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斜风 > 斜风-第53部分

斜风-第53部分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居民对于这些溃勇恨之入骨,恨不得将这些溃散杀个干净,但是对于一切要秉公执法的龙枪营,他们既是惧怕又是充满了敬意,甚至愿意把自己的兄弟与儿子送到龙枪营去。

石汀兰又关注起了这两个龙枪营的顶梁柱来,她问道:“这想必是朱顿连长的主意吧?”

她早就听说瞿杰不堪大用的名声,能想出这样的主意来,想必是朱顿这个还俗僧人的主意:“三十大师果然是一片慈心啊!”

“这是我们龙枪营集体的决定!”朱顿冷冰冰回答地石汀兰,他转身对孙胡子说道:“孙营长,要麻烦你了,我们除个别单位协助贵营防守之外,主力准备立即出城,准备向贵营移交防务与俘虏!”

孙胡子原本以为磐石营起了一个大早,却没捞到半点便宜,没想到龙枪营居然把临海城的防务交出来,他脸上笑成了一朵花:“好!我们磐石营马上接防,放心吧,绝不会让龙枪营的兄弟吃亏!”

夕阳之下,龙枪营以四列纵队威武地开出了临海城,他们就在城外的野外扎营,准备在帐篷里度过这个晚上。

看着龙枪营在短短的时间就在城外立起了营垒,张玉藻不由感叹起来:“见到磐石营之后,我本以为那是天下至强之兵,但看到这龙枪营的举止,才知道什么是天下至强之兵了!”

杨长妹倒是看了一下墨水泼过一般天空,她问石汀兰:“汀兰姐姐,今天说不定有急雨,要不要让龙枪营回城来!”

石汀兰却是摇了摇头,她很清楚,龙枪营之所以主动出城,并不是天气原因,而是政治原因。

没错,这是一种政治的表态,表示他们不承认石汀兰与杨长妹这个所谓“娘娘”的身份。

作为柳畅的起家本钱,瞿杰与朱顿的表态让石汀兰很清楚得看到,自己在整个虹军中的根基太浅了,龙枪营用这样的行动表示着他们对于柳畅的绝对忠诚。

而石汀兰也清楚着,不但龙枪营是这样,恐怕楠溪营对自己的看法也未必全是正面,不过暂时有磐石营与孙胡子的支持,也算是站稳了脚跟。

只是她刚想到这的时候,那边孙胡子派来了石云庆过来表态:“临海城是府城,城内军民杂处,容易引发纠纷,所以孙营长通知我一声,磐石营主力也准备出城。”

只是磐石营的态度与龙枪营有很大区别:“今天夜里可能有雨,我们就不急于出城,明天上午再出城扎营。”

说起来,石云庆对于这道命令是心不甘情不愿,临海是府城所在,繁华如锦,自己的先锋连在台州城辗转千里,也应当好好休整一番。

但是他也很清楚这道命令背后的意味,他可不敢在这种关健的地方得罪了孙胡子,因此他笑得格外肉麻:“这是孙营长的命令,我石云庆就是一个传令的,两位娘娘还有什么吩咐!”

“没你的事了,去吧!”石汀兰只能这样回答:“对了,符排长,你出不出城?”

符闻道倒是把赌注全押在石汀兰这边了:“现在龙枪营与磐石营都准备将主力拉到城外去,那么城内守备兵力就不足了,我带来的一排人怎么可能出城。”

石汀兰顿时宽心了许多,不管怎么样,她笑了笑:“这就好,这就好,不管怎么样,咱们这次打下了临海城,检点听到这个消息,一定会很高兴,第一时间会赶到临海城来,在检点到来之前,临海城内的一切事务,可先由张知府暂时主持。”

虽然她很想在临海搭台唱戏,但是龙枪营与磐石营的表态却清楚地告诉她,现在还没到那个时候,她暂时还不能走到前台来。

她在虹军之中的地位,完全是依附于柳畅,只要柳畅一句命令,她与杨长妹便不再是什么“石娘娘”、“杨娘娘”。

那么眼前最关健的事就只能等着柳畅从磐石寨回来再说,而张玉藻身为降官,怎么可能担得起这么大的责任,他连声说道:“临海诸事,还是由娘娘来主持为好!”

倒是符闻道决心下得很快,他当即说道:“不若在检点回来之前,内事不决问张大人,外事不决问石娘娘!”

第209章 北进

内事不决问张玉藻,外事不决问石汀兰,这样的体制运作只在临海城持续了两天,柳畅已经从磐石寨赶回来了。

在这段时间之内,无论负责民政的张玉藻,还是临时负责临海军事的石汀兰,都只起到署理护印的作用,根本没有作出任何一项重大的决策,而柳畅也对这一段时间段的临海运作机制给予追认。

他第一时间重新接过了整个虹军的最高权力,令整个虹军的最高权力机关设置在临海府城,并准备展开进一步的军事行动。

只是在那之前,整个虹军先进行了一波休整,各个步兵营不但要补足临黄战役中损耗中的兵员,而且象龙枪营这样的老牌步兵营,也如同教导营一样扩编到四个步兵连队的建制。

只是这一次德蒙斯带来的枪械太少,许多新扩编的非主力步兵连只能重新装备鸟枪,只有龙枪营与楠溪营这样的头等主力营始终实现了彻底的洋枪化。

至于法国十二磅山地榴弹连与英国九磅野战炮的加入,让整个虹军的炮兵火力有着革命性的变化,这两种火炮虽然都是欧洲的轻炮,射程与威力有所欠缺,但很快会成为了台州团练与少数残存清军口中的超级巨炮,号称一炮下去,十里糜烂。

各个步兵营一边教育新兵,一边实施低强度的警备作战,柳畅准备用一个月时间让各个步兵营达到齐装满员的最佳状态,同时等待着露丝雅或德蒙斯的下一波军火。

yuedu_text_c();

等到这一批军火到达之后,整个部队就继续向北进攻,准备实施他规划已久的宁波战役。

只要拿下宁波,获取这个通商口岸,那么西洋军火的进口将源源不绝。

可惜他刚宣布这个命令,瞿杰与朱顿这两位龙枪营的干将就来求见,柳畅是在原台州知府衙门接见他们:“你们来了,这次攻击临海营,你们干的很好,我都知道。”

瞿杰是老实人,只知道笑,倒是朱顿倒是说起这次攻击临海的细节具体:“命令是石汀兰姑娘向我们下达,没有检点的亲手命令,我们原本不予执行,但是考虑到战机难得,经军官研究决定,积极捕捉战机坚决实施临海战役,但仅限于攻占临海城。”

他们攻占临海城之后,立即等待磐石营与石汀兰到来,等磐石营主力进入临海之后,龙枪营立即主动撤出临海城在城外等待进一步命令,这一切的前因后果,柳畅已经知道得一清二楚。

因此他拍了拍了瞿杰的肩膀,对他们的决定予以肯定:“你们没错,战机难得,要及时捕捉不能错过,虽然没有我的命令,但是你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非常好!”

瞿杰与朱顿不知道所谓“主观能动性”是什么,但是一听说柳畅这么一说,都是松了一口气,柳畅继续说道:“至于石汀兰与杨长妹的命令,你们不予执行也是正确,古人尚知后宫不能干政,何况我虹军!”

“我在这里再重复一遍,在这个问题上你们没有任何错误!”柳畅告诉瞿杰与朱顿:“如果有错误,那问题的根源就在我身上!”

他再次补充:“以后有类似命令出现,就依这次的办法执行!我信得过龙枪营!”

有这么一句话就足够了,倒是瞿杰又问了一句:“这次小符有点过份,但他也是一片好心,希望对他的处置恰当。”

虽然他与符闻道在执行石汀兰的命令有着很大差异,但是两个人都是龙枪营这个小团体出来,他不希望符闻道被柳畅一道命令贬得不能翻身。

柳畅当即回答他们:“对于符闻道,我现在已经有了合适的岗位给他!”

有这句话就足够了,只是瞿杰与朱顿刚走,那边石汀兰就过来负荆请罪:“检点,这次你不在黄岩,事发突然,我与长妹不得已与冯知县、高知府等人商议之后,决定兵进黄岩,如果有错,都错在我身上!”

柳畅却是笑了:“有什么错的,如果说有错,那你们只有一桩错处!”

“什么错处?”石汀兰有点过度紧张:“你说,让我们知道哪里错了!”

“内事不决问张大人,外事不决问石娘娘。”

这句话一出,石汀兰与杨长妹都格外紧张起来,就等着柳畅的雷霆暴雨,没想到柳畅却是满面春风:“这话说错了,张玉藻何德何能,不过区区一个降官而已,内事不决何须问他!”

他继续说道:“外事不决要问我的汀兰,内事不决也要问我的汀兰!”

这话一说,石汀兰与杨长妹都是松了一口气,不过石汀兰脸是已经有着一丝害羞,前面说是石娘娘,后头又说是“我的汀兰”,她不由偷偷盯了柳畅一眼。

只是柳畅继续说道:“即使我的好汀兰做不了决定,也得问我的好长妹才是,什么时候轮到他张玉藻!”

他恨恨不平地说道:“若非他张玉藻坏事,我虹军早已经攻入临海了!”

石汀兰与杨长妹都搬来了凳子,与柳畅坐在一起,香风阵阵,吐气如兰,倒是让柳畅有心旷神怡之感。

石汀兰倒是替张玉藻辩护道:“不管怎么样,这是第一个向我们投诚的知府,你怎么也得重用一番!”

柳畅早有想法:“张玉藻这人我已经问过了高知府,此人尚堪一用,只是既好揽权,又贪财,他以台州知府投诚我们虹军,我却暂时没有好位置可以安置他。”

石汀兰应了一声,她知道柳畅言出如山,而且说的也是实情,倒是杨长妹问了一句:“设一个宁绍台道不成?”

台州知府已经给了高梁材,当然不可能再还给张玉藻,何况这次柳畅是把留在黄岩的高梁材一起带到临海,那是下了让高梁材接任台州知府的决心,在这种情况,要么学清朝设宁绍台道,要么就是直接给一个浙江巡抚。

“行!”柳畅回答杨长妹:“现在咱们手上就是三个县的地盘,就是拿下全台州,也就是六县地盘,设了台州知府还不够,再设个浙江巡抚。”

在行政上这是大忌讳,行政层次越多,行政效率越低,事实上柳畅虽然让高梁材出任台州知府,但是各县知县事实是要直接跳过高梁材与柳畅直接联络,高梁材这个知府在短时间内只是虚设而已。

而在台州知府上面再设一层无用的机构,那就更不恰当,因此杨长妹也明白过来了:“那检点想好了怎么安置张知府了?”

“想好了!”柳畅也不忌讳,只是很快把话题一转:“咱们接下去这一整个月时间,哪里也不去,把队伍好好补充好,地方控制好,不搞大动作,顶多再拿两三座县城,然后等一轮军火一到,就可以发动宁波战役。”

yuedu_text_c();

现在对于虹军来说,可是最好的发展时机了,南线有瞿振汉牵制福建清军,西线有倪廷模牵制处州镇,浙西又有太平军入浙,在这种情况下,他可以静下心好好掌握地方,同时把虹军训练好。

他继续说道:“难得的机会啊,我们至少有一个月时间,接下去台州各县就等着水到渠成,瓜熟蒂落了!”

在已经攻占临海、黄岩、太平三座县城的情况下,柳畅是有本钱说出这样的话,他接下去完全可以稳扎稳打,逐步控制住整个台州府作为根据地,然后再作进一步发展:“等宁波战役一发动,那时候我以楠溪团镇守台州,龙枪团兵进宁波府,宁波府城守绿营六营皆不堪用,兵额不过千余,段光清所依据者,不过是布兴有的广勇而已,擅水战而陆战稍弱,那时候拿下了宁波府……”

柳畅一想到宁波府的富庶,他不由激动起来:“到时候可以以宁波府的财源将龙枪团扩编成一旅战兵,又据有港口,军火源源不绝而来,那时候浙东便是我虹军的天下了。”

这是一个相当完善的战役构想,柳畅觉得把握很大,现在浙江清军在多面临敌的情况已经无力顾及宁绍,自己出兵宁绍,攻占整个宁绍台道之后,完全可以将龙枪团与楠溪团扩编成两个旅,甚至是第三个旅。

在这个时空,只要有三个装备西洋步枪的步兵旅,就足以在东南横着走了,柳畅心情愉悦:“清军能援浙之兵,大抵也就是江南大营之兵,到时候江南大营派兵驰援浙江,天京的压力自然就轻松了。”

对付江南大营的清军,柳畅觉得自己还是相当有很大把握,至少到时候的龙枪旅绝不会比两次被太平军击破的江南大营弱,至少能战个旗鼓相当。

他所说的也正是石汀兰与杨长妹想听到的,只要柳畅出兵宁绍,江南大营必定要出兵援浙,那样的话,自然能大大减轻天京战场的压力,让太平军腾出手对付新起崛起的湘军。

但是石汀兰却觉得柳畅的计划觉得着很大的破绽,她犹豫了一下。

柳畅继续说道:“到时候天京既可以解围,石娘娘与杨娘娘也可以名符其实了,不至于出现这次的难堪事了,不过到时候就叫你们一声娘子了。”

石汀兰粉脸潮红,不胜娇羞,却是下定决心:“畅弟弟,接下去不应当攻宁波,北取宁波是下下之策。”

第210章 正宫

只是说完这句话之后,她的头就垂了下去,只觉得整张脸都在发烫。

对于柳畅,她找不出第二个词来称呼,在这种场合,检点已经不适合了,但是换成其它更亲切的称呼,比方说相公之类,她又觉得自己说不出口。

柳畅胸中筹划宁波战役,已经不止一日,但是却被石汀兰突然浇了一盆冷水,只是看到石汀兰脸上的红潮,他登时明白了女儿家的心意。

不管怎么样,石汀兰一定是为他好才反对宁波战役,他立时冷静下来,只知道牵着石汀兰的手,那只手好生柔滑,想要扯开,却轻轻扯动了一下,又放回到了柳畅的掌心。

而一旁的杨长妹也是直接就握住了柳畅的手,这是正是左拥右抱的场面,柳畅不由心醉了,好一会,他才说道:“汀兰好姐姐,我怎么错了?”

“怎么错了?”石汀兰很快回答他:“畅弟弟,你怎么漏算了洋人!”

洋人!没错就是洋人,柳畅登时觉得自己额头冒出冷汗来,他千算万算,怎么把洋人漏算了!

宁波可不是普通的港口,而是这个时空中国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虽然在宁波港的西方商人与传教士并不多,根据柳畅的了解,不过一百来人而已。

但是这一百来人的背后却是那些列强,特别是英国与法国以及俄罗斯,正在为第二次鸦片战争寻找借口。

克里米亚战争让他们暂时无法东顾,但是很快他们就能抽出身来瓜分东方帝国的一切,而自己算来算去,居然没算准西方人的动向。

在克里米亚战争的情况下,柳畅估计短时间内英法军队不会大规模干涉远东,但是象镇压小刀会那样出动几百名军队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

没错,就是小刀会,上海小刀会能在清军的围攻之中生存下来,是因为英法与列强的默许,但是他们的失败,同样是源于列强的封锁甚至敌视。

而龙枪团出兵宁波的后果,柳畅很快想清楚,正如叶语蝶所说的那样,由于战争的影响,整个宁波港赖以繁华的转口贸易而在短时间有一个巨大的下滑,短时期内无论是茶、丝或是其它商品,都是转向福州或其它港口。

但这不是最致命的影响,商人总是会自觉地逃避战火,而宁波港商品的销售地与来源地都不在宁波府之内,而在遥远的内陆,而这些内陆几乎全在清军的控制之下,那样的话,即使自己把慈溪冯家挽留了下来,宁波港也会成一座除了军火贸易之外没有什么商品交易的死港。

英法与更强最注重的就是商业利益,宁波港成为一座死港不符合他们的利益,在历史上太平军攻占宁波之后,英法很快就直接介入了战争,组成了所谓的“常胜军”等部队直接参战。

在这个时间,由于克里米亚战争的影响,这样的直接参战或许会晚一些,但更大的问题在于虹军内部。

虽然有着龙枪营这样坚强有力的部队,但是整个虹军的历史还是太新,大部分步兵的服役年限不到三个月,在后世这甚至只是普通的新兵训练期而已。

柳畅原来以为专门有一个月时间来补充与加强部队应当比较充裕,但是现在考虑到列强可能直接干涉的可能性,他就认识自己部队的历史太新。

yuedu_text_c();

许多步兵连会在残酷的战斗中直接崩溃,有些不可靠的军官甚至还会投敌,在这种情况下,柳畅必须在实施宁波战役之前把基础打实了。

他询问石汀兰:“汀兰好姐姐,那怎么才是上上之策!”

石汀兰回答说:“向西,向西发展,有了足够的纵深!”

从台州府向西发展,那就是金华府,除此之外还有着红巾军一部正企图占攻的处州府,这两个大府虽然人口不少,但却不算什么富庶之地,金华府尚值得一提,至于处州府,始终都是浙江最穷的地方。

以往柳畅看不上这两个大府,但是现在柳畅却是眼前一亮,没错!

向西确确实实是最好的选择,或许向西才能有生路!

但是向西这次战役什么时候能完成就不好说,一旦错过了一八五五年的金秋九月,那么代表着宁波府的粮食与税收被满清转换成战争潜力。

“三个月,九月能不能把金华府打下来?”柳畅不由犹豫了一下:“或者是出兵处州府?”

处州府的交通更不方便,但是那里的清军已经遭到过红巾军的沉重打击,似乎拿下处州府更有把握一些?

对于这个问题,石汀兰也不知道怎么回答,她从来是个多谋少断的女人:“或者可以向南?”

向南就是与老的红巾军火并,把温州府吞下来,现在留守温州府的只是红巾军的新兵与老弱而已,南下拿下温州府柳畅是很大把握的,到时候温台一体,再寻机向宁波进军,只是虹军源于自红巾军,向南进攻要失去不少人心。

而且柳畅很快发现,似乎拿下台州全府之后,适当地向西发展锻炼部队,拿下三四个县后在秋收之前攻击宁波府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案,那时候自己的部队能得到很大锻炼,兵力更充足了。

总而言之,无论是向西、向南还是等秋收攻击宁波府,似乎都是不错的方案,柳畅在否决了六月份攻击宁波府的方案之后,发现有更多的方案等待着自己的选择。

只是他自己根本不知道这几种方案之中,到底哪一种最为合理,因此他很快决定做出最英明的决策。

他搂紧了石汀兰的纤腰,轻声说道:“太谢谢汀兰好姐姐了,等拿下宁波府,我名正言顺地娶你与长妹!”

“谁要做你的娘子了!”石汀兰却是强行站了起来,还拉着杨长妹的手往外走:“我们姐妹自己过日子去!”

杨长妹倒是问道:“畅弟弟,你觉得六月份往哪个方向进攻最好?”

六月中旬之前基本控制整个台州局,同时完成部队的扩建,这是柳畅的既定方针,自然不会改变的,柳畅说了实话:“打宁波关健就是看那里钱多人多,还好汀兰姐姐与长妹姐姐提醒了我!”

“到时候看哪里能弄到更多的粮食与银子再作决定吧!”

柳畅这是从经济角度来考虑战争,在六月完成部队的扩建之后,整个虹军的实力将比现在大大增加,再考虑到将要成立的地方警备部队与乡官的设置,那支出更为浩大。

虽然说“黄太熟,六县足”,但是柳畅既要解决庞大的军粮支出,又要花大量银子从海上购买军火,不能不从长计议,恐怕到时候就要坐吃山空。

只是石汀兰突然笑了:“虽然不一定嫁你,但是可以把我与长妹的嫁妆先借给你!”

连陪嫁的嫁妆都借给畅弟弟了,还能不嫁吗?杨长妹轻轻地踩了石汀兰一脚,却是低下头来从鞋底找出了自己的一份嫁妆,至于石汀兰的那一份,则是藏在她贴身的小衣里面。

柳畅拿到石汀兰的那份嫁妆时,还带着淡淡的体香,只是柳畅被这上面的内容所震惊:“见票即行兑付,四万两!”

杨长妹的那一份也是四万两,都是慈溪冯家发的庄票,石汀兰告诉他:“都是冯家发的庄票,见票即兑!”

虽然是见票即兑,但是这样大金额的庄票想要兑换,即使拿到宁波都是很困难的一件事,要知道普通的宁波钱庄,资本至多只有几千串钱而已。

即使是慈溪冯家这样的庞然大物,要兑现这样的巨额庄票也非得准备好几天才行,更不要把这两张都拿出来兑现,那几乎是要将宁波市面流通的现银扫走了一小半。

但无论如何,这都是两张货真价实的庄家,石汀兰见到柳畅偷偷闻着玉人体香的那一幕,却是一急:“我们陪嫁的嫁妆可是暂时借你才是,你绝对不能有借无还啊!”

柳畅点点头,他说道:“嫁妆啊,这就是嫁妆啊!”

“大坏蛋!才不嫁你!”杨长妹娇嗔了一句:“汀兰姐姐,你是别想把翼王哥哥与东王哥哥给我们的嫁妆拿回来了!”

yuedu_text_c();

只是她们并没有生气,杨长妹甚至还吐了吐舌头说道:“好畅畅,你放心,这是冯家家主开出来的庄票,拿到宁波去就能兑现银的!”

柳畅很快就明白过来了:“原来冯家与天国有联络?”

他作梦也没想到,象宁波冯家这样的千载名门,居然也会同太平天国有联系,而石汀兰告诉柳畅:“一些生意上联系而已,杨家虽然不想在我们天国身上押注,但总得扔两个筹码下来买个平安!”

对于这种千年名门来说,不在太平天国那边扔两个筹码才是奇怪的事,柳畅举了石汀兰的那张庄票,长长地呼了一口气,闻着那淡淡的体香后说道:“我决定了,不管发生什么变故,你与长妹,都是……”

“正宫!”

只是下一刻石汀兰与杨长妹异口同声地说了一句:“那叶语蝶算是什么?”

第211章 清贵

“叶语蝶?”柳畅没想到石汀兰与杨长妹耳朵这么灵,他刚同叶语蝶勾搭上,她们这边已经听到了风声。

只是这种事男人是越说越错,柳畅也不知道怎么收场,他只能说道:“你们是正宫!”

“这只该死的狐狸精!”石汀兰愤愤不平地说道:“不要说成正宫,有咱们姐妹在,狐狸精就别想进家门了!”

下一刻她重新挽着杨长妹的手:“我们才是正宫,没错,正宫只能是我们……只不过,才不嫁你了!”

风中留下了她与杨长妹的笑语,只是柳畅不知道怎么善后才好。

一时风流,居然留下了这么大的后患,只是闻着带着淡淡体香的银票,柳畅心底就带了淡淡的温暖,他自言自语地说道:“没错,你们才是正宫,没错,正宫只能是你们……”

只是见过了石汀兰与杨长妹之后,还有许多人在等着他接见,而下一位接见的人,就是柳畅口中那位尚堪一用的张玉藻。

张知府心中难免带了怨气,他是以台州知府的身份投奔虹军,但是柳畅入城之后,第一时间就把高梁材扶上了台州知府的位置,而他这位真正的台州知府,现在还不知道具体的人事安排是什么。

只是他心底明白,在台州各县上设一层台州知府,已经让下面的官员有些怨言,绝不可能为他设置一个道台或是巡抚,顶多是个清贵的头衔而已。

一想到这,张玉藻就难免带了一丝怨气,只是在柳畅面前,他把这丝怨气掩饰得很好,当即就给柳畅跪下了:“臣张玉藻见过检点主公!”

“请起,请起!”柳畅这里没有跪拜大礼的习惯:“张府尊,委屈你了,你率台州二百七十万百姓投效义师,柳畅无限感激!”

这是给张玉藻定下了基调,他不再是只身来投,现在手上的本钱也很有限,而是带着台州二百七十万百姓投效柳畅,张玉藻立即明白自己是又一个范阳徐公。

他一时间老泪纵横,把戏作足了:“先前无知,抗拒王师,致王师顿兵临海城下,多有伤损,又酿成兵乱大祸,既对不起王师,也对不起台州百姓,玉藻罪不可赦!”

柳畅好生安慰他说道:“张中丞何必这般客气,你率台州全府投效义师,功不可没,千年之下,仍有英名!”

一听说这“中丞”二字,张玉藻立即一个激灵,他知道在清朝官场,中丞可是巡抚的代称,莫不成柳畅要设浙江巡抚。

虽然虹军不过三县之地,纵然得全台州府,那也只是区区六县地盘,但是能捞到一任浙江巡抚,哪怕是只有三个府的浙江巡抚,张玉藻也觉得自己心满意足:“主公何出此言,玉藻一介罪臣,本当从容赴死,只是现在义师初入台郡,对于一切情形尚未十分熟悉,才愿充当主公座前一策士。”

“张中丞是太谦虚了,吾侯中丞如久旱思甘霖,有若汉高遇张子房,昭烈三顾诸葛,如蒙中丞不弃,辅佐我成就大业,我柳畅三生有幸!”

这话听得张玉藻心都醉了,柳畅继续加了一句:“听闻刘基刘伯温开国功臣第一,渡江策士无双,今见中丞,心知此语当加于玉藻公方是!”

柳畅话说得漂亮,张玉藻心底十分畅快,他什么时候受过这等恭维,别人顶多赞他一个张青天罢了,岂敢将他与张子房、诸葛亮、刘伯温相提并论。

只是心虽醉了,人却清醒得很:“公主过誉,宦海沉浮,荀且偷生罢了,主公无论安置玉藻,玉藻皆无怨言!”

柳畅知道这已经到最核心的部分,那就是怎么安置张玉藻这么一员投奔虹军的四品大员上,不过他早有想法,他当即说道:“原来是想设一个浙江巡抚之职,只是基业初创,设一台州知府已嫌有余,再设一浙江巡抚,劳用民力过甚。”

“只得委屈先生暂时随我身侧以供赞襄,至于玉藻公的实职,暂定为国史馆总裁……”

张玉藻只觉得自己眼冒金星,简直要晕过去了,他知道自己所得的职司必然清贵,但是没想到清贵到这等程度。

yuedu_text_c();

按清代的传统,国史馆总裁要由大学士兼任,即使是国史馆副总裁都要由尚书兼任,实在是因为编写国史是一个极其重大的政治问题,非大学士这等一品大员主持不可。

要知道大学士虽然有三殿三阁六位,但正常情况下不过四人而已,而四人之中满汉各二名,从品级上说,这已经是人臣中的极品了。

一品大员啊,大学士兼国史馆总裁,虽然知道这是虚的,但是张玉藻一向好权柄,即使这只是伪职而已,仍然让他欣喜若狂:“谢主隆恩,谢主隆恩!”

只是柳畅还加了一把火:“先生屈就国史馆总裁,实在是屈就,我既起义师,就有驱逐满清,光复汉山河之念,因此先生屈就国史馆总裁之外,尚要准备编修清史!”

历朝历代,但凡消灭前朝之后,就准备着手编修前朝的官史,如明修元史,清修明史,这种的修史工程已经不能用政治问题来形容,而是国本了。

清修明史,历任帝王都是亲自一把抓,对具体问题有具体指示,一定要不能犯一点错误,以乾隆为甚,而主持编修前朝国史者,更是显赫到极限了,设有丞相的时代都是由丞相亲自来抓这件事。

“谢主隆恩,谢主隆恩!”

出任国史馆总裁,准备编修清史这两件事实际都是虚职,接下去柳畅决定真正落实张玉藻的实职:“除了这两件大事,还有一桩紧要之事!”

“现在请玉藻公编修一部伪清暴行录,要以地方典志为轴,摘录清妖暴行,让我军将士知晓暴清如何不仁……”

这件事才是柳畅让张玉藻目前要抓的实职,编写国史与编写清史都是虚的,而编写政治宣传材料却有着现实意义。

别的不说,龙枪营的老兵,柳畅都对他们讲解过许多被清朝故意遗忘或改写的历史,但是柳畅只是一张嘴,不可能一个连队一个连队讲解过去。

而柳畅不可能亲自编写一套政治宣传读物,而张玉藻既然充任一任知府,那么是搞这项工作的最好人选。

“玉藻,我义师中许多官兵尚不知清妖残暴所在,视当兵为富贵捷径,因此要教育他们,让他们知晓事理!”

张玉藻也明白过来,前两任职司尚是虚的,但是只要把这最后一项工作抓好了,就能把前两项职司变成实的。

他当即承诺下来:“请检点放心,我们台州府这些查抄的禁书甚多,我立即亲自去抓,力争把这套伪清暴行录在最快时间搞出来!”

从顺治朝开始,一直到咸丰期间,文字狱案始终不绝,但是进入道咸年间,由于统治危机的来临,许多禁书也以抄本的形势开始流传,张玉藻抓禁书的工作抄得很紧。

他不仅抓政治性的禁书,而且还抓非政治性的禁书,只是他也喜欢把那些黄书带回家去好好读上一读,至于那些时关满清的禁书,他虽然抄了不少,但还真没仔细读过。

但是现在这些禁书事关自己的前途,他决定第一时间把这件事搞好,他已经想好怎么搞了。

攻击满清这件事并不算难,不但可以从禁书野史里去找,而且还可以从口耳相传中去寻找,台州历史上因为清朝官员治政失当而激起民变的事情为数不少,更不要提关于南明的许多记载了。

他已经决定在最短的时间搞一个写作班子,自己负总责,尽可能利用临海城的图书资源,搜集满清的一切黑材料,尽快完成柳畅交付的这项任务。

只要柳畅对自己的这项工作满意,那么接下去那个国史馆总裁与清史编修总裁岂不是自己囊中之物。

而且他对柳畅一下子就有信心,虹军的强大不仅仅在于有着龙枪营这等天下至强之师,还在于他有着柳畅这样天生的帝皇。

别看这个小检点才十五六岁,张玉藻已经觉得确确实实有帝皇气度,真是应了点检做天子那句老话了。

别的不说,现在虹军不过据有三县之地,众不足五千,已经考虑设置国史馆,甚至要着手编修前朝清史,这等气度,也只有帝皇才有。

“不过国史馆总裁虽然清贵,关健还是要外放一任巡抚啊!”

……

而接见了一位又一位虹军的军官与文官之后,终于轮到了符闻道。

符闻道的脸上有些不安,只是他尽可能让自己平静下来。

冯思贤都能做到黄岩知县兼独立营副营长,自己资格与他一样老,比冯思贤更有才干,除了有些时候喜欢擅作主张之外,似乎没有别的缺点了。

那么自己应当也能做到冯思贤那个地步,检点找自己来是要升自己的官!

yuedu_text_c();

他心底这样强行安抚自己,而柳畅已经看了他两眼。

这两眼,符闻道觉得柳畅死死地盯着自己看了整整两个月。

还好柳畅终于开口:“符排长,知道我为什么找你来吗?”

第212章 乡官

符闻道当然知道柳畅为什么找他,不就是为了他那一句脱口而出:“内事不决问张大人,外事不决问石娘娘。”

不管是柳畅还是任何主政者,都不会喜欢这句话,他得为这句话付出不小的代价,何况连“石娘娘”这个词都是首先从他符闻道的嘴巴里冒出来的。

但是符闻道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只要石娘娘与杨娘娘跟在柳畅身边一日,他就终有复起的一日,因此,他只是回答了柳畅一句:“知道!”

柳畅很快就宣布了他对符闻道的处置:“兹任命符闻道为玉环独立连连长兼玉环县知事,即刻起程赴任。”

玉环独立连?玉环县知事?

符闻道根据没想到柳畅居然会对他作出这样的处置,从某种意义上,是极其丰厚的重赏。

柳畅所说的玉环县,是指现在的玉环厅,厅作为一级行政单位,实际与县并无什么太大差异,因此柳畅直接就把满清的玉环厅改为玉环县。

整个玉环县不仅包括玉环岛,还进一步涵盖整个温州沿海的全部岛屿,包括洞头在内,光是户籍人口就达到了十几万人,这还不包括很多没有登录户籍的渔民。

符闻道现在只是金汤第二连的排长而已,让他出任连长兼玉环县知事,可以说是一步登天了。

但是细细看来,这个任命又别有意味,冯思贤是以黄(岩)太(平)独立营副营长的身份出任黄岩知县,对于他来说,黄岩知县是本职,独立营副营长则只是他的兼职而已。

符闻道还听到了一则相当靠谱的传闻,说是施退季接下也要出任太平知县,但情况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