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浪荡皇帝秘史 > 浪荡皇帝秘史-第11部分

浪荡皇帝秘史-第11部分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从姬煌手里接手的究竟是个什么烂摊子,要换了姬煌在此,十有八九是在群臣撺掇下弃城南逃或西逃,将帝国心脏京师拱手送给异族,局势恶化之下丢失大片疆土,并失尽天下民心,然后在内忧外患交逼下,不出数年,王朝腐朽的大厦轰然坍塌,灰飞烟灭,湮没于历史的长河之中……

第四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呜呜——呜——呜——”便在此时,城外号角之声呜呜连响,马蹄之声之作。

城楼上的皇帝和众臣急忙转身,倚着栏杆,朝城外打眼望去。

只见城池北面大队骑兵集结,黄尘滚滚,马蹄如雷,旌旗猎猎,数不清的契丹骑兵列队缓缓向城池逼近。

“皇……皇上,快跑!契丹鞑子攻城了!”一个大臣面色发白,颤声道。

萧若一听简直哭笑不得,气道:“契丹鞑子怎么攻城?他们骑马跳上城墙来啊?!”

这大臣羞惭无地,也是一时间叫敌军强大的阵容吓糊涂了,竟说出这么句蠢话来。周围同僚也多露讥笑之色。

户部侍郎许平宗恭声道:“皇上,依微臣看,契丹人是想展示军威。也许现在仍然有议和的机会。”

萧若淡淡一笑,不置可否,他自有打算,假如此时跟异族签定城下之盟,条件必定苛刻无比,他无论如何不愿当千古罪人。

契丹骑兵最前列是两个装束与众不同的人,一男一女,右边男子身形壮硕,高大威武,身披条纹虎皮,肩头站着一只灰羽大雕;左边女子骑一匹雪白的骏马,身着玄貂皮短袄,紧身束腰,越发显得身形婀娜,曲线诱人,头戴一顶雪白风帽,风帽后顶插着几支彩色羽毛。

彼此相距太远,这一双男女的样貌都看不真切,但应该年纪都不大。

萧若暗地里猜测这男子是不是契丹使者言语中的二王子耶律石鹰。

无数骑兵浩浩荡荡行进,在离城池三箭距离之外全军停下。队伍前的男子手一挥,身后两骑策马跃众而出,飞速驰向城下。

这两人一个粗犷剽悍的契丹人,一个中等身量的汉人,却是前几日被逐出京城的那正副二使者。

两人在离城墙一箭地之外勒马停住,“哈哈哈哈……”契丹正使仰天爆发出一阵哈哈狂笑,纵声大叫道:“华朝皇帝老儿,还记得我们两人否?”气焰之嚣张,更胜上回进京议和之时。

这人对天子口出不敬之言,城楼内群臣顿时大哗,但想到现下局势,又不约而同安静下来,谁也不敢出言喝叱。

萧若也不动怒,何必这蛮子一般见识,骂文绉绉的他听不懂,骂粗野的有失自己皇帝身份。居高临下望着两人,微微一笑,道:“又是你们两人,怎么,还是为议和而来?”

契丹正使大吼道:“皇帝老儿你还不算太蠢,不错!我俩还是为议和而来……”说到这里,瞅了汉人副使一眼,长篇大论还得由他来。

汉人副使便吊了吊嗓门,高声道:“天朝圣天子……”他自上回在金銮殿上被皇帝当众训斥了一顿,心底里不能说完全没有羞惭之意,一见皇帝气焰便无形中矮了一截,想嚣张也嚣张不起来。

“只要贵国答应我们三个条件,我们便即刻罢兵北返,两国共享和睦……但现今局势与当日局势截然不同,所以我们的条件是上回的双倍:其一,贵国出四百万两银子犒赏我全军将士,并且以后每岁对契丹进贡白银一百万两,布帛二百万匹;其二,贵国务必将黄河以北全部疆土割让于我国,如若不然,哼哼!其三,两国和亲,请圣天子将两位宗室公主许配给二王子……”

话音落处,城楼上一片死寂,落针可闻,群臣面色各异,都呆住了。半晌,萧若怒极反笑,右手向旁边一伸,喝道:“拿弓箭来!”

一副打造得精致绝伦的御用弓箭递到他的手中。萧若气灌双臂,弯弓搭箭,“吱吱”声中逐渐拉开弦,黑黝黝的箭簇指定下面契丹正使。

契丹正使自恃身处一箭之地开外,丝毫也不惧,哈哈狂笑声中,冲城楼上皇帝耀武扬威,“呸!南朝小儿想唬老子,你射啊!你射得到就朝这儿射……”他点着自己的脑门,张狂不可一世。

萧若暗忖这一箭要是射不中,岂不有损全军士气?但到此地步,其势又不能不射。

他也就是当日被姬煌小子软禁的几天中,闲得发慌,便同侍卫们在院子里玩了几天骑马和射箭,对箭术并没有多大把握。

他咬紧牙关,这一箭一定要射中,一定!他内力提聚到极至,缓缓将宝弓拉成满月,手不动,眼不斜,精神高度集中,灵台一片空明,缓缓闭上左眼,目光自雕翎箭身延伸开去,定格在张牙舞爪的契丹蛮子胸口……

全身精、气、神一瞬间提聚到前所未有的颠峰,萧若暴喝一声,弓弦响处,箭去如流星,但见一道目力几难看见的黑线、闪电般贯入契丹正使胸口,其所挟劲道之猛,更将他整个身躯带下马背,“哆”的一声钉在地下。他发出一声凄厉惨叫,抽搐扭动几下,即便一命呜呼。

好霸道的一箭!

城上城下两方人都看得呆住了,好半天,城墙上的将士们方才如梦初醒,纵声欢呼,“万岁!万岁!”欢呼声如同春雷爆响,震耳欲聋。

汉人副使吓得魂飞魄散,打马没命的往回奔,什么也顾不得了。

yuedu_text_c();

契丹大军前面的那对少年男女飞快交谈了几句,少女驱马迎上亡魂丧胆逃奔回来的汉人副使。

汉人副使正欲开口说话,猛听嗤的一声,少女腰间弯刀出鞘,跟着白光一闪而过,他整个头颅被一刀斩了下来,带起一篷鲜血喷射四溅。

少女右手回刀入鞘,左手蓦地探出,准确无误提住了头颅上的头发,马不停蹄驰向城下。两马交错的一瞬间,便完成了拔刀、杀人、收刀、提头的动作,一气呵成,干净利落……

第五章 契丹公主

无头尸身在马背上继续前奔,径直奔到了契丹人前排的男子身前时,他顺手一带,举重若轻定住了奔马,然后取出一柄雪亮的小刀,一刀一刀削下无头尸身的皮肉,喂给肩头灰羽大雕吃。

城墙上华朝众人看见这血腥的一幕,无不打心底里冒出寒意来,他们也不是没看过死人,但这般凶残野蛮的作风,大大超出了华朝人所能接受的极限。

契丹少女提着血淋淋的人头,马不停蹄来到城下,望城楼上扫视一眼,脆声叫道:“送给你们一件礼物!”说罢,左臂一振处,手中人头朝十数丈之高的城楼扔了上去。

群臣见鲜血淋漓的人头飞将上来,纷纷惊惶失措避开。人头掉在地下,滚出老远,在地面青石上延布出一条触目惊心的血痕,人群一阵马蚤动。

萧若探眼望去,只见城下这少女生的明眸皓齿,花容月貌,瓜子脸蛋儿极美,睫毛纤长,衬托着水汪汪的美眸宛如一泓秋水,帽沿垂下一串串小珠坠,莹莹光华掩映着如花娇容,越发明媚眩目,是个草原百年难得一见的大美人儿。她身段儿凹凸有致,极为惹火,衣衫上染着适才杀人时的殷殷血迹,踏马扬鞭,英姿不让须眉,端的野性与明媚并存。

他这些天见惯了宫中温柔婉约的汉家闺秀,乍见这么个野性火辣的异族美女,很有那么种眼前一亮的惊艳感觉。

城下契丹少女目睹城楼上群臣狼狈躲避人头的情形,目光中立时流露出鄙夷之色,格格一阵娇笑,道:“那人原本是汉人,却弃国背祖,为我大契丹效力,用你们的话说就叫汉j!本公主将他杀了,把他人头送给你们,算是表示我们和谈的诚意。”她说汉话甚是流利,远在那契丹正使之上。

此言大出城楼上众人意料之外,顿时引起一阵嗡嗡低语之声。

马背上的契丹公主左右扫视一眼,道:“哪位是华朝皇帝?”

一个大臣戟指叱道:“呔!化外蛮夷无知女子,就算不识天颜,也总该识得天子衣冠!”天朝上国臣民训斥起蛮夷女子,一惯理直气壮。

“哦。”契丹公主也不动怒,秋波滴溜溜一转,定格在萧若身上,问道:“你……就是南朝皇帝?”

萧若微微颔首,满面威严之色。

契丹公主扑哧一笑,道:“本公主还以为南朝皇帝是什么了不得的人物,原来不过是个二十郎当岁的毛头小子,而且文文弱弱,娘们气十足,哪比得我们大草原上的雄鹰,我们每代可汗都是顶天立地的大英雄、大豪杰,怪不得你们南朝军队在我们契丹勇士面前不堪一击!”说时连连摇头,一副见面不如闻名的神气。

萧若听完暗怒不已,他在21世纪虽然不是什么猛男,但还从未有人说过他娘们气十足,基本上所有读完九年义务教育的人,身上都或多或少有一种文质彬彬的书卷气,他身上的书卷气还不算很严重的,比这个时代饱读圣贤诗书的儒家子弟只怕要好上不少,谁知今日也硬是给人说成娘们气十足,估计在蛮族人眼里,所有的南朝读书人都是娘们气十足。

萧若淡淡一笑,不疾不徐道:“化外蛮族好勇斗狠,凶残嗜杀,你们所谓的大英雄、大豪杰,无一不是杀人如麻之辈。你们应该感到悲哀,因为建立不了稳定的制度,所以每一代领袖都要在血与火中产生,也由此大草原总是分裂的时候多,统一的时候少。你们除了打仗,哪方面比得上汉人,你们大草原上能产生辉煌的文明吗?能制作出精美的艺术品吗?能谱写华丽的词章吗?……都没有,你们甚至连文字都没有,你们只要一天不摆脱野蛮习俗,就永远无法诞生像样的文明,兴盛也只是短暂的。昔日匈奴人何等强大,而今安在?昔日突厥人何等强盛,而今安在?只有我们汉人,虽历经改朝换代,却永远都是汉人,永远拥有你们无法企及的文明!永远是天朝上国!!”

嗓音柔和而淡定,这一番话不急不徐娓娓道来,城楼里群臣包括周围城墙上的将士们,都听得呆住了,然后爆发出一阵又一阵雷鸣般的喝彩,大臣们五体投地,这一番话是他们说不出的,因为这个时代的人没有那么开阔的视野,看不到那么远;将士们信心复振,一扫连日来看见胡骑就心里发怵的晦气,重新为天朝上国之民而自豪,更为有这样一个少年明君而振奋。军心正以惊人的速度向皇帝汇聚。

契丹公主愣了一愣,星目中异光连闪,似是对这娘们气十足的少年皇帝重新打量。而后极力显露出不屑之色,露齿笑道:“南朝人素来只会耍嘴皮子,就不知到了战场上,耍嘴皮子的功夫还管不管用?”说完,语气一转,脆声道:“我乃大契丹族三公主耶律青岚,代表二哥耶律石鹰前来与华朝皇帝议和,适才本公主已杀了一个汉j表示诚意,不知贵国皇帝意思如何?”

萧若冷笑道:“假如仍是那三个条件,那就不用再谈了。”

三公主耶律青岚微一迟疑,笑道:“本公主为使两国和平相处,可以先让一步。第一个条件就是刚刚汉人副使所言,不容讨价还价;第二个条件么……就维持上次议和的条件好了,只要割让燕云等十六州即可;至于第三个条件……那就算了。怎么样,我们有诚意吧!贵国皇帝意下如何?”

萧若心里跟明镜也似的,这支契丹铁骑毕竟兵力单薄,并没有攻下京城的把握,见京城人抵抗意志坚决,便想以在战场取得的辉煌胜利迫使华朝屈服。他哈哈一笑,道:“朕与贵公主的看法刚刚好相反,第一、二个条件没的商量,第三个和亲条件倒不妨答应。”

三公主耶律青岚柳眉一皱,正欲说话,萧若抢着道:“和亲么,不一定我朝宗室公主下嫁……嗯,要不这样,朕看你还不算丑陋,不如你嫁给朕得了,也是两国和亲。朕就牺牲一下,谁要朕是皇帝呢,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嘿嘿……”一面说,一面以某种无比猥亵放肆的目光,对她曼妙火辣的身段上下打量。

城墙上将士们顿时一片哄笑。

三公主耶律青岚脸颊红了红,手中长鞭“啪”的在空中一甩,冲萧若怒目而视,忿忿道:“那就在战场上见!攻破京城之后,本公主要让你成为我最下贱的奴隶,以作为你羞辱本公主的惩罚。”

萧若不甘示弱,笑道:“一样一样,虽然我汉族自战国时就放弃了以人为奴隶的作法,不过朕可以为你破例,让你终生当朕的奴隶。”

耶律青岚气得俏脸儿发白,怒哼一声,拨转马首,带起一路烟尘驰回契丹大军之中,与二王子耶律石鹰交谈几句。

耶律石鹰转身一声令下,全体骑兵下马,就地歇息吃干粮,养足精神气力,单等另一部人马把云梯造好,即便挥军攻城。

yuedu_text_c();

萧若霍地回身,吩咐道:“速速加紧备战,我们顶多还有两个时辰的时间……”

第六章 金甲战神

刻下天空彤云四合,遮蔽了日光,天地阴沉沉的,西风瑟瑟,扑面生寒。

城内城外两边都在加紧备战,空气间弥漫着一股肃杀之气,压抑得人透不过气来,山雨欲来风满楼。

萧若将正北门的城楼当作临时帅帐,给文武百官安排任务,调拨人手,并接受回报,令行禁止,指挥若定,事事井井有条。

文武百官与将士们见皇帝镇定自若,不慌不忙,一副胸有成竹、胜卷在握的模样,人心趋于稳定。整个京城迅速进入战备运作当中。

皇太后派太监总管张德坤送来皇帝御用的战甲,这一套战甲据说是当年开国时太祖皇帝所穿,因为华朝姬姓皇族自称是上古时黄帝姬轩辕的后裔,所以这套战甲被世人尊称为轩辕战甲,传说中当年太祖皇帝身着轩辕战甲纵横天下,扫平四方,从无败绩,到后来无论是太祖皇帝本人、还是轩辕战甲都被神化,只要太祖皇帝身着轩辕战甲出现在军中,己方立时就士气大振,而对方则士气沮丧,似乎已知天命所归,人力难以抗拒。

其实,当年传奇中的轩辕战甲也经不起岁月的腐蚀,早已不能再穿,华朝皇帝为了震慑宵小,便招集能工巧匠,以天下间最好的材质,照原样又打造出了一套一模一样的轩辕战甲,供奉于太庙,作为华朝的镇国之宝,仍名为轩辕战甲。

这一套轩辕战甲已是第四套,在姬煌小子时打造,还没几年,姬煌在世时从未御驾亲征,是以这套轩辕战甲还是头一回使用。

萧若在下人们服侍下穿上战甲,战甲厚度精薄,外壁镂以龙纹,饰以金彩,护住了全身大半部位,但却出奇的轻便,并不防碍行动,也不知是何质地打造。整个战甲呈黄白之色,映日生辉,灼灼夺目,

萧若穿上传说中的轩辕战甲,发现周围将士看自己的眼神都变了,似乎一百多年前那传说中的金甲战神又回到了人间。他也不知打哪窜出股子豪气,霎时之间热血冲脑,振臂高呼:“我军必胜,天佑中华!”

语音铿锵,掷地有声,在四下里回荡不休,连铜钟都嗡嗡作响。

周围人心神大震,不约而同齐声大呼:“我军必胜,天佑中华!”“我军必胜,天佑中华!”震耳欲聋的高呼一声接着一声,声浪一波波激荡开来,被悲壮气氛感染的军民越来越多,到最后整个京城百万军民齐声高呼:“我军必胜,天佑中华!”

沉雄悲壮的呼声响遏行云,宛若地动山摇,枝头鸟雀给震得扑扑腾腾高飞,久久在空中翱翔盘旋,不敢落下……

城外契丹士兵们被这举世罕见的气势震住了,纪律严明的契丹大军也出现一阵罕有的马蚤动。

三公主耶律青岚柳眉大皱,对二王子耶律石鹰道:“二哥,情势似乎不妙。那个华朝皇帝年纪虽轻,但怎么也不像我们探子情报中所说的是个无能荒唐之君,眼下城中军民万众一心,我们此时进攻只怕讨不到便宜。不如早早收兵北返,你率孤军纵横华朝腹地数月之久,功勋盖世,父汗定会传位于你。”

二王子耶律石鹰沉吟一番,唇角缓缓牵拉出一丝阴冷的笑意,道:“妹子莫慌,南朝人多诈,他们肯定是在虚张声势,故弄玄虚。我们好不容易到了京城脚下,若不进攻一下,哥哥我决计不甘心。况且你说昨晚我们打的多漂亮,南朝禁军北大营十万大军,被我们一战击溃,我们仅仅伤亡了数十人……哼哼,南朝人就是这么软弱,真打起来其实不堪一击。”

“那不一样的……”三公主耶律青岚摇着螓首,遥遥望着京城北城楼,忧惧之色越来越深。

一个时辰过去,萧若在城楼上忽见大队黑盔黑甲的骑兵朝城北行来,他便派人下去查问究竟。

不多时,一个三十多岁的将领来到城楼,朝皇帝跪拜,恭声道:“末将御林军千户郭大虎,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萧若奇道:“御林军千户?”心说御林军不是早逃得差不多了吗,你一个小小的千户跑来有什么用。

郭大虎知道皇帝所想,内心一阵羞愧,道:“末将罪该万死!警报传来时,末将无力阻止御林军将士的逃散,末将自知有罪,无颜来见皇上……但后来一些将士听闻皇上的所作所为,深受感动,羞惭无地,便又陆陆续续有人回到御林军大营,末将便把所有人都带了来,听凭皇上发落,只求皇上让我们上阵杀敌,给我们一个将功折罪的机会。”

萧若喜道:“你带来了多少人?”

“只有……八、九千人。”郭大虎迟疑着道,头都不敢抬。

四万人的御林军,到底还剩了八九千人,萧若真不知该笑还是该哭。不过御林军无论是铠甲刀枪、还是战马,都是全天下军队中最好的,既然这些人自愿回来,毫无疑问抱着带罪立功的决心,士气当无可疑,要是使用得当,这八九千御林军也不失为一支劲旅。

他思量一番,道:“郭大虎,你是好样的,有功无过,打赢这一仗朕升你为万户。你率全部御林军将士在城门边空地下马歇息,待朕一声令下,便杀出城去给契丹鞑子狠狠一击!”

郭大虎叩谢完圣恩,听了后面的话不禁一呆,原本他以为皇帝会让全部御林军上城墙防守,谁料得却得到这么个命令,正欲开口发问。

萧若神秘一笑,“别多问,照做便是。”

郭大虎便把即将出口的问话又咽了回去,转身步下城墙,自去号令御林军将士……

第七章 皇帝皇后登楼击鼓助战

yuedu_text_c();

到晌午时分,城内居民自发的给城墙上将士送饭送水。街上一群侍卫鸣锣开道,太监宫女们拥簇着一乘彩凤皇舆缓缓行来,在北墙根停下,就见凤冠霞帔一身盛装的皇后在宫女们搀扶下,款款下车。

四下里无论大臣还是将士平民,一齐哗啦啦拜倒,轰然道:“参见皇后娘娘!”儒家伦理道德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视君王如父,皇后如母。皇后母仪天下,可不仅仅是说说而已。

皇后凤目悠然环视一周,霜白如凝脂般的玉手微微前伸,掌心朝上,作了个虚托的手势,朱唇轻启:“众位臣民平身,不必多礼。”言罢,便轻移莲步,领着太监宫女们上城墙。

萧若一开始还以为是皇太后驾到,谁知竟是皇后,心说她来干什么。

皇后款款而行,仪态万千进得城楼来,朝皇帝盈盈拜倒:“臣妾拜见皇上。”

萧若皱皱眉头:“皇后来这儿干什么,这里危险,不是你们女人该来的地方。”

皇后不答,见皇帝身着轩辕战甲昂然卓立,显得气宇轩昂,英姿勃勃,威风凛凛,美眸中满是欣喜迷醉之色,抿嘴甜甜一笑,道不尽的柔情蜜意融在这一笑之中,艳如桃李,娇若春花。

萧若看着一阵目眩神迷。皇后身后的侍女们手提菜匣子进来,把热气腾腾的御膳摆放在桌上。他心头一暖,无比甜蜜,下面略带责备的话便说不出口。

萧若微一转念,让侍女们不要摆了,吩咐道:“你们把这些御膳全部拿去分给城墙上将士们吃!”

“这……”侍女们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是好,都扭头望着皇后。

皇后便道:“皇上让她们把御膳都给将士们,那皇上吃什么?”

“哈哈哈……”萧若豪迈大笑,洪声道:“朕跟底下士兵们一块儿吃饭,士兵们吃什么,朕就吃什么!”他心说战国时名将吴起为了得军心,连亲自用嘴巴给士兵吸脓疮的事都干得出来,我跟士兵一起吃顿粗饭又算得了什么。

善解人意的皇后立时便命侍女们照做。

城墙上将士们听说后,又是欢声雷动,不少将士热泪盈眶。一盘盘精致绝伦的御膳端到面前来,将士们你推我让,谁也不肯吃,都说要让给他人,推来推去,没个了局。最后每人拿筷子尝了一口,无论尝到的没尝到的,无不大呼万岁。

“呜——呜——呜呜呜——”这边午饭还没吃完,猛听得城外呜咽绵长的号角声响彻四方,契丹大军人喊马嘶。

萧若吃了一惊,抢上前去,扶着栏杆向城外眺望,只见契丹人已打造好百余具云梯,正由士兵们抬着布置于四面城墙外,其中北面城墙下最多,比其余三面城墙的加起来还多,看来契丹人把主攻方向选在北面,其余三方只是牵制。

无数契丹士兵在北面城墙下列队,密密麻麻站在云梯旁,手拿钢刀或重剑,两眼泛红,杀气腾腾,不少人更赤裸上身,一派有进无退的架式。

萧若顿时精神紧绷,知道契丹人就要攻城了,命令各级将校各就各位,与契丹鞑子决死一战。晃眼间见皇后还俏生生伫立一旁,便急道:“皇后还在这干啥?就快开打了,战场上真刀真枪,可不是闹着玩的事,你速速回宫!”

皇后听了,轻轻嗯了声,盈盈秋波一直投注在皇帝身上,没有片时离开。

萧若心急火燎,命令将城头上的巨鼓搬到城楼最高的顶层。周围人虽不解何意,不敢多问,照做。

萧若随后也来到城楼顶层,拿起两只又粗又长的木鼓槌,俯视下面城墙上无数将士,提聚一口丹田真气,昂天长啸,纵声大呼:“凡我军将士听命!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后面便是你们的家人亲眷,你们谁也不许后退一步,是男子汉大丈夫的就该战死在沙场上,而不是城破之后被鞑子屠杀,只有战死的男儿,没有逃跑的男儿!朕亲自为你们击鼓助战!!”言罢,两臂挥动,木鼓槌一下一下击打在巨鼓上,“咚、咚、咚……”巨大的鼓声在全城激荡回旋开来。

将士们目睹这一幕,热血上冲脑门,满腔激愤,磨拳擦掌,誓与契丹鞑子决一死战。铁骨铮铮,士气如虹。

皇后独自一人款步上了城楼顶层,来到皇帝身旁。

萧若一见,再也忍不住,怒道:“你怎么还不走……”

话未说完,皇后盈盈一笑,接道:“皇上说君王死社稷,是以皇上要与京城共存亡。臣妾虽一介妇人,也愿与皇上同生共死!”

萧若心头一热,哈哈大笑道:“得妻如此,夫复何求!我萧若纵使即刻便死,也无憾矣!”

“萧若?”

“嗯……萧若是朕的一个小名。”

城外契丹士兵列队停当,号角呜鸣声急遽转为高亢,耶律石鹰一声令下,密密麻麻的契丹士兵哇呀呀大叫着冲向城墙,如同水银泻地一般潮涌而去。

城墙上战鼓之声大作,一俟契丹人进入射程,城头火炮齐鸣,炮管吐出一道道火舌击向契丹人群。待再接近一些时,城墙上箭矢擂木如雨倾泻而下。

yuedu_text_c();

契丹人付出极大的代价冲到城墙下,用短梯横亘在护城河上,快速跃过护城河,把云梯架上城墙,一部分人不要命的攀爬上去,一部分在下面射箭掩护。

一时之间,杀声震天,战鼓如雷,炮火轰鸣,京城北城墙仿佛成了修罗场,但见鲜血遍地,肢肉横飞,凄厉的惨叫一声接着一声,没过多久,护城河便被染成了红色……

第八章 力挽狂澜

这个时代的火炮威力十分有限,所谓的炮弹,其实就一个实心铁坨,除了依靠火药燃烧为推力外,跟投石机没有本质的区别,准确度又差,炮手根本无法瞄准单个敌人,只有朝敌人密集处开炮,运气好的话,才能“砸”死两三个敌人。

守城主要还是依赖弓箭、滚石、檑木居高临下发挥作用。这时就看出城卫军疏于训练的恶果了,将士们用弓箭朝下射,十箭都未必射得中一箭,但所幸现在是守城,弓箭不行就用滚石檑木狠狠的往下砸,或是两人抬烧得滚烫的焦油往下浇……并不需要多少技术含量,城中临时应招来的壮丁都可以轻松胜任。

游牧民族号称骑射双绝,这支契丹大军又是百战精锐,射箭又准又狠,自不在话下,要换了在平时,一个契丹士兵可顶五个城卫军士兵。可是此刻在高达十二丈的城墙下,箭术优势轻易被高度所抵消,再加上城墙上有城堞可以掩护,城下却无一遮蔽,在这种情况下,契丹士兵与缺乏训练的城卫军一对一单挑,都未必占得到优势。

皇帝皇后亲自在城楼上擂起战鼓,将士用命,全军万众一心,士气达到前所未有的颠峰,有时也有契丹勇士硬生生杀上了城墙,但守城士兵们并不后退,还没等契丹人站稳脚根,城内军民人人奋勇,个个争先,一拥而上将其乱刀砍死,缺口转眼间就被堵上。

在没有完备精良的攻城器械时,强攻人心稳定的坚城,从来就是进攻方的恶梦。何况善于野战拙于攻城的契丹人,进攻拙于野战却守城技术完善的汉人,更何况是天下第一坚城!

契丹人前赴后继,付出巨大的代价,却难有尺寸之功,在巍巍城墙下流尽了鲜血。而相反,城墙上的城卫军损失却较小,并且大多都是被城下契丹人的弓箭所伤,弓箭由下往上射,威力大大减弱,城卫军士卒往往被射中要害,都能伤而不死。受伤之后便退下城墙,自有郎中为其包扎医治。

渐渐的,城墙下死尸越堆越高,城墙上军民几乎人人都看到了胜利的希望。

萧若站在最高处击鼓,下面一切尽收眼底,到此时方吐出一口浊气,眉飞色舞,纵声高呼:“我军必胜!”

“我军必胜!”下面军民轰然响应,声震四野,呼声中信心十足。

战斗中的契丹人不由呆了呆,突然间意识到自己是在进行无谓的送死,京城不愧为天下第一坚城,只要内部不乱,根本不可能被他们以简陋的云梯攻陷。

三公主耶律青岚花容失色,急急道:“二哥,不能再打下去了,快快发令收兵!!”每拖一刻,便有无数契丹勇士倒在城墙下。

二王子耶律石鹰面色铁青,简直不能接受眼前的现实,喃喃道:“不可能的,不可能的!给我再继续打,也许南朝人也快支持不住了。”他率兵深入华朝腹地数月,还从没蒙受过这么大损失,以往在野外遭遇南朝军队,往往是一触即溃,就连昨晚大胆奇袭禁军北大营,因北大营官兵军纪松驰,并且全无防备,一遇袭便只知狼狈逃窜,故己方损失微乎其微。他何曾见过契丹勇士成片成片倒下的场面,不禁有些失神,如坠梦中。

耶律青岚大急,突然一把夺过二哥手中的号角,呜呜呜的呼了起来,与先前号角声的节奏截然不同。

前赴后继攻城的契丹人一听见,便立刻放弃攻城,如潮水般退去。

霎时之间,胜利的欢呼声使整个城池沸腾了,欢腾之声瞬间扩展到了全城,震天价响,久久不散……

萧若抑制住狂喜之心,扔掉鼓槌,飞步奔下城楼,朝下面大喊:“御林军将士上马!准备进攻!守城兵卒打开城门,放下吊桥!”呼喝之时,一步不曾停顿,飞快顺着石阶下城墙,一副争分夺秒的架式。

兀自沉浸胜利喜悦中的将士们俱是不解,但皇帝的话便是圣旨,立时有城卫军去开城门,一些人则推动绞盘,放下吊桥。

萧若面含冷笑,心道:契丹人奇袭京城,无异于进行一场战略豪赌,他们要是赌赢了,获利之大,简直难以想像,甚至原本就是摇摇欲坠的华朝,都有可能在这毁灭性的一击中倒下。但是他们赌输了,他们全军在坚城之下钝兵挫锐,损失惨重,正是一举歼灭这支顽敌的绝佳良机,该是让他们付出代价的时候了,我要他们匹马不归!!

萧若到达城墙根时,御林军将士已全部上马,黑盔黑甲,威风凛凛。他跨上一匹骏马,嗤的一声拔出天子佩剑,斜指前方,扬声道:“御林军将士们,洗刷你们耻辱的机会来了!随朕出城杀鞑子,为数月间死在他们手里的同胞报仇!”

御林军将士们轰然应喏。

周围人方才如梦初醒,大臣们一窝蜂拥了上去,拽住缰绳,围住皇帝絮絮叨叨苦劝,说什么太危险了皇帝一人身系江山盛衰不能亲上战场……云云。

萧若心头焦躁,这些尸位素餐的无能之辈,成事不足,败事却有余,要是朝中有能人,何至于到今天这种地步,自己倒是想不亲自领兵,但是行么?!

“滚开!统统给朕滚开!”他抬脚就踹,不跟他们客气,好不容易将他们轰开,这时吊桥放下,城门大开,他挥剑前指,耸眉大喝道:“杀!”

“杀!!”御林军将士们齐声大喝。

就见一道黑盔黑甲的洪流,如同怒龙出海一般飞速涌向城外……

第九章 追亡逐北,不教胡寇匹马还

马蹄如雷,黄尘溅起,杀喊声整天价响。契丹攻城士兵得到收兵命令后,正自往回跑的当儿,城门大开处,一支黑盔黑甲的洪流飙冲出城,如利剑一般狠狠插在他们后背……

yuedu_text_c();

契丹人攻城遭到迎头痛击,已大大挫伤了锐气,此刻撤退之时背后受到冲击,丝毫抵挡不住。

一时间但见人仰马翻,血肉横飞,御林军兵锋所指,势如破竹,杀得契丹人哭爹叫娘,抱头鼠窜。契丹人原本撤退之势,在御林军驱逐追杀之下,很快就演变成了一场大溃败。

耶律兄妹见大事不妙,大声呼叱,拔刀砍翻几个奔逃而来的士兵,率领后备压阵的两三千骑兵迎头冲杀上去,堪堪挡住了御林军攻势。

契丹士兵得到这一刻宝贵的喘息之机,奔到马匹束缰处,纷纷翻上战马,哇呀呀大叫着挥舞狼牙棒杀奔回去,契丹人兵马越聚越多,两方人马顿时成为胶着混战之势。

萧若终究还是小瞧了契丹蛮族人,他在城楼上早看见了这支两三千人的压阵骑兵,但并没有放在眼里,只要杀得撤退的契丹步卒抬不起头来,形成大溃败,这支骑兵大可忽略不计。古今中外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溃败的前锋士兵冲散中军阵势,进而形成全军大崩溃的战例,何况是那区区两三千人。一旦出现兵败如山倒的情形,就算兵圣战神再世,也只有徒唤奈何。

假如萧若面对的是一支南朝军队,那么对方败局已定,计决无法回天。但契丹人则不同,契丹人自崛起于大草原之后,正处于鼎盛期,空前团结,下面士兵普遍残暴而单纯,脑子里没有南朝人那么多想法,虽也会溃败逃命,但一缓过劲儿来,便上马重新集结,冲杀回去。

同样是溃败,昨晚北大营军纪涣散的禁军一窝蜂溃散之后,只怕大部分士兵逃得无影无踪,趁机逃回乡种田去了;而溃散的契丹士兵重整攻势之快,大大超出了萧若的想像,他甚至连指挥御林军凭借兵力优势,先击溃这支两三千人的时间都没有,大批契丹士兵上马冲杀回来之后,御林军逐渐陷入了苦战当中。

此这种地步,城墙上城卫军人数虽众,但全是步兵,并且兵员素质低下,行动迟缓,一时指望不上。

契丹人都是亡命之徒,悍不畏死,在战场上异常强悍;而御林军铠甲精良,刀剑犀利,装备比契丹人强得太多,御林军成员虽大多是世家子弟公子哥,但这些自愿请战的八九千人无异是其中的佼佼者,要稍好那么一些,有皇帝亲自领兵,乘着一股子锐气,人人用命之下,也堪堪抵挡得住契丹人。

战场中黄尘四起,杀声震天,人喊马嘶,刀光剑影,兵刃撞击声与惨呼声交织在一块,鲜血伴随肢体横飞。

双方各有优劣,随着溃散的契丹人加入战斗的越来越多,契丹人渐渐占到人数上的优势,稍占上风;而城墙头的城卫军也蹬蹬蹬乱轰轰奔下城墙,在城门处结集,随时便要杀奔过去。

战场上双方都在尽全力厮杀,胜负变得很微妙起来,要是城卫军能集结足够的兵力杀入战团,契丹人必败无疑,反之,契丹人的胜数在于城卫军加入之前,先击溃御林军。

便在此时,城东牵制攻城的契丹人狼狈逃窜而来,后面万马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