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锦衣扬明 > 第六十六章 应邀赴岛

第六十六章 应邀赴岛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这次事件是有预谋的,杨明再三思量,这种手笔绝对不小,这已经不能算是刺客了,这群人有军伍作风,弓弩齐全,甲胄加身,必然是朝廷官兵,看来自己在无意中已经得罪了朝中的不少大人物了。

如果再这么南下,想必艰难险阻定然重重,自己能在一次又一次的陷阱之中安然无恙吗杨明心里没有把握,和怀恩进行商议之后,杨明决定改走水路。

钦差代表的就是皇帝亲临,地方官员倒不好在明面之上横加为难,船只配备得倒是一流。

杨明等人浩浩荡荡的顺流而下,不到十日,数十艘大船已经到了苏州海岸境内,此刻正在岸边停泊,等待黄道吉日入城。

钦差是代表皇帝的,虽说这次是只是处理开阜一事,可苏州城都得跟着忙活起来

这次开阜虽然在朝堂之上受到了莫大的阻碍,但是毫无疑问,沿海的工商百姓是积极拥护的,就连官员也指着这次开阜能将自己的功绩提上几个层次。

千万不要小瞧了工商阶层,在这个时候,大明已经初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沿海的商业已经极为发达,不少人以此为生,如果能开阜,他们的生意无意将做大做强,底下的打工百姓也能改善条件,可以作为经济的马车,带动一方,甚至诸多城市,但是大明历来就有海禁,这才导致了富商与倭寇私自交易,有的甚至在倭寇打来的时候充当向导。

正是基于以上原因,所以这才出现了夹道欢迎的情景,苏州官员将钦差所要经过的道路上全部张红挂彩,再用净水泼一遍。

所以苏州官员从接到圣旨这天开始,城里的衙役民壮木匠全部出动,从北城门开始,过府前街,一直到衙门口,将十来条街道,六七里的路程,全部扎上彩棚,棚上糊上红色的纱绫。

一时间找不齐那么多的红绫,工匠们便将白绫、白布、白绸、白纱在丹红染料中过,再由烈日下暴晒两个时辰,便将白变成红充数。

但城门和衙门两处,因为是钦差伫足之处,全是用的上好西蜀红绫,棚子自然也扎得格外精细,用上好的木料,搭得跟玉皇大帝的南天门一般。

待到了天光大亮,太阳快升起来的时候,街面上已经是干干净净,看不到一点碍眼的东西了。这时便有近百民夫分作两人一组,一边一手拎着双耳大木桶,一手拿把藤条编的长把大木勺,将青石铺就的大路,泼得又湿又匀称。

这样地上那些扫不去的灰土,便被冲进了道边的阴沟之中,太阳出来一照,地上铮明瓦亮,一点扬尘也没有至于城外,在昨日便已经净水路、黄土垫道,早就做好了恭迎钦差大人的准备。除了好看之外,还有个很重要的原因钦差大人的随员多半是白袜皂鞋或者粉底皂靴,如果不把地上洒水,那走过之后鞋帮子、袍角子都是土,心情定然不好。

到了钦差进城的这一天的卯时三刻,知府大人便携着同知、通判、推官,并苏州属下数县县令、佐贰,共计十名有品有级的官员,在三班衙役的簇拥下,浩浩荡荡到了北门外,出城数里恭迎钦差大人。

紧赶慢赶行出十余里地,终于见河上泊着一艘高大楼船,旗、牌、伞、扇插列舱面,数排衣甲鲜明的亲兵护卫,拱卫着两个官员立在船头。

一人身穿大红蟒袍,颌下无须,衣袂飘飘,正是怀恩了,身后站着的是一锦衣卫飞鱼服,腰佩绣春刀的五品武官,这是杨明了,此次钦差共有两人,怀恩为主,杨明为辅,因为怀恩身为司礼监掌印,也就是大明实际上的内相了,权力之大和杨明比起来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由此也可以看出朱见深开阜的决心,但是实际一应开阜事宜还得杨明来拿主意,毕竟杨明是发起人,没了他,很多手段都得不到实施,怀恩也将举步维艰,之所以将日理万机的怀恩派来,只是为了给杨明撑腰而已。

“来了来了”看到东北边远远驶来一队人马,迎接的百姓乡绅全部都兴奋的叫了起来。

维持秩序的官兵登时紧张起来,他们用鞭子和枪杆驱赶看热闹的百姓,将中央大道隔离出来。

这边刚刚维持好秩序,那边钦差大人地仪仗便到了,先有两队共二百人的卫士,穿着鲜亮甲,手持明晃晃的长枪在前面开路,后面又跟着一百兵士,打着刺绣绘画的各色旗帜,木雕铁打金装银饰的各样仪仗,以及回避、肃静、官衔牌、铁链、木棍、乌鞘鞭,一对又一对过了好一会,才见到一柄题衔大乌扇,一张三檐大黄伞儿,罩着一顶八抬大轿缓缓过来。

轿子中正是怀恩,接下来才是杨明骑着高头白马和他的锦衣卫亲卫队,再后面就是唐四和鲁青峰两个锦衣卫千户人马。

轿帘子一直没升起来,老百姓压根就没见钦差长什么模样,但这从未见过地排场,却已经深深印在他们的心中,在今后许多年内,都将被反复提及,用作教育子孙上进的素材。

就像现在的人们看着电视上的乔布斯那般。

作为苏州知府,肯定是走在众官员的首位,这苏州知府叫做池磊,池磊是景泰三年进士,官场上也算得上是顺风顺水了,此时他赶紧下轿,率领众官俯首便拜道“恭迎钦差大人,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日近午时,苏州城北门外人山人海,人们从各处早早赶来、翘首以待,只为看一看钦差大人的排场。

宣读完圣旨,几位官员相互寒暄几句,一行人就井然有序踏进苏州城,最耀眼的就属这支锦衣卫了,队列站得极好,不管从哪一个位置看去都是一条直线,一杆杆鸟铳直闪得亮人的眼睛。

杨明等人的住处是早就安排好了的,杨明和怀恩住在驿馆,而锦衣卫则被安排在了当地卫所之中。

杨明歇息一日之后,倭国皇子大源一男方面就派人来接触,这种事情双方代表的都是两国,不可有丝毫懈怠。

大源一男方面的意思是双方得进行一次谈判,谈判的地点应当设在他们所占领的一处岛屿之上,此次遣使前来就是为了请二位钦差赴岛商谈。

大明官员都是有傲气的,怀恩自然是一口拒绝了,历来只有弱国朝见大国的道理,仅此一条就是万万不可的。

双方就这样僵持了下来,杨明暗自思忖,这样下去完全没得谈了,倭寇在大明惹下的祸事不小,一上岸难免有担忧自身安危的顾忌,而朝廷官员何尝又没有这个顾虑,何况一但大明先做出妥协的姿态,怀恩第二日就得被朝廷大小官员弹劾。

最后,杨明站了出来,“怀恩公公身为大明内相,是万万不可能以身犯险的,那么就由我去罢”

怀恩一听此话,眉头皱了一皱,“哼,我大明也是有胆识之人的,纵使是龙潭虎穴也是有人去闯的,杨镇抚不必再说了,你和我一同前去罢”

“杂家二人前去也可以,但是我们得将带上三千兵马”

“来之前我家主上就料到两位钦差会如此,大源皇子说了,此事倒也不无不可,但是这三千人只能停泊在岸口,两位大人只能带数百护卫上岸”倭寇当中也是有中国人,沟通起来倒是没有障碍,况且倭寇横行东南多载,有的已经无师自通,学会了汉语。

“好,既然如此,那么我等即刻启程,陛下在京师可是等着我们回信呢”怀恩对着倭寇使者和杨明缓缓道了一句之后就扭头回了内室,对这群倭寇,这位大明内相可是一点也不感冒。

杨明也点了点头,下了一道军令,将驻在卫所里的三千余锦衣卫悉数调了出来,锦衣卫跟着怀恩和杨明在倭使的带领下扬帆,往那大源皇子的驻扎岛屿上使去。

当众人已经驶出海之后,苏州的大小官员才知晓钦差的去向,想追已经晚了。

吴峰岛是距离海岸百里外的一个岛屿,大源一男已经在这里经营了近十载,俨然已经成为了一个岛城。

杨明等人乘船半日方才到了吴峰岛,出人意料的是,岛上既然还有许多高高低低的房屋,只不过就是用木材搭建而成。听倭国使者说大源一男的皇子府是按照朝廷王府邸规模建造的,倭寇本来就资源匮乏,能有这么大的手笔,一是倭寇扫杀抢掠而来的横财,二也可以看出倭寇确实和沿海一些商贾有贸易上的联系,否则光靠他们可是建不起这样一座岛中之城的。

大源一男早就为两位钦差安排好了所谓的御所,这御所其实就相当于驿馆而已,住几百来号人还是没问题的。

上岛之后,杨明依稀可以看到,一队队倭寇正在岸边巡视,见到大明官兵都露出了警惕之色。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