,但现在齐修远刚把袁将军的家人救出来,齐丰还是在这过程中死的,几人只要想想袁将军的为人,他们就恨得牙痒痒。
不过既然有了这心思,他们也不会轻易放弃,所以只能隐晦的暗示袁将军,他们愿意追随他。
见自己的手下都有了这样的心思,袁将军悲叹一声,知道大周大势已去。
如果只有一个齐修远,他说不定还能力挽狂澜勉强保住大周的江山,但齐修远的弟弟齐浩然现在也手握大军,就算他现在只是一个参将,但手中的人数才是实的,何况,连自己的手下都起了反心,更不要说其他的了。
袁将军一时有些茫然,不知该何去何从。
造反?
那不就坐实了朝廷一直鼓噪他有反心的言论,那景炎帝之前的提防就变成了理所应当,而他则变成了包藏祸心的小人。
袁将军眼一沉,彻底断了这条路。
对于袁将军,这世上最了解他的有四个人,一个是他的军师沈牧,一个是他的母亲袁老太君,还有一个则是沈夫人,最后一个则是齐修远了。
齐修远对袁将军的了解虽没有那三人多,但也能摸到袁将军的底线,这是一个将名声荣誉看得无比重要的男人,所以他举事后并不多担心袁将军,而是戒备起其他勤王军。
郭将军因为受齐修远恩惠,虽没有明言会追随他,却不会对齐修远下手,算是表明了态度,袁家军那边也一点动静没有,好似不知道住在左近城门的是反军一样。
皇城里却传出来追剿齐修远的旨意,并给齐浩然的军队下旨,让他的副官将齐浩然拿下,将军队带回皇城勤王。
二皇子的诏令到了齐浩然的手上,他撇撇嘴,直接扔到火堆里烧了,他所谓的那几个副官早死了。
当然不是齐浩然杀的,是和西夏冲锋陷坚的时候战死的。
和西夏打的这么激烈,加上不断的补充新鲜血液,军队里的人早被打乱重新收编了,景炎帝一死,谁还听朝廷号令?
齐浩然摸了一把胡子拉碴的脸,忧伤的叹息,“也不知道他儿子还能不能认得他,对死缠烂打,一直不退的西夏兵恨得咬牙切齿。”
“四爷,四爷,”飞白飞奔而来,气喘吁吁的道:“四爷,咱派回去的人传回消息,他们在半道上被一伙土匪拦住了,他们有三万多人。”
齐浩然眼里闪过煞气,“才三万人就急哄哄的回来汇报,他们是吃干饭的?不是有六万人吗?碾过去。”
“可四爷,您不是让他们快马加鞭回去支援大爷吗,那三万人虽然不多,但也能拉住他们的脚步。”
“奶奶的,”齐浩然转了两圈,突然回头问道:“刘大黑他们在哪个地界?”
“啊?”
齐浩然摸了摸下巴道,“既然大哥已经反了,那就开始招兵买马吧,刘大黑这个人精,用得好了也不失为一个大将。”又道:“传信给他们,别废话,先给我死命的多留下一些人,把他们打怕了再叫他们让路,不然爷跟他们不死不休,大哥还在临安城里,那里勤王军这么多,他那点人肯定支撑不过来。”
飞白应下,跑去写飞鸽传书。
收到信的参将立马调派人手好似不要命的开始冲击起包围圈。
包围他们的义军一时死伤惨重,齐家军这边就拿着齐浩然的飞鸽传书大声念出来,站在战场这边对着暂时歇战的义军喊道:“我们齐参将说了,谁要是敢拦着我们去救齐将军,我们齐参将跟他不死不休,不信你们就试试。”
对面的人一时无语。
这边的人就继续喊道:“我们这六万人都是从西夏战场上退下来的,就你们这瘦啦吧唧,连刀都拿不稳的三万人敢来包围我们,你们的首领是想拿你们填尸坑吧。”
“填什么尸坑?我看他们首领是觉得他们浪费粮食,所以拿来给我们练刀的,真要有血性,转弯往西走,西夏虏子在那里,有本事上那片去杀人,跟在我们前面杀我们算什么东西。”
那边的人焦急起来,真要叫他们继续喊下去,这边的人只怕就要反了,这些都是愚民,他们能蛊惑他们,别人自然也可以,领头的人忙喊道:“你们别以为声大就有理,你们能耐怎么从战场退下来?齐修远反了,你们现在不过是反军。”
“奶奶个熊,我们是齐参将的人,他老爹被二皇子那个逆贼杀了,他大哥被围住,弟弟去救兄长给老爹报仇天经地义,别说的你们是贞妇烈女似的,你们不也是反贼?再说了,俺们虽然去救齐将军,但我们齐参将还在前头抗西夏大军呢,你们能在这里头搅浑不就是因为有我们齐家军挡在前头,要不然你们早被西夏给砍瓜了。”
“有本事砍西夏狗去……”
“我们齐参将现在只有六万人都敢对上西夏二十万大军,你们有什么资格在这里咧咧……”
“还拦着我们不让我们去救齐参将的大哥……”
骂声瞬间淹没了对面的义军,不少人脸上都显出犹豫的表情,那些人说的其他事他们不知道对不对,但有一件事总是对的,齐浩然一直挡在他们前面,为他们这一片的百姓挡住了西夏大军。
不少人都拿着武器悄悄后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