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重生六零好生活 > 132.高中毕业

132.高中毕业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二章

将箱子放在叶冰屋里, 楚喆还熬了米粥, 两人陈热乎喝完, 小睡了会。

上午去逛了圈供销社, 买了点糖和各种调料就准备回家了。

两人没去城边等村子里牛车(过年了,队上人买年货, 牛车几乎天天来县城),直接滑雪回去比牛车还快呢。

叶冰带了两个玉雕摆件,准备回去好好观摩一下,他们年前是不准备过去了。

等年后借了牛车一趟拉回来, 下午去晚上回。

至于绥县那处,叶冰准备自己去,将东西送大山里,以后有机会再去拿,如果被别人发现了, 那就是没这个缘分呗。

主要也是推测绥县那边可能只是个退路,财产并不多, 所以主任媳妇先头很容易就把那块供出来了, 以望“断尾求生”,结果没成功。

时间就如流水一般淙淙流过,高中两年过去的很快, 在毕业的时候,大山小山高兴的差点疯掉, 硬是偷拿了楚喆的酒喝的烂醉, 庆祝自己成功脱离苦海。

叶冰也是松了口气, 和师父请了长假,准备带朱白朱四来一场长途森林游。

楚喆死乞白咧要跟着,理由是害怕冰冰吃不好再饿瘦了。

这个理由很强大,虽然家里叶爹反对,但是有叶冰娘鼎力支持,最终楚喆还是被批准了,当然免不了叶爹的威胁叶哥哥让他的“好自为之”。

叶伟东因为成绩实在优秀深受老师们喜爱,在毕业之前,老师甚至有意推荐他进红卫兵大学,不过被他拒绝了。

因为在高二的时候,叶伟东和楚喆长谈了一次。

楚喆断定高考会很快恢复,因为国家的进步离不开人才。

叶伟东认为很有道理,并不是楚喆说的都是对的,他也是有自己的判断力的,他也认为高考会在几年内恢复。

所以他没有着急,他才十七岁等得起。

他对楚喆描绘的未来战争也特别着迷。

楚喆说未来的战争不在于人,而是技术的比拼。比如说对方有三位一体海陆空集团作战,而另一方只有陆军那就会很吃亏。

如果一方信息技术特别厉害,直接能攻入对方的指挥系统,下一些假命令,还没等开打对方就要自乱阵脚了。

这是楚喆慎重考虑过才决定透露的未来的事情,但具体的他没有说,例如未来的海洋之战在于航空母舰,可惜他重生之前国家也没有,比如隐形战机也在研究当中。

这些太过于细节化了,会引起怀疑,特别是伟东脑子绝对聪明。

所以他只能泛泛而谈,说的也是有一定根据的猜想。

楚喆还不知道一番谈话让叶伟东竖立了多么远大的目标。

叶伟东已经下定决心走出去多学本领,在未来的一天可以造出制敌于千里之外的武器,让国家强大无人敢欺。

未来的“国家英雄”在这时就竖立了自己的目标,并为之奋斗一生。

在英雄晚年接受采访,就说妹夫楚喆是他的启迪者,他给他画了个无比香甜的大馅饼,他没忍住就咬了上去,结果一吃就是一辈子。

对于他们要休息一年的行为,大人们并不是那么认可的,他们认为得抓紧考试进工厂,工人工作体面还轻松(对于农民而言)。

还是楚喆舌吐莲花搞定了了叶爹林大舅他们。

叶爹娘还是很开明的,主要是家里不缺钱,对于工人这个名头也不是那么热衷。

林大舅那边比较急迫,不过也觉得大山小山年纪是有些小,才十六岁,性格也不定性,带他们一年(进森林狩猎养家)再去外头工作也可以,省得在外头没人看着了(不一定还和伟东他们进一个厂子)惹是生非。

楚喆以不能学过就忘,明年找工作还要考试为由,让叶伟东给大山小山安排作业,所以大山小山并没有得到自以为的自由生活。

可以想象未来这一年他们既要接受亲爹的操练又要按时交作业,生活肯定很充实。

楚喆把教育大山小山的重任交给叶伟东,他收拾东西要和媳妇远游了,好激动!

没想到走之前还得了个喜信,叶小叔居然要结婚了。

对象是附近大队的一个寡妇,没生过孩子的,据说挺能干的。

叶小叔就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典型,自从回了三大队就做梦再回到县城,经常去催耿志,后来那人估计也被催烦了,直接找人调走了,去了别的县市。

叶小叔自知回县城无望,回来就鼓动他娘把叶红撵出去他给他们养老。

当时闹的满大队皆知,马队长、宋会计专程上门调解。

叶爹、叶大伯也被叫了过去。

沈大树的意思是如果让他和媳妇离开没问题,但是这几年一直是他们养家,没有让闺女养家的道理,把这钱给他们,他们立马走,也不多要,一年算三十块。

叶小叔自然不肯给钱,就说老头老太太能挣工分可以自己养自己。

争到最后还是问叶老头、叶老太的意思,叶老太态度鲜明的要和儿子住,叶老头不肯吱声,眉头能夹起蚊子。

出乎意料,最后叶老头选择跟叶红和沈大树过。

老太太已经被儿子灌满了迷汤,闹吵着老头不和儿子过,她就和他离婚分房子。

据说当时看热闹的都傻眼了,连叶爹、叶大伯都觉得有些荒唐,人家年纪轻离婚有原因的,以后还能有新生活,这老头老太太都土埋半截儿了,还要离婚,这是要闹哪样儿啊。

马队长当时也有些麻爪,把叶爹拽到一边商量。

叶爹也没招儿,要不让他爹妥协,要不就得劝他娘。

还没等他们商量出办法,叶老头这次反映的倒快,居然同意了。

叶爹叶大伯拦都拦不住。

叶老太有些傻眼,没想到老头子居然同意了,拍着大腿哭,说自己这么多年伺候他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他也是个白眼狼!……

然后在如何分房子又闹了起来,老太太要东西屋,给老头偏屋(叶爹以前那个)。

叶老头自然不干,这个家是他们老叶家传下来的,凭啥给她。

老太太的意思是以后她儿子生的儿子才是正宗老叶家人,所以房子就得留给她们。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最后还是马队长出的手,将两处房子作价,东西屋作价300块,偏屋100块,谁要东西屋就得给偏屋的100块。

最后沈大树要了偏屋,得了一百块钱。

不久就将房子作价80块往外卖,被叶小叔买了。

叶姑父新买了房基地,盖了青砖大瓦房,众人才知道人家这才叫深藏不露。

当时还有人和叶爹开玩笑,“听说你爹娘离婚了,你有啥想法感受啊?”

叶爹回答得更绝,“没啥想法,爹还是爹,娘还是娘。”

也不是没有变化的,他和大哥每年的养老钱分成两份了,每年给他爹五块,给他娘五块。

每年送年礼也要分成两份,爹那送一份儿娘那再一份,不过没了沈大树的压制,他娘又有点儿兴猴(闹幺蛾子),又开始嫌弃他送的肉不够多或者开口跟他要这要那了。

叶爹决定以后他娘那的年礼让他媳妇送了。

这回叶小叔结婚,老太太把叶爹和叶大伯叫回去,那意思也是让他们出钱。

叶小叔每天挣的工分还不如叶老太,他们分的粮食不够吃,就得花钱和别人买。

叶小叔还愿意吃细粮,现在大米多贵啊,八九毛一斤,黑市更贵。

一年时间花在粮食上就有几十块,多少钱也不扛花啊,所以这次找的媳妇就是照着叶冰娘的标准来的,能干的能养家的。

好不容易找着了,对方娘家却狮子大开口要八十块钱彩礼,这钱说实话叶小叔有,叶老太和老头分家时也分了七八十块呢,只是谁也不想掏罢了。

叶老太冲着叶老大说,“老大,你是大哥,现在你们家日子起来了,家里还有个工人,月月有工资。当时保东在县城,他小叔可没少照顾他,现在他小叔要结婚了,咋的也得表示下。”

叶大伯嘴角抽了抽,他儿子可是和他说过他小叔怎么“照顾”他的。

叶大伯知道这次要不出点血他娘又要闹了,“娘,国忠都20多岁了,这又是第二次娶媳妇,他手里能没钱。不过我是老大应该表示一下,多了没有我出十块钱。我这边儿前年刚把债还利索,现在正攒钱呢,保东也20啦。”又冲着小弟说,“亲戚之间都是礼尚往来的事儿,你和保东关系好,现在手里缺钱,我们帮着垫点没事儿,等过阵子,保东要结婚了,你们不也得表示表示嘛。”

叶爹看着他娘和小弟铁青的脸,差点喷笑出来,他大哥也学坏啦!

叶爹赶紧跟上,“我不能越过大哥去,那我就给八块,你们也别嫌少,现在村子里亲戚之间一般就是几个鸡蛋一块红布的事,哪有给钱的。我们家伟东今年也17了呢,要是有对象结婚也快,那以后咱们亲戚之间随礼就直接给钱吧,钱实在!也别买东西了。”

叶老太太和叶小叔虽然得了18块钱,但也惹了一肚子气,而且这钱按照叶大伯叶爹的意思可不是白给他们的,需要他们以后还礼的,这和想象的完全不一样啊。

叶爹回家和家人学了,拍腿大乐,“你们大伯脑子终于开窍了。”

叶伟东问他爹,“我奶就冲你和大伯要钱啦,咋没和我姑姑、姑父要呢,她应该最不得意我姑父啊。”

这回是叶冰娘回答的,“能为啥,你奶欺软怕硬呗。”

叶爹望房梁不说话…

据说老太太看到老头子住到了新房子里很有些不服气,也想盖房子,后来因为钱的问题不了了之。

不过老太太也是绝了,没有新房子住,就推着儿子的自行车满村里溜达。

这意思是她没有新房子住,可他儿子趁自行车。

不久叶姑父新买了自行车,自行车票还是叶爹给弄的。

叶大伯也紧随其后,是叶保东运气好在厂子抽到了自行车票,然后和工友借了钱买的,不过他孝顺送回村里给爹娘骑。

村里人都夸叶家人越过越好了,叶老太更郁闷了。

还有一次,叶老头穿着新衣服出门溜达,叶老太看到他和别的老太太有说有笑的就又闹上了,这次绝对是脑子晕了,直接骂上门了。

叶红生了对双胞胎男孩刚学走路,被老太太给带倒了,后脑勺磕了个大包。

叶姑父怒了,差点把老太太掐死,据说当时眼睛都翻白了还尿裤裆了,要不是叶红和叶老头求着,说不定直接被掐死了,自此以后叶老太再不敢沾叶姑父家的边儿。

虽然村子里绝大多数都说叶姑父做的不对,老太太毕竟是长辈,咋能真动手呢。

可是对于叶老太这种没皮没脸的人和她讲道理是没用的,恰恰她吃硬不吃软,降住了才能得清静。

至于村子里得议论叶姑父不是那么在意,不过为了此事还是和叶大伯叶爹解释了下,因为他进院子的时候,大安(双胞胎老大)还躺地上呢,小安哭的上气不接下气,叶红正光脚往外跑,他以为大安不好了呢,就热血上头了。

叶大伯和叶爹只能口头教训教训他,说他下次别那么冲动,孩子奶奶毕竟是长辈…

叶姑父认错态度好,这事就接过去了。

可是他们都没发现从始至终叶姑父都没和老太太道过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