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浪荡皇帝秘史 > 浪荡皇帝秘史-第98部分

浪荡皇帝秘史-第98部分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主动来攻,让叛军尝尝己方新式武器的力量,一举摊毁叛军的斗志……

第四十七章 叛逆的最后时刻

江老爷子众叛亲离,身边的人越来越少,都快成孤家寡人了。他绝望之下终于不得不低头认输,写了一封亲笔信派人送到官兵大营,靖求投降。

柳长风等诸将看了都觉好笑,不久前他送来的还是谈判书,不料局面演变如此之快,今日他送来的却成了投降书。

萧若招集众将在中军御帐里商议一番。众将有的认为江老贼既然降了,便应准其投降,以免剩余叛军再负隅顽抗:而另一部分将领则主张不按受,正所谓除恶务尽,对于穷凶极恶的叛军、应该斩草除根,江老贼留不得。

最后还是由皇帝做决定。萧若虽然始终相信人性本善,绝大多数人本性都是好的、但也有天生的坏胚,他们凶残狡诈、不知廉耻为何物、一有机会就兴风作浪、祸国殃民,待到大事不妙时便又投降,一等朝廷放松警惕、他们有了机会,又再度作乱。反复无常。

萧若是来自21世纪的人、对历史上这种事情并不陌生。明末时,像李自成、张献忠这等人物、数次穷途末路时投降朝廷、然后又数次反叛,最后竟被他们摊毁大明江山,让草原异族捡了今天大的便宜、致使上国承冠,论为夷批。

对于这等祸国殃民的恶徒、绝不能为图虚名放过他,抓到就要一刀杀却,永决后患,干干净净。

萧若的答复是将江老爷子她降书当众撕得粉碎,然后今卫兵将叛军杀却,使者乱棒打出营去。

江老爷子投降无望。惊帜已极,率他手下最后四五千的死忠叛军作好守城准备,要与官兵背水一战。

对于投降的二十多万壮丁,萧若念他们身不由己,都是被叛军强抓来的,原本是本份的老百姓,并不加以降罪,将他们尽数遣散回家。

亲人团聚。

二十多万壮丁又惊又喜。大呼万岁不已。皇恩浩荡,人人心悦诚服。

至于主动出城投降的叛军士兵,萧若则将他们尽数收编入军中。用严格的军纪法今去约束他们。

他心知这灶人没有一枝之长,而且多年来打家劫舍惯了,贼性很重,只怕一时难除,若将他们遣散,搞不好就去占山为王,落草为寇。

将他们编入军中是最好的选择,若有人违反军纪,届时军法无情,就用不着客气了。慢慢地将他们导入正途。

这日,崔玉护送张素兰纤于赶到军营中。崔玉得知错过了一场大战,如个仗都快打完了,遗憾得不得了。军中上上下下几乎人人立了功,就她初来乍道,什么也没捞到……她委委屈屈她去找皇帝。

皇帝一听哈哈大笑、让她来日最后攻城时当先锋,她要是能第一个登上城墙,那也是大功一件。

崔玉摊时大喜,精神抖楼的去了。

萧若有意不按见张素兰,将她安排在军营中一角住下。派了几个侍女侍候起居。

到了晚上,萧若换上便服。改扮一下,孤身去看望张素兰。见她精种不错,身体也大为好转,暗暗为她高兴。

张素兰有生以来头回来到军营,看什么都新鲜、心情大好,与萧若有说堵笑的,在不复当日京城时,深陷情网憔粹幽怨地模样。

就是有时,萧若发现张素兰痴痴地望着自己的眼睛,萧若都被她看得怪不好意思的,而她本人似乎没意识到这一点。

萧若自己军务繁忙,让楼兰公主叶依雪有空多去陪陪张素兰。

两日之后、一切准备妥当、最后总攻的时刻终于来临。

这一日,天色一亮,战鼓声大作,官兵如潮水般诵出军营,在城外列队布阵,刀剑出鞘、杀气腾腾。远近不闻丝毫喧哗之声、空气间迷漫着一股肃杀之气,压抑得人透不过气来。

一百门威力巨大的火炮部署在城下,黑黔黔的炮口对谁城墙。叛军那天见识了火炮野战的威力、今天他们将有幸再见识一下火炮攻城时的威力。

城内叛军在城头上无可奈何的看着这一切,每一个人都清楚意识到,最后的时刻终于来临。

江老爷子面无人色,沉痛地闭上了眼睛……好一会儿,当他再睁开双目时,面色反而平静了下来,似乎已按受了现实,今日有死无生,还有什么可怕的?

他一旦格生死置之度外,整个人反倒轻松了下来、不再气急败坏,不再惊恐万状,能以平常心去面对即将到来的一切。他默默扫视一遍周围最后只剩下的四五干人。这些人无疑是绝对忠诚地人、在最后关头仍然追随着他。

所有叛军士兵也静静的望着江老爷子,没人说话。

yuedu_text_c();

江老爷子突然间有种自豪的感觉,人生至此、夫复何求?大丈夫来世间是一朝,就是要轰轰烈烈干他娘的一场,即便败了,也无怨无悔,临到死时、还有这么多赤胆忠心的兄弟追随,那还有什么遗憾!

他突然间仰天长啸,啸声悲牲沉郁,捂遍四方,充满着一股英雄末路的无奈。

一众叛军士兵听了,无不心施动摇,感同深受,虎目蕴泪。

江老爷子啸罢,只觉满腔豪气又回到身上,目中精芒暴射,扬声高喊:“弟兄们,你们明知大势已去,却追随老夫到今日,老夫在这里谢过了!”

说着,他双手抱拳,朝周围所有人打了个团揖,读道:“官兵即将发动总攻,此乃老夫与城外那皇帝小儿私人的过结,你们把不着为老夫陪葬,你们也是罢!出去向官兵投降,那假仁假义的皇帝小儿既然保证不杀你们,想必不会食言,你们是吧!老夫临死散有你们这些好兄弟相伴,死亦无憾,哈哈……”说到后来,哈哈大笑起来,笑声呜咽,老泪纵横。

最后地数千叛军士兵听得不少人呜咽失声,他们似乎觉得占领川中之杆,与他们同甘共苦、仁义无双的江老爷子又回来了,听得心潮激荡,豪气陡升,没一个人转身出城一一他们要是想逃地话,早就逃了。

人群中也不知谁声嘶力竭厉呼道:“我们不是!我们要与老爷子同生共死!”此言一出,众叛军轰然叫好,都说跟官兵拼了。

江老爷子感动无比,泪中带笑:“好,好……”都是我的好兄弟!“

声音突然间急速拔高,“今日就让我们与官兵决一死战,干他***!”

数千叛军轰然叫好,大叫大嚷。他们都是草莽粗人,言辞粗鄙不一时间什么污言秽语都出来了,倒也豪气干云,不夫绿林好汉的本色。

不远处的民宅墙后,有一个青袍老者看着这一募,嘴巴里有咕着:“疯了,疯了,这些人都是疯子!老子可把不着陪他们送命。”这人却是排帮帮主何见潮。

与最后心甘情愿留下、对江老爷子最忠心的数千叛军不同,何见潮对江老爷子没忠诚到以死相狠的地步,说白了只不过是相互利用的关系。

他老早就想出城逃命了,然而他曾率手下帮众图谋擒拿皇帝,把下了大逆不道之罪,料想皇帝不会放过自己,所以才迟迟不能出城。何见潮眼珠子乱转,自言自语道:“不能跟这些傻瓜混在一起,老子得先找个地方藏起来。”说完,身形闪得一闪,便溜得没影儿了。

官兵把主攻方向放在梓州城的北面,在这儿聚集了全部一百门大大炮。

炮阵之后,是两千名最精锐的先锋营士兵,只待大炮轰开城墙,他们便一涌杀入、为后续大军进城铺平道路。

崔玉一身戎装、显得英姿枫爽,俏立于先锋营将士最前面,她长剑出鞘,跃跃欲试,明眸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崔玉身旁还站着平乱大军先锋官裴剑,他一身精钢铁甲,双手横持银枪,威风漂凛。

两人暗中较劲,都对对方不大服气。

城内、江老爷子看准官兵的意图、也将叛军主力兵力部署在北面城墙,欲与官兵在城头决一死战。

城外平乱大军一切准备就绪,皇帝跃马扬鞭,直指城内,朗声大喝:“开炮!”

随着皇帝一声今下,轰隆隆一阵惊天动地的炸响,一百门新式大炮同时开炮,轰向梓州城城墙……

这些大炮经过皇帝的改进,采用的是最佳配方的黑火药,超越这个时代至少七八百年,威力极其强大。而梓州城并非什么天下坚城,城墙也算不得第一等坚固,在这一轮炮击之下、北面城墙发出一阵剧烈摇晃,不少叛军士兵被晃得摔了下去,就听轰隆轰隆的坍塌声响个不停,尘姆迷谩,激起半天高……

待尘蝴稍稍散去,只见梓州北面城墙坍塌了一大截,闪出一个大大的缺口,那一靛城墙上的叛军摔死摔伤者不计其数,坍塌的土石间血肉淋漓,惨叫声不绝于耳。

其余城墙上的叛军简直傻掉了,半晌反应不过来……

皇帝刷的一声拔出天子配剑,剑身在艳阳下闪烁着夺人眼目的光芒,剑锋遥指梓州城内,“进攻……”

第四十九章 神箭对神箭

“总之,什么也不必说了。接箭吧!”易秋疾手中弓弦拉到最满,锁定城下的皇帝,即将射出。

萧若朗声道:“看来你始终不甘心……也罢!朕今日就陪你玩玩、让你明白,当晚你即使有机会向朕射箭,也改变不了什么。这就叫天命难违!拿弓来!”

皇帝一声今下,周围士兵不敢怠慢,当下十几个弓箭手飞奔上前,把手中战弓恭恭敬敬递给皇帝。

萧若也不挑选、随意按过一张弓、让所有人退到一边去,没他的命令,不得插手。

yuedu_text_c();

城楼上看见这一幕的易秋疾不禁暗暗心折、叹道:“我出狱这段时间,经常听到有人传扬你的英雄事迹、我起先还不信,今日看来、你果然脱胎赖骨了、与当年的荒唐胡闹不同。要不是我当年已打定主意要追随江老爷子一生,嘿嘿……”如个一切都晚了,看箭!

话音薛落,噬的一声弓弦响处,三支劲箭破空射来、威势极为惊人。

旁观众将士不自禁的发出一片惊呼声,然而皇帝有旨意在先、他们又不敢上前插手,在一旁暗暗担心。

箭矢劲道十足,眨眼之间已到萧若身前。

萧芳轻啸一声,左手战弓连样带打,啪啪两声,将射到的两支箭磕飞了,然后右手疾株,准确无误将第三支劲箭按在手中。

这一手不比易秋疾连珠三箭逊色,周围将士看得轰然喝起彩来。

萧若按住射来的一支箭,利索无比的上弦弯弓,嗖的一箭射向易秋疾,箭去如闪电,目力几难捕捉。

易秋疾双目瞳孔急遮扩大、看得真切,暴喝声中,右手猛地一抓,也将来箭按在手里。

然而这支箭由皇帝射回来,所蕴暗劲之雄浑远远超出他想像,易秋疾只觉一股巨力涌来,站不住桩,在楼顶上连退了两大步。踩碎了不少屋瓦。

“好箭法!”易秋疾乍逢对手,豪情陡升,弯弓开箭,又将这支箭以另一种手法射向皇帝……

城内杀声震天,惨叫声此起彼伏。叛军在江老爷子带领下,正做着最后的垂死挣扎。

而北面城墙这边,“赛李广”易秋疾却与皇帝旁若无人的决斗。两人之间箭来箭往,都是箭法如神,惊世骇俗。城外周围官兵看得目不接暇。他们有皇帝的严今,谁也不敢上前帮忙,只是在不远处看着。

而城头上残余的叛军士兵,不是不想拿弓射皇帝,可是皇帝所立之处离他们超过了一箭地射程,这些寻常士兵无论如何也射不着,只有神射手易秋疾可以,旁人想插手也插不上。

转眼已二十多回合,两人箭来箭往,斗得难分轩致。不相上下,谁也奈何不了对方。而皇帝在城下,易秋疾站在高高的城枝上,有居高临下的优势。若两人斗成平手,那么无疑是易秋疾输了。

萧若坐在马背上,好整以暇与易秋疾用弓箭决斗,难方射来的每一箭要么被他直按按住,要么被他用手中战弓磕飞,显得大为游刀有余。

而城楼顶上的易秋疾就有些狼狈,皇帝自下方射来的箭,因劲力太强。他往往不敢硬按,只得飞身闪躲。在楼顶上腾挪纵跃,脚底稀嗖哗啦地,青瓦片不知被他踏碎了多少。

萧若注意到易秋疾射来的每一箭都是射向自己,从来不射自己胯下的汗血宝马,常言说得好:射人先射马,易秋疾不打他马匹的主意,足见其人光明磊落,绝非阴险狡诈之硅,他为江老爷子那等草莽条雄卖命,当真可惜了。

萧若心中睹喜,荷易秋疾收胀之心越发坚定。

易秋疾苦战皇帝不下、隐隐感到皇帝并没有练出全力、还有余力他心中大急,渐渐把压箱底的本事都使了出来。

他一次性上弦的箭赶来越多、从四支到五支,到六支,到七支……

发箭的角度也超来盐刁钻、甚至射出时使出特珠手法、箭矢地轨迹不是直线,而是弧线、端的神鬼莫测,令人防不脸防。

萧若也渐渐感到有些吃力起来,凝种应付。

易秋疾突然间暴吼一声:“八星弄月!”右手每处指间夹着两支箭,总共八支箭同时上弦、这已是他的极限、他开弓如满月,嗖嗖嗖一阵乱响,箭去似流星,八支追魂夺命地羽箭各循孰迹飞向皇帝……

宴时间,周围官兵一颗心摊时糙到了嗓子眼。

萧若轻啸一声,猛地扔掉手中战弓,双手十指屈张,在身前空中疾伸疾抓、幻化出一片爪影。

周围官兵只觉眼都一花、皇带似乎只抓了一下,又好像同一时间抓出了无数下……当他们定睛再看时,八支射来的羽箭已全部在皇帝手中。

萧若双臂望上一振,纵身跃起、双足在马背上轻轻一点,猛提一口丹田真气,呼的一声,如雄鹰一般跃上半空足有四五丈之高。

他暴喝一声,双臂连甩,手中的八支羽箭以八种不同的手法向楼顶易秋疾掷去。他这一掷之势,劲道不亚于强弓射出,箭矢破空,嗤嗤作响。

易秋疾大骇,拼命挥舞手中大弓,连磕带打,封住了一支又一支长箭,但他也被箭矢所挟暗劲震得连连倒退不住,身躯摇摇欲坠……

轻过这一番决斗,楼顶上的瓦片原本已被他踩得一片狼藉,到处是缺口,他现在连连倒退,为了稳定身形,不自觉的力灌双腿,脚步也更沉,好不容易挡开最后一支劲箭,他终于一脚踏空,哗啦哗啦瓦片碎响中,他整个人踩穿房顶,自城楼上翻了下来,直坠出墙壁外……

yuedu_text_c();

眼看他就要在城下摔成重伤,一道人影迅疾掠将过来,将他稳稳接住,却是皇帝。

周围官兵一拥而上,将易秋疾五花大绑,抽了个结实。

易秋疾面如死灰,叹道:“罢了,罢了……江老爷子曾救我一命,我今日将这条命还给他也就是了。皇上,你动手吧!”正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他临死前终于放下成见,尊称了声“皇上”,百般滋味一齐涌上心头。

萧若哈哈朗声一笑,道:“你两度舍命为江老爷子行刺朕、什么恩情都赦了,古之义士也不过如此。朕现在不杀你,你还记得朕与你打的那个胳吗?现在我们一起去着你效忠的江老爷子的下场吧!”

城内衙杀声渐渐转低、在官兵强大她攻势下,叛军绝望中的抵抗渐渐被粉碎。江老爷子不住,率最后的残存手下退守内城。

梓州内城比不得京城内城,梓州城并不是天下坚城,内城就更形单薄,在官兵猛烈围攻之下、穷途末路的江老爷子独自爬上内城墙地城楼上,点起一把火,当众**。

在城内城外所盾人的目光注视下,熊熊烈焰很快将江老爷子整个人吞噬……

剩余的叛军见江老爷子已死,只得扔掉武器,束手就擒。

至此、肆虐了数年之久的天下最大一股叛乱,终于宣告平定、川中大她重新回到朝廷怀抱……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