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重生之庶女悠然 > 第一百九十三章 开窍

第一百九十三章 开窍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第193章开窍

太后看看郑秀那张漂亮得不行却因抹了膏药而显出几分滑稽的脸,满目慈爱道:“哄便哄罢,我这老太婆啊,到如今也只阿秀肯花心思哄了。”

皇帝:“……”

难道母后是怪他不肯哄人,也不想想他都多大年纪了,难道还能学这臭小子油嘴滑舌吗,他是皇帝,他也要脸的。

郑秀一瞅皇帝的脸色不对劲,立刻跳了起来,道:“姑祖母,你的小厨房借我使使。”说完就窜了出去。

太后被他火烧屁股的模样逗得直笑,赶紧叫了人跟上去,道:“看着点,可别教他把厨房给烧了。”

皇帝嘴角直抽,道:“母后,你还真让他去煮粥?烧了厨房便罢,只他煮的粥,能入口么?”

他这外甥,打小金尊玉贵的长大,什么时候还会下厨了。

太后瞅了皇帝一眼,道:“皇帝不喝,都留给哀家便是。”

嘴倒是硬,只怕到时候皇帝头一个抢着喝吧。

皇帝讪讪,不吭声了,只眼睛时不时往厨房的方向瞄,暗搓搓示意随身太监准备好水龙,万一厨房真烧起来了,能及时抢救。一时又忍不住想着那粥怎么还没有煮好,阿秀的孝心呢,哪怕是煮糊了,他也得喝,几个儿子都没这孩子有孝心,果然不枉他素日里那么疼这孩子。

看着皇帝坐立不安的心急样子,太后抿了嘴偷笑,她这个儿子,嘴硬的毛病从小到大就没改过,想必等老了以后,也还是这脾气。

“阿秀大了,不好再这样游手好闲下去,皇帝你可有什么打算?”

太后一句话,把皇帝的心思给拉了回来。

“儿子心里已有了些打算,等明年花朝节后,再作定论。”

皇帝这句话听得太后心中一动,为什么要花朝节后?莫非是……

“阿秀的亲事,你心中也有打算了?”

皇帝摸摸鼻子,点头道:“先给这小子定下亲事,不然朕可不敢给他派差。”

郑秀一向想继承父志,到边关去历练,将来要走领军作战的路子,为皇朝守护国门。可先建平侯英雄一世,还是落个马革裹尸还的下场,皇帝私心里是不愿郑秀去边关,更想把他留在京中,两京大营、城门卫、五城兵马司、羽林军、九门都卫包括其他天子亲卫军都可以任他挑,只是皇帝太了解郑秀的性子,这孩子年纪越长,往外飞的心就越强烈,他是越来越压不住了,上回要不是皇帝当机立断派出了昝大总管,恐怕这小子就赖在雁门关不回来了。

常言道,温柔乡,英雄冢,给这小子成个家,有了牵挂,大概就能牵住他想往外飞的心。对于郑秀,皇帝从来就没有望子成龙的心态,他只希望这孩子,尊荣一世,平安一生,多生几个孩子,将来儿孙满堂,如是而已。

太后很了解皇帝的心思,缓缓转动着腕间雕着六字真言的檀香镯子,道:“皇帝既有这打算,还应先给阿秀透个底儿,不然,只怕皇帝这脸上啊,要无光了。”

皇帝一愣,道:“母后这话……是什么意思?”

太后挑了挑眉,道:“你整日教人盯着阿秀,竟是连他的心思都半分没察觉?”

男人啊,就算是高高在上的皇帝,也是粗心的,那么多的蛛丝马迹,连深宫中的太后都瞧出了几分,皇帝居然愣是没发现。

“他有什么心思?还不是一门心思想去边关,这几个月来,去威远将军府的次数都比入宫的次数多。”皇帝满肚子的不高兴。

这醋味儿大的……太后抿嘴直笑,皇帝连这都计较,也是没谁了。

皇帝抱怨了几句,忽的回过味来,吃惊道:“母后的意思,不会是这小子……有了中意的姑娘?”

这小子开窍这么早?想当年,朕在他这么大的时候……皇帝想着想着,脸色又有些不好了。太后和他对郑秀护得紧,这小子幼时中过毒,有两年余毒一直未清,大大损耗了身体,后来虽然身子大好,但太后和皇帝还是怕他太早通了人事会导致精血不足损了寿数,在这上头管得极严,不像宫里几个皇子,十三四岁就专门安排了教导人事的宫女,结果这小子居然自己不吭不响的就开窍了。

皇帝脸上火辣辣的,这么一比较,更显得皇帝年少的时候,活脱脱就是个榆木疙瘩,死活就是不开窍,眼睁睁的看着心上人嫁为他妇,直到她死了,皇帝痛得彻夜难眠,经历了一场摧心伤肝连命都丢了半条的大病,才终于懂了自己的心意,但一切都迟了。

看着皇帝突然变得黯然的神情,太后眼中的笑意也渐渐收敛,道:“且看着吧,莫让阿秀步了你的后尘。”

皇帝沉浸在过去的情绪里,一时间也没了心情细问,含糊的“恩”了一声,然后便怔怔出神。

太后看着神游天外的皇帝,不由得长叹了一声。女人心思细腻,何况太后更是不知经历了多少,郑秀那点儿花心思,太后老早就发现了端倪,只是她没有插手,只在旁边看着。其实太后并不是没打算插手,而是在她把袁嬷嬷给了郑秀之后,明觉大师就让人送了一封信来。

信中写道:前世孽因,今生债果,勿忘前事,当警眼下。帝王之憾,尚因天下而补之,少年之憾,何以补全?红尘富贵不足惜,佛前叩首千万次。

太后看了信,悚然而惊。皇帝年少时,情窦未开,懵懵懂懂的,太后就借着皇帝自个儿都不明白的时候,暗插了一手,结果导致皇帝抱憾终身,若不是这天下还需要皇帝治理,只怕当年皇帝就心灰意冷遁世而去。

明觉大师在信中以皇帝比少年,这少年还能是谁,只有郑秀,皇帝对他比亲儿子还亲,简直就是拿他当掌中宝,仿佛这样就能补足皇帝心头的遗憾。那句“红尘富贵不足惜,佛前叩首千万次”吓得太后腿都软了,然后对郑秀的事儿,她就只敢看,不敢问,更不敢管,怕就怕,这孩子会走了皇帝的老路,应了明觉大师这句话。

太后也曾经问过明觉大师,她应该怎么做,明觉大师只给了她四个字:顺其自然。

那就……顺其自然吧。看着,等着,等到郑秀自己醒悟,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到时候,太后顺手推舟一把就是了。

只没想到,这孩子倒是比皇帝当年强了不少,到底是自己开了窍。太后想着,眉眼渐渐松开,那半锅粥说是扔了,哼,是扔在那姑娘家了吧,罢了,看在这小子还知道亲自下厨煮粥的份儿上,这口老干醋,她就不喝了。

老铁!还在找"重生之庶女悠然"免费小说?

百度直接搜索:"易看小说"看免费小说,没毛病!

(本章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