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刘备的日常 > 1.77 学富百车

1.77 学富百车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士族、寒门,皆有优势,亦各有不足。

如何取长补短,扬长避短。趋利避害。考验的便是为君之道。

如何选择。古往今来,无非德与法。以德育人,以法为教。

唯才是举,唯德是用。皆有弊端。德才兼备才是为臣之道。

本想写信给恩师,叮咛几句。想想还是算了。我家陛下虽惜财如命,不善纳谏。却也不是怒而杀人的暴君。这便去信左丰,让他替恩师从旁打点,防止如蔡邕故事。

话说,十月初蔡邕便已装车启程。为何至今未到?

这日。刺奸来报,西阙外有一队车马,正向楼桑而来。

必是蔡邕!

这还了得,刘备急忙沐浴更衣,令麾下文武,并学坛大儒赶往西阙迎接。

遥看如长龙般的车队。刘备这便小声问大儒刘宠:“蔡公家资颇丰否?”

刘宠点头笑道:“古有‘惠施多方,其书五车。’今有蔡伯喈,藏书万卷。家资岂不丰厚?”

难怪。

传言蔡邕生平藏书多至万余卷,晚年仍存四千卷。有文集二十卷。话说后世坊间传闻,蔡琰便是因携带其父书车逃亡,以为巨富,才被匈奴骑兵盯上。掠去北疆。

刘宠笑道:“之所以行程缓慢。乃是累日阴雨,伯喈心忧车上书卷浸水被毁。故而走走停停。今日方至。”

刘备欣然点头:“原来如此。”

待车队抵达阙下,大儒纷纷出迎。刘备携家臣部将,紧随其后。

问过前车,皆说主人家在队中。刘宠这便挨个询问,便有一人从车,不如去酒垆。

刘备这便命人去准备。

学坛只论师承渊源,不论爵位年龄。刘备乃是卢植门徒,恩师又师从太尉陈球、大儒马融。蔡邕师从太傅胡广。故而平辈论交。四位大儒居于主座。刘备执弟子礼。居下首。

刘备谨守本分,并未多言。诸如蔡邕此类大儒,皆是屡辟不就的主。便是郡中官吏,亦在恩师面前没少吃闭门羹。若他想出仕,自会开口。若不开口,刘备自当绝口不提。

并非怕失颜面。而是大儒脾气古怪。一言不合,振衣而走。正如五原太守王智,本是好意,却惹来清流无数骂名。有时候,多做是错,不如多听少做。

“少君侯?”刘备闻声抬头,见刘宠正笑吟吟的看着自己。

刘备直身作揖:“刘公何事?”

刘宠笑道:“老夫本欲与伯喈抵足而眠,促膝长谈。奈何精舍却盛不下万卷藏书。不知,少君侯可有主意?”

见刘宠笑藏深意,刘备幡然醒悟。暗忖片刻,这便说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与其让万卷书束之高阁,暗室蒙尘。不若摆放堂中,令学子借阅研读。”

“如此甚好。”蔡邕亦点头。

刘备这便说道:“学坛地基深厚,不妨再加建一层。用于盛放书卷,可叫,大藏书阁。”

“如此甚好!”刘宠眼中尽是笑意。

刘备又岂能不知。

把万卷书放在学坛,等于奉出全部身家的蔡邕,还能哪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