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生于1984 > 第六十七章 《小时代》(上)

第六十七章 《小时代》(上)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导演这个词很高大上。

按照《辞海》的解释:filnbsp;direv导演,手里面有点闲钱…

至于杨青,也差不多。

当然,这帮人热烈投身到电影创作初心就是爱电影!

否则,那样的时代,做点什么不好?

很多人都有电影梦想,这其中当然也有影评人,比方说张小北,他自己也说了:‘真想做导演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首先,非科班出身,没有受过系统的电影教育,也缺乏足够的训练机会,虽然看过很多电影,但鉴赏能力和水平,和拍电影其实关系不大。

花了很多年,通过自学和摸索实践,弥补了相关的知识,但仍然有很多知识盲点和知识结构的缺陷,而且随着年龄渐长,也知道自己缺乏真正的天赋。

但真的很喜欢电影,虽然知道自己很难达到自己能欣赏的水准,但不想就此放弃。

而且,拍电影这种事情,不是说你努力了就一定能拍上的,还是需要一点运气才可以。’

名人跨界做导演这种事情,起头的应该就是郭四爷…

我指的是原时空,而不是书里的时间线…

……

《小时代》这个项目从商业上来说很成功!

乐事在决定投资《小时代》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被喷成狗屎的准备!

否则他也不会启用郭景做导演。

《小时代》原著的影响力怎么样,这个暂且不表,还是表一下吧:‘《小时代》是具备划时代意义的!在《小时代》三部曲之前,没有一部有影响力的文学作品正面地、清晰地摹写中国改革开放后富起来的新贵们的世界。中国传统的去人欲存天理的思想,嫁接上社会主义的清教徒范式,长久以来,奢靡与享乐一直存在着浓重的道德污点,尤其是建国后的三十年,没有一个人敢说自己是富人!《小时代》在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横空出世!这一系列书和衍生作品饱受批评,被斥之为浅薄、虚荣、拜金,但确实是撕开了中国新贵们生活的一角…一句话总结:无论《小时代》的文学价值几何,他光是打开了贫乏、闭塞、偏远之中的青少年的眼界一项,就已经功德无量了。’

呃,伟大的作家!

没开玩笑,在粉丝眼里,他是个伟人!

如今这个伟人突然宣布要拍摄属于自己的电影了!

他的那帮粉丝激动的腿都夹不紧了…

跟许辉当初宣布要拍摄《绣春刀》的时候差不多,除了他自己的粉丝各种欢天喜地,其他人则是冷漠以对…

不过,许辉还在sj的时候就公开说过,自己的梦想是做一名导演,所以,消息虽然很突兀,但也算有心理准备。

事实上,业内在得知郭景成了导演的时候,并没多大反应,每年有无数人想要强女干中国电影,多一个郭景,无所谓!

导演这层身份,怎么说呢,更像是一个指挥者、指导者的角色。大家知道大企业管理者可以很专业也可以不专业,可以很牛逼也可以不牛逼,导演也一样。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不专业呢,就是在人员充足且都很专业的时候。

一个专业的大剧组里,相对来说,导演是一个容易混日子的岗位…

说白了,故事编好的情况下,配备牛逼的摄影师,牛逼的剪辑师,再来十七八个副导演,傻子也能拍一部不错的作品!

至于为什么做导演而不是编剧?

不好意思,编剧的权利太小了,即使牛逼如芦苇,他的剧本人家也是说改就改!

所以,有机会做导演千万不要做编剧!

说个有关编剧的段子:

“五年前,横店大门溪宾馆,《我就是牛逼》大电影开机大吉,我和兄弟们踌躇满志,打算搞一部《教父》三部曲中国版。

谁知道开机没两天,平均一天改稿11.6次,一个星期里面,改了一百二十三处地方,导致原作者都无法剧透。

屋漏偏逢连夜雨,化妆师和跟组责编受不了剧组里大妈跟她们说话像吵架的交流方式,以及剧组里饥渴难耐的糙汉子不时想和姐妹们亲近亲近的小心思,突然某天,不告而别。

好在佛祖保佑,戏还是拍完了,有没有机会上映至今未知,也许好的东西就是越酿越香。

算命的说我是一稿功成万骨枯,可我不相信,我认为出来写的,是改还是不改都由自己决定,你们接触影视的时间最短还最天真、最单纯,底子最干净还没来得及写烂片。

路怎么走由你们自己挑喽,祝各位在各大电影颁奖晚会上横扫全场。

干杯!各位老师!”

市场是逐利的,乐事能看出郭小四身上蕴藏的巨大商业价值,这是人家有眼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