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刘备的日常 > 1.116 我有一计

1.116 我有一计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来者何人。”城头兵卒,高声喝问。

“阳翟郭嘉。”郭嘉推窗答曰。

“意欲何为。”

“自为交易。”

“尊驾稍待。”果然来者不拒。

待吊桥落下,城门洞开。龚都遂引车驾入城。

棠城横竖一里余,东西略长,南北稍短。坐落在十里棠亭内,从建制上说,乃是乡邑。棠城居中,与冶炉、合伯二城,各距数里,匠人自成聚落,便是三城民众来源。三城互为犄角,大致呈“品”字形。冶炉城乃为冶铁,合伯城多为铸剑,棠城多为工匠生活起居。

车驾一路行来,只见沿棠水两岸,排列无数冶炼高炉。围绕棠湖,冶铁炉尤其多。炉,棠、龙泉、干将、莫邪等九大名剑,皆出于此。换言之,棠亭十里之内,有九大铸派。各以所铸宝剑名为剑炉名。又以剑炉名为门派号。

果不其然。

待郭嘉并龚都,登堂入室。只见上首端坐一饶须老者。须发花白,年过百半。各有四人,分列左右。包头冒絮(头巾),居中绣有墨曜,合伯,邓师,宛冯,龙泉,太阿,莫邪,干将,八大铸剑门派。上首老者,自戴棠冒絮。不多不少,共计九派。

“阳翟郭嘉,拜见棠‘老将军’。”

“你识得老夫?”如此说来,此人必是前五官中郎将,棠典无疑。

“在下实不知也。”郭嘉实言相告:“来时,幸有耳闻。”

“听何人所说。”老者又问。

“我家公子。”

“你家公子,又是何人?”

“扶风宋奇,宋元异。”

闻此言,老者猛然一愣。须臾,这才言道:“我亦识得。只是,此人早已作古,举家被戮。”

“侥幸偷生,一言难尽。”郭嘉答曰。

五官中郎将棠典,乃是大长秋曹腾,向朝廷举荐。熹平元年,宋奇与曹氏联姻,娶侍中、长水校尉沛国曹炽之女为妻。曹炽叔父,便是大长秋曹腾。换言之,五官中郎将棠典与宋氏,及曹氏,必有深交。焉能不识强侯宋奇。

郭嘉取宋奇随身玉佩奉上。棠典表情,可想而知:“果真是故人。”

“公子人在上蔡。因悉知一密情,故遣郭嘉来报。”

“何事如此紧急。”

“日前,南阳败军,乱入汝南。藏身岈山中,不日便将偷袭此地,补充兵器。”郭嘉答曰。

坐上众人表情各异。棠典问道:“何来南阳败军。”

棠匠人,闭门自守,作壁上观。消息闭塞,亦是常情。

郭嘉遂将赵慈率众袭杀南阳太守秦颉诸事,娓娓道来。

“竟有此事。”坐上各人,交头接耳。

见一时难有定论,郭嘉又道:“此乃江夏募兵,先前曾随太守秦颉,大小百战,平黄巾之乱。胡骑铁蹄之下,仍能大半逃亡。其战力与流寇贼众,不可同日而语。不知老将军,守城诸器,是否齐备。”

“我等醉心铸剑,并不通机关术。”棠典摇头:“所存弓弩,抵御流寇绰绰有余。然若与百战精兵交战,则力有不逮。”

便有合伯派首领,起身言道:“败军远来,必弃甲丢盔。苦无攻城诸器,又短粮草。我等坚壁清野,据城而守,当立不败之地也。”

“此言差矣。”郭嘉言道:“败军既来,必有内应。黄巾乱时,听闻有诸多南阳工匠,逃难至此。当中必有败军细作。若趁乱夜开城门,万事休矣。”

“南阳籍工匠集簿何在?”棠典喝问。

“回禀大匠,南阳籍工匠有数千之众。一时难以区分。”便有邓师首领,起身答话。

“悉数拿下便是。”宛冯首领言道。

“不可。若如此,必生骚乱。许不等败军攻城,我等已亡于自祸。”邓师首领,连连摆手。

堂内各派,你一言我一语,吵成一团。无非是瞻前顾后,顾后瞻前。

便在此时。郭嘉轻咳一声,引各方齐齐来看:“在下有一计,可解内忧外患。”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