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三国之仲谋天下 > 第三百七十八章 平州刺史的位置

第三百七十八章 平州刺史的位置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战国三年,正月。

冬去春来,又是一年的春天。

∠方的春天向来是来的比较早,今年更是早,才过春节没几天的时间,天气就开始回温了。

如今的金陵城之中,万物复苏,百花绽放,大树的叶子开始发芽生长,小草一片绿油油的,春意绵绵。

王宫。

孙坚今年的春节过的很爽,五十亿钱的国债顺利发行,让朝堂一下子变得十分的富裕起来。

有钱的才能做事情,有钱的才好做事情。

过年没有过几天的时间,他就已经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规划这一年的战役。

于是他开始把张昭和潘凤找来。

到了他们这一个层次的人,没有什么过年的假期,过年是下面人过了,他们依旧。

“大王。”

张昭和潘凤,一个是文官之首,一个是武将之首,算是孙坚政权的左膀右臂。

“子布,无双,来看看,这是锦衣卫发回来的消息!”孙坚端坐在御书房的太师椅之上,把一份卷宗递给的两人。

“晋国想要彻底的夺取幽州?”

“估计开春之后,出兵超过二十万!”

两人看了看卷宗。

卷宗上面是锦衣卫发回来的消息,关于袁绍的消息。

‖绍在十二月的时候,因为邺城被黑山黄巾军偷袭,所以丧失了一个夺揉国的机会。

如今却有卷土重来的意思,而且投下的兵力更加的大,有一战消灭整个燕国的意思。

“大王,不能让晋国得手!”

张昭双眸一抹冷芒划过。

“可是我们现在没有动兵能力!”

∷凤沉吟的半响。道:“在徐州的一战,我们打的很累,特别是东海战役,伤亡不少,数万将士牺牲。如今军中的士气不高,需要一段时间缓和一下战争的气氛!”

“平州有将近十万兵马,应该能动!”

张昭道:“如今并不是我们得到燕国的时机,毕竟就算得到的,我们也未必能镇守的主,但是我们要保证一点。燕国绝对不落在的袁绍手中,有着十万兵马,再联合公孙瓒的兵马,未必保不住幽州!”

如今吴国在北地的只有平州的兵力,这些兵马镇守辽东勉强可行。但是是守不住幽州。

所以就算吴国把幽州拿下来,也未必能抗住晋国的攻击。

“无双,汝认为平州的兵马如何?”

孙坚闻言,双眸一抹亮芒闪烁,问道。

“禀报大王,平州位置特殊,在不少的游牧民族包围之中,这几年平州的兵马都在和东面高丽人较量。长年活跃在战钞上,算是精兵。”

∷凤作为吴国大将军,各方的兵马他都一一的巡查过。自然也知道平州兵马的战斗力。

“那么平州刺史呢?”孙坚问道:“尔等有何建议!”

孙静即将调任回来,担任宗正,但是平州刺史的位置孙坚却迟迟没有能定下来。

“大王,此人要有一定的带兵能力!”潘凤道。

“大王,平州邻近不少游牧民族,这个人必须要有处理民族之间的纠纷的那一种能力能魄力!”张昭也提醒的道。

“这样的人不多啊!”

孙坚有些犹豫不决了。他心中不是没有人选,但是都不是很合适。

——————————————————

东侯府。

孙权一大早就被媳妇从床上叫了起来。家里一拨一拨的客人,他想要睡一个懒觉都不行。…

做老大的就这点不好。大过年的,前来东侯府拜年的人,一波一波的,想要休停一下都不行。

如今他孙仲谋也算是吴国朝堂一方巨头,自成一系,这一系还是势头比较旺盛的那一种。

他家的大门,可谓是门庭若市。

平时一直没有什么机会靠上来的官吏,也趁着过年的时候,颠屁颠屁的跑来了东侯府,略表心意。

伸手不打笑脸人,人家一个个拿着礼物上门来拜访,他总不好意思冷着脸,然后一个个的把他们扫出门去。

最后只能好好的接待,笑了一个上午,脸都抽筋了,这就是官场之中的人,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中国人都不会改变自己官场的风俗的。

“元直!”

孙权忙碌了半天,然后在偏厅之中接见了如今的金陵令徐庶,他看着徐庶,微微苦笑的道:“他们这些人也就算了,你干嘛也一大早没事情做,跑来这里来凑热闹啊!”

“呵呵,过年,自然要赶上一个热闹,为君侯拜年,很正常!”

徐庶如今作为金陵令,相当于后世的北京市市委书记,虽然他很年轻,但是位高权重,身上的威严日益增加。

不过作为东侯一脉的干将和是一个好位置,只要在平州刺史的位置上蹲几年。他就有足够的资历,上九卿之位。…

“顾元叹他倒不是不行!”

孙权考虑了一笑,目光微微一动,道:“但是如果他和孙贲争这个位置,缺点很明显,所以就算是我们东侯府在背后支持他,他恐怕也上不去!”

“什么缺点?”徐庶微微一愣,问道。

“在辽东之地。长年都是在战役的笼罩之下,如果大王选择一个镇守辽东的刺史,军事的能力要比行政的能力要重要。孙贲曾经打过战,而且战绩不低,但是顾雍一直都是在做后勤和民政工作,没有战役的资历!”

孙权解析的道:“所以孙贲比他的可能性要高。”

“君侯!”

诸葛瑾闻言,面容有些凝重,目光微微一动。道:“这个位置如此重要,就算顾元叹拿不到。总不能让江侯府拿到了。”

“可是我们也要有人能够和他去争才行啊!”

孙权无奈的叹气。

孙贲论资历不差,论能力也不差。论起身份更加的高贵,吴国王室,他算是其中的代表。

孙羌死的早,他和弟弟孙辅都在在孙坚家中长大的,在孙坚心中,他的分量不少,而且如今的平州刺史孙静也不会反对他接受平州。

如果这个时候再加上江侯府在他背后给他的支持,想要和他整个争这个位置,明显些难度。

“难道我们就眼睁睁看着孙贲上位!”

徐庶有些心中不爽。

孙贲已经是孙策一系的人,他们自然不愿意看着孙贲上位。

“也不是!”

孙权脑海之中灵光一动,微微一笑,摇了摇头,轻声的道:“我们讨论辽东的事情,始终少算了一个人,他恐怕能给我们带来变局。”

“谁?”

徐庶和诸葛瑾闻言,目光顿时都看上孙权起来。

“公孙度!”

孙权微微眯眼,一抹精芒迸射而出,道:“此人从初平四年被我们打败,后来选择了投降,然后随着我们的战舰回到江东,这些年他始终在家里面修身养性的,如今恐怕很多人都已经忘记的他,可是他终究是辽东大地之上的一个枭雄,他出手,加上我们的支持,平州刺史的位置,谁也争不过他。”

“他会帮我们吗?”

徐庶问道。

“元直,你错了,不是他帮我们,而是我们帮他!”

孙权目光之中有一抹异色,道:“公孙度不是一般人,此人昔日虽然败给了我和孙策,但是他对于辽东的影响力依旧存在,如果我们把它捧上的平州刺史,对我们,对他,都是一件好事!”

辽东需要一个强人来镇压,而且如今辽东的政权都已经被吴国彻底的同化,他也不怕公孙度反水。

把他放出去,也许带来不一样的效果。

“那顾雍如何?”

徐庶叹了一口气,问道。

“顾元叹毕竟年纪不大,如果直接上一把手,风险太大,平调,作为辽东刺史府的长史,以公孙度的副手,进入辽东,你问问他,愿不愿意?”孙权摇摇头,然后问道。

如果有顾家帮忙,孙贲肯定落榜,公孙度十拿九稳。

顾雍如果不想在中央带下去,想要另劈捷径,如今平州刺史府长史,是他唯一的出路。

想要一步登天,上到刺史的位置,他还差点。(未完待续)

ps:昨天晚上码不出来第三个就睡过去了,今天尽量补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