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南北杂货 > 385.惊世骇俗

385.惊世骇俗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土元素具有辐射性, 但自然界中的钍元素一般以氧化形式存在, 其辐射性出来的阿尔法粒子穿透性很弱, 通常只需一层布料便能隔离, 只要不吸入食入, 使其进入人体内, 就不会造成什么很严重的危害。

而罗用他们这一次要找的, 正是氧化钍, 氧化钍有一种特别的性质, 就是能在高温下激发出白光,可以用来制作沼气灯燃起灯的灯罩。

在眼下这个年代,想搞天然气开发也不容易,但沼气却易得, 只要建个沼气池, 挂上沼气灯,照明的问题就解决了。

这年头, 常见的照明方式就是火把油灯蜡烛,寻常百姓连油灯都不舍得用,蜡烛更是只有富人才能用得起。

那照明的效果就更别提了,罗用在这个时代生活了这么多年,着实也有些受够了那黄豆大小的昏暗灯光。

现如今水泥这个东西在大唐上下也已经算是比较普及了,听闻在河南道河北道以及江南各地, 这几年都新建起了不少水泥作坊。

有了水泥就能建沼气池, 这时候再把沼气灯做出来, 推广起来应该就比较容易。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不涉及什么政治敏感,而且还很能来钱。

只是那氧化钍的寻找和沼气灯的制作,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能需要投入许多时间精力以及财力。

为了这沼气灯一事,罗用最终让自己的两名弟子,以及两名常乐书院学子,另外还雇了十五个身体强壮、为人看起来也比较机敏的青壮,共计十九人,组成一支队伍。

这个队伍首先会去往伊吾,在伊吾的煤矿区尝试寻找氧化钍,因为钍元素常常也会出现在一些煤矿周围,所以在那里也会有比较大的几率能够找到。

他们预计会在伊吾停留一年,一年头若是没有进展,到时候可能就要再做其他打算。

罗用知道钍的储藏量最大的地方是白云鄂博,但那边距离他们目前所在的地方太过遥远,而且还是属于草原民族的地盘,罗用他们在那一带并没有什么经营和积累,贸然前往的话会比较危险。

这一次带队的罗用的两名弟子,冯志、黄有田,都是性格稳重的,做事一向很靠谱。

在研发方面,他二人并没有什么突出的才能,他俩主要负责带队,以及与常乐县这边的沟通,真正负责研发的是那两名常乐书院的学子。

那两名学子分别出身于荥阳郑氏和江南顾氏,荥阳郑氏就不说了,罗用与他们的交情虽算不得很深,但双方整体也是比较友好。

早两年各大家族的人安排族中子弟前往常乐县的时候,他们家安排过来的年轻人也颇优秀,此人名叫郑桉,人品端正条理清晰亦吃得苦,罗用这回之所以选中他,一方面是因为他本人的人品和才能,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的家族关系。

这个队伍中的另一个常乐书院学生,名叫顾云山,乃是江南顾氏出身,这人也不错。

罗用之前听乔俊林夸过顾云山几回,说他这个人很有毅力,无论学什么都要学到透彻明白为止,只可惜出身旁支,又是续弦所出,人又有几分木讷,没那什么洒脱气质士族风范,在家族中不是很受重视。

罗大娘这几年在江南那边发展,罗用也有意要经营一下他们罗家与顾家的关系,于是这回便找上了顾云山。

至于受不受重视,这种事哪有什么绝对,眼下他是不受重视,等他将来有了价值,自然就会受重视了。

他们这一行十九个人,加上财物器械以及罗用给伊州那边几个老熟人准备的礼物,一共雇了五辆木轨马车。

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早晨,罗用将他们一路送上了木轨马车,叮嘱他们出门在外一切要以安全为重,若是遇着什么问题,也可去寻一寻那伊吾刺史,还要及时差人回来,报与他知晓。

几匹精壮大马,拉着这几辆看起来再平凡不过的马车,沿着那一条看起来已有几分显旧的木头轨道,一路往北而去,很快便消失在了茫茫戈壁之中。

罗用这边,很快也开始让人着手修建沼气池,冬天里沼气的产出很慢,他们这时候把沼气池修起来,经过一个冬天的囤积和发酵,待到明年开春,必定就有沼气可用了,到时候就算没有沼气灯,至少也可以用来烧水做饭。

说不定冯志黄有田他们运气好,很快就能找到氧化钍,并且成功做出沼气灯的网罩,明年开春他们这边就能点上沼气灯了,这种事谁能说得准呢。

时间一日一日过着,待到农历十一月份,常乐县这里就很冷了,又到了家家户户少火炕的时候。

常乐县中倒是很热闹,俨然比秋天那时候还要更加热闹几分,城里城外都有不少人赶着羊群来来往往的。

都说常乐县这个地方羊肉价高,又有罗二娘的那家羊绒作坊,一个冬天能收许多羊绒,他们这边羊绒的价钱也很稳定,于是今年入冬以后,赶着羊群到常乐县这边来卖牧民比去年更多了。

除了前来卖羊的牧民,往来的商贾也不少,主要都是从伊吾和高昌那边过来买货的,有来买针的,也有来买白叠花种子的。

自从有了木轨道以后,那两边的人要过来敦煌常乐这一带就很方便,他们这里降水量少,冬日里也不怎么下雪,就算天气冷些,也不怎么妨碍木轨道上的交通。

这日下午,罗用正与二娘彭二她们一起议论近日新织出来的几个面巾花样,衙门那边突然有人找了过来,言是黄有田方才从伊吾那边回来了,这会儿人就在县衙。

罗用听闻了,连忙放下手中那块毛巾,戴上帽子裹上大氅,回县衙去了。

“怎么样,你们那边的事情可有进展了?”罗用一见到黄有田,便问他。

“一时还未有什么进展。”黄有田这时候原本是坐在炕上温脚,见罗用来了,便要下炕来与自家师父行礼,被罗用一个手势又按了回去,笑了笑,依旧坐在炕上回话:“白七他们从矿区捡来许多矿石,也不知道哪一个是,郑郎君他们正试验呢。”

罗用点点头,他也知道这件事没有那么容易。

因为伊吾常乐之间商贾往来频繁,黄有田他们之前就托人带过信件回来,主要就是报个平安,所以罗用这段时间至少不用担心他们的安危。

这时候师徒又说了几句,罗用便问黄有田:“钱帛可还够用?”

“倒也没什么大的花用,无非就是吃穿用度。”黄有田答道。

白七他们到人家矿区去拣石头,听闻他们是罗用这边安排过去的人,人家煤矿主根本不拦着,不仅不要他们的钱,三不不时还要把人叫过去好吃好喝招待一顿,想从白七他们口中打探消息。

得知白七他们是在寻找一种名叫氧化钍的东西以后,那些煤矿主还巴不得他们赶紧找到呢,然后他们将来不仅可以卖煤,还可以卖氧化钍挣钱了。

“而今伊吾城附近几个能产石炭的矿区,时常差人送矿石过来,白七他们主要便去更远的矿区寻找。”黄有田说道。

“倒是承了那些矿主的人情。”罗用笑道。

“也有人问我们买不买石炭的。”黄有田又说:

“开出的价钱比之我们先前购买别家的要低廉些许,只是我们与之前的矿主合作已有多年,对方供给我们的石炭品质一直很好,现如今若是因为这些许差价换了商号,着实也是有些不妥。”

“倒也无需把原来那家卖掉,他们开出的价钱若是合适,石炭品质也好,你便只管买来,这两日我便让人在城后荒唐上建一片棚子,专门用来放石炭。”

罗用提起炕桌上的茶壶,给自己倒了些热茶,又黄有田倒了一些。

前些时候,他们这里还没肉吃呢,这一转眼,就又到了吃肉吃到吐的季节,真是旱的时候旱死,涝的时候涝死,好在他们赶在入冬前把去年冬天做的那些肉罐头都给卖了出去。

早前离石那边的茶商运送茶叶过来的时候,也帮罗用带了不少杜仲胶过来。

这时候他们常乐县中又开始收羊肉做罐头了,规模比之去年更盛,除了常乐县辖下那些冬闲的农人,还收了不少过来常乐县找活干的晋昌人敦煌人。

“因何要囤石炭,师父可是忧心石炭涨价?”黄有田问道。

“正是。”罗用点头,它要不会涨价,罗用囤它做什么。

“石炭这物什河东也有许多。”黄有田并不认为石炭会涨价:“除了一些制陶铸铁作坊,寻常人家并不用。”

老百姓嫌它比柴草贵,不划算,有钱人家又嫌它气味不好闻,不爱用,那些个精细的木炭竹炭多了去,何苦要用石炭。

“待衡致他们那物什做好了,那石炭说不定就要涨价。”罗用笑着说道:

“眼下正是冬季,木轨道上车辆往来相对也少,趁这时候囤些石炭也好,横竖这物什经得住放。”

“喏。”既然罗用都这般说了,黄有田便也应承下来,趁着冬季车子少,多囤一些石炭倒也没有什么坏处。

至于衡致他们眼下正在弄的那个物什,黄有田也是知道的,说是要给针坊做一种机器,不用人力,靠它自己的力量就能将铁块拉丝、切断。

黄有田没怎么读过书,但他总知道,那些个机关器物做得再精巧,总归还是要有个借力的地方才能运转,无论是人力也好,水力也好,风力也好,每个借力的地方,如何能够凭空运转?而且还是针坊里那些需要下大力气才能完成的活计。

黄有田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这世间还能有那样的物什。

但他师父却是这般说了,衡致这回也跟着了魔一般,自打修完那座桥回来,就一头扎了进去,也不知最后是否果真能被他们做出那种惊世骇俗之物。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