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重生一万亿美金 > 第087章 网景上市

第087章 网景上市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1995年8月9日,成立不到16个月的网景在纳斯达克上市。

“自网景上市以来,世界就不再相同。”

《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这样写道。

一些媒体将网景被比作“互联网范畴的微软”,这家企业的创始人马克·安德森也被称为“下一个比尔·盖茨”。

眼下,网景公司得到众多媒体人的吹捧,而后来,有人将网景ipo却被视作互联网泡沫的。

……

因为蓝星河的重生,历史轨迹发生了变化,他两次向网景公司进行投资,投资金额高达1.1亿美元,这让网景公司在上市之前有了更充裕的发展资金,发展速度更快了。

网景公司上市之前,总股本1亿股,蓝星河持有3600万股,上市发行500万新股,每股发行价26美元,融资1.3亿美元。

蓝星河和花旗银行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加上有蓝星河保底,若是新股卖不完,他会全部买下,花旗银行收取的承售费很便宜,这让它成为网景公司ipo的独家销售商。

按照ipo新股发行价计算,上市后的总股本1.05亿股元的网景公司市值27.3亿美元。

上辈子,蓝星河在电脑里保存了一些有关网景公司的资料,其中包括这家公司上市后,股价市值的资料。

《华尔街日报》在评论中写道:“美国通用动力公司花了43年才使市值到达27亿美圆,而网景只花了1秒钟。”

另外,还有一篇名为《网景:曾经让微软感受到威胁的公司》的文章。

下面是资料,可以跳过不看,也可以看看,本章就当时资料章。

网景公司真是一家挺有趣的公司,只不过微软公司太强悍,也太流氓了。

……

……

网景:曾经让微软感受到威胁的公司

1995是为接下来的世纪揭开序幕的一年。彼时,一家知名报刊的专栏曾断言:“这是网络开始改变生活的一年。”《连线》藉由对网景公司的回忆,带领读者重温互联网崛起前的黎明时光,以下是该文的主要内容:

这一年,互联网和万维网(world wide web)从技术爱好者和学术研究人员的小圈子中脱颖而出,发展成为家喻户晓的一个名词。这一年,网络开始萌芽,并终将会改变所有人的工作、购物、学习、沟通以及交互方式。

1995年,大多数美国人在家中、办公场所或学校使用计算机。据报道,当年有1800万户美国家庭的计算机配备了调制解调器,这一数字较1994年增长了64%。计算机和调制解调器的普及随后引发了网民数量的急剧增长。

吸引到百万用户的初创公司

1995年,在互联网领域,谈到关注度和创造财富这两点,没有一家公司比得上网景。这是一家位于硅谷的初创公司,其推出了称之为“网景领航员”(netscape navigator)的网络浏览器产品,该软件立刻获得了巨大成功,吸引了数以百万计的新网民。网景的成功和它的联合创始人——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密不可分,程序员出身的他有着思维敏捷、语速飞快且极具说服力的性格特点。安德森时年24岁。

据1995年末出版的《新闻周刊》的说法,安德森的性格和网络怪才相距甚远。他成长于威斯康辛州的一个小镇,后来进入伊利诺伊大学,主修计算机专业,并在学校的国家超级计算机应用中心兼职。在那里,他与其他几位程序员同伴共同开发了mosaic浏览器——网景领航员的前身。mosaic诞生于1993年,通过点击访问的方式,其将原先晦涩难懂的万维网以相对简单的方式呈现。

毕业后,安德森动身前往加州,并于1994年遇到詹姆斯·h·克拉克(james h. clark),后者是sgi公司的发起人,当时正在寻找下一个激动人心的项目。他们相谈甚欢,两人迅速决定成立一家公司,开发远胜于mosaic的浏览器。他们找到了数名安德森以前的大学同学作为公司的核心程序员,新公司名为mosaic通讯公司——网景公司的前身。在经历了与伊利诺伊大学关于专利权方面的法律诉讼之后,他们更改了公司及产品名称,也就是人们后来熟知的网景。

网景的产品堪称划时代的发明。网景浏览器2.0较其前身在速度和性能上有了大幅提高,据称一度占据了70%的浏览器市场份额。其具备的插件架构让第三方程序员可以自行开发附加功能。网景浏览器2.0同时还支持java applet(运行于网页上的小程序),让静态网页更加生动,为用户提供动态效果体验。

1995年的夏季和秋季对于这家初创公司来说是最好的时光,公司员工数量增加至500,5倍于年初的数量。当年第四季度,公司收入超过4000万美元,较上一季度增长100%。公司的销售收入主要来自于浏览器的许可费用,其他的互联网服务器及相关软件也贡献了一部分收入。当时,网景被比作“互联网领域的微软”,似乎有盖过软件巨人及其主席比尔·盖茨的势头。

硅谷世仇

盖茨对互联网的判断当属后知后觉,他认为其不过是某种类型的信息高速公路的雏形。但是,网景浏览器的发展趋势显示,互联网本身正在成为信息高速公路。而作为应用软件的平台,浏览器的发展潜力对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构成了巨大威胁。安德森——在上世纪90年代被人称为“下一个比尔·盖茨”——曾夸下海口称在网景面前,windows只能充当一堆设计拙劣的设备的驱动程序。

两家公司的对立日益尖锐。但是在1995年6月21日,他们仍然在网景总部举行了4小时会谈,试图寻找一种战略合作关系。而据安德森本人的说法,微软的与会代表咄咄逼人,不但提议划分浏览器市场,而且要求网景的产品仅运行于旧版本的windows上。

安德森将微软的代表比作教父派来的黑道人物,而微软对此进行了否认,表示他们没有威胁网景。不管如何,双方没有达成任何协议。网景也在继续自己前进的步伐:着手推进公司的ipo。此时,网景距成立还16个月不到,而且离实现盈利的目标相距甚远。

摩根斯坦利与汉博奎斯特一同承销了网景的股票,总共发行了5百万股,每股定价28美元。8月9日是公司股票在纳斯达克交易的首日,股票以71美元的价格开盘,随后一度冲高至74.75美元,最后报收于58.25美元。

以任何意义来衡量,这都是一次了不起的登场。《纽约时报》撰文称:“无论以何种发行规模来看,这都是华尔街历史上首日上市交易的股票中表现最好的一只。”

这次ipo向世人证明,网络可能成为快速造富的一个场所。

安德森所持股票价值超过5800万美元。据《华尔街日报》的观察,要达到27亿美元的市值,通用动力公司花了43年,而网景花了“大约1分钟”。

网景ipo的15天后,微软公布了备受期待的windows 95操作系统,其预装了微软自己的网络浏览器——ie浏览器1.0。ie 1.0的表现乏善可陈,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它是在安德森开发的mosaic代码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当然,微软获得了伊利诺伊大学的许可。

紧接着,在12月7日,网景面临重大危机:盖茨对记者和行业分析师表示,公司将会介入并扩大自身在网络领域的影响。

盖茨声称微软是“互联网的中坚分子”。而公司众多举措的其中之一就是:改进浏览器,使其速度更快,而且免费。

泡沫破灭

网景与微软之间的“浏览器战争”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在盖茨发表谈话的两天前,网景的股价最高达到了171美元,这是之后再也无法企及的高度。投资者意识到,微软拥有压倒性优势,网景的狂欢结束了。

即便如此,网景仍然在市场份额方面占据巨大优势,它的统治地位让微软烦躁不安。一位微软资深高管在内部备忘中表达了自己对此深感不安的心情。但是,事情很快就发生了戏剧性转变。如同盖茨允诺的那样,微软的浏览器得到了大幅改进。于1996年推出的ie 3.0在技术上至少与最新的网景领航员3.0一样出色。

此外,对于计算机用户,尤其是那些新用户来说,很少有动力去下载网景浏览器并安装在windows平台上。

原因很简单,ie已经被预装在系统中了,而且性能上也没有任何问题。

随后,微软在商业市场发力,彼时的大型服务提供商——包括美国在线、compuserve及at&t worldnet在内——纷纷表示放弃网景领航员浏览器而改用ie作为首选浏览器。

依据美国在线一封内部邮件显示,盖茨于1996年1月询问一位aol高管,“微软需要出多少钱才能让你们放弃网景而改用ie作为推荐浏览器?”

接下来的数月,网景浏览器逐渐失去市场份额。公司于1997年第4季度爆出8800万美元的亏损,股价滑落至不足20美元。1998年8月,ie成为了最受欢迎的浏览器。

网景耀眼的光辉于1998年11月彻底消失,美国在线以价值42亿美元的股票作为对价将公司收购。这是互联网领域的第一起重大并购事件。

微软和“浏览器战争”虽然导致了网景的黯然退场,但却不是唯一因素。

网景从来就没有将它的众多浏览器用户转化成付费用户,也从来没有善加利用它的主页。网景的传奇——从迅速蹿升的新星,到获得霸主地位,到霸权旁落,再到耻辱般地被美国在线收购——这一切都发生在短短的不到五年时间里。

但是,网景帮助定义了“互联网时代”,这一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晚期的俗语指的是一切事物都在向网络过渡。

网景的崛起与衰亡本身也是互联网时代的标志之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