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解开谜团
人生的风景,该以怎样的笔墨去形容,又该以怎样的目光去审视,以怎样的灵魂去容纳,又该以怎样的心情去体会人生并不是永远都像想象中那般美好,生命中本就有许多无可奈何的悲哀和痛苦,得之泰然,失之淡然,也许才是最好的生存之道。
这几日恐怕是薛林思考最多,感悟最多的时间,美人在侧,远离世间纷争,如果身上再没有那些创伤,薛林一定感觉此时的世界还是那么美好。
“也许这是报应,来到上海后我一意孤行,不懂得韬光养晦处处树敌才会有今日之苦果,王亚樵真的好好给我上了一课。”薛林心中想了很多,这是他给自己总结的结论。
听薛林这么一说,美琪子心里很是心疼,看着薛林说道“你是我心中的英雄,你做的每件事都没有错。”
薛林听完很是感动。
“对了,来了这几日,怎不见你的家人,他们不就在这里办公吗”
美琪子低下了头“我父亲不看好你,是我以死相逼父亲才答应把你留在这里待你伤好后再离开,你也别怪他。”
“毕竟他没有赶我走,还把领事馆角落里这个房子让我住,我薛林很是感激,代我向你父亲转达我的谢意。”
薛林也许不知,岗村杏木是看重了薛林手中的地图,不惜牺牲女儿。
钱壮对薛林的事不敢怠慢,连忙分配人手四处打探这个王亚樵,很快有了结果,薛林被追杀一事却是王亚樵所为,同时这个王亚樵对于手下没有成功刺杀薛林很是恼火,也在打听薛林的行踪,军营成了他重点监视的目标。看来薛林没有回去是个明智的选择。
钱壮通过美琪子秘密把消息告诉薛林,同时在夜晚潜入馆内看望薛林。
薛林叹了口气“王亚樵也是个英雄,难得这么看得起我薛林。”薛林心里担心的事情终于得到了证实,但同时也忧心忡忡,他在历史上对王亚樵这个民国大人物有所了解,是个革命人士,同时也是践行孙中山三民主义的继承者,虽然搞暗杀,但绝不是作恶多端的人。
想到此,薛林对着钱壮说道“王亚樵为什么杀我”
钱壮这个消息也打探了一些,就细细和薛林讲来。
这个恩怨还要追溯到北伐,在1927年1月会攻南京的时候,薛林率军一举端了孙传芳的一个团部,活捉了团长王乐平,在审讯时王乐平欲夺士兵的枪加害薛林,薛林情急之下开枪毙了王乐平。
虽然是意外,可是王乐平与王亚樵私交甚好,他的被害令王亚樵痛苦万分。
此时王亚樵还没有要暗杀薛林的心思。薛林进驻上海后,严查走私行为,扣押了几个走私船只,其中就有王亚樵的,那时薛林被英军事件和青帮弄的心烦意乱,无暇顾及此事,当汇报如何处理船只时薛林下令只下令放人,对于船没有处理,秦仕远在办理时就没有归还船只,现在仍在扣押,王亚樵对此十分不满,以为薛林瞧不起他,对他进行了侮辱。
但根本促使王亚樵动杀机的是有人密告王亚樵说薛林要背叛革命,挑拨国民党和工人纠察队就是证明,为了挑拨离间薛林竟公然违抗调令拒绝离开上海。这个消息令王亚樵暴跳如雷,王亚樵干革命的时间可比薛林长的多,哪能容忍薛林胡来。又想起之前的事情,新仇旧恨都在眼前这才点燃了刺杀薛林的怒火。
薛林听完钱壮的介绍,叹了口气“王亚樵秉性倔强,嫉恶如仇果然是个汉子。”
钱壮顿感奇怪“他可差点送你见阎王,你竟然不恨他”
薛林笑了笑“对于他,我还真不恨,人生中本来就有许多无可奈何的事情,不能用简单的对与错,爱与恨来区分。”
此时的薛林显得更加成熟理智,与之前判若两人。但钱壮表示不理解,毕竟这是仇人啊。是不是薛林脑子被斧头砍坏了,怎么好坏不分了。
薛林开始向钱壮介绍起王亚樵其人,一半是历史知识,一半是他调查的“1919年北洋军阀段祺瑞左右北京军政大权,反对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民主力量,王亚樵见到段祺瑞违反民意,义愤填膺,便以国民党员身份,上书孙先生,建议轰炸北京政府,杀死段祺瑞,“实行锄除民贼,以救危亡”。但孙先生批驳解决革命,应以武装力量彻底推翻其组织,不在于杀死一个人。后先生由上海回到广东,重组军政府,王亚樵亦随中山先生到广东,供其驱策。所以王亚樵是极左派人士。就凭这一点,我就对他恨不起来。”薛林细细的向钱壮道来,同时也想起了孙先生。
钱壮依然无奈的摇了摇头,因时间有限,钱壮不宜久留,便告别薛林离开了领事馆。
薛林在床上静静的思考,路本是同样的路,只在乎你怎样去走而已。人生虽丰富而多彩。只可惜人生不如意之事十常八九,老天做的事通常都不会尽如人愿。得失之间,本就没有绝对的规则,所以一个人也最好不必把它看得太认真。
想到此,薛林无奈的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