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抽个美女打江山 > 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谋划

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谋划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金人打起仗来无畏生死,其凶猛程度还要超过突厥人。

以前无名于世,也只是因为偏安一隅,且大小部落各自为政相互攻打难成气候。

当初阿史那隼兴兵南进,风头一时无两,可惜大梁虽衰落,可不至于完全不行。大梁立国之后,虽逐渐重文轻武,可到底留下了三颗种子,镇北、镇西、镇南,三大将军府不乏可战之兵。

阿史那隼一路征讨,先将镇北大将军府打残,迫使朝廷方面让镇南大将军接受带兵北上以拒突厥。之后孙守仁力战,可终究无法保得北地无失,洛阳防卫一战让已经攻入洛阳的阿史那隼功亏一篑,奈何最终却被揭竿起义的火凤捡了便宜。至此镇南大将军府被迫守在荆州不出,以养元气。

再接下来,阿史那隼讨雍州,直接与镇西大将军府姜家发生碰撞,结果便是镇西大将军府也残了。

以阿史那隼的策略,只要打掉这三大将军府,其他的不足为虑,到底那时候高玉瑶还没到崛起的时候,大梁方面即便有兵力,其战力也是低下。

奈何偏生出了个周少瑜这般变数,或许周少瑜没那么能打,带兵本事一般,换算成数值,其统兵能力在写奏折晓以利害以此告诉高玉瑶需要警惕不可小视。当然了,此举自然不是当真为了大梁朝廷好,若对己方无利,周少瑜也不会这么做。

若以一己之力对抗金国,周少瑜虽说不惧,却也没那必要不是。兵力打没了,到时候拿什么造反篡位去。要知道在高玉瑶的领导下,大梁可是蒸蒸日上起来了。此消彼涨之下,对自己而言可是不利,凭白增添难度。

若是高玉瑶没派兵去支援新罗且没有大败的话,那还没啥好法子,而现在,却是极好的时机让大梁朝廷与金国进一步开战。

总归些个奏折添油加醋一番没毛病。

‘此番金人纵兵入境劫掠,臣率精骑一千与之交战,金人勇猛,以三百残弱之数力战,臣麾下将士虽英勇,却仍旧死伤七百有余方才勉强战胜,而金人却余百余人逃脱……’

这就是瞎扯了,一方面是将金人的战力进一步夸大,另一方面就是放松大梁朝廷的警惕程度。

想想看,大梁远征支援新罗,几万人打五千都没打赢,若是自己赢的太轻松,你让人家怎么想?若不是因为周少瑜麾下向来以精锐善战而闻名,周少瑜都想在数字上写的再夸张一些。不过人家也的确跑掉了百多人,在无畏生死也不代表白白送死,眼见打不过,傻了才不跑。而周少瑜这边也是死伤了近五十人,损失一点不算小。

必须得挑拨高玉瑶多多发兵去新罗支援和金国对战,不然幽州这里没有关隘可守的情况下,当真有些麻烦。

“命人将此奏折送往中枢。”检查几遍无误,周少瑜将奏折交给了身边侍奉的李柔儿,贴身丫鬟兼秘书嘛,这点事自然是交给她了。“接下来是何行程?”

李柔儿心里有数的很,立刻答道:“按照行程计划安排,半个时辰后将出城视察防卫工事。”

“对,想起来了。”周少瑜点点头。

关隘的重建工作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完成,若无重兵把守,人家多来袭扰几次,就能让你工程被迫停止。是以幽州方面必须另想它法进行防卫警戒工作。

比如燕城附近的村落所建设的高墙房屋便是属于其中一向。而接下来的工事,便是多多建立哨塔瞭望台,以狼烟形式提前告知后方是否有敌来犯,以此给燕城方面更多的反应时间。而不至于像现在单凭派遣大量斥候探寻回报。

先前只发现金人的一支队伍,也是还好发现及时并顺利赶走,不过往后肯定会人数增多。更莫说人家阿史那忽沁也有意派人劫掠一下子。总不能一直都让周少瑜带少量兵马去拼吧。此外便是各村落增加拒马储备数量,以进一步有利于村落防卫。到底上马与下马,区别还不小的。

想了想,再次书信一封,道:“将此信送往草原,交给突厥可汗阿史那忽沁。”

“突厥可汗?”李柔儿有点呆,那不是敌人嘛,好端端的咋送信去那儿?就不怕信使有去无回?

“尽管做便是,信使无需回什么话,只需等阿史那忽沁回信送回即可。放心,无事的。”周少瑜哈哈一乐,因为方才李柔儿那呆萌的模样委实可乐。

之所以这般做自然是有的理由的,这世间本就没有永远的敌人,更莫说阿史那忽沁如今在失去南侵的可能后,已然选择和金人死磕。不过金人既然都能有余力派遣小队往幽州袭扰,那只能说明二者之间的战事,突厥一方说不得已经处于劣势,至少不会占优。

这种时刻就算阿史那忽沁不选择和周少瑜交好,也不会进一步得罪。

周少瑜的身份不一般,怎么也明大梁军队不堪一击,而且在此之前,无论高玉瑶如何粉饰,其北征之举其实是大败而归,而非宣传中的大胜。

如此一想,萧姽婳便觉得自己的压力小了不少,至少大梁看起来空有兵力而已,战力并不高。这也让萧姽婳将精力更多的放在了荆州战场之上,同时也变得并非那么着急。

孙守仁仍旧坐镇襄阳不曾动弹,攻打夏口之事仍旧由谋士文诺负责。只不过这么长时间过去,仍旧不曾拿下夏口,甚至于,压根没出现过真正意义上的强攻,基本也就是做做样子。

而这时候孙尚香早就将附近的小城一扫而空,替孙守仁收了回来,也借此很是发了点小财。空闲下来之后,也对文诺此举表示了疑惑,只是文诺笑而不谈叫人无可奈何,不过没关系,要知道此番军师辛宪英也跟在军中。

“文诺此举委实聪慧。”这是辛宪英与李令月的一只看法。

二女对视一眼,相视一笑,先由李令月开口道:“于孙守仁而言,即便顺利拿下夏口而后收复武昌、江夏一举扫灭孙玉又能如何?即便是一开始的镇南大将军府,面对萧姽婳的入侵都不得不收缩防线以拒敌,而实力再一次削减之下,守卫难度更大。除非我潭州以及豫州不再配合萧姽婳。

然而这也是不可能的,于我方而言,使萧姽婳直接与大梁朝廷对耗才是上策,不值当让萧姽婳与孙守仁的战争中损耗太多。想必这一点,孙守仁也是多少能看穿一些。

既如此,孙守仁又何必自讨没趣那么着急收复?那只能是被逼着做出选择,或投降,或硬拼。然而于夏口拖延就不一样了,萧姽婳兵力有限不舍得消耗,自然希望孙守仁当真投效让他们自己打。如此一来,孙守仁大可进一步拖延时间以观局势变化以及暗中做出更多安排,此举实乃明智。”

李令月话音方落,辛宪英便接口道:“此语正中,此外从军略上来看,同样有着偌大的好处!”

(本章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