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斜风 > 斜风-第63部分

斜风-第63部分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说是百战余生的精锐,只是这样的激战,也让这些兵勇显得疲惫,因此他们手里时不时摸着自己的腰包。

这就是张玉良的三千精兵,这次在金华府附近,兵勇加上民壮,号称三四万人,但是真正能打硬战的队伍,也就是这三千人。

一面帅旗之下,一名大将巡视了自己的部队一番,然后骂了一句:“兄弟们,你们给我张壁城卖命,老子亏待不了你们,但这一次打红贼,不比打长毛,大家想发财的话,只能多卖力些!”

他便是温州镇参将张玉良,字壁城,在江南大营的二十余战将之中,也算是后起的能战之辈了,但是在江南大营,光能打还不行。

江南大营的将领,分成了两个系统,或者是向荣的川将系统,或才是张国梁的粤将系统,除其之外的人物,基本只能被排挤,或者是以出援的名义赶出江南大营。

而张玉良正是四川人,与向荣知交多年,与太平军从广西一直打到金陵城外,既可以说是劳苦功高,也可以说是将疲兵惫,不复当年的锐气了。

但是比起明安泰之流军中美妇云集纷纷随军骑马出行,看得江浙民众口瞪目呆,张玉良这支兵勇又算得上颇有战力,甚有锐气,因此向荣才特意点了他来援浙。

在江南大营,他算是二流战将的顶尖人物,但离顶尖的战将还有那么一段距离,和饶廷选在福建的位置差不多,只是留守的必定是张国梁这等中流砥柱,借给别人的只能张玉良这种二流货色。

在晚清历史,真正把顶尖战将借给别人的,只有曾国藩这个湖南人把程学启这个在湘军之中当炮灰都嫌档次太高的安徽人借给了另一个安徽人李鸿章,结果这个湖南人事后后悔不已,说自己对不起老九曾国荃,把程学启交给了李鸿章。

可他也不想想,程学启在湘军的时候是什么待遇,打安庆的时候,每天打完仗,叛徒程学启的队伍不但不准入营休息,而是被赶到营外,还特意架起了几门大炮对准了程学启,随时防备这个叛徒再投到太平军去。

不过今天张玉良自我感觉很好,他继续说道:“兄弟们,我知道长毛比红贼更有油水,而且红贼的火器更犀利,但是我替你们争取了一项好差使,要知道是什么吗?”

第245章 早死早脱生

官兵们都屏住了气,他们在金陵城外与长毛打了两年的仗,也算是见过了世面:“参戎,你就说个实话,没有十万八万两银子,兄弟们可不会心动!”

这说的是大实话,别看南京城凶险,可是长毛吃得好,穿得好,而且还穿金戴银,他们如果能真杀了一个长毛,那就是发达了,等闲的几千两赏银,在他们眼里已经看不中意了。

张玉良大笑起来:“没错,咱们兄弟在金陵城外是见过大世面的,何根云中丞与王雪轩想用三五万两银子糊弄咱们,被我直接回绝了,现在他们已经答应下来了,打破了红贼,赏银六万两!”

六万两看起来是不少,但是这队兵勇足足有三千人之多,分到每个人的人头之上,那么也就是二十两而已,而且军官分得多,小兵分得少,最后落到大头兵头上也就是十两左右。

这不算什么重赏,大家的士气似乎有点低落下来,只是下一刻张玉良又说了一句:“不但如此,我们打灭了红贼,何根云已经答应,让我们做温州镇的总兵,至于兄弟们,协镇、参马、游击、都阃、把总的缺都有份,愿意干的就去温州镇补缺,不愿意干的就把这缺卖了换钱!”

这句话让大家都兴奋起来,这个时代的绿营兵地位并不算高,收入也只能勉强养家糊口,有些时候还能出去做点小生意,但是毕竟是额兵,而这些募勇则只是临时招集而来,战后是要遣散的。

温州镇的情形,这些兵勇最清楚,这差不多是浙江全省兵力最多的一个军镇,里面不知道有多少副将、参将、游击、都司、千总、把总、外委的缺,这些缺加起来至少有几百个,除此之外,还有绿营的兵缺。

别看绿营兵不值钱,但是这些实缺却是值得很,布兴有的水勇在宁波要补入绿营水师当兵,结果绿营水师给了一个优惠价,要了四十两银子,而平时的价格还要高。

这么一个温州镇的将缺兵缺都落到张玉良这些部下的手下,大家一听到这个消息都很高兴:“一个温州镇,我至少能弄个把总缺吧!”

“把总缺弄不到,外委总是有的吧!”

“我平时带勇不少,应当有个都司缺!”

“张参戎,不张总镇,打完了红贼,能不能给咱弄一个副将缺!”

“狗屁,凭你平时带不到三百人,还想弄一个副将缺,总镇,咱想要一个参将缺!”

这时候的保举还没有提督、总兵到处走的地步,但即使有那么提督、总兵,那也只是虚职而已,这温州镇的这些将缺兵缺却是实缺,绝对能换到大把银子,因此大家一高兴,就觉得给张玉良卖力气。

就是不把缺换成银子,自己到绿营当个额兵也是不错的,好歹也是一份收入啊,自己还能出去做个小买卖!

那边张玉良当即说道:“好!这个温州镇是我千辛万苦争夺过来的,只是大家也拼些力气,打破了红贼,才能到温州镇去好吃好喝!”下面的士气很高,都说道:“总镇,镇台,我们都听你的!”

一听到这样的话,张玉良大笑一声:“那好,你们听我的,接下去咱们按兵不动,我已经看出来了红贼的谋划了,红贼是想把咱们引出去,在野战中利用火器上的优势重创咱们,那好,咱们跟他磨着!只要磨下去,一切都有希望!”

这是张玉良的战果:“时间在我们这里!”

……

yuedu_text_c();

张玉良这么想,可是金华知府却不这么想。

他原来以为乌云尽去,光明已现,但是这几天跑下来,他却发现,自己还不如找根绳子吊死算了。

现在他手上还有金华府六个县,但是兰溪县的民团一向悍勇得很,他派了人下乡去催粮,结果被兰溪的民团赶了回来:“要钱没有,要命有一条!”

这兰溪的民团不但把他的人赶回来,甚至连过境的小股官军都敢虎视耽耽,随时准备劫上一把,因此他手上真正可以筹措钱粮的不过是五个县而已,红贼手上还有四个县啊。

看起来是大清朝对抗红贼,再仔细一看,只是浙江省来对付红贼,真正一看,实际不过是金华府五县之力对抗据有十几个县的红贼,现在石景芬觉得金华府还是兵勇少一些为好。

可是兵勇却是越来越多,什么安义勇、壮武勇、忠义勇都冒了出来,他们都是从衢州府赶来的壮勇,而且每支都号称有上千壮勇,要求石景芬这个金华知府自他们入金华府之时就接济钱粮,而且个个都说得非常严重,说是已经拖欠军饷数个月,如果不给钱粮接济的话,马上就要发生哗变。

这是支援金华府的勇营,还是一群蝗虫啊!可是这些勇营的后面,都是省里甚至部里的大人物,自己一个都招惹不起,更不要说人家手里好歹有几百名壮勇,如果真不给粮饷,发生问题了,最吃亏的还是自己这个金华知府。

可问题是,石景芬根本不知道这些勇营手上到底有多少兵力,他们根本不给石景芬点验,而且石景芬也不敢点验他们,要知道,这些勇营的头目,背后都有省里的背景。

结果就是这几天以来,金华府要应付着这群蝗虫都已经力有不支了,更不要说是对付那些红贼了!

红贼也似乎知道来了援军,结果他们就看着石景芬的好戏,坐守不出了。

这样一来,石景芬更头痛了,每天都要支出粮饷,很多头目甚至带队来金华府闹饷,让金华府根本没办法办事!

在天下任何一个省份,都不会比浙江省还要混乱了。

更要命的是,这些勇营绝对是属蝗虫的,他们驻下来才几天功夫,下面已经到处有士绅前来告状,不是抢了银钱,就是纵兵殴打绅民,甚至还有抢劫民女的,这些勇营能不能成事,石景芬不知道,但绝对是败事有余。

至于战斗力最强的张玉良军,那就更夸张了,一直按兵不动,与红贼静坐不战,结果就是红贼越发嚣张,根本不把官军放在眼里了。

在这种情况下,他只能找到了那位心目中的名将武红船商议:“武参戎,这样下来不是一个办法,您有什么妙策没有?”

什么妙策?武红船还真找不到什么妙策,现在金华府来了许多援兵,但是除了张玉良部之外,大多是临阵仓促成军的勇营,现在光是勇号就有十几个名目,这些部队未必完全没有战斗力,但是武红船绝不相信他们能在野战中与红贼打成平手。

不过有这么多人,好歹能守一守吧!武红船只有这个想法,他当即建议:“石府台,不可出城与红贼野战啊,你也看过我们手下这些勇营了,一个比一个……”

他想了想,终于找出一个名词来形容这些勇营:“饭桶,真让他们出去与红贼野战,您觉得有多少胜算!”

石景芬也是明白这个道理的,但他是被逼得没办法了:“问题是,不出城与红贼野战,这些饭桶首先把我给吃死了,才几天功夫,我们金华府的仓库都要见底了!”

“那想办法在地方弄一点吧!”武红船无计可施:“怎么也要先支付过去!”

说到这个,石景芬就无言以对。

大清朝在金华府经营了这么多年,基础是很稳固,人心大致是向着大清朝的,但是这些蝗虫般的勇营一过境,金华府的民心就变了,红贼一下子变得可爱起来了,许多地方宁要贼过境也不要兵勇来驻扎,甚至编了不少词来攻击兵勇。

现在甚至有些士绅不堪兵勇的蹂躏,已经暗中与红贼勾结了,红贼在金华府作了那么争取民心的工作,最后还不如这群饭桶现身说法。

“都是一群饭桶了,地方上如果能支付得了支差支粮,我这个知府又何必这么苦了!”石景芬终于说了一句实话:“兵勇再这么驻扎下去,我都怀疑会引发民变了!”

“那省里就没给点饷银?怎么说我们金华府也是军兴之地,几十万两给不了,几万两总能给了吧!”

浙江省怎么也是天下最最富庶的地方,特别是杭嘉湖平源更是富甲天下,又有宁波商帮,在武红船的心底,几万两银子总能弄得到吧!

只是石景芬又诉苦水了:“还是省里的官员们平时刮得太多,现在真要用钱了,筹不出款子,原来想要宁波冯家筹七十万两银子出来,结果刚好冯家出了丧事,冯家拖拖拉拉,说是秋后才能替筹饷,现在筹饷的话,只能结了宁波码头的一切生意,码头几百几千商号都一齐呼应,说是银根吃紧,现在捐输,只能罢市了!”

更重要的是,太平军这次入浙,虽然无功而返,但是这群蝗虫在金华是一群饭桶,在衢州府也同样是一群喂不饱的饭桶,结果加上在温台的用兵,省里已经荡然一空,无力支援金华府了:“武参戎,你好歹想个主意啊!”

再想不出主意来,石景芬只能把部队拉出去与红贼一战,即使输了也是早死早脱生。

第246章 龙虎斗

yuedu_text_c();

武红船也想不出好办法来,这些安义勇、奉义勇之流的勇营,如果在其它省份还是有一些战斗力,但是在浙江却完全没有战斗力。

这不是浙江人不能战的原因,而是浙省当道之人的责任,浙省从咸丰三年布置宁防开始,一切防务都围绕着一个“防”字为核心,说白了就是借用江南大营之兵将,按照时人的说法就是“贼来始战,贼去不追,贼来报警、贼去报功”,完全没有一个全盘筹划。

相较而言,湖南也是差不多同时练勇,但是湖南的官绅从一开始就是筹划着东征,也就是沿江而下收复金陵,两者高下完全不能相提并论。

湖北巡抚胡林翼曾言:“国家用兵数年,各省皆有得力之将数人以折冲御侮,浙省之有与否?臣不得而知。”

这话说的确是实情,非是浙省不出将才,而是浙江前后执政的数任巡抚都没有这样的全盘筹划,即使有浙江人带勇,也多半是纨袴子弟混个功名,滥竽充数,但纨袴子弟带勇望风而溃,却还比商贾之流强得多,比如大名鼎鼎的俞斌,以放债受宠于当路,当路为偿其恩,也令其带勇发财,结果是上行下效,明明勇营名目极多,但是找不出一支能战的队伍,临战只能到江南大营去借将借兵。

真正能一战的浙籍将领,也是石景芬手下的夏宝庆与陶宝登这两员,但是这两员都是招安的盗首,根本不堪大用,更何况石景芬还需要他们来镇守金华府城。

只是石景芬对武红船十分器重,一再询问道:“武参戎,你在缙云大破红贼,我可是对你寄以厚望啊!”

武红船知道自己也是个滥竽充数的货色,石府台是看错了人,但是他也不会公开纠正石知府的错误,而是说了一句:“侥幸而已,侥幸而已!”

“战场之上,岂有侥幸二字!”石景芬很是器重武红船:“武参戎,红贼纵横浙省四府二十余县,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唯挫于缙云城下,可知武参戎果是名不虚传!”

他这么一捧,武红船不得不卖些力气,何况石景芬还继续举出了实实在在的实战战例:“何况处州府原本稳若泰山,武参戎驰援浙中之后,不数日即日即告陷落,可见红贼必知参戎一离处州府,即刻趁虚而入!”

武红船被捧得找不着北,他连声说道:“没错,若我还在处州府,处州府必然稳若泰山!”

他还有一个潜台词没说出来,自己来了金华府,这金华府的局面就稳定下来了,可见自己就是那泰山石敢当啊!

只是这也逼得他找出一个妥善的办法来:“现在金华尚存四县,浦江、金华、汤溪、兰溪,以武某之见,胜败之关健在于浦江!”

这说的没错,为什么胜败关健在于浦江,那是因为张玉良的三千兵勇驻扎在浦江县,这是清军这边最有战斗力的部队,只是石景芬当即说道:“只是张参戎虽是大营名将,却有些过于老成了!”

这是说张玉良避战不出,与红贼打起了消耗战,他凭借着浦江县城为依托,扎营十数座,死战不出,红贼见占不到便宜,因此也转向了金华县的民团、小股勇营,使用牛刀杀鸡的办法,屡屡得手。

因此武红船就是采用了双虎相争的办法:“浦江方面,张玉良不愿出营野战,红贼也不愿攻城,而胜负关健既在浦江,那么不如我们派几支壮勇过去增援张玉良。”

“增援张玉良?”石景芬除了看错武红船之外,倒算是一员能员:“是把红贼引到张玉良营前吧?”

“没错!老府台高见!”武红船觉得这是现在他能想到的最好办法:“可以令诸勇营绕过浦江县城,经郑义门前出义乌县,如若侥幸得手,可以与绍兴府合击红贼……”

石景芬知道,这样的侥幸是不可能的,但是郑义门离浦江县城不过二三十里地,完全可能吸引红贼大队来攻,这些勇营不足恃,但问题在于他们跨下来,第一时间就会奔往浦江县城。

一想到,石景芬当即一拍大腿:“武参戎高见啊!确实高见!”

这些勇营损失了似乎也是件好事,何况他们背后就是浦江县城,张玉良只要有点良心,都可以把他们收容下来,而红贼战胜之余奋勇追击,肯定会直接撞到浦江县城去。

这龙虎相斗,胜了是他石景芬谋划有功,败了是张玉良作战不力,而且以石景芬的了解,张玉良手下有三千装备了洋枪洋炮的兵勇,即使吃了亏也能保住浦江县城,当然,最有可能的结局就是红贼与张玉良各自折损千儿八百精锐,而他自已镇守的金华县则安枕无忧。

好!就这么引得两虎相斗,石景芬当即说道:“我明日即派忠义勇、奇胜勇、百胜勇、建威军、福威军二千三百名绕浦江县城,经郑义门助张玉良攻义乌县!”

……

“金华县的清妖有动静了?”柳畅笑了笑:“看来还是我们这边耗得起啊,队伍多操练一日,便多一分战力!”

石汀兰把一份文书交给了柳畅:“据报石景芬已经派百胜勇、奇胜勇、建威军等千余往浦江县城助张玉良攻义乌县!”

“都是一群垃圾勇营!去了浦江也只是多点麻烦而已!”

柳畅已经不分析这些勇营的成份了,到现在为止的实战战例告诉他一个事实,就是这些名声有些响亮的队伍实战中根本不是虹军的对手,甚至不是新组建独立营的对手。

“不过还真是麻烦!”柳畅却觉得不着急:“等着这批洋枪送到金华府我们再动手解决张玉良吧!”

浦江县方面已经有了当地的土勇、绿营兵数百名,加上张玉良的三千精锐兵勇,现在又压上来这一千数百名勇营,那边的磐石营与独立三营压力一下子就大了起来。

yuedu_text_c();

石汀兰当即问道:“真等洋枪到手了再说?”

这批洋枪是由叶语蝶在磐石寨帮柳畅接收的,总数有一千三百杆,大部分经柳畅同意后准备留在台州府,其中相当部分准备移交给瞿振汉,经过于村的关系,瞿振汉已经准备把乐清县让给虹军,以换取一大宗武器弹药,只是双方在价格上还没有达成一致条件。

转送到金华方面的只有六百杆洋枪加上几门小口径洋炮,主要是拿来充实各个独立营,只是柳畅已经同军官们打过招呼了:“买洋枪不是一个长久之计,张玉良洋枪近千杆,洋炮十余尊,就等着你们去拿!”

但是对于这一批从台州府运来西洋火器,柳畅相当重视:“没错!我们不着急,我们在金华多练一日兵,战斗力就强上一份,倒是张玉良,他坐守浦江不出,还真不好对付!”

石汀兰询问道:“要不要我们打一打金华县?”

金华县既是首县,又是金华府城,柳畅如果打定主意猛攻金华县,那么张玉良责任重大,多半是南下救援府城,但是柳畅又说道:“府城不好打,虽然多数是滥竽充数的勇营,但名义上有着近万营兵、勇营、民壮,其中还有千余人的台勇,要小心些!”

光是围城,未必能调动张玉良,可要是真打,这些饭桶野战不足,守城却有余,凭借着兵力的优势上怎么也能守一守,因此柳畅在地图上划了一划:“汀兰,你看萧山怎么样?”

萧山?石汀兰第一时间在地图扫了好一会,才在北面找到了萧山:“似乎可行,但那是杭州了?”

这是来王陆德顺在另一个时空克取金华的战术,当时他在浦江县与清军僵持,眼见战局陷入僵局,当即从浦江富阳抄山路,出和尚店渡临浦攻克萧山,当时清军主力还在金华一线与太平军僵持,哪料想北路告急,太平军已经攻克萧山县,兵进杭州,纷纷溃回杭州。

柳畅倒算是谋划已久:“没错,我派一个主力营绕浦江、富阳,兵进萧山县,一副直取杭州的状态,必然能调动清军回师杭州,到那时候,我们就可以在运动中消灭清妖了!”

杨长妹觉得柳畅这个办法不错:“这是围魏救赵的办法,我们天国最喜欢用这一手了!”

没错,太平天国在战略上确实喜欢用围魏救赵之术,而且多次得手,柳畅正想多说话,那边外面突然有人来报:“检点,磐石营与独立三营报告,清妖奇胜勇、百胜勇、建威军等勇营已经蜂拥绕过浦江县城,准备经郑义门往攻义乌县,磐石营鉴于这股清妖战斗力不强,张玉良又坐守浦江县城,已经准备在野战中歼敌一部,只是希望检点能派个营过去接应一下……”

“孙胡子兴致不错!”柳畅倒是笑了下:“让他注意一下,与张玉良可以野战,不许攻击浦江县城!”

那边石汀兰倒是说了一句:“根据我在天京了解到的情况,张玉良多半是不管这些勇营的死活,可以让磐石营稍稍主动一些!”

只是战局的变化,出于柳畅的意料之外。

第247章 郑义门

浦江。郑义门。

郑义门虽名为“门”,实际却是郑宅镇的一部分,郑氏以孝义治家,自南宋至明代中叶,十五世同居共食,历经三百六十年,时人称义门郑氏,故称“郑义门”。屡受朝廷旌表,明洪武十八年太祖朱元璋亲赐封“江南第一家”。

明中叶以后,郑氏衰败,但是依旧是浦江县上的名门,而郑义门的说法也被流传了下来,这里可以说是兵家必争之地。

而是今天的情况有点掺,只见成千数百的大股清军如同潮水一般地退了下去,他们大声叫道:“红贼来了,红贼来了,洋枪洋炮好多,大家快跑啊,大家快跑啊!”

这些清军都是建威军、福建军、百胜勇、奇胜勇的兵勇,有的是浙江本地人,也有的是潮勇,中间还夹杂着一些川勇,只是现在他们狼狈不堪,有胆大的还朝着天上放一枪壮勇,胆子小的已经扔下了军旗、装具、鸟枪和一切能丢下来的东西跑个精光。

零散的枪声,如潮的人流,加上找不到军官与主将,让这些兵勇越发慌张起来,他们都在传说着红贼的大队已经杀过来了:“快跑啊,快跑啊!被红贼逮住了,你们个个都要剥皮抽筋,求生不能,求死不得,快跑!”

只是带队的头目与主将跑得比他们还要快,现在在队伍之中已经找不到他们,他们甚至把自己的亲兵都给丢下,直接就骑马跑回浦江县城,向驻守在那里的张玉良求援。

而在他们的后面,是不计其数的装具、火炮、骡马、大车、帐篷、粮食、鸟枪、抬枪,他们把能丢下来的一切都能丢光了。

只是对这一切看得口瞪目呆的不仅仅是郑义门的老百姓,连虹军金华独立第三营的这个加强排都看呆了,郑章玉舔舔了舌头说道:“太夸张了吧,太夸张了吧!才打了几枪,怎么一千来号人,都跑个精光了!”

郑章玉是磐石营出身的干部,组建金华独立第三营让他担当个副连长,这次听说清军向浦江方面机动,有可能攻击独立第三营与磐石营镇守的义乌县,因此他主动请战,带了一个加强排过来侦察。

过来的清军勇营大约有五六支之多,总数不下千余,装备似乎不太好,士气也一般,因此郑章鱼心里没底,看着清军的营垒已经扎过了郑义门,就决心打上了几枪捡个小便宜就撤走了。

只是郑章玉怎么也没想到,只是朝着清军的营垒里打了一轮排枪,打伤打死两三个壮勇,整个清军六七个营垒就发生了惊天动地的营啸。

接着,大队大队冲出了大营,朝着浦江县奔去,只是他们跑得再快,也不如带队的那些纨袴子弟与商人跑得快,他们一听到枪声,就立即乘马狂奔而走,而大营的崩溃如同滚雪球一般,才几分钟的时候,一千多人清军已经一路狂奔而走。

只空留下了五六座营垒与不计其数的战利品,郑章玉到现在都没明白过来:“就这么跑了,太夸张了,太夸张了!”

yuedu_text_c();

他手上才一排人,兵力太少,虽然趁着这个机会抓了二十来个俘虏,但是清军狂奔而走,郑章玉根本是追之不及。

他正感叹的时候,他手下一个班长已经喜滋滋地报讯来了:“副连长,好事好事,大营里战利品应有尽有,装具、帐篷、锅具、粮食,甚至还有饷银……”

郑章玉一听就乐开了:“这群清妖真是饭桶,居然连饷银都不要了,这可是六座营垒啊,有多少东西啊!”

事实上进了营垒,郑章玉才发现他手下那个班长说的一点都不生动,清军把什么东西都留下来了,战利品那是海载斗量一般,把鸟枪、抬枪、劈山炮、火药、铅子都留下来了,甚至还有大车与骡马,更不要说还有至少好几百粮食,都是细粮。

磐石营的家底本来就不如龙枪营与楠溪营,更不要说是由磐石营分出来的独立第三营,那根本就没有什么家底,因此郑章玉一看到这么多战利品就眼红了:“咱们营里什么都缺,清妖既然这么大方,那就绝对不能客气了!”

只是他手上就只有一个加强排的兵力,总共才四十多人,加上抓来的俘虏,面对这么多战利品,根本运不回去,因此郑章玉那是犹豫了一下,已经做出决定:“赶紧收拢部队,看看咱们在附近有什么活动的部队,最好是咱们独立三营的队伍!”

很快就找到了友军,那是磐石营的一个步兵连,附近还有独立三营另一个出来活动的加强排,只是虽然来了这么多援军,但是大家却发现这战利品越来越多,甚至还有好几十箱的大烟土,凭借这两个步兵连不动的实力,根本别想搬得走。

可是郑义门离浦江县城的直线距离不到三十里,张玉良急行军的话,半天功夫就可以杀到了,郑章鱼看着这么多战利品已经急红了眼:“不管三七二十一,这么多民脂民膏绝不能落到清妖手里,都拼了命给我搬回去。”

而此时的浦江县城,张玉良则是开开心心地看着大队大队的兵勇蜂拥而来,他朝着手下的军官们说道:“这么多羊来了,大家都想办法抓精壮的回去!”

他手下有三千人,但是面对号称精悍无双的红贼,他的部下觉得三千人的实力还是薄弱了一些,因此他觉得满足了军官们升官的愿望。

天下哪有不能打的兵,只有不能打的将,何况这千多名壮勇之中,张玉良已经问过了底细,其中大部分还不是浙江人,甚至还有他的四川同乡。

因此看到这些百胜勇、奇胜勇、建威军之流狂奔而回,张玉良在浦江县城之上拍手称快,他只是询问道:“红贼如果趁机追来,那就关紧城门,绝不能红贼趁机混回来!”

而在城下,张玉良的军官们已经带着百八十个兵勇出去维持秩序,别看他们人数不多,但是一面手持棍棒就四处动手,一面大声叫道:“有四川人没有,四川人到这里来!”

“潮勇,潮勇,都是当勇吃粮,潮勇到这边来了!”

“湖南人,有没有湖南老乡?到老乡这边来!”

才一会功夫,张玉良的部下已经招募了四五百名壮勇,而城上的张玉良则是笑道:“石景芬这老匹夫,想跟我玩阴的,也不看看他是什么样的队伍,一群饭桶!”

他这么一说,下面的把总、千总、都司都笑了起来,这些勇营崩溃的速度实在太快一些,即使以张玉良最悲剧的估计,总以为他们能坚持半天。

哪料想,他们从金华赶到郑义门,短短的一段路,才一百里地整整走了七天功夫,然后一两刻功夫就全跨回来了。

饭桶,这浙省的勇营全是饭桶,要打仗只能靠我们张玉良的队伍。

而骑马率先跑回来的勇营首脑们想要抓回自己的一点实力,但是张玉良这人蛮横得很,他手一扬,下面的兵勇已经挥起马鞭就开始赶人了。

只是这个时候,有新投效的川勇看到张玉良是四川老乡,当即递一个投名状过来,而张玉良也吃了一惊:“什么,郑义门那边你们把裤子都跑丢了,什么都剩下了!”

“是啊是啊!”报讯的四川老乡报告了实情:“红贼来得太急,什么都给丢下了!我们营里还有几千两饷两都丢了!”

“不止是饷两,我们百胜勇还有好几十箱大烟土!”

至于普通的装具、武器、帐篷之流,更是海载斗量,怎么数也数不过来,几个四川老乡说了:“就是变卖,也能卖出几万两银子吧!”

张玉良已经无语了,即使是江南大营最腐朽的明安泰,也比这等望风而溃的勇营好得几十倍,实在是浙省当路择将不当,不然怎么也能拖回些银子、鸦片来。

只是很快前面的游骑就传来了确切的消息:“参戎,红贼来得不多,不过是一二百而已……”

我操!张玉良不由骂娘了,才一二百人就把千把人赶得满山乱跑,如果真来了红贼大队,这些溃勇还不如把浦江给冲跨了。

只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一听说这些勇营丢弃的辎重物资按实价计算,多达数万两银子,甚至有可能超过十万两银子,张玉良就心动了。

不能不心动啊!他大喝一声,叫道:“兄弟们,咱们加把劲,我不亏待兄弟们,拼一拼,到郑义门发财去啊!”

yuedu_text_c();

只是张玉良虽然心热,却是有谋略的主,他当即命令产:“今天刚升上来的把总、千总、外委带队冲在前面!”

刚升的把总、千总、外委,自然是那些刚刚收编了溃勇的老兵与小头目,他们既然升官了,就应当拼一把,这些新升上的把总、千总、外委也很痛快,当即就把鸟枪、抬枪、劈山炮发给了刚刚结识的老乡,大声叫道:“兄弟们,跟着我回郑义门去发财啊!”

第248章 驰援

张玉良军的前驱,正是刚刚败回去的清军勇营,只是换了人统带之后,看到老乡个个大声呼喊着上阵,整个队伍的士气就已经提升起来了,那边张玉良再一开赏格,整个队伍已经一片欢欣鼓舞。

天下底没有不能打的兵,没有不能带的将,一个好将领起到的表率作用,超过普通人的想象。

因此这七八百名兵勇杀气腾腾地又杀回来,只是他们出城才十来里地,在郑义门一线收集战利品的虹军已经获得了确切的消息:“张玉良拼命了,把队伍都拉出来了!”

“准备防御,准备防御,把子药都装好!”

干部们大声地下达着命令,只是虽然临时间集结了一些部队,但是在郑义门附近的虹军总兵力不过是两个加强步兵排加上少量炮兵的规模而已,根本经不起张玉良军的大规模冲击。

只是郑章玉这个步兵副连长也是下了决心,他带头嚷了一句:“有我们磐石营,就绝对能守得象磐石一般!”

虽然他现在是独立第三营的副连长,但是他这么一嚷,谁也不能说他说错话了,独立第三营与磐石营就是亲兄弟,什么时候都贴在一起。

他率先带队杀出去:“兄弟我先上去杀一阵!怎么也要把清妖挡上一挡,诸位兄弟给我压阵了!”

他入伍之前曾是个屠夫,现在作战也是大有屠夫的气质,直接就带队出了郑义门,他们走了四五里,就遇到了张玉良军的前锋,双方当即开火。

他亲自手持一把击发枪,大声叫道:“磐石营,谁也不许退!”

论战斗力,独立营比这些重新激发起来斗志的溃勇高一些,但是经不过这前锋兵勇足足有七八百人,他手上不过是五六十人而已,因此溃勇受了小挫之后,当即在那些亡命之徒的带领之下又涌了上来。

只是郑章玉这人滑头得很,他大声叫道:“打当官的,先打当官的!”

而左侧又有一个步兵连上来掩护,两支部队联起手来,就首先集中火力射杀溃勇当中的军官,这些新任把总、千总、外委可以说是这支清军前锋的核心骨干,打死了五六个,这七八百人的清军终于与郑章玉展开了对峙。

只是他们并没有跨下去,而是很快稍稍后退整理了一下,而接下去,他们的后盾已经冲上来了,张玉良的部队装备了不少洋枪洋炮,他们先用了小洋炮轰了两下,接着投入了三四百名清军,郑章玉发现原先打军官的办法现在已经行不通了,一个步兵连加上一个加强排应付得有些吃力,大声叫道:“该死,清妖还没有真正动手了!”

而接下去,刚刚再次溃下去的壮勇一看到自己这边占了上风,而且又被更高的赏格刺激了一番,当即叫道:“杀,杀上去!”

七八百名壮勇从两翼包抄过来,郑章玉原来应付得有些吃力,现在就觉得难以应付,虽然冲上来的壮勇战斗力不强,顶多起到了一个摇旗纳喊的作用,但毕竟是七八百人,他当即叫道:“上刺刀,冲上去!”

“上刺刀!上刺刀!”

只有从磐石营过来的老兵才有肉搏的勇气,他们熟悉地在步枪上安装好刺刀,而那些新兵们则是站在他们身后,等待着老兵的下一步动作。

“冲!杀!”

张玉良的兵勇虽然战斗力不弱,但是这等白兵相接的场面却见得不多,当看到红贼如同潮水般杀出来的时候,他们吃了一惊,双方的肉搏只进行了一瞬间,然后张玉良的部队就先退下来了,准备用火力来解决剩下的战斗。

而两边的壮勇退得更快,但是这次冲锋郑章玉也挨了一发铅子,他大声叫道:“退回来,小心清妖的火炮,小心!”

而此时清军已经开始用霰弹与葡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