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重生之庶女悠然 > 第三百四十八章 相中

第三百四十八章 相中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杜夫人还真相中了几个不错的少年郎,只是这话不能明面上说,何况她还得跟杜相商量商量,到底要择哪个当姑爷还是没准儿的事。

因此面对众家夫人有意无意的旁敲侧击,杜夫人也是顾左而言他,但到底还是漏了一点口风,只要是个聪明人自然能听得懂,杜夫人也不想自己相中的人选,被别人给截了胡去,有一个郑秀就够她家女儿伤心的了。

也是因着对郑秀怀有几分不满,杜夫人还特意大赞了他几句,尤其是郑秀舞剑的时候,她可着劲儿的感慨了一声“皑皑白雪压青松”,白雪指的是剑光,青松说的自然是人,很是形象了。

只这一句,却让人琢磨出旁的意思来,荣国公已经名草有主,杜夫人可着劲儿的夸他,肯定不是相中他当杜家女婿,那又为什么不夸旁人,专挑了他来夸呢?

然后就有人注意到了赵词,郑秀在亭子顶上舞剑,他在亭中吹箫,舞剑的那个如松如柏,吹箫的这个,也是如竹如兰,半点不逊色于人啊。

再一打听吹箫的人是谁,夫人们便自觉着心中有数了。平郡王家的嫡次子,这身份没得挑,才情名声也是少年郎中顶顶好的,若不是平郡王府一向闲散,以赵词的才学,考个功名出来绝对手到擒来。皇帝对平郡王府也不错,嫡长子成亲的时候,不但是圣旨赐婚,同时还颁下了立世子的诏书,赵词是嫡次子,按惯例,成家之后该封为郡公,一辈子都是富贵闲人的命。对于那些不指望飞黄腾达只盼着女儿能一生顺遂无忧的夫人来说,赵词在择婿榜上绝对是首位人选。

若是杜夫人相中了赵词,那还真的是门当户对,郎才女貌,天作之合。心知争不过杜家,于是有不少夫人遗憾着忍痛把他从自家的择婿名单上给划掉。

随着赵词的落榜,另一个择婿榜上的热门人选自然而然的,热度就更高了。不是别人,正是皮秋阳。

皮秋阳的画被悬在了墙面正中央,不少夫人们在看过他的画之后,又把自家女儿叫过来,让她们也看看画儿,看完了画儿,再寻个合适的地方,去看看人,十个里头,至少有九个是中意的,剩下一个不中意的,不是心中已经有了人,就是有些嫌弃皮秋阳有皮四那么一个亲姐姐,除此之外,家世人品才学相貌性情,皮秋阳绝对当得上无可挑剔四个字。

当然,裘怫的画儿,也有不少人刻意去瞧了一眼,然后就没什么了,一副中规中矩的画,就和她给人的印象一个样,不值一提。只是暗地里抓心挠肺的姑娘当真是有不少,她们就不明白了,荣国公到底相中她什么了?

可惜金慧园里先前已经闹了一出,杜家出面抹平了去,此时便也没人再敢去找裘怫的麻烦,毕竟也不是谁都有刘玉燕那样的底气,敢在杜家就不给主人脸面的。心中再是不平不甘,也只能干看着。

bsp;倒是凉国公世子夫人,一直想寻个机会私下跟裘怫接触一下,拉拉关系,套套近乎,顺便再观察一下这姑娘的为人处事待人接物,哪知道郑秀就一直围着她转来转去,两只眼睛简直都快黏在人家姑娘身上了,让凉国公世子夫人愣是寻不着一丝机会,心里也是好气又好笑,不过,对于裘怫在郑秀心中的分量,她倒是认识得越发的清楚了。

春华宴差不多就是在这种你观察我我观察的你的气氛中宣告结束,裘家告辞离开的时间不算早,也不算晚,卡在中间随了大流,她们一走,郑秀和陆晔也忙不迭的向杜相告辞,追着护送苏氏母女回去。

只有朱小八很不舍,在裘家姐妹离开前,一个劲儿的提醒裘怫别忘了她的盐渍梅子,又拉着裘怡的手叫她千万记得得空儿就去寻她玩儿。要不是魏国公府的丫环婆子死命拦着,估摸着朱小八都想爬上裘家的马车,一块儿跟着走了。

这一日过后,京中就跟着很是热闹起来,夫人们往来串门走动得十分的频繁,大多都是为了儿女之事,不是自家的儿女,就是受人所托,也是因着春华宴太过成功,倒是让两天后的花朝节都变得冷落起来,去艳山园的人家还不如往年一半,倒教特地奔去红梅山庄,想给自己挑个合眼缘的媳妇儿的五皇子和六皇子沮丧得不行。

当然,这都是后话,便不细说。只特地要说一说,郑秀当真跑了一趟凉国公府,和凉国公以及世子深谈了一番,谈了些什么,外人不知道,反正之后刘玉燕就被禁足了一个月,而凉国公夫人则开始出席各种场合,隐约透出要给刘玉燕相看的意思,虽然只是嫡七房的女儿,但毕竟嫡七房又没分出去,老太君也很宠七房的儿女,所以刘玉燕的身价还算是不差的,没几日,便有人上凉国公府来探口风了。

这件事,还是凉国公世子夫人亲口上裘家来说明的,来的时候带了重礼,说是为那日刘玉燕对裘怫的无礼特地来道歉。

“毕竟是个姑娘家家的,老太君又宠得不行,性子骄纵了些,等以后嫁了人,自然便知道这出了门的姑娘就比不得在娘家,说话做事都要思前想后的……”

凉国公世子夫人很是歉意的对苏氏解释了一句为什么没有重罚刘玉燕,其实也不好重罚,因为当日说来,刘玉燕是落在下风的,还被扫了面子,裘怫可没吃丁点儿亏。现在刘玉燕被禁足了一个月,已经算是交待得过去了,等她出了嫁,就不算是凉国公府的人,和荣国公府的关系就更远了一层,以后就算裘怫嫁到荣国公府,跟她碰上的机会也不大。

“这话是个理儿,谁家姑娘不是捧在掌心里养着呢,眼下不纵着,以后想纵都纵不上了。”

苏氏也明白这里头的道理,因此接受了凉国公世子夫人的解释,并愧受了她带来的重礼。不收白不收,正好搭进给裘怫准备的嫁妆里,让次女的嫁妆又好看上一分,何乐不为。

(.laoqu123=老曲小说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