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南北杂货 > 第166章 远行

第166章 远行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陈博士的那几个肉罐头, 最终也没保住, 都被皇帝陛下给上缴了去, 至于陈博士本人,则被派遣到算学,要求待够三个月。

在现如今的这长安城的几所学校中,陈博士原本任职的太学,乃是仅次于弘文馆和国子学的一所好学校, 后面还有四门学书学算学这些。

在算学读书的多是一些家境一般仕途无望的年轻人, 所以才会选择学算术,将来多是会成为一些政府部门里面的吏员, 官吏官吏,在这个时代,官与吏之间的身份差距,又何止千里万里。

陈博士的那些好友也有开他玩笑,说他不给皇帝送罐头才把自己整到算学去的。

其实大伙儿都知道, 陈博士这一回过去, 主要任务并不是给算学那边的学生上课,而是给那边的教员上课, 丰富他们的专业知识,至于这些知识要不要开课教给学生们, 朝廷方面可能还要再做一番考量。

皇帝陛下得了这些罐头之后,也没有一次性全部打开,他只开了其中一罐,与自己的皇后, 以及皇后所出的三个儿子共同品尝一番。

剩下那些罐头他是打算要多放一段时间,隔些日子开一罐,以此确定这种肉罐头究竟可以存放多长时间。

另外,皇帝又找来相关官员,跟他们了解了一下城州集市的事情。

“听闻去岁冬日,在城州一带,羊价甚贱?”皇帝陛下如此问道。

“尚不足长安羊价三成。”一位官员回答说。

“从城州到京城,运输亦不算艰难。”皇帝陛下又道。

“城州在黄河北面,若要南下,可先借黄河走水路,在孟门关停靠,改走旱路,亦可过吕梁山,借汾水南下……”另一位对于交通运输方面十分了解的官员说道。

其实对于河东道关内道那一带的交通和地形,李世民也是十分了解的,他们老李家从前就是在这一片起的家,战役都不知道打了多少场,不了解地形那不是搞笑呢么。

今日他找这几位大臣过来,主要还是为了跟他们谈一谈在城州那里办一个肉罐头工厂的可行性。

长安城的人口连年增加,周边地区别说放牧了,光种粮食都不够吃的,于是这也便导致了长安城中粮价肉价的高涨。

眼下形势还不算特别紧张,但若是任由这种情况发展下去,长安城的粮食问题迟早有一天是要爆发的。

现如今有了第六谷,粮食产量上去了,这个问题稍稍也得到了一些缓解,但皇帝陛下还是觉得,要是能把吃肉的问题一起解决一下就更好了。

另外,这个肉罐头的生产应该也能给他带来一定的经济利益,在军事方面同样也是一个助力。

皇帝陛下要开肉罐头工厂,但他现在并不知道肉罐头的做法。

如果是直接把东西装到罐子里,应该是存放不了那么久的,再说他也注意到了,这种罐头瓶在打开的时候,还会发出“嗤”地一声轻响,这里头,必定是有什么窍门的。

该如何跟那块棺材板儿开这个口呢……

皇帝陛下也是有些为难。

在离石县西坡村这一边,罗用这时候却是不知道长安城那边发生了什么事的。

这两日村子里的人都很高兴,因为王当他们回来了,还带回来不少价廉物美的羊绒,以及他们当地很少能够看到的一些稀奇玩意儿。

王当与罗用商量,说他们也想在羊舍那边开一间店铺,罗用很爽快就同意了,那一片现在都是罗用的土地,要在上面建个小房子什么的,根本也不用与谁打招呼,建就是了,不过他们要给罗用店铺营业额的一成作为土地和市场的租金以及保护费。

有了这个店铺以后,王当他们将来若是从外面运回一些不太好及时脱手的货物,就可以放在这个店铺里出售。

别看西坡村这个地方,客流量不如离石县城,买卖却也是比较好做,来这里搞批发的商贾们的购买力往往也都比较强。

更别说在那许家客舍还住着许多士族郎君,那些人身上有钱啊,就算是贵一些的物什,只要能入得了他们的眼,那就不愁卖。

这几日,罗用也没少与王当等人闲聊,了解了解二娘她们在凉州城中是个什么情况,顺便也听听他们这一路的所见所闻。

罗用问王当在那凉州城中什么东西最好卖,王当回答说越贵越精致的物什越好卖。从凉州城到西边那些国家,路途遥远运输艰难,若是价钱低廉的寻常物什,又如何能够支撑得起那样高昂的运输成本呢。

在外头走了两三个月,好不容易回来了,王当他们也是打算要好好休整休整的。

下一次再去凉州城的时候,他们还要带一批罗用这里出产的艾草皂。另外,他们还向一些有经验的制伞匠人订购了一批绢布面的折叠伞,这种折叠伞做起来相对没有那么容易,在离石县当地,也只有少数真正手巧的人能做,相对的,价钱自然也就更高一些。

说实话,这一来一回两三个月,辛苦是真的很辛苦,赚也是真的很赚。

兴奋之余,王当的那些弟兄们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就没少跟西坡村的村民们吹嘘,说那凉州城如何如何,他们这一路又如何如何,小故事说得有模有样的,弄得许多村民都在心里生出向往来。

不过向往归向往,村人肯定是不会轻易放弃土地去成为一个行商的,所以常常都是听过了就算。

不过也总有那么一些人,会真正将这些话听到心里去的。

这一日,罗用上午的时候到坡上去挖沟,下午又给住在许家客舍那些人上课,好容易晚上得些空闲,村里的殷老汉却找了过来。

殷老汉这回过来找罗用说的,便是他那孙女殷大娘的事情,殷大娘早先被人掳走,好容易追了回来,现如今整天就在家中织毛衣,很少在村子里走动,罗用都想不起来自己究竟有多长时间没见过这个小姑娘了。

“哎,都是大人造的孽啊,我家大娘这般,将来在咱们当地也是不好寻婆家。”殷老汉叹气道。

像他们家大娘这样的情况,真正愿意接受他的人家是很少的,若果真有那样的人家,殷家这些大人难免就要想一想对方的意图,也是怕她遇着歹人,又担心她出嫁以后受气听闲话,如果是在本地找婆家,这种情况几乎是没有办法避免的。

“阿翁是想让她去凉州城?”罗用大约也猜到了对方的打算。

“只是又要与三郎添些麻烦。”那殷老汉说道:“若怕这织毛衣的手艺被人学了去,待她过去那边以后,便不叫她织毛衣了,只管使唤她做些粗活便是,过个两三年,若是能在那边寻个忠厚本分的人家嫁了,我们这些大人心里便也安稳了。”

“听王当等人说,我阿姊在那边也是有意要做羊绒买卖,你家大娘若是要去,应也合适。”罗用说道。

“果真!那便再好不过了!”殷老汉十分高兴,看来他家大娘去凉州城的事情是有门了,而且去了那边以后还可以继续织毛衣,有这手艺傍生,将来想在那边寻个人家,相对会容易一些。

“只是凉州城毕竟不比石州当地,就是我阿姊在那边,我都不能护她周全,凡事都要靠她自己,你家大娘若是过去了,便也是一样的。”罗用可以让王当帮他把殷大娘带去凉州城,但是过去那边以后的事情,他是保证不了的。

“能去凉州城便好,能去凉州城便好,总归是条路子,在咱这边她已经没路走了,还是去凉州城好。”殷老汉高兴道。

就在西坡村的灌溉系统完工那几日,王当他们终于又要再一次启程了。

殷家那边,除了殷大娘,还有殷兰也要跟着一起去。据说是那殷兰自己想去,罗用也同意了,二娘她们既要在凉州城那边做羊绒买卖,像这种会织毛衣的本村小娘子,她是多少个都不嫌多的,而且殷兰这小姑娘向来是个稳妥的,安排她在二娘身边,让她手底下多个得用的助力,罗用也更安心些。

至于殷大娘,从前也是个开朗的女孩子,经过那件事以后整个人就安静了下来,但总归还是个好孩子,也没有怨天尤人,对于那么多人出去寻她,从歹人手中将她夺回这件事,她心里始终是存着感激的。

她的遭遇也是令人唏嘘,唐初这时候虽然民风开放,就算是发生了这种事,也不至于活活把人给逼上绝路,但是闲言碎语总还是少不了的,罗用也觉得把她送去凉州城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临别那一日,罗用坐在驴车上,看着殷家人送这两个小姑娘出远门。

两个小姑娘都挺坚强,都是经过事的,也没有哭,就是那殷兰频频往她妹妹殷朵儿那里看,殷阿婆见了,便搂着殷朵儿对她说:“你且放宽心,家中还有阿婆和你们伯娘婶娘照料呢。”

两个小姑娘跟随行商的队伍越走越远。

这一次没有牛车可以坐,好心的定胡汉子将她们的行李绑在自己的木车上,然后这姐妹俩便肩并肩走在队伍中间,这一路,她们都要靠两条腿走着过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