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这个宫廷是我的 > 415、背后的用心

415、背后的用心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415、

奶口嬷嬷含笑道,“回皇上主子、贵妃主子,是一位王爷正在园子里挑教这八哥儿说话,三阿哥瞧见了,便跟着八哥儿一起学说话……那位王爷看着喜欢,便将这八哥儿送给咱们三阿哥了。”

廿廿会意,知道这是因为绵恺也是刚学说话,大家伙儿寻常都是一个词儿一个词儿地教,当真如同教那八哥儿说话的情形一般无二。故此绵恺在外头看见人教鸟儿说话,他便也觉着熟悉,这便自己也跟着学上了。

绵恺终究小,不知道人跟鸟儿是不同的,更不知道他自己的身份,此时乃为尊贵的皇阿哥;又因为是初封贵妃的长子,地位不比绵宁低多少。况且年幼,更得皇上宠爱。

廿廿不动声色,轻声问,“是哪位王爷,你可认得?”

奶口嬷嬷因肩负哺育皇子的重任,故此自不可能随便找来,全都是内务府世家里的媳妇,都懂宫里的规矩的。

那奶口嬷嬷犹豫了下儿,“奴才瞧着衣冠,应该是位郡王。只是再多的,奴才就认不得了。”

皇帝静静看着廿廿,便也接口问,“郡王?是如何年岁的?”

奶口嬷嬷道,“奴才瞧着,甚是年轻。”

皇帝伸手握住廿廿的手,吩咐道,“你先带三阿哥下去吧。鸟儿交给太监们先架上。”

奶口嬷嬷赶紧想从绵恺手里接下那八哥儿来,绵恺却急了,用一岁小孩儿的吃奶的劲儿,死劲掐着不放手,急得嗷嗷直叫——不会说话,就干着急叫唤了,他还以为是奶口嬷嬷要抢走,不叫他养呢。

还是皇帝无奈地笑笑,亲手将绵恺抱起来,然后从他手里将那鸟儿给接过去了。

廿廿也只能叹口气,“也只有汗阿玛要,他才肯给。便是我要,他都未必肯撒手。”

皇帝便笑,颠儿着绵恺道,“你急什么,你想要的,多少没有?你暂且撒开手,叫谙达们去给你架上,你好稳稳当当的玩儿去。”

廿廿无奈地乐,“皇上倒纵着他。他才一岁,就要学着提笼架鸟了?”

皇帝轻哼一声,“咱们满人啊,就是得从小就学着弓马骑射、提笼架鸟。”

这话是没错的,因为鸟儿曾经在满人的传统里,乃至生计上占据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若是没有海东青,满人先祖狩猎都难,故此从小就养鸟、驯鸟,是每个满人男子从小就必须得学会的、安身立命的本事。

只是后来进了京,权贵子弟不用再狩猎为生,故此家里也不能都养猛禽,这便将能增益生活情调的各种小鸟儿都给养上了。

廿廿心下一动,便也由着这父子俩去,没再拦着。

绵恺由着奶口嬷嬷拉着,心满意足地出去了,廿廿静静看着皇帝。

廿廿知道,皇上虽然嘴上说的是绵恺养鸟的事儿,实则心里也是放不下另外一件事儿了。

——自从皇帝登基以来,江南汉人竟然一片欢呼,呈现出一种叫人始料未及的欢迎姿态来。

便是人人都不敢明说,可是心下却也明白江南汉人如此的缘故。

因为皇帝是有一半汉人血统的,而且养母庆贵妃也是江南汉女,故此皇帝登基,被江南汉人认为是汉家天下的一种重归。

江南汉人的这种说法,虽说有一定的道理,若是那心怀宽广的,应该能从皇帝登基之事上,看出太上皇帝的胸怀,看出满汉融和、这中国天下依然是大一统的格局来。

可是有些狭隘的,难免便只希望汉家与满人隔绝开来。

故此当这说法传到京师之后,其实是将皇帝推上了一个极其危险的境地。

——所有皇室宗亲、满洲权贵,都看着呢。皇帝稍有不慎,就会成为这些宗亲权贵们的口实,来日便有可能出现君臣离心去!

皇上的处境,一个字:难。

在这样的时候儿,在绵恺抓鸟儿这样一件小事上,可是因为对方是一位王爷,这件事便可能没有表面那么简单了。

廿廿小心地问,“……皇上觉着,送绵恺八哥儿的郡王,会是哪位?”

虽说郡王的爵位低于亲王,可是因为大清宗室都是降位承袭的缘故,有些郡王的身份也不低,自家就是亲王家——譬如绵庆阿哥的质郡王,那就是质亲王家。

当然,还有地位更为尊崇的,比如八大*****家,内里就是七家亲王、一家郡王啊。

皇帝静静看一眼廿廿,“听着董氏的描述,年轻,又张扬,见了皇子也并不十分恭谨的……爷忖着,像是克勤郡王。”

廿廿就笑了。皇上跟她,可真是想到一块儿去了。

那八家世袭罔替的*****家,那唯一的一家郡王家,就是克勤郡王家。

这八家王爷,因为祖上功绩,子孙承袭不降等,祖上是亲王,子孙还是亲王;祖上是郡王,子孙就还是郡王。

这样尊崇的地位,体现在除了爵位之外,更从八旗制度建立之初,就是将所有的一切都与八年共享的制度……虽说后来渐渐皇帝的君权集中,八家不再有初期与汗王共享权力的资格,但是这八家的意见,还是可以影响所有的宗亲权贵的。

廿廿也忍不住垂首不语。

皇帝伸手捏了捏廿廿的手,“绵恺还小,此时你不必太忧心。”

一时三庚进来报,说“万方安和”的戏已经散了,太上皇说饿了,要传膳。

皇帝忙收束齐整,嘱咐道,“你安心歇着,爷晚上再来看你。”

.

皇帝走了,周氏有些纳闷儿,上前帮廿廿收拾着皇帝用过的杯盏,轻声问,“格格……不就是咱们三阿哥要了个八哥儿么,你何必这么忧心去?三阿哥小,看着有趣儿,这便要了罢了。”

廿廿静静看周氏一眼,“妈妈想,绵恺还没周岁抓周呢,克勤郡王倒先往绵恺手里塞了个八哥儿……知道的是小孩儿喜欢活物,不知道的怕是要编排,说绵恺这孩子从小就是玩物丧志的主儿。”

此时端午,下个月绵恺就满周岁了。这事儿发生在这个节骨眼儿上,能不叫人多想一层么?

周氏这才狠狠唬了一跳,“哎呀,这是谁啊,用心怎么这么恶毒?咱们三阿哥还小呢,就被编排进去了!”

廿廿眸光幽深,“况且还是克勤郡王,八大世袭罔替的王家之一;原本现在就因为江南的动静,朝野内外都因为皇上的汉人血统而编故事……倘若皇上的子嗣再从小就这么玩物丧志,那这个皇上还当真要不得了!”

周氏也是惊得眼前都有些发白,半天才缓过神来,“这个克勤郡王也不是好人!咱们三阿哥这么小,他就欺负!”

廿廿想了想,缓缓摇头,“现在这位克勤郡王是去年才袭爵的,也是年轻,怕也是个被人利用而不自知的。偏叫他来办这事儿,就是有人利用他年轻莽撞的性子。”

廿廿说着叫四喜,“吩咐鸟房的人,这八哥儿咱们给好好儿养着,好好挑教了。等养得油光水滑了,叫人给克勤郡王府送回去。”

四喜赶紧行礼,“嗻!主子放心,奴才必定办得妥妥的。”

.

晚上皇上回来,因是端阳节的缘故,廿廿也率领諴妃等人,从“天地一家春”一起去长春仙馆,与皇后会和了,一起陪皇帝用膳。

绵宁也来了,难得地也带了星楼和赵氏两个来。

皇帝与后妃在南炕,摆上炕桌;绵宁在北炕陪着。

南炕这边儿,春常在、荣常在两位亲自在地下端碗、布菜地伺候着;北炕那头儿,自是星楼和赵氏一起伺候着。

一家人其乐融融,皇帝赐下了香珠、锭子药等适合端午节气的物品。这是自家人关起门来吃饭,倒叫星楼和赵氏也得了赏。

虽说是自己一家子吃饭,皇帝还是将话转到了太上皇帝考庶吉士们的考题上去。

“污卮一题,老二啊,你怎么解?”

绵宁略有些紧张,谨慎地看皇帝一眼,缓缓道,“……凡为文,皆为言志。玻璃卮实则就是君子原本应该冰清玉洁的本质。一旦被污,便已经不再是珍宝;即便可以洗净,却也已经不是从前的那个。”

皇帝点点头,“故此君子德行不可有亏,一旦有亏,破镜难圆。”

廿廿静静听着,不由得涌起感悟,“太上皇令庶吉士以此为题,想来便是以此来警醒大臣们吧?不以恶小而为之,若一旦德行有亏,便是再改正,却也都已经失却君子之德了。”

皇帝深深看了廿廿一眼,虽说没说话,眼神却也透露出了赞许和欣慰。

——太上皇帝统御天下六十年,他老人家自己何尝不知道,这六十年来许多官员已经习惯了盛世繁荣,渐渐生出了惰性、贪心去?

故此太上皇帝才叫这一班即将补充入前朝,成为宰辅之臣的庶吉士们去做这个题目,就是希望他们在散馆之际,以此为警钟,警示自己不可行差踏错。

只是可惜,这二十一位庶吉士,内里还包括那么多位状元、榜眼、探花的,竟然没有一人切中题目,便也是没有一个人能体会到太上皇他老人家的深意。

皇后听得有些皱眉,“污卮……洗干净不就是了么?该冰清玉洁的,自然还能冰清玉洁;该珍贵的,也不该贬值了才是。”

廿廿与諴妃对了个眼神儿,都知道皇后这怕是想起她哥哥了。

廿廿含笑道,“我倒想起‘破镜重圆’的旧典来。只要有能工巧匠,便是破镜实则也能重圆;只是……重圆了的镜子,有人会认为它依旧还是原来那一个;而在有些人心中,那终究回不到过去了吧?”

“这也便是书生风骨里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吧?那些真正高贵的,宁肯碎了,也不谋求重新修补。因为修补过后的,便不再是从前的高贵了。”

皇后听得逆耳,“瞧贵妃说的……那传国玉玺呢?听闻,不也是修补过的么?照你这么说,江山都不必要了?”

廿廿含笑垂首,“江山在握,哪里只在一枚印宝?若有本事执掌江山,便是没有那一枚传国玉玺又怎样?”

“传国玉玺再珍贵,终究不过是皇权的一个代表。主子娘娘想必是忘了,中和殿里就供奉着皇家印宝二十五枚。而传国玉玺,太上皇登基初年就已经封存不用了。”

“再说,传说当年这传国玉玺被摔的起因,又何尝不是王莽篡位夺宫之时,皇太后亲手摔了传国玉玺,表达的何尝不是‘宁为玉碎’的初衷?”

皇后恼了,盯着廿廿冷笑道,“照你这么说,既然二十一名庶吉士全都离了题,那太上皇就应该将他们二十一人全都赶出朝堂,一个都不再起用!”

“还有那么多个状元、榜眼、探花……岂不是当年的殿试,全都取错了?应该将那几年的主考官和阅卷官,全都治罪!”

廿廿静静看一眼皇帝,却不说话了,只起身一笑,“主子娘娘说得有理。”

皇帝则远远地看着皇后,“……可是皇后想过么,上一届庶吉士,乃是太上皇留给朕的最后一届人才。若朕将他们全都撵回家去,那朕,还有何人可用?”

皇后却笑了,“皇上别急,庶吉士又不是只有一届。妾身听闻,皇上这不是刚又殿试选材完么?那皇上这嘉庆元年的庶吉士,这不是又培养起来了?”

绵宁越听越不对劲,赶紧自己从炕上跳下来,走过来扶住皇后的手臂,“额娘!儿子敬额娘一杯。额娘吃酒吧。”

廿廿静静垂下眼帘。

皇后说得没错,庶吉士是一届一届不停培养的,只是今儿皇上刚下了旨,这最新一届的庶吉士,是交给和珅去教习啊。

皇上刚登基,正是用人之际,难道不用太上皇留下的那一批庶吉士,倒要用和珅教出来的这一批?

皇后倒是有一句话说对了,二十一名庶吉士全部让太上皇失望,若换了往年,凭太上皇的脾气,全都撵回家去一个不用,也不是不可能。

可是上一批却是太上皇在位期间的最后一批了,是太上皇留给皇上的人……若都撵回家去,皇上用人之际,该用何人?

故此太上皇才忍了,还专下谕旨,安抚这些人,说“书籍甚繁,读书人岂能一一记诵?朕并不以此加之责备,当自引以为过耳。庶吉士等惟当益加勉力,勤学好问,以副朕教诲矜全至意,不必心存愧惧也。”

这样的温和,不似老爷子六十年来的帝王雷霆。

老爷子忍了,不是为这班庶吉士忍,是为江山、为儿子忍啊。

不过反过来也是说,皇帝登基初年的艰难——这一批人都不能意识到“君子冰清玉洁”之品德的可贵,宁肯同流合污……

摆在皇上面前的,将是最为艰难的沉疴宿疾。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