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专属乐队
嘟!
随着小牛队后卫最后一记超远三分无力的从篮筐左侧一米远的位置滑落,全场比赛结束的哨声响起。
比分停在了112:109,火箭队替补席上的球员,球队教练冲进了球场,观众席上也一片欢呼雀跃,庆祝着比赛的胜利。
“赢了!”
“向着金星!”
球员们没有时间庆祝,来自全世界的媒体正在排队等候采访他们。
“谢谢,希望下场比赛顺利。”中央台的记者采访完下半场找回状态,大杀全场的哈登,忽然看到了准备离开的黑洞乐队。
“曹吾!”记者喊了声,带着摄像师傅来到了黑洞乐队几人面前。
“观众朋友们,这是我们的老朋友了,黑洞乐队,你们向观众打个招呼吧?”
曹吾错开半个身位,让乐队四人全部站进镜头里,微笑说道:“体育频道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我们是黑洞乐队。”
简单打了个招呼,露了个脸,但记者却没打算放过他们:“大家都知道,黑洞乐队的《相信自己》和cba一起已经伴随了我们好几年了,这次居然在nba的赛场上看到了你们,是巧合吗?”
曹吾反应了过来,应该是徐部长安排的,真是太够意思了。
他很聪明,婉转说道:“这次是受俱乐部邀请,来做一次中场演出,我们也是火箭队的球迷,能够来现场为他们加油打气,我们深感荣幸。还好,我们幸不辱命,火箭队拿到了最终的胜利,希望他们能再创辉煌。”
乐乐在一旁伸出了拳头:“火箭队加油!”
记者还待问两句,忽然有工作人员上前来,向曹吾几人传达,火箭队的老板莱斯利亚历山大此刻正在上方贵宾套房内,他想要见一下黑洞乐队。
和记者打了声招呼,曹吾几人便跟着工作人员往电梯口行去。
这次行程中并没有见火箭老板的计划,看来是他临时起意。
球馆上方,最大的贵宾套房外,接待人员礼貌的拦下了跟着过来的小郭,只让曹吾四人和市场部的小张以及小蔡一起进入其中。
一百多平的包厢内的地上铺满了柔软的波斯地毯,踩上去如在云端。
巨大的落地窗可以清楚的看到下方球场上一丝一毫的细节,沙发上,除了那位陌生的莱斯利之外,还有一个熟人,是哥伦比亚唱片公司的企宣部主管霍华德。
“很高兴见到你,莱斯利先生。你好,霍华德先生。”
一堆人互相打了圈招呼,忙活半天才落座。
“很棒的演出,我能问下这首歌叫什么吗?”莱斯利已经近七十岁了,看上去就像是个普通的美国老头。
“叫the final countdown。”曹吾微笑作答。
“果然如此。”莱斯利呵呵笑着说:“很好听的一首歌,版权还在你们手上吗?”
如此直接的询问让曹吾有些惊讶,他顿了下,点头说:“在的。”
“很好,请问你们愿意成为火箭队这一赛季的专属乐队吗?”见曹吾他们惊讶,莱斯利耸了耸肩,摊开手说:“如你们所见,我的日子所剩无几,因此说话比较喜欢直接切入主题。”
曹吾和小张几人交换了下眼神,想了想,问道:“你说的专属乐队是什么意思?”
“我很喜欢你们的歌,中场秀时,显然观众们也喜欢。既然这样,为什么不邀请你们成为火箭队的专属乐队呢?我想让更多的火箭球迷听到这首歌,如果幸运的话,你们甚至可以和火箭一起出现在总决赛的现场,考虑一下吧!”
这没什么好考虑的,乐队原本的宣传计划就是借助nba的平台进行宣传,这与乐队的愿望不谋而合。
不过这就不是黑洞乐队需要操心的事儿了,曹吾看向霍华德,冲莱斯利说道:“很有趣的建议,我想霍华德先生会帮我们处理好这件事的。”
“当然。”霍华德点头道:“我会和贵公司联系,尽快商议细节的。”
“很好,希望下周一和篮网的赛场上可以看到你们的演出。”莱斯利慢悠悠的站起身,挥手示意助理送来了一沓球票:“这是火箭队这赛季的套票,如果你们有朋友喜欢篮球,欢迎他们来观看比赛。”
还真是雷厉风行啊!怪不得当年敢倾家荡产买下火箭队,这老爷子有点意思。
坦然接过球票,几人便起身告辞了。
nba任何一支球队全赛季的套票都得大几千刀,更不用说莱斯利送的俱乐部套票了,这都是vip席位的票。
事实证明,莱斯利老先生的眼光还是相当犀利的。
中场秀的效果好到出乎了哥伦比亚的预料,比赛结束当晚,有无数人在询问黑洞乐队的名字,搜寻他们相关的信息,关注度直接反应在了专辑销量上。
仅仅一天,专辑便直接杀入了销量榜,单单《the final countdown》一首歌的单曲播放量就破了百万。
霍华德呆在了休斯顿,哥伦比亚又派来了一个团队,和他一起洽谈黑洞专属乐队的相关事宜。
与此同时,突然有数十家媒体联系到了哥伦比亚,想要采访或邀请黑洞参加节目录制。
哥伦比亚当然不会拒绝,在下一站中场秀之前,黑洞还有档期空闲。
小蔡没再联系其他的比赛中场秀,如果能够和火箭队签下整个赛季的中场秀合约,就不用再和其他本土艺人争抢中场秀机会了,省却了许多可能会得罪人的麻烦。
商谈不止要火箭队俱乐部和哥伦比亚在场,星海也要派人过来。
这样算起来,黑洞乐队会有超过一个星期的档期空白,曹吾便让小张联系了科伦那边,将这一个星期腾出来,抓紧时间继续拍摄mv。
科伦那边没问题,两边约好时间,在底特律碰面。
按照拍摄计划,这次拍摄的是专辑第八首歌的mv场景。
科伦曾说过,第一次听到这首歌的小样,他脑海中浮现的是破产的底特律市区里那些荒芜长满杂草的工厂,空荡荡的街道和破败遗弃的住宅。
在他看来,这首歌就是底特律大萧条下人们最真实的心理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