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三国之仲谋天下 > 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大洗牌 七

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大洗牌 七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第二天的朝廷议会结束之后,天色已经开始入夜了,众臣离开皇宫,登上自己的马车,赶着车马返回家中,消化这一天会议的内容。

钟繇在半个时辰之后就返回自己的府邸之上。

这时候的府邸之上,一盏一盏的灯笼已经都亮起来,而在府邸的一个偏殿之上,内阁大臣荀彧还有魏国公曹冲都已经恭候多时。

“情况如何?”曹冲有些迫不及待的问道。

“国公爷,目前军机处的格局已经稳定下来了,赵云上位了,领军机首尊,而军机十三席大臣的位置也定下来了!”钟繇对着曹冲简略的说了一番。

曹冲虽然年纪不大,但是作为魏国公,不可否认他就是曹魏系的一个精神核心,所以钟繇对他依旧很尊重。

“果不出我所料!”

荀彧闻言,只是笑眯眯的道:“如今吴军在战场上遭受了重挫,兵将死伤惨重,很多将士都失去了身边的战友,短时间之内必然军心不稳,这时候军中就需要一个青壮派,锐气冲天却文武全才的主帅来统领,赵云能越过潘凤和鞠义而上位首尊的位置,我一点都不意外!”

一个大型派系就是笼罩军政两方的力量,才能立足朝廷。

所以对于军机处的变动,荀彧也很关心,他已经做出了不少的推测,目前这些推测基本上都变成事实了。

“荀彧叔父,赵子龙并非我们的人,他上位军机首尊,对我们有何帮助?”

曹冲眯眼,循声问道。

“帮助不大,但是最少他们不会拖我们后退,他初上位,必然需要军中大将的支持,才能稳坐泰山,如果我们的人在这时候能向他靠拢,自然而然就能让我们在军中的势力彻底的稳固下来,无论张郃还是的贾诩,面对赵云总比面对哦潘凤他们要好!”

荀彧说道:“既然军机处的情况已经稳定下来,那么接下来我们的重心还是在的内阁!”

“文若,张昭他们恐怕不会轻易认输啊!”

钟繇沉默半刻,低声的说道:“我观看张昭的决心很大,他是铁了行要阻击你上位!”

“那是当然的!”

荀彧平静的说道:“内阁首辅,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他岂会轻易罢手,就算他愿意放手,他也不会把这个位置交给他始终不信任的曹魏系手中,不过现在已经由不得他,失去了陛下的信任,他已经不可能坐在这个位置上了!”

“就算如此,恐怕他也不会让你上位!”

钟繇道:“如果陛下不主动提出让你接替他的位置,在朝廷议会上我们恐怕是拿不到优势,江东系根深蒂固始终不是说说的!”

“陛下是仲裁者,他是不会出手的,所以这一局我们可能要输!”

荀彧还不在乎的道:“但是即使输,也值得,掌控内阁,未必需要内阁首辅的位置,最重要的是信任,陛下的信任,如今陛下信任我,所以只要我有足够的能力架空上面的人,内阁的决策,还是我们的说了算!”

内阁首辅这个位置,是他志在必得。

但是时间问题他可以容许拖延一下,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他加入吴朝的资历太浅,这回成为他的硬伤,如果缓一缓,让朱治上位一阵时间,完成对张昭时代的过渡,也许也是一件好事。

“那我应该如何是好?”钟繇看荀彧智珠在握,心中也就放心很多了。

“一切唯本心,如果你太做作的话,反而会让陛下反感,你身上始终烙印这曹魏的铭牌,所以该支持的还是要不为余力的支持,不管成功与否,态度很重要!”荀彧嘱咐的说道。

“明白了!”

钟繇也是一个聪敏绝道。

他不想这样的。

但是与其灰溜溜的让孙权赶出去,还不如他主动一点。

最少能让他保留一丝丝的尊严。

“内阁乃是天下的中枢,朝廷的心脏,管理朝廷各部,统帅各地方秩序,内阁首辅的位置更是与天下的民情息息相关,既然张首辅的身体有恙,那朕实在是也不好强留张首辅为朝廷效命!”

孙权这话一出,让所有人感觉不禁一寒。

虽然他们早已经有心理准备了,但是听到张昭让孙权如此直白的舍弃之后,终究是有些的胆战心惊。

这就说明了一件事情。

孙策登基的事情看上去已经过去了,但是在孙权的心中恐怕已经留下了很重的一个烙印,让孙权变得多疑,所以他就连张昭的基本面子都不顾,毫不犹豫的把他踢出局去。

如果是按照朝廷礼仪来说,张昭上奏你辞去官职,作为皇帝,他多少要在明面上挽留几句,然后张昭再上奏,他在挽留,大家做做样子,面子上过的去。

但是孙权这一次简单粗暴,二话不说,直接允许了。

“不过内阁首辅的位置至关重要,并非你说辞就能辞,现在我们表决,同意张昭辞退内阁首辅位置的人,请举手!”

孙权的目光斜睨了一眼张昭,不给他留一口换气的机会,直接来了一个暴击。

“我同意!”

“我同意!”

“……”

全票通过。

这个结果其实张昭的心中一点都不惊讶,毕竟事先他已经亲自说服江东系的大臣直接放弃他的位置,但是面对这讽刺的一幕,他终究还是有些的心痛。

这么多年的首辅位置坐下来,最后只能换取一个这样的下场,他哀叹不已。

“既然全票通过!”

孙权缓缓的举起直接的手,然后淡然的说道:“此事情就此决议,即日起,张昭解任内阁首辅的位置。”

这一刻,张昭仿佛苍老了十岁。

他的时代,终归结束了。

“但是内阁为天下之中枢,重中之中,不可无主领导,那么现在趁热打铁,甄选出内阁首辅的位置!”

孙权很直接的说道。

“陛下,臣举荐一人!”钟繇一眼扫过众臣,迅速开炮。

“说!”

“臣举荐内阁大臣荀彧,荀彧才学出众,曾为曹魏王朝丞相,早有独当一面之能,昔日担任西域巡阅使之事,更是为朝廷这一次西征立下了赫赫功劳!”

钟繇的直接很快就打破了众臣之间的那一丝丝诧异,一双双眼眸凝视着他,有些想要把他的脸皮看穿,但是这丝毫没有能打击到钟繇的发挥。

“臣认为,荀彧最有能力统帅内阁,为陛下分忧,为天下百姓谋取福利……”

钟繇洋洋溢溢的歌颂了一大段之后,大殿之中有些冷寂下来了。

“我同意!”

郭嘉这个助攻也不错,他接的很快:“陛下,荀文若有王佐之才,若能为内阁首辅,乃是天下万民之福!”

孙权眯眼,看了看钟繇,在看了看郭嘉,突然笑了。

这个组合不错。

“还有何人举荐?”孙权淡然问道。

“陛下,臣举荐朱治次辅!”

顾雍眸光闪闪发冷,斜睨了一眼钟繇之后,直接上奏:“朱治次辅多年来辅助首辅大人办公,兢兢业业,对内阁事务早已得心应手,此时内阁当以稳为主,所以臣认为,朱治次辅最为合适接替首辅位置!”

当初张昭要支持孙策登基,顾雍是不同意的。

但是不可否认,他依旧是江东系的顶梁柱之一。

江东系的力量很广阔,也很分散,其中有江东元老派系,青壮派系,世家派系,还包括当年独立出去,独当一面,盛极一时的孙周系。

“还有人举荐英才吗?”

孙权闻言,面容平静如斯。

众臣对视一眼,摇摇头。

“既然如此,那就表决吧!”

孙权的目光对着左右的朝议大臣,沉声说道:“内阁首辅事关朝廷未来,各位需慎重,言出无悔啊!”

内阁首辅的位置很重要,一般情况之下,需朝廷议会上有九票通过,才能就任,如果只有七票通过,只能代任。

表决很快就开始了。

结果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孙权还没有投票,剩下十二席位的朝议大臣,十二票,十比二的大比数,朱治以华丽而毫无悬念的大比分击倒了荀彧,就任内阁首辅的位置。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孙权苦笑了一下,心中突然就明白了,不是江东系根深蒂固,而是曹魏王朝出身成为了荀彧的一个硬伤,哪怕曹魏王朝已经过去了很多年,影响力依旧巨大,特别是当年曹彰和张鲁的叛乱之后,最少不能让吴朝之上的朝臣对曹魏出身的降臣毫无保留的相认。

难怪荀彧拼死拼活都要让荀湛和诸葛钧入阁,他就是担心会遭受排斥,无法掌控内阁局势吧。

朝廷议会得出的结果,除非到了一个不得不反对的地步,不然孙权都不会动用一票否决权,这样就代表,他已经失去了对朝廷议会的掌控。

所以这个结果,他接受了下来。

朱治,朱君理,这个当年孙权刚刚来到这个世界收复的第一个心腹大将,接替了张昭的首辅位置,成为了大吴朝内阁第二任的首辅。

接下来就是内阁大洗牌。

内阁和军机处不一样,军方的力量还是单纯了一点,无论是补缺还是换人,都很好梳理,但是内阁相对来说,就错综复杂了。

朝廷八部,除了兵部和参谋部属于军机处统帅的势力之外,内阁直接统帅的就有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商部,刑部,工部。

在加上如今朝廷疆域足足有五十八州疆域,每一州的总督都是封建大吏,这一次的动荡,几乎把中原半壁江山的总督都牵涉其中。

内阁立十五内阁大臣,候补席位更是有十八位之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