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道义与利益
隆道二年的蝗灾给东亚大陆黄河以北的所有地区都带来了巨大损失。
从西北的党项开始,整个大夏国今年粮食产量比去年直接减半,但西域诸多佛国与帕尔斯的战争还在继续,夏国国主为了维护对西域诸佛国的宗主权,不得不继续在西域维持一只数万人的机动部队。
激烈的战争中,粮食无比重要,即使遭遇大灾,夏国国内的税赋依旧没有任何减轻,甚至还有加重的趋势。
稍微向北一点,蒙兀草原的情况更加糟糕。
由于靠近蝗灾最大的发源地,投靠蒙兀人的山陕汉军世候的土地,以及蒙兀人自己在草原上撒的那点糜子几近绝收。
草原上各种牧草同样被蝗虫啃得光秃秃的,由此造成大量牛羊牲畜死亡。
在辽东,最近几年越来越江河日下的女真人同样损失惨重,秋收之前,辽东的粮价达到了8贯一石。
秋收之后新粮入库,原本应该回落一些,然而因为蝗灾,再蠢的人也知道今年的收成不可能支撑明年的消耗,因此辽东粮价不降反升,而且越来越快,年底之前就上升到高达15贯一石!
就连大周新开拓的江淮地区,同样也是损失惨重,这些本来就相当于新开拓领土的地区,今年几乎绝收,唯一的好处是蝗灾并未影响到江南,江淮军还能指望来自本土的支援。
整个长江以北,只有齐省道:“我可以帮大掌柜把此事上报给大都督。”
“如此,就谢谢老先生了。”
“应该的。”胡老头等了一下,突然又问道:“大当家你是怎么想的?你觉得俺们是否应该跟蒙兀鞑子结盟?”
王启年想了想,认真的回答:“不应该。”
……
灭蝗行动的激烈程度并不亚于一场战争,但这毕竟不是真正的战争。
新军经过几个月的训练和灭蝗行动的配合,所有士兵内心都隐藏着某种狂暴的情绪,他们都急于把这种狂暴施加在敌人身上。
徐世杨自然明白这一点,所以他觉得应该趁此机会,寻找一个合适的目标,把这种狂暴施展出来。
可惜,目标并不好找。
目前,徐世杨最想打的,当然还是女真鞑子。
可惜,如今盖州依旧没有恢复的迹象(甚至在完颜银术可叛离鞑子后变得更加荒凉了),攻打这个地方毫无意义。
因此现在辽东唯一可打的只有三岔河口附近的耀州一地。
然而,鞑子也不是傻瓜,只有这么一个目标的情况下,他们不可能不针对性的做好准备。
没有强大骑兵的情况下,跟鞑子主力正面决战,未免显得太急切了一点。
另外一个目标,是此前并未给中原带来太大损害的——高丽。
高丽的海岸线很长,攻击目标多的数不胜数,而且高丽虽然有一支水师,但是战斗力并不强,对付倭寇都有些力不从心,对齐省海军自然更加缺乏抵抗力。
高丽陆军同样十分不堪,他们既没有女真人那样强大的骑兵,也没有坚强的步兵部队。
对齐军来说,这几乎是个手到擒来的目标。
然而高丽虽然也有海盗,但他们的政府毕竟没有对中原造什么孽,从道义上来说,主动进攻高丽,齐省自己反而成了侵略者。
另外,在与鞑子战争还未结束的情况下,还要主动找个新敌人,似乎不太合适。
徐世杨在两个目标之间有些摇摆,按他的想法,打仗当然应该尽可能选择最容易得手的目标。
但他又不想背负侵略者的骂名,毕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反抗侵略者,反抗到最后,自己成了侵略者,徐世杨内心有些拐不过这个弯来。
。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