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种田之肥水不流外人田 > 章节93

章节93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只听舅舅答道:“这小畜生已经吃好了,正要赶去做事。”薛寅松只得扯着脸笑道:“是,是,马上去。”

小秀才忙道:“我也想去!”薛寅松不敢应他只得看向舅舅,小秀才顺着目光也看向舅舅,恳求道:“我就去祠堂看看,昨晚来得晚了只顾的倒头就睡,今天想四处走动走动。”

舅舅气不打一处来,对着薛寅松虚踢一脚道:“看什么看!举人老爷要去你就赶紧带路!”

薛寅松挨了一脚,只得应道:“是,是。”

小秀才大感有趣,盯着他笑而不语,直到吃完米粥出门才笑出声来:“原来你这么怕你舅舅啊。”

薛寅松自然不肯承认,嘴硬道:“那是给长辈面子。”

两人走到祠堂,只见好几个人正赶着车从里面出来,薛寅松朝里一看,只见一队人至少排了有10来个人。

小秀才被祠堂门口的对联吸引过去,立刻忘了初衷:“这字写得好、写得妙,落款是子下上人,嗯……”

薛寅松走进去,只听强子道:“薛大哥,你来得正好,刚才有个人是里坊的,他愿意帮我们向商户推销。”

薛寅松笑道:“哪位是?”

强子道:“他先送人出村子,一会回转来。”正说着一个年岁约莫三、四十岁的儒雅男子走进来,含笑道:“不才正是,我是德阳宏德里人氏,若是你们愿意,我可为你们在宏德里做保人。”

薛寅松忙道:“那倒真是好,我等千里运米不为别的,只为能解百姓吃米难的问题,如今运费已是不菲,再开个铺面可就要亏本了,涨价又实非本意,实在是两难啊。”

中年男子笑道:“正是为感谢壮士义举,故本人愿意担任保人,我这次回去立刻向里坊的人宣传,使他们来你们村买米。”

薛寅松趁机说出自己的疑虑:“我所担忧的却是德阳的米商,我的出现打破了高价米的局面,恐怕会为人所迫,如果有人来找麻烦,这可如何是好?”

那男子沉吟片刻道:“这事我却是知道一点,这样,我去想办法,必使你们拿到在德阳卖米的许可。”

薛寅松眼睛一亮:“先生……”

那男子摇摇手道:“事成与否未为可知,我只能试一试。”

薛寅松见他的气度举止皆不如一般庸俗之辈,有心结交,便道:“我家小主人在此,不知先生可愿一见?”

那男子微微一愣,立刻笑道:“好。”

薛寅松去请了秀才进来,为两人引见并介绍道:“这位先生愿与我等在德阳做保。”

小秀才欣然一笑:“此乃大义之举,请受小生一拜。”那男子慌忙还礼:“公子言重,想你们不远千里送米解急,实乃我德阳之幸,该是我向你们施礼才是。”说着也施了个大礼。

两人拜来拜去,好不容易直起腰,小秀才笑道:“我观先生举止气度,必在县衙担任官职,否则做保一事如何说得如此轻松?”

那男子笑道:“如今闲在府衙做个师爷,虽然没什么职权,却也可以向县令大人进言,如今你们广施善行造福德阳,给点方便也是应该的。”

薛寅松却想起自己以前的推论,有些脸色难看的答道:“县老爷……难道先生没听过德阳的哪些个传说?”

男子笑道:“我来德阳虽然不到半年,确也耳闻过不少市井流言,说县令大人封山封河又或者被掳掠至山上,可以说这些都是无稽之谈,两位大可不要相信,多说无益,此事包在我身上,三日后必有好消息回复。”

☆、完蛋了

薛寅松一愣,且不说县令和米商勾结是不是有足够的证据,至少德阳县早几年封山封河的事是绝对存在的,这位师爷大人怎么说都是无稽之谈呢?

“先生来德阳有半年光景,怎么会不知本县封山封河已经有三、四年了?”薛寅松笑道:“看来先生不常出来走动。”

那男子一愣,有些疑惑的答道:“凡有谣传的地方我都各处走动,不曾有看到封山封河的人马或告示。”

薛寅松提高声音问四围:“咱村后面的山河是几时封的?”

旁边的人不明其意,但立刻答道:“有几年了?”

“三年是肯定有的。”

“只怕有四年啦,不会错,快四年了,封山那年不正是秋天么,这样算起来接近四年啦。”

……

男子脸色顿时变得十分难看,只见广袍阔袖之下微微抖动,像是在握拳用力:“竖子!真真目光短浅不足与谋也!”

薛寅松一愣,和小秀才对望一眼:“先生何处此言?”

那男子忙一摆手,匆忙道:“我姓孔单名一个周,年岁又比你两人大,唤我声孔兄足矣。”

小秀才本就觉得他的气度举止不凡,闻言立刻追问道:“先生是哪一年的恩科?”

“忝为洪佑十三年榜眼。”

小秀才肃然起敬:“原来是孔令羽孔大人。”那男子也惊奇:“小兄弟如何得知……”

小秀才笑道:“当年金榜先生榜眼我父为探花,父亲生前一直对先生称道不已,只恨有生之年未得一见。”

孔令羽立刻道:“原来是世清兄的爱子,幸会幸会。”

小秀才听着老爹的名字立刻有些眼润:“孔叔叔。”

孔令羽踌躇片刻才道:“我闻世清很多年前就过世,不知世侄如今……”按他的想法,经商向来为读书人之所不耻,如今对方已经沦落到卖米肯定是家境破败忙又临时改口道:“若有难处可尽来找我。”

小秀才立刻感激的答道:“这到不会,平时吃穿用度也是够的,烦劳孔叔叔费心。”

薛寅松却心道你一个榜眼都流落到做县令的狗腿师爷,有还什么好帮别人的,嘴上却说:“孔大人,那米……”

孔令羽立刻回过神:“我有事要立刻赶往县城,改日找二位叙旧,告辞告辞。”

小秀才忙也拱手还礼,薛寅松最怕书生意气,为了所谓维护正统可以连命都不要,忙劝道:“经年顽疾,不急一时。”

孔周颇有些自负:“不打紧的。”说着转身而去,步履匆匆。

待他走得不见踪影,小秀才这才皱眉问:“在你看来,孔叔叔是不是受蒙蔽了?”

“或者表面看是如此,又或者演戏,可他实在没有演戏的理由,所以恐怕实情是他真不知道封山封河一事。”

两人一时也体会不出里面复杂的关系,不过小秀才自然相信孔令周,他眼中的读书人都是一诺千金的君子,现在既然孔令周说能搞定合法卖米的事,那就肯定能搞定。

薛寅松则不以为然,这位孔大人连封山封河的事都不清楚,想必是个不问世事的书呆,这样把事情捅出来,会不会反而打草惊蛇了呢?

不过他这么不管不问的在十天功夫就往德阳运销了五千担米,要说县城米商一点不知情是绝对不可能的,可对方为什么还按兵不动呢?

薛寅松想得头痛,索性放开问题,转身问强子:“米卖了多少?”

强子脸泛喜色:“快小半了,要不你先回去准备下一船,我这里说不得天就卖空,到时候正逢着下一船米来。”

薛寅松点点头转过头来,想想又觉得不妥,有些疑惑的问道:“去年这一带哪里受灾最严重?”

“自然是我们这里,朝北地势高还好一点。”

薛寅松更觉得不妥当,想了一会又问:“虽然我并不清楚消耗例数,但是德阳并不比富春县更大,为什么给了整整五千担米,这些人还在要米?按一个成年人一月吃30斤粮计算,这五千担米足可喂饱15000人,就算德阳有那么多人,至少也该足够吃一月了。”

强子抬起头也有了几分疑惑:“想是附近的乡亲听见卖低价米,所以一传十十传百所以都来了?”

薛寅松没吭声,他内心已经隐约有了别的想法:“你可曾注意这些买米的人,是不是有人来过好几次?”

强子皱眉想了会道:“好像是有些人来过两三次,但是这些日子见的人面太多,也不十分肯定,不过有人因为要的数量多,故而有点印象。”

这就是了!薛寅松微微一笑,人家早已有了动作,我们却还蒙在鼓里,收粮?娘的,老子要叫你们收得哭爹叫娘!

薛寅松立刻问道:“强子,咱们还能支持个天没问题?”

强子道:“要缓些卖也行,薛哥,你看咱们要不要再……”

薛寅松一摆手,想了想道:“先等等,扎斤你不是善观天象么?看看这天,近期会不会下雨?”

扎斤道:“这个不好说咧,不过现在已经进入雨水多的季节,过段时间总会有点雨的。”

薛寅松想想道:“米要发霉,除了要湿度还得要温度,只有绵绵细雨才有利于发霉。”他自言自语旁人也听不懂,强子道:“薛哥……”

薛寅松却转过头来问他们:“我想让那几个收米的米商来个大折本,让他们屯进的米变一堆废品,你们看怎么做?发霉只怕是不行,要阴雨天气才好行事。”

强子道:“放老鼠?”

薛寅松又好气又好笑:“放屁,一千只老鼠一晚也才啃光一担米,他们手里至少收了一两千担,且不说我上哪里去弄那么多老鼠,就算有又怎么把这么多老鼠送进城去?”

强子又道:“除了老鼠,没什么喜欢吃米的畜生了啊。”

薛寅松也头痛,但要他轻易放弃绝不可能,虽然这做法下三滥,那有什么关系,你们来收米的手法也不见得是正大光明的嘛。

扎斤似想起什么,说道:“薛哥,用火攻。”

薛寅松失笑:“若是祸及隔壁人家怎么办?”

强子补充道:“请水龙埋伏在四周,如果烧出围墙便现身救火。”

薛寅松摇头:“那个牵涉的人太广,一旦走漏消息我们也脱不得干系。”

“最最紧要,我朝律法将纵火列为大罪,故意纵火者最轻要判年刑,若是连烧十户以上至少流放千里。”小秀才终于插口:“惩治对方并不代表我们要以身涉嫌,再想想,肯定有更好的办法。”

众人深觉有理,一时又各自冥思苦想。

薛寅松终于服气,这读书人果真不一样,说话一语命中要害,看来以后不敢小看他了。

扎斤想了一会道:“一时没有计策就还是放老鼠,就算一天吃十斤,吃个十天半月总也要消耗点粮食。”

薛寅松苦笑:“卖米人家哪有不养猫的,放几只老鼠不过是给猫找了活物消遣而已。”

强子眼睛一亮:“咱们先放狗撵猫,等猫走了再放老鼠。”

薛寅松脱口而出:“倒不如在老鼠身上涂些霉米碾成的粉末,待老鼠进仓污染好米,下雨时自然就整仓发霉了。”

众人一起眼亮,薛寅松有些惴惴不安:“是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