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盛唐不遗憾 > 第九百四十五章 枪

第九百四十五章 枪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自古以来,各朝各代之所以规定不允许官员经商,是因为官员拥有着很大的权利,若是插足商业的话,普通商人的日子就没法过了,会造成非常严重的不公平竞争,普通商人是无论如何也没有办法与官员竞争了。

不过,就算有了这样的规定,也解决不了不公平竞争的问题,毕竟,明面上不行,可以暗地里进行,官员自己不能经营商业,但可以在幕后操作,让自己可以控制的人去经营商业,同样能够挣到不少的钱财。

另外,有很多商人会投靠某个或几个大官,会将他们挣到的钱财分一部分孝敬这些大官,从而获得这些大官的帮助,进而取得不公平竞争的机会。

也就是说,自古以来,商业的竞争几乎就没有公平过,有一个词语叫做红效率非常的低,从而推高了人工成本,不利于将其推广到千家万户。

所以,机械和材料两样是非常重要的,当然,还有化学和生物工程也很重要,不过与研究各种物品没有太大的关联,是在其余方面有重大的作用,化学技术可以用来制造武器,比如黑火药,就是三种物质发生了化学反应造成的,日后若要制造更厉害的炸药,也需要化学方面的很多知识。

而生物学则可以用来研究药物,从而在必要的时候控制疫情的蔓延,也可以治疗很多困扰人们的重大疾病,让老百姓能够生活的更好更安心。

李安现在没有太多的精力去搞生物学,对于化学也只是搞了一部分而已,毕竟,电池的生产,黑火药的制造等等,这些都是属于化学领域的,若是不搞化学工程,很多东西都造不出来,比如电池造不出来,顺带的也会影响无线电和电话的发明,所以,化学还是要搞一搞的。

通过这么多年的努力,以及几十万研发人才的共同配合,此时的李安,已经研究出了大量的材料,比大唐之前的材料多的太多了,不论是新的建筑材料,还是机械和金属材料,都比之前多了很多很多倍,而有些材料的成功研发,对于接下来的研究,是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的。

比如,若是没有特种金属的研发成功,火炮的炮管就不能不能制造的纤薄一些,而太厚重的火炮,必然会极大的限制其机动性和持续作战能力。

还有很多机械的易磨损部位,若是使用普通的纯金属,是很容易被磨损掉的,而若是使用先进的合金,以及经过高温淬火的新材料,则抗耐磨的性能就会极大的提高,从而使这些部件不那么容易被磨损,从而能够使用更长的时间。

各种新的材料在不断的研究出来,而新的材料的研发,对于后续的研究至关重要,比如枪支,对于重量的要求非常高,若是很笨重的话,那就难以单人使用了。

在所有材料之中,只有金属的强度和韧性能满足强烈的摩擦,所以,枪管必须是金属材料的才行,而金属材料都是比较笨重的,若枪管的厚度很高,则枪支的重量就会超过单人所能负荷的最大标准,如此,枪支就不能正常使用了,还不如造炮划算。

而新的更加坚固和韧性足的材料的面世,则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难题,让枪支可以造的薄一些,从而便于士兵的携带,这样才能体现出枪支应该有的便携性和杀伤力。

李安对步枪的最低要求是不能超过二十斤,超过这个重量的枪支,再加上大量子弹的重量,会给士兵造成太大的负担,而十斤之内是比较高的要求,也是李安努力的方向。

而对于手枪来说,李安的要求是在五斤之内,超过这个重量,估计一只手都举不起来,如此,还怎么去正常的使用,所以,必须要轻便才能,后世的手枪只有两斤左右,步枪也只有五六斤到十几斤的样子,除非是连续射击的机枪,才会稍微笨重一些,以满足连续射击的要求。

李安第一步瞄准的枪支,就是性能已经非常先进的来复枪,至于落后的火绳枪和燧发枪,则直接绕过去,否则,造出来的家伙还不如弓箭好用,那就太浪费资源了。

大部分部件的研发都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唯一让李安不满的,是枪管和撞针的研究。

枪管的材料不合格的话,会造成枪管的重量太大,从而增加整体枪支的重量,让枪支失去便携性,而撞针对材料的需求比较高,材料不好的撞针,使用不了几次就会出现磨损,从而不能正常的撞击接下来的子弹,造成整个枪支的无法使用,或者需要经常性的更换撞针,造成后勤的很大压力。

不过,这两样研究都在进行中,相信很快就能取得突破,而只要这两样研发完成,威力强大,可靠性较高的枪支就可以横空出世了。

这项技术是李安悄悄研发的,并没有告诉皇帝和大臣们,而他们的主要精力都被万里传音计划吸引了,所以,也注意不到枪管这些小零件的研发,就算朝廷的人过来视察,看到枪管和撞针,也搞不懂是干什么用的,说不定以为这些是机器上的零件呢?

李安也不是要故意隐瞒什么,只不过,现如今的大唐王朝,已经强大的让周边的力量胆寒了,似乎实在没有必要研发更加先进的武器了,也就是说,有没有枪支这种武器,对于大唐帝国的力量来说,并没有什么根本性的改变,最强还是最强,所以,李安暂时也不想邀功了,况且,枪支的成本比刀剑贵多了,每一颗子弹消耗的都是大唐急需的金属材料。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