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南北杂货 > 409.先更新等一下捉虫

409.先更新等一下捉虫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此时此刻的常乐县,吴幼吴高等人跟随茶商队伍已经抵达县中。

田崇虎依旧留在凉州, 罗用早前与他写信, 让他先在凉州城那边等一等自己, 待过些时候,便让他跟自己一道回往长安城。

罗用这边还为水渠的事情忙前忙后, 他的一种弟子们, 则在为南北杂货新店的开张做准备。

店铺的地址一早就准备好了,在城中靠近主街的一片居民区,用街边的几个店铺带宅院,与几户人家换来了地皮, 推倒了房屋压平了菜地, 在上面起了一栋大房子。

考虑到常乐县这边主要是商队往来,来这里买货的人大抵也都是批发, 于是这间铺子建得十分大, 处处都很宽敞, 店铺周围还有大片的空地广场, 方便顾客们停放骆驼马匹车辆之用。

这间店铺也是一个四合院形式,前面是铺面,后面是生活区兼仓库, 前面的铺面有上下两层, 其他地方则只有一层。

在建设这间新店的时候,二娘借给他们很多钱财, 让他得以使用时下最先进的钢筋混凝土技术。在前面的那个铺面, 一楼批发购物区与二楼食品休闲区之间的那一层楼板, 便是钢筋混凝土楼板。

要去楼上的那个休闲食品区,不需进楼下的铺子,直接从外面的几个楼梯就能上去。

常乐县中绝大多数房屋都还是一层楼的,站在这栋楼的二楼,便可以将周围的一片居民区以及不远处的街道看得一清二楚的,颇有点登高望远的意思。

这些事情基本上都是罗用的弟子们在做,罗用很少过问,为了那条水渠的事情,他最近相当忙碌。

在《雪灵渠》那个话本里,这条水渠是被雪灵兽一爪子刨出来的,在现实世界中,人们却要为这样的一条水渠花费无数的钱财力气,甚至是血汗和性命。

开春那时候,有山石从坡上滚落,造成施工现场数名民夫受伤,伤者已经运到城中诊治,好在当时众人躲避及时,没有死人。

经此一事,便没有人再敢掉以轻心,后来天气渐暖,到了春耕时节,很多农户出身的人便都回家种地去了,罗用他们倒是有从周边城镇招来不少人手补充进去。

这些新来的人里面有一些刺儿头,很是闹腾了一番。

早前从莱州跟随杜构来往长乐的那名叫做夏衍的青年,这半年多以来,也一直在杜构身边帮忙这修水渠之事,按些后来的民夫干活挑三拣四不服安排,甚至还差点与夏衍等人打了起来。

罗用听闻这件事以后,安排白七等人前往,很是花费了一番功夫,才让工程进度重新上了轨道。

几日后,罗用与唐俭说起此事,不料唐俭却道:“这点小事都能令你这般头疼,不若那长安县令还是不做了吧。”

“那我如何能舍得。”罗用笑道。

罗用现在这个常乐县令,品级乃是从七品上,长安县令的品级则是正六品上,这一下子,他就跨越了:正七品下、正七品上、从六品下、从六品上,四个品级,等于说他这一下子就连升了五级,而且还是个京官。

对于一个出身低微的贫民子弟来说,这可不是常常能有的机会,听长安城那边传来的消息,皇帝这回好像是打算拿罗用回去怼那些个士族?

不过按照唐俭所言,皇帝老儿这八成就是要开始为他儿子做打算了。

新太子尚且年幼,老皇帝的身体却是一年不如一年,士族大家力量强大,朝中文武,又多老臣权臣,莫说新太子,有时候就连皇帝老儿自己都感觉到吃力。

这般情况下,皇帝有心托孤长孙无忌,却又担心他日长孙无忌手握大权独断专横,自己的儿子没有实权,毕竟那大舅子再亲,也没有自己亲生儿子亲啊。

所以他这一次让罗用回去,既是为了给罗用一个晋升朝堂的机会,也是为了制衡。罗用这人虽然脾气硬,但是再怎么看也不像是那包藏祸心之辈,他那幼子脾气好,应是能容得下罗用。

罗用现在一得空就来找唐俭,就是为了听他多说一说那长安城的事情。

说起来,长安城一百零八坊,真正归长安县令管的,只有其中朱雀大街西面那五十四坊,东面的那五十四坊则归万年县管辖。

早前罗用在长安城当太学助教的时候,平日里生活和行走的地方,大多都在长安城西面,也就是在长安县辖区。

东面的万年县主要就是富人生活区,寻常百姓没事很少往那边去,就连那边的东市,去的人也不多,那边那个市场卖的物什价钱一般都比较高,寻常人也买不起。

这两个县的县令,也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工作状态,长安县令恨不得忙死,万年县令却很清闲,一般世族大家之间就算发生什么摩擦,也没有去找县令告状的道理。

不过按唐俭所说,万年县的县令,通常都是一些德高望重的年长者担任,寻常当不了,一般想升职的年轻人也不会往那个职位去,毕竟干不出什么政绩。

想升职,还是得干长安县令,不过这个职位古往今来也是坑了无数人,很多人非但升职不成,反倒落得一个无能的名声。

就好比他们罗家人,先后就坑了两任长安县令,有这样的黑历史在前,罗用这次自己回去当这个长安县令,将来就算被人给坑得再惨,估计都不会有人同情他。

不过就算是这样,罗用也没有产生过想要退却的念头,所谓富贵险中求,既然已经入了官场,就没有不往高处走的道理。

地位越高,能量越大,他所能做到的事情也就越多。

出了常乐书院,罗用便往医馆那边去了,早前在那场事故中受伤的人员,这时候大多都已经痊愈归家,只余下两人现下还住在医馆之中。

这两人都是常乐县辖下的农户出身,一个被石头砸断了腿骨,另一个则是被断木扫到,刮烂了皮肉,之后化脓高热,病了一场。

罗用过去的时候,这两人正坐在医馆前面的街边乘凉,有几个城里工友这时候也过来找他们闲聊。

几人正说着话,见罗用过来了,连忙与他打招呼,现在这城里头的人也都知道了,他们罗县令很快就要调走,要回长安城当县令去了,虽是不舍,却也与有荣焉。

罗用见一张胡凳上放着米酒豆干,便道:“这豆干乃是发物,伤者还是少食一些。”

“就是嘴馋,闲不住。”其中一个伤患嘿嘿笑着,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关于饮食禁忌,平日里医馆里的医官也有叮嘱的,今日嘴馋,偷偷吃些,不料却被县令给抓了个正着。

“胃口可还好?”罗用笑问道。只要胃口好能吃饭,一般也就没有什么大碍了。

“好着呢。”他二人住在这医馆里养伤,吃饭便是跟这医馆里的人一起吃,除此之外,每日里另外还有几文钱的营养费,他们今日便是用这个钱买的米酒豆干。

“酒也莫要多吃。”

“哎哎。”

“县令可要坐会儿?”

“不坐了,我去新铺子那边看看。”

“县令走好。”

“好。”

待罗用走后,这几人又坐下来继续说话。

“县令可是常常过来?”

“隔三差五便要过来一趟。”

“他也很忙,寻常只是过来看看,很快便走了。”

“早前这边医馆却几味药材,还是县令托了那赵氏商行的人,从凉州城那边买来。”

“啧,那价钱必定不便宜。”

“价钱十分贵,寻常人家根本买不起。”

“我听这里面的医官说,早几年这罗县令刚上任那时候,这医馆里头总共就没有几样药材,都是这些年陆陆续续买来。”

“这些年莫说别的,光是买这些药材,都不知花费了多少钱财。”

“……”

说到从前罗用刚上任那时候的情形,这几人也是唏嘘不已。

他们这边正说着,方才更随在罗用身边的一名差役又折返了回来,拿过来两个纸袋,与那两名伤员一人分了一袋,道是县令叫他送来。

“这是甚啊?”闻起来倒是十分香甜。

“道是蛐蛐,乃是一种糕饼,晚些时候南北杂货那边要卖,今日先试做了一批。”那么差役言道。

蛐蛐?这糕饼的名字也忒怪了些。

虽是有些云里雾里,他们却也没有多问,待那差役走后,几人打开纸袋细看,就是一块块铜钱大小的糕饼,黄橙橙的颜色,闻起来亦是十分香甜,几分分食了几块,然后那两个伤员便把东西收起来,不肯再分了。

这一袋糕饼分量也不算太多,他二人各自收好,偶尔嘴馋的时候便拿出来吃个一块两块的,并不舍得多吃。

如此过了几日,那个被断木蹭烂皮肉的青年的妻子过来看望他,他二人不过二十多岁的年纪,结婚却有七八个年头,育有二子一女。

这妇人体格颇为健壮,因为常年在地里劳作,整个人被晒得黑红,只那面容,依稀还透着几分秀丽。

两人在医馆里见了面,她丈夫便把那包糕饼拿出来与她吃。

这妇人很是喜爱这种糕饼,一边推辞着自己身体好好的,不用吃这些个,一边忍不住又从那纸袋里拿了一块又一块。

“你只管吃吧,我这身子也好得差不多了,在这医馆之中有吃有喝,不差这几块糕饼。”那伤员就坐在一旁笑看着她吃。

妇人见他丈夫如今身体果然大好了,心里也是高兴,这嘴里的糕饼也是异常的香甜,她这辈子吃过的最好吃的糕饼,便是这个了。

这天夜里,在距离常乐县不远不近的一个小村里,有那母子几人,正在屋子里偷偷吃着独食。

“阿娘!你怎的会有糕饼?”三四岁的小女孩,正睡得迷迷瞪瞪的,被她兄长推醒过来,言是叫她吃糕饼,还当自己做梦呢,睁眼一看,果真竟有糕饼!可把小姑娘高兴坏了!

“嘘!”妇人示意她小声着些:“你阿耶叫我于你们带回来,你们几个只管悄悄吃了,莫要出去多嘴。”

“唔!”她才不会多嘴,婶婶上回还偷给阿姊煮鸡蛋吃,也不给她吃。

这一包糕饼原本就不很多,他们阿耶这几日在城里吃了些许,他们阿娘今日也吃了些,这时候带回来,再分到三个儿女手中,每人也就不过几块而已。

几个小孩就跟那小老鼠一般,手里捧着糕饼,一小口一小口细细啃着,不时还要嘻嘻窃笑几声,很是开怀得意。

“阿娘,这是甚糕饼啊?真好吃!”

“你们阿耶说这糕饼好像是叫做蛐蛐。”

“蛐蛐?”

“阿娘,这蛐蛐真好吃!”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