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三章 杀己儆猴
有亚当斯的前车之鉴,莫日根很想靠近,却又踌躇不定,不敢接近龙血河。
“咚!”大约哀嚎了五分多钟,亚当斯突然重重地摔在了地上,口鼻全是鲜血。
“呼……呼……”亚当斯的痛苦褪去,在那心有余悸地喘息。
一旁的死士们反应过来,连忙拖着亚当斯朝后跑。
然而亚当斯却还是不甘心地说道:“黑帝仁慈,小人奉命而来,若无交代,唯有一死……”
莫日根在后面暗自点头,好不容易野外捕捉到一位神,忽必烈不惜派人突围出来,什么也没得到,这亚当斯必死。
墨穷说道:“何事?”
亚当斯说道:“吾主愿永祀三皇五帝,只求长生。”
莫日根吓了一跳,随后浑身发颤地盯着墨穷,他既期盼又担忧,担忧的是忽必烈要是长生,这还得了!期盼的是,忽必烈若能长生,他凭什么不可以?
然而墨穷说道:“当年祖龙也是这么想的。”
亚当斯哑然,秦始皇求长生而不可得,最终病死,世人皆知。
莫日根叹气,长生哪有那么简单,古今多少帝王追求长生,可又有谁真得到了?
亚当斯又说道:“吾主知您绝天地通,必不允人间有长生之人,所以吾主愿退去君位,只求黑帝庇佑大元万世永昌。”
莫日根暗道,忽必烈不要这帝王之位,以求后世永昌?呵呵,忽必烈啊忽必烈,你是否命不久矣?
然而墨穷说道:“当年祖龙也是这么想的。”
“……”众人无语,你怎么就会拿秦始皇说事。
但的确如此,秦始皇梦想万世永昌,然而二世而亡,三世而竭。
想想大元踏破无数国土,可曾有不灭之王朝?若得庇佑,大宋何以有现在的下场?
听到亚当斯与黑帝的对话,莫日根也不禁自嘲,什么长生,什么万世,都不过是虚妄。
莫日根想着对话中提到的绝天地通,连忙又向手下了解一番。
待他听完绝天地通的故事之后,顿时浑身一震,犹如醍醐灌‘陛下,您要造反吗?’有何区别?
人家就是下凡来处理这事的,人神两分的时代,人类留着神的东西,正是对黑帝秩序的践踏。
“你以为是人间的官场啊,还能谈人情的?”莫日根讥讽地看着亚当斯,却忘了他刚才也心动了。
亚当斯见黑帝如此拒人于千里之外,心知回去必死,竟大喊:“兄弟们,我们一起上,谁若取得龙血,封万户侯!”
“咦!”莫日根见亚当斯如此大胆,不禁期待,这是不疯魔不成活了吗?
也是,八百死士齐冲,此刻黑帝似乎正在紧要关头,也许就有所疏漏,让人偷走一些龙血。
莫日根又想到自己,可是有一万铁骑,到时候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难不成黑帝还能把他们都杀了不成?你自己说绝天地通,那神能杀人吗?
只见墨穷微微偏头,鹰眼冷视,令八百死士颇为踌躇。
莫日根心里暗说:上啊!你们倒是上啊!你们不是忽必烈的死士吗?之前杀出城来的血勇呢?别怂啊!快上!
他只敢在心里说,本人却稳坐后方。
“不要怕,不拼是死,拼了未必会死啊!”亚当斯喊着,竟当先冲了上去。
死士们见状,也往上冲。
莫日根拍手大喜,好样的!
然而下一秒,一把巨大的黑剑突然从亚当斯的身前长了出来,它越来越大,最后化为一柄百丈巨剑!
此剑通体黝黑,平平无奇,没有纹路,仿佛深邃的苍天玄穹。
“嘶!玄帝之剑?”莫日根大惊。
任谁第一反应都会认为这是黑帝所为,实际上,只有墨穷和亚当斯知道,这是亚当斯自己的贝斯特金属,此刻以极快地速度从衣领里蹿出来,化为这纯黑巨剑。
因为材质与拦截金河的黑墙是一样的,其色玄黑,正应玄帝,所以谁也不会想到这是亚当斯自己操控的。
就见玄黑之剑狭长悬立在亚当斯面前,如果有人在侧面看,就会发现,此剑轻薄至极,厚度微不可见。
“黑……黑帝……”亚当斯惊慌道。
却见玄黑之剑当空刺下,直接洞穿了亚当斯的胸口,将其狠狠钉在了地上!
“神……怎可……杀人……”亚当斯死不瞑目,鲜血从背后的创口流出,顺着玄黑之剑流到地上,染红一片。
死了,亚当斯被玄色剑斩杀于龙血河之前,现场久久无声。
墨穷道:“龙血勿近,犯之者死。”
死士们见状,呆立在场,再不敢前进。
莫日根惊悚的同时,也暗自庆幸:他没有冲动,而是忽必烈的人冲动了。
神终究是神,真以为是君子,可欺之以方?绝天地通并不是个死规矩,犯者可杀之。
莫日根见到亚当斯的死状,暗道好险,随后还有点幸灾乐祸。
“真以为神不可杀人,就可以蛮干了?傻子吧!”莫日根完全把亚当斯当做了反面例子!
却忘了,他刚才其实也想让手下这么做,试探试探黑帝的底线,反正手下的命不值钱。
“可惜,以黑帝的性格,想来是不会在意这点冒犯,而迁怒忽必烈……可惜了啊。”莫日根期盼黑帝去惩罚忽必烈,但转念一想,意识到黑帝不会这么做。
经过这一系列事情,他感觉自己很了解黑帝了。
人家只是下凡来处理龙血、龙心的事,是为了这些东西不影响人间,其余之事,他通通不会管的。
他深刻理解黑帝之后,也对眼前的神物没了觊觎之心,亦明白了求神不如求己,真正有能力的神不会管人的。若是强求,不过是作死。
莫日根,被潜移默化地教育一番后,竟不自觉以一种平常心来看待眼前的天降玄帝事件了。
神不可求,不可犯,不可胜之,那还能干吗?莫日根也就只能在这看看热闹,开开眼界了……
殊不知,这正是亚当斯的‘杀自己儆猴’之策。
以自己为反面教材,震慑住了一万大军。
……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