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种田之肥水不流外人田 > 章节55

章节55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我和租客都签了协议,不允许泄露我们的早麦秘密,如果别的人想要知道秘密,只能打主意到我和我爹头上,而拉拢的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联姻,你看我爹已经成亲了,总不能给他许个小妾吧?能拉的当然只有我,再说我长得也还不错么。”

小秀才点点头,兴奋的搂着他的脖子道:“看来你还是个抢手的宝啊。”

“那是,”薛寅松一挑眉毛:“还不赶紧的给我把奴藉脱了,不然以后我跑了。”

小秀才嘁了一声:“你能跑哪里去?”

“往别的地方跑,真跑出去了,谁知道我是奴藉?我脸上又没有刺字。”薛寅松得意的说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恩恩恩,你跑吧,”小秀才突然拉下脸来:“你现在就可以走,今晚别回来,你要晚上再摸上床,就打断你的狗腿。”

薛寅松:“……”

薛寅松:“你想另寻新欢?哼,绝对不给你机会!”

小秀才:“……”

小秀才:“要不这样,如果这次我中了举人,就给你脱藉。”

薛寅松哼了一声:“要是你没考上呢?”

小秀才笑道:“那你快保佑我考上吧。”

“哎,几时才能农奴翻身把歌唱啊。”

小秀才懒懒的伏在他背后答道:“那得主人心情好才行,可是主人现在心情很不好。”

81

81、抗旱灾

承载着美好希望的麦田长势喜人,可令人担心的干旱也悄然降临,在第一场春雨后连续干了二十天,薛老爹再也坐不住了,急召儿子想办法。

薛老爹道:“你看这天恐怕一时半会下不下雨来,如果我们再干坐着等,只怕不用五天地就要开裂。如今麦穗正在结实期,一点都耽误不得,幸好旱情还不算严重,先挑水浇着,防旱于未然。别小看着干旱,我两个壮劳力要两天才能浇透一亩地。”

主要是工程量实在大,那些家里有个四五亩地的,还不得把肩膀都脱成层皮?薛寅松当然不光想着自己家,那金元宝合作社还有18亩地,这活可不轻松。

薛老爹吧嗒吧嗒吸了几口旱烟无奈道:“少不得我爷儿俩去帮忙,麦子种下去,难道不保收?你换身衣服,我们这就去挑水,挑完自家的,再去帮地多的人家挑。”

薛寅松看看天,万里无云,晴朗干燥,只怕再过十天也是不会下雨的,如今麦子正在关键时刻,万万不能出一点差错,忙把手里扫帚一放:“那走吧,还好我家地少,争取先浇半亩。”

薛老爹挑了两只桶和儿子一起下地,只见麦田旁站了几个人,见老爹来了一起围上来:“薛老爹,还不下雨,这可怎么办。”

薛老爹往前一站,吩咐道:“都去打水浇地,尽量的浇,家里地实在多的,等我家的地完了,马上去帮忙。”

薛老爹又补充道:“不要贪雨,暂时不会下雨的,大家都老老实实浇地去吧。”

白发老妇忙道:“大家都散去吧,薛老爹说的对,你们也就别等下雨了,这要真不下,地里的麦子都得干死,眼看着进穗期,千万不要懒这一时。”

薛寅松劝了一回,见大家都三三两两散去,和老爹挑着木桶去河边。

农人靠天吃饭,如果四季风调雨顺,基本不需要花多大力气,也就是翻土下种收割的时候费点功夫,如今还要挑水救苗,远处站了几个看热闹的不禁幸灾乐祸的笑。

古代的木桶沉重,而且容量小,走一趟也挑不了多少水,挑水辛苦还不能敞开了浇,只能拿只小瓢舀了水细细往根上淋。

薛老爹又一次下决心道:“以后一定要买牛买车,备下十只大木桶,要是遇上干旱就用车拉水!”

这可真是远水难解近渴,薛寅松跑了五趟满身大汗,可地只浇了一小块,他一见这架势,忙跟老爹商量:“我让秀才来浇水,你和我都去挑吧,否则今天别想浇完半亩。”

地里的庄稼可等不得,真要太阳一发威,三天就能干着根,薛老爹一咬牙道:“我去找冰环,让她一起来帮忙。”

环姨原也是种过地的,来了一见地里兵荒马乱的架势,把裙裾一挽吩咐道:“大勇和老虎都去挑水,水担来放在田坎上,秀才负责提到地里,我来浇水,小奇你带着弟弟到边上去玩,看热闹的闲杂人等都退开些,碰着磕着不负责,踩了我家的麦苗老娘要发飙的!”

酒娘子一发话,旁边看热闹的人果真退开了些,站得远远的又议论,半带讥笑半是羡慕的看着他们忙碌。虽然是旱了土,但是麦苗还没死,而且每个麦穗上都打着穗子,那真是铁打铁的实,只要这一头能救过来,那想必就是一轮大丰收。

不过也有人表示不解,他们陈家村大方向是中部靠南,主要还是以水稻为主,麦子显然不是主粮,只能作为缺粮时候的添头,如今这秀才家的地大种麦子,真是闹不清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不管怎么的,这早春种下去的麦子,它就是莫名其妙的结了穗,这可是不争的事实。

薛寅松一见有人主持,心里也不觉得乱,飞快的挑了桶就往河边跑。如此分工一明确,大家也不慌乱,各自做着自己的事,效率大大提高。

河边有几个女人在洗衣服,见薛寅松来打水,也就远远的笑着看他。薛寅松人长得周正,性格又大大咧咧很好相处,更何况还有一手种田的手艺,村里的未婚女子基本都听说过他的名字,如今见他来挑水,都低头笑着窃窃私语。

他每去一次河边,那几个女人就要凑一处说笑,薛寅松觉得这群女人肯定是八卦小分队,便次次绕到远一点去取水,坚决不靠近。

女人里面有个大嫂,是薛寅松的邻居,见他忙得满头大汗,便招呼他休息。薛寅松连连摆手说忙,又撩起衣衫揩汗,露出大块的腹部肌肉,羞得几个年轻女人脸红面赤,又浇水泼他。

薛寅松被浇得一头一脸没闹明白,直抽嘴角觉得这帮女人简直不可理喻,挑了两桶水在水仗中落荒而逃。

中午时分天气突然有些热,薛寅松放了水桶坐下来歇息只见一眼望去麦田浇了有小半亩,心情大好:“爹,看样子我们今天能浇完一亩。”

薛老爹跑了一上午也觉得乏力,靠着田坎边上的大树望向麦田:“这天气回暖了,地里干得更块,老虎,今晚恐怕要连夜干。”

薛寅松摸了摸酸痛的肩膀,只得应道:“熬个把通宵应该不是难事。”

薛老爹又道:“还得让那几个租客也都连夜浇水。”

“这……他们的地少则一亩多的有三亩,连夜恐怕都来不及。”白天天气一暖,地里水分蒸发便快,这麦子结穗就怕两件事,一是气温低、二是干旱。

“必须得连夜,”薛老爹看着日头叹了口气:“你看看这日头,色泽发白而炫亮刺眼,这是要大晒的迹象,往后一个月内都未必有雨。”

薛寅松也同意,这太阳看着就像七八月的一样,晒在身上就觉得一股热辣辣的,就算天空有点水汽都没烤没了,这雨恐怕是下不下来。

环姨浇完桶里最后一滴水,走上田坎道:“你们且歇一歇,我这便回家做饭。”薛寅松忙道:“辛苦环姨。”

薛老爹往村子方向看了看,突然道:“小奇来了。”

三人同时看过去,只见裴远奇提了个竹篮来,手里还牵着长辉。

裴远奇走得急,小脸通红,也顾不得休息忙打开竹篮道:“我蒸了些饭,你们将就着吃吧。“说着端出来,却是一碗猪油炒的白菜,一碗泡菜和一叠油酥花生米。

环姨惊喜得夸奖道:“真是乖,小奇真能干。”

裴远奇有些不好意思:“我以前帮娘……烧火,只是没做过饭菜,我请了英子姐来帮忙的,你们吃吃看。”

白菜边角有些焦糊,花生米也酥得老了点,不过三个大人哪里舍得说半个不好,都一顿表扬,夸奖得他有些飘飘然。

三两口扒完饭,薛老爹没等儿子多歇一口气便又催促着挑水。租客们见东家如此拼命也都没嚷嚷累,把家里人都发动起来帮忙。

幸而村边还有这条从不干涸的小河,薛寅松每跑一次就庆幸,同时又诅咒地离河边太远,如此折腾,时间都浪费在路上,今年一定要修条小水渠,把河水引向地里。

下午一阵忙碌,直到半夜二更过,才把地全部浇完,薛寅松勉强支楞着回家,连晚饭也没吃,就滚上床睡了。

秀才见他也累,便没叫醒他,只是环姨端了盆热水来,塞给他一条布巾和缝衣针。

“秀才,我就不进去了,”环姨把水盆放在门口:“你看看他肩膀上破了皮的地方,就抹这个药膏,脚跟上有水泡的,把这针在油灯上烧一下,把泡挑了挤干再抹这药膏,这累了一天身上都是汗,你给他擦擦吧,这样睡得舒服些,要热水就在门口叫我就是。”

秀才忙谢过环姨,自去捧了水盆药膏进来,拿了油灯放在床头,轻轻褪去薛寅松的衣服。

这真是不看不知道,薛寅松两个肩膀都肿得老高,磨破了皮和衣服粘在一起,不用水润了根本就揭不下来,脚上也打了一堆的水泡,有的都破了皮,里面还混着沙粒灰土。

小秀才忙照着环姨说的,仔细拧了布巾擦了一遍,又细细抹上药膏,这一头忙完,自己头上也出了一身的毛汗。

薛寅松疲倦得厉害,开始还知道药膏抹在身上疼痛,渐渐意识涣散,慢慢的睡去。小秀才这才知道种田的辛苦,一又想到若不是乾二少,说不定自己就考上了,一边生气一边伺候着薛寅松擦身换衣。

薛家父子忙了两天,终于把地全部浇完,租客们也都浇完地,薛老爹见大家辛苦,跟儿子一合计,干脆决定直接开挖沟渠引水。

薛家的地都是连成片的,如果从中间走渠,大家都可以沾点光,只需要挖条小水沟引进自家的地里就行。

父子俩一商量好,杀了只鸡炖了开水渠修建动员大会,七户租客请到家里来,跟大家一说,全部都同意。

薛老爹当场拍板第二天开始挖渠,当然挖渠不是白挖的,春麦收了每家可以多提一成当工钱,这样一说,租客们的积极性更加高了。

82

82、家务案

水渠整整挖了十天,从河边开始蜿蜒到薛家地头结束,渠身没修多大,只挖了两尺深一尺宽,渠口用大石头挡住,要水的时候移开石头就能进水。

因为田地地势比水渠高,用水时还得人工将水一桶一桶从渠里舀起来浇地,但饶是如此,也比以前用桶挑水省力。

其实以前村里也有不少人想挖渠,只是陈家村缺水的时候不多,另外也没个领头人牵头,当然最主要是谁都不愿意被人白占了便宜,所以这想法只是一闪而过,如今看着他们挖好了渠,这闲言碎语又开始满天飞。

说好说坏的都有,从他家搬来开始八卦到最近种春麦,而冷门爆得最激烈的,莫过于张媒婆说陈大富想要招薛寅松为上门女婿的事。

陈大富算是本村的头面人物之一,他在陈家的地位比较高,家里虽然只有三亩地,却是整个村里最肥实的三亩,地肥位置好,家里又只有两个女儿。

大女儿性情温柔,因为小时走路摔坏了腿,走路有点跛,因此一直待字闺中。二女儿生得花容月貌,早在小时就和城里的林家定了亲。林家是做丝绸生意的,一直南北贩卖丝绸,也算是中等偏上的富裕人家。

众人的八卦一致认为,薛寅松一旦成了陈大富的女婿,就是那麻雀飞上枝头变凤凰,糠窝窝跳到了米窝窝。更何况陈大富放出话来,只要薛寅松点头,不要薛家一根针一根线,只求好好对待他女儿,这样的好事还真是的确难找。

其实陈大富很明白,他听了媒婆的反馈后也知道这薛小子心野得很,根本不是三亩的能套得住的,对这样的人中龙凤,脱奴籍是早晚的事,根本需不着别人插手,如果想要人,就得趁现在示恩,这样才能一辈子牢牢抓在自己手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