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是大自然的底色。我生活的这个山谷,除过冬天,其他时间几乎都充满着绿色,近几年来,村民们给荒山栽植了许多杏树,退耕还林让一部分坡耕地变成了林地。一棵棵树让山谷充满了无限的活力,山风常常吹过,树的枝叶在山风的吹拂中摇曳着,像一个个小船一样在绿色的海洋里轻轻地摇曳着。有时候,山风特别大,一切都动了起来,绿的草,绿的庄稼,绿的树枝,在动中绽放着各自的美丽。斜风细雨过后,山谷好像人洗过脸一样,露出了更加耀眼的绿色。我常常在想,山水林草,还有虫鸟人,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没有了鸟,人类就会孤独,没有了虫,鸟就没有了粮食,没有了山,树就没有了根基,没有了树,草就没有了阴凉,没有了草,山就没有了皮肤,没有了水,一切都会失去生命,没有了人,就没有了欣赏这一切的眼睛。我常常用我的眼睛欣赏着如诗如画的山谷,累了,会静静地躺在绿草地上,闭上眼睛,任凭山风吹过,把我所有的累都吹走。我愿意放下一切,忘记一切,变成山谷的一部分。
绿色,多么美丽的绿色。尽管我依然贫穷,可我亦不再痛苦。虽然我没有走出大山,但我从来没有后悔过。我的灵魂,在这个山谷能够得到滋润,我的身体,在这个山谷能够找到放松的绿草地。
绿色曾经给人类带来了文明。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古代中国四大文明古国均发源于森林茂盛、水草丰满、绿意焕然的大地。而古代埃及和古代巴比伦,都因为失去了绿色,土地荒漠化,导致了文明的衰落。我生活的这个山谷,一度由于人们乱砍滥伐、毁林开荒,导致了绿色的失去,失去绿色的山谷,很少降雨,年年干旱,加剧了山谷人们的贫困。如今,绿色重新来临,风调雨顺,国家也免去了农业税,当地政府取消了“三提五统”,我想新的机遇已经来临,正等待着我。贫穷只是暂时的,幸福的日子不会太远。
清明过后,大地睁开了朦胧双眼,报春花笑盈盈地贴着大地,开出了山谷的第一朵花。蚂蚁钻出了四通八达的地下宫殿,不甘寂寞的鸟在自由的天空下,大胆地追求着属于自己的幸福。三三两两,自由恋爱着,一对对找到了爱情的鸟,忙来忙去,筑巢建房。有的小鸟窝,特别富有美感。除过燕子窝,挺美观外,还有一种小鸟,会用泥和草把它们的窝建在树枝上绿叶下,有绿叶掩护,敌人是不会发现它们的,它们的窝比起燕子窝,更美。建好窝的小鸟们,会把它们爱情的结晶――鸟蛋,孵化成小鸟。有了小鸟后,鸟妈妈和鸟爸爸,经常早早起床,很晚睡觉,它们在绿草地上寻找着一个个害虫,把一个个害虫送到了小鸟的嘴里。叽叽喳喳的麻雀,常常会把蛋下到我的窗台,变成一只只小麻雀。我常常盯着小麻雀看,小麻雀对我喳喳喳,麻雀爸爸妈妈会对着我喳喳喳,我常常把山泉水放到碗里,把水碗放在鸟窝旁边,我爱看麻雀喝水的样子,头朝下,用嘴噙点水,然后头朝上,才会咽下。我把它这种喝水的行动,解释为“谢天谢地”。一只小鸟,也是有灵性的,它可能是感谢天地赐予了水,才会如此低头昂首。感恩,无处不在。麻雀也习惯了我的来来去去,有时候我取水碗,它们和我手的距离只有一尺左右。
小鸟尚知劳动,我岂敢偷懒。我栽植了二十亩黄花菜,种了十一亩玉米,半亩洋芋,剩下的半亩地清明节前已经种了瓜菜。我原计划种白豆子和胡麻的二十亩地被我栽植了黄花菜。家里还有去年秋天妈妈种的十亩小麦,小麦苗已经在春风吹拂下露出了绿芽。我家总共六十二亩耕地,承包土地的时候,三个姐姐还没有出嫁,她们的承包地现在都在,人均承包耕地十亩,二亩自留地。去年退耕还林二十亩,现在就剩下了这四十二亩地。
黄花菜,又名宜男、忘忧草、金针,学名叫萱草。古代人常用“萱堂”代言母亲,所以黄花菜又叫母亲花。据《诗经》记载古代有位女人丈夫远征,由于思念丈夫,遂在家中种植萱草,借以解愁忘忧,所以萱草又叫忘忧草。宋代诗人苏轼有“莫道农家无宝玉,遍地黄花是金针”,所以黄花菜又叫金针。《风土记》记载,古代女子妊娠佩戴黄花菜生男孩,所以黄花菜也叫宜男。
传说,在天的最边缘是天涯,天涯的最下面是忘情谷,谷底有忘忧草。忘忧草,即萱草。花色一般为淡黄、橘红,六、七月开花,花呈喇叭状,花期极短,只有一天,可谓“昙花一现”。古代中国人有种风俗,游子远去前要在母亲的住屋上栽植萱草,期望母亲能够减轻思念之苦。孟郊有《游子诗》云:“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门,不见萱草花。”说的就是这种习俗。
黄花菜,营养价值特别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和胡萝卜素。《本草纲目》记载黄花菜“性味甘凉、无毒、解烦热、利胸膈、安五脏,煮食治小便赤涩。”黄花菜被称为干菜的“四大金刚”之一,有较好的健脑作用,人们又叫它为“健脑菜”。日本饭野节夫教授把黄花菜列为健脑菜中的第一位。相传铁齿铜牙纪晓岚爱吃黄花菜,一见黄花菜便手舞足蹈赞不绝口。孙中山先生曾经把“四物汤”作为自己健身的食谱,四物即黄花菜、黑木耳、豆豌和豆芽。
我栽植黄花菜,不是为了忘忧,也不是为了养生,而是为了发家致富。一斤干黄花菜可以卖十八元,一亩可以产一百五十斤左右,不算人工成本,折算成人民币一亩地可以收入两千七百元左右,扣除人工费用一亩地可以收入一千五百多元。由于黄花菜采摘时需要人工采摘,采摘回来后要用锅蒸,蒸好的黄花菜要倒出来晒。黄花菜,不但费人工,而且要靠太阳晾晒,阴雨天就会变质发霉,所以尽管价格好,山谷人栽植积极性并不高,只在梯田地埂上栽植,称为“地埂经济作物”。黄花菜,在学生放学后,进入成熟旺期,而学生放学后,在城里读书的学生和他们的陪读妈妈大多数都会回来山谷,我想雇佣这部分人解决人工短缺的问题。至于天,到时候下雨,还是晴朗,就听天由命吧。每年春天农民都会把希望的种子种在黄土地里,农民不能因为害怕下冰雹就不种庄稼呀。
我决定养鸡,山里的鸡吃草和纯粮食,没有喂饲料,没有喂添加剂,无论是鸡肉还是鸡蛋,都很受城里人欢迎。山谷绿草地多,是散养山鸡的好地方。我取出折子上的两千元钱,买了二百只小鸡。这些叽叽咕咕的小鸡成了我摆脱贫穷的希望,如果这些鸡有个意外,我就破产了,我的折子上只剩下了十一元八角二分钱,而这十一元八角二分钱就是我全部的现金家当。
我一边放着两头毛驴,一边放着毛茸茸的二百只小鸡。我提着鸡食,小鸡走远了,我就“咕咕咕”叫,小鸡听见我的“咕咕咕”声,就从四面八方的草丛中跑来飞来,有的飞着,有的跑着,有的飞一会跑一阵。看着它们吃一会粉碎的玉米颗粒后,我便把鸡食挂在了高高的杏树枝丫上,它们望着树丫上的鸡食,望上飞着,可高度太高,它们在一次次的失败中,重新回到了草丛中。看着这些毛茸茸的“小精灵”,我感到我的生活是烂漫的,是富有诗情画意的。在诗情画意中,我静静地躺在绿草地上,望着蓝天白云,算起了经济账:五个月后,这些小鸡就会变成大鸡,小鸡的大红冠子还没有长出来,分不出公母,按照六十个母鸡算,一天下六十个鸡蛋,我就可以卖六十元,一个鸡蛋一元。剩下的四十个公鸡,一斤十二元,平均一个鸡六斤,一个鸡就可以卖七十二元,四十个就可以卖二千八百八十元,扣除买小鸡的两千元,我见了八百八十元。一斤玉米七角钱,八百八十元可以卖进来一千二百四十二斤玉米。这五个月,我是散养鸡,二百个小鸡,除过吃草,每天定量十斤玉米,我得一千五百斤玉米,家里还有一千多斤玉米,这样算来,五个月后,剩下的六十只母鸡每天可以为我创造收益六十元,一个月就是一千八百元,一年就能赚到两万一千六百元。我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多的钱,我不再是贫困户,我该用这些钱干什么呢?
应该买一台电视机,黑白的不要,过时了,彩色的也不要,买个液晶电视,收垃圾李爷爷家的液晶电视机可好看了。剩下的钱买一辆摩托车,骑上出行多方便呀,再剩下的钱就买成小鸡,扩大养殖规模,有了钱,就养一万只鸡,反正山谷大着,养十万鸡都能容下。到时候我就发了家,脱了贫,我可以向霞提婚,不用等到九年,我就娶她。她的确漂亮,到时候别人抢去了,我可就又要伤心流泪了。
毛茸茸的小鸡在我的脱贫梦中一天天长大,羽毛没有了毛茸茸,变成了红色,大红冠子一天天的长大,它们跑的越来越远了,走出了我门前的山谷,流浪到了另外一个山谷,我拼命地“咕咕咕”,它们有的跑回来了,有的抬起头,听了听,又低下了头,有的连影子都没有了。我到处找,有的藏在乱草丛里,等我走到跟前,突然从草丛中飞起,吓的我本能地后退一步。有的钻在山洞里,我从山洞旁边过来过去,也不出来。放养鸡,咋就放成野鸡呢。野鸡,下的蛋,在乱草丛里,我可咋能找到,草丛中常常有长长的蛇,它们神出鬼没,我最害怕蛇。这样是不行的,我用树枝在院边空地上围了一个大大的鸡圈,我准备圈养。我“咕咕咕”提着鸡食从这个山谷叫到另一个山谷,终于叫回来了四十三只鸡,其它的都流浪到那里去了,我“咕咕咕”用木棍拨开草丛找,找到了二十只,我“咕咕咕”爬到山洞洞口,找到了五只,可这五只鸡怎么也捉不住,见我就越钻越深,山洞阴暗潮湿狭窄,我只好放弃。回到圈的六十三只,变成野鸡的五只,剩下的三十二个那里去了?我找了五天,终于找到了一个个狐狸洞,每个狐狸洞外鸡毛遍野。在一个洞里,三只小狐狸正在吃一个鸡,一只老狐狸蹲在洞外,吐着长长的舌头看着我,脖子一圈花毛好像一条花毛巾。太可恶了,吃了我的鸡,那可是我的脱贫鸡呀!我气的拿起木棍向小狐狸打去,老狐狸跑来用身体挡住了我的木棍。吐着舌头,看着我,不喊疼,也不扑咬我,好像一只犯了错误的狗。我气的扔下木棍,坐到了洞口。我听见远方唰唰的草动声,抬头环视,看见了七个狐狸,一个纯白的,两个黑色的,四个花狐狸,从四面向我围拢过来。我听过狼吃人,还从来没有听过狐狸吃人。我听过狐狸变成精害过人,还从来没有听过狐狸没有变成精前来吃人。它们要干什么?我尽管学过打狗棒法,可对付一两个狐狸绰绰有余,八个一起扑来,我可能就是它们口中的肉了。我捡起木棍,紧紧地握着,环视着四周,担心它们从我的后面偷袭我。一只白狐狸仰起头对着天,发出了一阵怪叫,其他六只分别吐着舌头蹲在了离我三米外的绿草地上,三只小狐狸吃完了鸡肉,跑出来爬到我眼前的老狐狸肚子下吃起了奶。连小狐狸都不怕我,它们在傲视我的存在吧。
撤退,我不能叫狐狸吃了。如果我叫狐狸吃了,说出去别人一定不会信。因为从来没有那本书上记载,没有变成精的狐狸会吃人。可怎么撤退呢?东边的花狐狸廋弱,从这里撤退,我提起木棍,向花狐狸走去,它站了起来,舌头不见了,露出了尖尖的牙。其他的六只狐狸从不同的方位向我靠来,我的空间越来越小。
对不起了爸爸妈妈,对不起了霞,我永远是热爱你们的。我本来想靠养鸡脱贫致富,可狐狸吃了我的鸡,还要吃我。我永远是爱你们的,我的妈妈,还有霞,如果我死了,你们会想我吗?生死只是一瞬间的事,谁也不知道自己会怎么死,可有时候死神却会擦肩而过。
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我不能乱了方寸,懦弱的云,我骂着自己。
“没有狐性的狐狸,听说你们都有灵性,你们的灵性那里去了?吃了我的鸡,你明明有错,不承认错就算了,还咋甲,来吃我甲,来,把我吃了去!”我大声咆哮着,转身向白狐狸走去。擒贼先擒王,这个白狐狸一定是王。听山谷人讲过,狐狸一旦变成了白色,就成了精,见了白狐狸,千千万万不能伤害。这只白狐狸刚才仰天长啸,其他几只都看着它,它一定就是它们的王。
“听说你披着白袍,就变成了精,我今天就打打你的妖气。”我咆哮着来了一招“劈”,木棍迎面劈下,白狐狸迅速躲过,一只黑狐狸从后面扑来,我一招“挑”,木棍正好打中了黑狐狸的牙,它夹着尾巴跑了,其它扑来的几个停止了攻击,张开嘴露出尖尖的牙看着我。我来了一招“扫”,木棍顺地横扫而过,扫到了白狐狸的一只前腿上。白狐狸迅速向外推了几步,头又扬起来,它一定要仰天长啸,向其他狐狸发号施令,我来不急用打狗棒法,用尽全身力气向白狐狸挑了一棍,击中了白狐狸的肚子,它在草地上滚动了起来,其他六只狐狸撤出了包围圈,远远地望着我,三个小狐狸和它们的妈妈钻进了草丛中。
“叫你变成精,害人,叫你吃我的鸡。”我咆哮着,向白狐狸走去,它挣扎着爬了起来,眼睛流下了泪。我举起的木棍停在了半空,我转身对依然不肯离去的六个狐狸训起了话:“你们给我听着,你们吃了我三十二个鸡,那可是我的希望呀。你们吃了,我的日子可咋过呀。你们有没有良心呀,吃了我的鸡,不承认错误,还要来吃我,你们能不能有点同情心,发发慈悲呀,我的狐狸呀。”我想起了我那三十二个鸡,气的瘫坐在白狐狸旁边。那只白狐狸突然变得异常温顺,朝着我吐着舌头,其他的六只狐狸陆陆续续爬在了它的身旁,吐着舌头,看着我。它们突然失去了野性,好像我家的狗。
“狐狸呀狐狸,我贫穷呀。如果我富有,你们就吃去吧,唉,我的电视机梦都叫你们破坏了,什么液晶电视机,黑白电视机也不买了。我得个摩托车呀,我求求你们,发发慈悲,不要在吃我的鸡了。我看过《聊斋志异》,你们都是能通人语的呀,你们到底懂不懂我说的。”
七只狐狸爬成了一行,钻进草丛中的狐狸重新引着三个小狐狸回到了窝。我突然想起了虚云大师和一只白狐的故事:
相传,南华寺开春期戒坛,在戒期即将结束时,曹溪驻防军第十六团团长林国庚来南华寺拜望虚云老和尚,他带来了一只狐狸,其毛色银白光滑,喙突出,尾巴细长蓬松,十分惹人喜爱。团长告诉虚云老和尚说这只狐狸的来历很奇特:起初是猎人从广州白云山捕获。他的一个朋友赵某以四十元买下,本来打算把它杀掉作补品。在将杀之时,他看到这只白狐用哀求的目光看着他,且频频叩首,遂生怜悯之心,于是用笼子将其关起来送到广州动物园中。后来赵某因事被捕入狱,虽然其事并非他的过错,但案子却久拖不决。赵某的妻子便向一个善于占卦的人求卦,占卦的人指示她南华寺现有高僧住持,应该尽快将白狐送往放生,唯此才会让案子迅即终了。赵某的妻子于是从广州动物园赎回白狐,托付林团长将白狐送往南华寺放生。
听过林团长的述说,虚云老和尚便收下了这只白狐。然后把它放归后山树林中。每当饥饿时,它就会回到寺中找食物。僧人就给它喂以食物。奇怪的是自从虚云大师收留它以后,它就不再吃肉了,而喜欢吃水果。有时当寺院的工匠用肉搀杂果类食物给它吃,它觉出后,随即吐出来,还用前爪反复擦几遍。尔后怒视工匠良久,窜出树林,数日不返。
有一次,白狐被一村民追逐,于是它像一只猴子一样迅速爬上一棵大树,面向南华寺不停地哀叫。一个沙弥听到后告诉了云公。虚云老和尚便赶往那棵树下。见到云公到来,白狐便立刻下树,跳到云公所展示的长衫上,好像一只家犬见到了主人一般。虚云老和尚便把它带回寺院,因担心它再次被人猎获,就把它放置在一个大笼子中,每天放它出来走动时,它也不再到处乱跑,只在院中活动,再也不去树林中了。
有一天,国民党主席蒋介石带领随从十余人来拜望虚云老和尚,走到曹溪门时,看到了这只白狐,蒋的随从举枪要打白狐,被蒋制止。而白狐摇头摆尾地引导着蒋介石前行,走到大殿中,白狐便飞跑至方丈室,咬着云公的衣角下楼。当云公与蒋介石详说了白狐的来历后,蒋抚掌大笑,夸赞白狐的灵性。
当虚云老和尚坐禅时,白狐就趴在云公的禅床上,见云公坐禅时间过长,它就不时的捋云公的胡须嬉戏,示意云公休息。虚云老和尚睁开眼看看它,让它不要胡闹撒野,它就安静地趴了下来,不再胡闹了。
后来白狐不幸被车轧伤,拖着受伤的身体在地上挪动却不能站起来。虚云老和尚看它时,它还勉强挣扎,示伤给和尚看。和尚知道其不治,哀怜它的痛楚,便开示它:“这个皮袋,无足留意,汝须放下,忏悔过去宿业,一念之差,堕于异类,复遭恶报,樱此痛苦,此是宿业报满,愿汝一心念佛,速得解脱”。白狐似会其意,连连点头,叫了三声而亡。云公为其配备棺木,依照亡僧的标准,葬于南华山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