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降服2
双方远程火力都无法给予敌人致命一击,因此海战很快进入这个时代海战最传统最重要的环节——接舷战。
海战中的接舷战,胜负基本来自双方船只的大小和载员多少。
船只性能方面,李家军有优势,他们的中号福船都比板屋船船舷高一米以上,更不用说更加高大的大号福船。
一旦接舷,李家军对高丽军就是居高临下,优势很大。
但在人员方面,李家军人数略少。
因为他的船上承载大量俘虏和掠夺来的财物,每艘船都只保留最基本的水手和战斗人员,有备而来的高丽军自然有些优势。
双方的主力——中大号福船与板屋船侧舷对侧舷靠在一起,水手们按部就班的扔出带着绳索的抓钩,勾住对方船舷,然后一起用力,最后船只接舷。
接舷的一瞬间,双方弓箭手同时从护板后面伸出头来,对敌人的甲板倾泻箭雨。
李家军居高临下,可以用重箭攻击敌军,而高丽人属于仰攻,重箭无法发挥威力,好在他们最喜欢的片箭也能轻松抛射上去,双方都没有铠甲,轻型箭头也能造成有效杀伤。
李家军占据高度优势的好处是,他们手中的标枪、飞斧之类的武器同样也能发挥战斗力。
还有那些数量稀少的火枪和火炮。
接舷战中,居高临下射击的火枪和火炮几乎不可能射偏,特别是那些霰弹炮,对准敌人甲板发射一轮碎石子,每一轮都能取得令人炫目的战果。
首先与李家战船接舷的高丽人都被如雨的霰弹扫的站不住脚,板屋船上血肉横飞,高丽人居然没能在第一时间搭上跳板。
这让李家海盗又拖延了片刻,直到高丽水兵趁着枪炮射击一轮后不得不重新装弹的间歇重新搭上跳板,海盗们的地理优势才算被中和。
跳板搭好的瞬间,福船上一声呼哨,几个身强力壮的海盗挥舞倭刀首先跳上跳板,修长的倭刀划出优美但致命的弧线,径直切向高丽水兵的脖颈。
几颗人头带着难以置信的错愕表情飞上半空。
高丽环刀在这种近身战中劣势尽显,人数较少的李家海盗不退反进,更多海盗挥舞倭刀和腰刀,跟随在少数勇士后面对板屋船发动反击。
此时,高丽小船也靠了上来,从板屋船的另一边登船加入战场,高丽人的兵力优势渐渐显现出来,他们有91艘满载兵员的舰船,而此时李家军只有35艘。
而且海盗毕竟不是鞑子甲兵或新军选锋,近身战完全凭借一时悍勇,既然无法瞬间压倒敌人,他们自己的士气也无可避免的下降了。
高丽人渐渐反击,登上板屋船的海盗又被压回到福船上。
趁此机会,高丽人第一次登上李家军的舰船,虽然那个高丽勇士很快就被标枪击中,但战斗已经开始逐渐转移到李家的船上。
只是,高丽人把战斗拖得太久了,海天线上显现出更多李家军的舰影——得知运输队被拦截后,李飞凤立刻亲帅舰队前来增援。
看到援军的身影,海盗士气齐声欢呼,现在,只要他们再坚持一小会,就有机会获取最后的胜利。
而高丽人的士气无可避免的开始下滑,毕竟即使他们获得胜利,也不过吃掉少数入侵者的舰船而已,连九牛一毛都算不上,对战局并无多大助益。
高丽水军统帅李意祺站在一艘板屋船中部的塔楼上,一脸愁容的望向西方。
按照原本的编制,三道水师应该有7万多人,可实际上,三道能够出动的所有人和船都在这里了,全军上下能战之兵不过5千余人而已。
若是被眼前的敌人拖住,更多敌人援军到来,高丽军可能连兵力优势都会化为乌有。
如果三道水师主力在这里覆灭,高丽不仅会失去一只有战斗力的部队,甚至还将失去对倭寇的威慑。
李意祺不想冒这个险,因此,想了片刻后,这位高丽水军统帅升起将旗,下令全军撤退。
然而这个命令是一个极大的失误,双方上百艘舰船已经搅成一团,李意祺升起的帅旗能够被高丽人看到,自然也会落入海盗的眼帘。
意识到这艘船是高丽人的旗舰后,附近所有海盗船都把远程火力对准这艘板屋船的塔楼。
6门各种口径的火炮和20多条火枪同时开火,一枚抬枪上射出的一两二钱铅弹十分准确……,或者说十分幸运的直接命中高丽统帅李意祺的胸膛,瞬间在他身上开了个前后通透的大洞!
这一枪最终决定了战争的胜负,失去了统帅的高丽人开始尝试撤退,但士气高昂的海盗自然不愿意放手。
这个时代的海战,失败者想要逃走是很困难的,因为双方舰船已经被各种厚木板和绳索连接在一起,想要逃走必须掀翻跳板,砍断绳索,并且在对方的抓钩再次勾住自己之前脱离。
在激烈的海战中,能做到这一点的通常是占上风者,而占上风者自然不会想着逃走……。
双方依旧混战在一起,李意祺阵亡两刻钟后,李飞凤的快速船赶到战场,海盗军获得了兵力上的平衡,并且开始逐渐压跨高丽人。
又过了半个时辰,李飞凤亲自率领李家军主力舰队赶到,至此海盗们连兵力数量都占据绝对优势了。
江华岛海战,李家军先后投入150艘大小船舶,击沉高丽水军板屋船3艘,缴获21艘;击沉高丽军小船7艘,缴获41艘。
高丽军死亡失踪包括统帅李意祺在内的一千多人,被俘三千多人,几乎全军覆没。
李家海盗有1艘大号福船、2艘中号福船和7艘小船被焚毁,损失1800多人。
李意祺的失败,几乎等同于高丽此时所有能出动的水师已经彻底被消灭,高丽人从海上收复江华岛的奢望至此彻底破灭。
现在,有可能解王京之围的,只剩下由咸镜南道兵使申硈统领的平安道、咸镜道勤王军和黄海道勤王军残余部分共一万一千余人,组成的北路勤王军。
由都元帅金命元指挥的江原道勤王军和京畿道残兵共五千余人组成的东路勤王军。
以及由全罗道巡察使李洸指挥的忠清道、全罗道、庆尚道陆军超过四万人组成的南路勤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