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斜风 > 斜风-第109部分

斜风-第109部分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理直气壮地宣布着进一步的消息:“没错,为了维护远东的和平与稳定,我现在宣布,从现在开始,无限量地向柳将军提供一切力所能及的军事援助!”

大家已经在肚子里大骂安瑞这个老狐狸,居然把出售军火这种事说得如此道貌岸然:“安瑞先生,我同样为远东的和平与稳定作出贡献。”

“我也有同样的意愿!”

而德蒙斯同样是大军火商,他告诉卡梅利多:“没错,这条铁路需要法国利益,现在挑起战争的只是一些传教士与鸦片商人而已,上海港的主流反对战争的……”

事实上,更主要是法国传教士的问题,他们与虹军在浙江与江苏已经发生了太多的冲突,以致不断向国内要求讨伐柳畅这个异教徒。

这是一件很奇特的事情,在法国国内,世俗化正在不断深化,包括皇帝拿破仑三世都同意减轻教会在法国国内的影响,但是在国外,传教士又成为法国征服的先锋,而现在虹军与法国传教士已经发生着全面的冲突,甚至影响到一些其它教会的冲突。

这显然是法国传教士的问题,他们传教的热情与企图超越这个时代的容忍极限,而且传教士在整个法国社会仍然占有太重的份量,因此正是一批鸦片贩子与法国传教士企图把拿破仑三世拉向战争。

而卡梅利多作为一位受益于虹军的成功商人,显然是不同意战争:“我认为,我们可能尽可能地强化虹军,我也同意可以不受限制地向虹军出售一切战略物资,如果虹军强大到皇帝陛下郑重考虑的时候,皇帝陛下应当会作出明智的选择。”

事实上,现在上海的西方人士,已经明确认为虹军将获得中国国内战争的胜利,虽然只获得了一个半省的地盘,但是虹军的战斗部队已经超越了他们的对手。

而太平军的内讧更是让所有人都明白,无论清军还是太平军,都不是虹军的对手,而德蒙斯说道:“没错,虽然虹军的兵力不多,但是我认为,如果法兰西皇帝与俄罗斯沙皇陛下要用兵中国的话,那将是下一场克里米亚战争。”

在过去的一年之中,他亲眼看到了虹军那惊天动地的变化,在去年他刚刚与虹军开始往来的时候,虹军只有几百名士兵,仅仅控制着一个小小的磐石寨,而现在虹军已经拥有数万名经过长期战争考验的士兵,而且每个月都在增长实力。

而卡梅利多也同意大家的判断:“我也这样认为,如果对华战争不能在一八五六年内开始,那么俄罗斯沙皇将永远失去这场战争的胜利……”

与俄罗斯在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不同,每一天,每一个月,虹军的实力都在飞速地增长,如果这场战争不能在本年度开始的话,那么虹军将成长为俄罗斯帝国在遥远边境上无法挑战的敌人。

……

北京城。

自从苏常战事结束之后,这座城市就处于一种极度的恐慌之中,与太平军一八五四年临近北京一样,又有许多人离开了这座城市,虽然在不久又回归了北京,但是整个城市已经充满了冬天的寒意。

无论是六部的薪酬,还是八旗的铁杆庄稼,在这个夏天都变得缓慢起来,虽然虹军的脚步还没有进入这个帝国的核心区域,但是整个帝国在经济上已经处于破产的边缘。

太平天国战争已经费去整个大清帝国近亿两白银的军饷,但无论是捻军、幅军还是两广的天地会起义,都让整个帝国都变得动荡起来,而在以往,整个帝国的经济体系之所以勉强正常运转,完全是依赖于苏浙江两省。

而现在浙江已经全省沦陷于红贼之手,而苏南也沦陷大半,至于剩下的两淮苏北,虽然尚在大清朝手中,但是在长期来看,只有淮盐之利,但也不是长久之计。

从上个月起,不但浙省漕米告绝,甚至连江苏的漕米也告一段落,两淮盐税亦不解京,而是直接供应新受重创的僧格林沁、胜保所部。

因此咸丰的脸显得如此憔悴,他朝一旁的老六奕:“六弟,你倒是朕拿个主意,这红寇势如野火,眼见就要席卷东南,长久下去,国将不国,难道我大清朝二百年的江山,就要败在朕的手里吗……”

奕却不敢大声说话,他知道自己这位皇兄的性子,他只是说了一句:“陛下,如今东南尚有湘军……”

咸丰见奕不敢拿主意,只能转身向另一个老六:“肃老六,你有什么想法?”

户部侍郎肃顺一听咸丰问到了自己身上,他倒是敢拿主意的人:“陛下,恭亲王说的没错,如果东南危局,只能寄于曾涤生、胡润之了……”

“哎……我大清入关两百年,国运就到了尽头了吗?”咸丰帝自言自语:“到了这个时候,居然找不出一个有担当的国人,老六……你的都统,朕还给你!”

恭亲王奕一下子都跪在地上:“陛下,这军机大臣与都统我不要,只求你给额娘一个公道……”

这兄弟之间说的是去年的一件旧事,当时奕生母,也就是抚养咸丰成丨人的孝静皇后辞世,兄弟之间为了孝静皇后的谥号起了争执,最后奕遭遇人生中除了立储之后的第一次重大挫折,免去了军机大臣、宗令、都统。

今天恭亲王旧事重提,就是想为自己母亲讨一个公道,要知道咸丰虽然给了孝静皇后一个“孝静康慈弼天抚圣皇后”的封号,但是“不系宣宗谥,不祔庙”,历史上到了同治即位才“祔庙,加谥”。

而咸丰也是恨恨不平地说道:“这是我们兄弟的江山,你替额娘争一个成谥,我应了,不过老六,你得拿个主意。”

恭亲王奕论机敏见识,确实在咸丰之上,只可惜格局有限,他当即说道:“陛下,如今东南糜烂,八旗无人可用,只能暂用曾国藩、胡林翼、骆秉章诸匹夫,待平定贼乱再作设想,只是曾胡骆之流难堪大用,如今之策,只能用洋夷之兵了!”

他总结了一句:“可借英吉利兵、法兰西兵、花旗兵平乱,万万不可借俄罗斯兵……”

yuedu_text_c();

咸丰却是问了一句:“为何不可借俄罗斯兵?”

第413章 升火

只是话一出口,咸丰又已经后悔,为什么不能借俄罗斯兵,大清的龙兴之地在哪里,这事情不是很明显吗!

因此他转口又问了一句:“虽然俄罗斯是心腹之患,而英吉利、法兰西是肢体之患,但是借师助剿,却以俄罗斯最为积极,说该国有精兵百万,战时又可征集百万,而且出兵之前,可接济洋枪洋炮数万杆,恭王怎为如何?”

恭亲王当即说起了一件事来:“林则徐公辞世之前的金玉良言,陛下难道忘记了吗?”

“俄罗斯必为中国之患啊!”只是咸丰意味深长地说道:“我不仅仅是中国皇帝,也是我们满人的皇帝啊……”

……

“好一个狼子野心!”柳畅很快从上海得到了这个明确的消息:“法兰西已经向上海运来了两营步兵,俄罗斯亦准备向上海增兵一营或一连……”

柳畅倒是没想到英吉利居然在这其中保持着中立态度,英国香港总督向柳畅表达了他的私人意愿:“我希望能与贵军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而且希望贵军亦能尊重上海的中立。”

英国人不介入的话,光是法国加上俄罗斯掀不起多少风浪来,虽然这两个国家都属于陆军强国,但是在本土万里之外投入几万兵力,却是他们力有余而心不足的,更不要克里米亚战争让这两个国家都元气大伤。

出于柳畅的意料之外,正是俄罗斯与法国的战争威胁,反而让上海的西方人士更加倾向于虹军,他们表示能无限量地供应虹军武器弹药和一切需求的物资,而回报只是请柳畅允许他们在虹军控制的区域内开设工厂、勘探矿产,至于铁路这样垄断性的行业,他们只是试探地询问了几句。

很显然,这些西方人士更注重的是商业机会,而不是什么西方列强的一致,这也让柳畅看到了胜利的希望,而一旁的许月桂就有些紧张起来:“检点,我们是不是把第一师把江西调回来!”

作为虹军第一号王牌主力,现在第一师刚刚在湖州附近实施一个星期的治安作战,歼灭清军四千多名,将广德宁国附近的清军扫荡一尽,然后南下准备向江西跃进。

“曾国藩在上游才是心腹之患,俄罗斯与法兰西不是肢体之患而已!”柳畅倒是看得很清楚:“我们虹军现在蒸蒸日上,区区夷兵,还不放在我眼里。”

“但是也应当有所准备了!”许香桂觉得自己这个小丈夫太不把洋兵放在眼里了:“当年道光爷与英夷开仗之前,也是如此轻慢……”

柳畅却是这个时空对于列强了解最多的人,他说道:“法兰西人虽然增兵上海,但是要与我开仗,至少要三个月……”

事实上,三个月已经是很乐观的估计,如果考虑到从另一个半球调集部队的话,恐怕要半年时间才完成部队的集结,毕竟法国不象英国那样,进攻中国可以轻轻松松地将印度的部队调过来。

“可是只有三个月啊!”许香桂说道:“才三个月!”

“你说我三个月能怎么办?”柳畅很轻松地说道:“三个月,我可以拿下一个完整的江西了,甚至还可以把半个安徽拿下来……”

许香桂却不认同柳畅的看法:“可是浙江一省,强师劲旅太少了,而且都集中在湖州一地!”

“那就够,光是湖州一地,足以让法兰西一国望而生畏了……”

当然柳畅也决心作了一些准备。

……

法国人与俄罗斯人可以武装介入中国内战的消息,只是掀起了一些小小的波澜而已,但是这反而加剧了湖州煤铁大会战的步伐。

不管怎么样,湖州这么一个地区都很适合作为一个新兴的工业基地,唯一的不足就是这里缺乏足够粮食--大部分土地被回报更高的丝绸、茶叶和其它经济作用所占用了。

但是围绕着太湖沿岸,这里却有着中国产量最高的粮产区,因此整个虹军都以惊人的热情建设着这个工业区,而六月份的阳光下,终于有了最初的结果。

朱九妹拉着朱海兰的说道:“姐……不错吧,我们建造的船……”

与朱海兰看过的太平军民船以及清军战船相比,这确实是一艘大船,虽然没有流性型的设计,但是整体来说,这艘战船的外观设计美观而典雅,与他所花费的金钱成正比。

“有名字没有了?”

朱海兰问道:“这艘船也能不用风帆就能开了?”

yuedu_text_c();

她知道虹军之前已经有若干艘蒸汽船,这些船的来源复杂,在航效率也一般,但却是在浙江沿海完全压制清军水师与海盗船,甚至有一种说法,虹军的一艘蒸汽战船,在效率上相当于一百艘木船。

朱九妹就很意地说道:“当然能开,而且连蒸汽机的操纵人员都是我们自己人,至于名字,已经定好了,震泽……”

震泽是太湖的旧称,这代表着这艘蒸汽战船的建造目的并不是用于争夺制海权,而是内河与内湖制水权的争夺,而朱九妹继续拉拢着自己的姐姐:“姐姐……来我这边吧,比陆军轻松!”

“可是我好歹打开了局面,又要……”朱海兰还是有点犹豫:“让我再考虑一下吧!”

“不用考虑了!”朱九妹告诉了朱海兰一个重磅炸弹:“如果要带步队的话,不如来我们海军,我们海军准备组建第一个陆战旅了,你过来的话,刚好合适。”

“陆战旅?”朱海兰被这个消息所震惊了:“我记得你们海军的步兵加起来也不到三个营啊?”

在过去的岁月里,虹军水师虽然装备了大量战船,但大多数时候并不主动参与陆战,海军步兵大多数时候没有存在感,总量也很有限。

但是之所以要改组为陆战旅,也是准备对待着列强接下去可能进行的干涉,柳畅根本没打算把这个陆战旅作为登陆部队来使用,而是准备用来充当纯粹的陆军部队,只是活动范围限于法俄军队可能登陆的浙江沿海而已。

朱九妹答道:“检点有计划,对我们海军来说,也是一个机会,可以将陆战队独立出来,张斯桂很有意这个位置?”

“他自己兼任?”

“不是,他的人!”朱九妹答道:“不过叶娘娘这边也有意,具体人选还没定下来。”

朱海兰的心剧烈跳了跳,她说道:“九妹,你觉得我怎么样?我是当过主力步兵团长的人,带一批干部去陆战旅没问题吧?”

“这?”朱九妹哪想到朱海兰的思路这么跳跃:“那是陆战旅啊!”

“就因为是陆战旅,所以我才想你来帮我!”朱海兰的回答很直接:“这机会不容易啊!”

两姐妹正在谈论着这个问题的时候,后面却有人答了一句:“朱姑娘,我建议你放弃这个计划,因为这个旅长我已经有人选了!”

“检点!”

朱海兰有些失望,却赶紧迎接上去:“检点你怎么连个卫兵都不带就过来,是谁有这样的运气啊?”

“暂时保密!”柳畅回答道:“九妹,今天试航的煤,是外购还是自采的?”

朱九妹回答道:“外购的,不过平时运行的时候,只能用自采的,不过自采的煤也不怎么够用……”

“产量这么小?”柳畅稍稍有些吃惊:“不是已经开始大量采煤?”

“可是工厂也要用煤!”朱九妹回答道:“接下去太湖基地准备继续建造五艘蒸汽战船,每个月要使用的煤是一个很大的数字,如果数量不足的话,会影响到部队战斗力……”

整个太湖基地准备以每两个月下水一艘蒸汽战船的速度组建这一只内河舰队,看起来数量不小,但是考虑到平均三艘蒸汽战舰往往只能有一艘随时投入作战的效率,实际数目并不多。

柳畅点点头:“我帮你问问,不过自用的煤,品质行不?”

实际对于锅炉煤要求极高,往往是最好的煤才能用,但是朱九妹要求很低:“现在能有煤用就不错,哪敢挑三捡四,检点,你给我作个主。姐姐既然争陆战旅旅长没机会,不如过来帮我的忙。”

柳畅问了一句:“海兰,暂时离开六十三团的感觉怎么样?”

“百感交集!”朱海兰答了一句:“百感交集。”

虽然与六十三团的关系只持续了两个月,但是朱海兰却对自己带过的这个步兵团充满了感情,她说道:“检点是准备让我回六十三团去?”

她知道现在第六十三团只是指定代理团长而已,如果自己能回第六十三团,那真是意外之喜,柳畅却说了一句:“我之所以把你强行在湖州留下来,当然是另有安排……”

“另有安排?”朱海兰不知道柳畅的另有安排是指什么:“检点,您是指?”

柳畅刚想回答,朱九妹却是说了一句:“检点,震泽号开始升火……”

yuedu_text_c();

柳畅点点头,却是多说了一句:“不过这恐怕要委屈海兰了,你随我回杭州。”

“杭州?”

第414章 老人

“没错!”

柳畅回答朱海兰:“要委屈海兰姐了。”

朱海兰非常想知道柳畅给自己的新任命是什么:“检点,你的命令我照办,但是我想知道,您让我接下去干什么?”

柳畅稍稍犹豫了一下,终于给出了肯定的答复:“那好吧,接下去燕王府的后宫事务,要由你来主管。”

“燕王?”朱海兰很快就想通了这个燕王是谁:“见过燕王殿下!”

柳畅当仁不让地接受了朱海兰的大礼:“现在还不到即位的时候,到了杭州才行,燕王扫北,取的就是这个名头。”

燕王扫北,当然是席卷北方了!柳畅虽然不迷信,但是觉得这个意味不错,因此就用了这个燕王的封号。

朱海兰对这个职位也很满意,虽然离开自己一手打造的第六十三团,而第六十三团有两千多名官兵,这个后宫女主管的位置反而居于诸位娘娘之下,手下顶多管着几十人。

但是这个职务和她在东王府的女承宣一职一样,都是位高权重,特别是燕王府的后宫事务主管更是如此,不知道有多少人想与自己结上关系。

她倒是想着法子先讨好柳畅:“检点,您的后宫现在也可观啊!不过比起东王来说,却是不值得一提。”

算上许月桂与许香桂这对姐妹花,现在后宫已经有三位娘娘,两位准王妃,但是与杨秀清一比,却是根本不值得一提。

杨秀清被杀的时候,他东王府里的五十二位王娘也同时被杀,同时还有若干位没有正式名份的女人,被杀者甚至包括了好几位孕妇,朱海兰就提及了这件旧事:“东王不但精力过人,百且后宫的关系也调停得挺好!”

虽然难免有冲突,但是东王的后宫总体上比较和谐,比起洪秀全琰说,他是一个很有欲望的男人,因此处理起后宫事务来也比较强势,比天王洪秀全来说,他更能满足后宫的需求。

天王洪秀全就是古今帝王中唯一的异类,他不喜欢庶务,而全身心地投身于宗教事务之中去,根据后人的研究,洪秀全在这方面的精力可以说是充沛之极,几乎每天都会有宗教事务的谕旨下达,有些时候他会亲自编写数万甚至十数万字的著作,还会亲自调整天国神仙的位次,有些时候更是为了一些细小的调节而绞尽脑汁,比说给杨秀清增加一个宗教性的封号。

但是他在后宫关系处理得很失败,他对x欲追求不高,在天京那么多年,又有那么庞大的后宫,出生的孩子很少就可见一斑了,事实上,在整天天京期间,后宫不停地在造反,即使被洪秀全活活打死数人,都无法压制这些无法得到满足的女人。

相对而言,杨秀清的后宫规模相当,但是在处理后宫关系上就成功得多,朱海兰继续向柳畅进言:“检点,东王的后宫之所以能调停得多,他精力旺盛是一方面,另一方面……”

朱海兰压低了声音,向柳畅进了一言,柳畅点点头,有些时侯百命也是后宫之主迫不得已的选择,何况朱海兰的法子不止一种,她把杨秀清当年怎么调停后宫关系的法子,甚至包括一些小游戏都说出来:“东王当年就是这么办的,我看他的后宫总体上是满意的……”

“看来我是选对了人!”柳畅点点头:“这次跟我去杭州,把后宫的章程都建立起来!”

在现在这种情况下,虹军只能暂时定都于杭州,无论苏州还是常州都不合适,那边朱海兰轻声问道:“那我把该置办的东西都置办起来?”

虽然她还是一个处子之身,但是在东王府见惯了杨秀清的风流逸事,这些问题也只是粉脸微红而已。

事实上,他在柳畅的身上看到杨秀清的影子,这个少年与杨秀清有着同样的英伟气质,也有着同样的强烈欲望,她并不认为这是一种失败。

事实上,一个有欲望的王者对于国家来说是一种幸事,古来今来的霸者王者无不如是,杨秀清之所以失败了,完全是因为他之上还存在一位另类无比的天王,但是事实也证明了一点,东王一死,整个天国的国势已经去了七成。

“嗯!”柳畅答了一句:“要花多少钱,你向我要就是。”

正说着,朱九妹却是哼了一声,朝着柳畅与朱海兰说了一句:“检点,震泽号启航了……”

柳畅抬头一看,可不是,震泽号蒸汽战船已经升起了黑烟,呼啸着朝着前方驶去。

看着这飞驰的蒸汽船,在阳光下的朱海兰有一种明悟,这不仅仅是震泽号在启航,而是一个国家开始了他的航程。

燕王阁下,你应当会成为第二个东王殿下,而绝不会重复他的失败!

yuedu_text_c();

……

台州。太平县。

比起去年的太平县更有朝气一些,即使是如此的狂风暴雨之下,仍然有无数的农民被动员起来参加这一次抗洪救灾。

他们看守着每一个重要的位置,并在施季退的调度之下支援着每一个危险的位置,而整个太平县的停火点,就集中在这两个临时搭成的草棚之下。

草棚挤满了围观的农民,他们虽然见过了几回锅驼机,但是现在仍然被蒸汽呼啸的场面所震惊,黑压压的锅驼机带着简易水泵在不停地运作,看着那奔涌而出的水,许多农民都赞叹着:“太好了,太大的洪水也不怕了!”

“是啊,施大人真是功德无量!”

“无量功德啊!这锅驼机不知道能抵多少畜力!”

“至少几十头牲口,而且一运作就是一整机,这次水灾恐怕是挺过去了!”

“是啊,既有退思闸,又有这锅驼机,加上施公亲自调度,今年这场洪水是挺过去了!”

谈话的并不知道,在历史上的咸丰六年,这一场洪水引发了金清闸内闸外民众的又一次大规模械斗,这次又造成了数百名民众死伤。

而凭借着这两台呼啸着抽水的锅驼机,以及施退季修建的退思闸,完全改变了历史,虽然与历史一样的洪峰,但是金清闸却已经有很大把握度过这次洪峰。

对于自己在太平县上最大的政绩,施退季也是得意非凡,他在一台锅驼机旁说道:“不错不错,黄太熟,六县足,咱们太平县今年又是一个好收成啊!”

虽然太平县比起虹军新取的苏常地区来说,粮产简直可以说九牛一毛来形容,而且伴随着战争的进行,象太平县这种老根据地已经采取薄赋宽民的政策,但是对于施退季来说,这可是非常显眼的政绩。

几个绅士都上来恭维施退季:“是啊,施知县今年可是我们台州府最好的一任知县,我估计即使不升官,也能补一个好缺!”

“施知县如果高升,我真不愿意走了,县尊,咱们太平县这么多年来,你可是最好的一任知县啊!”

“施县,你如果真高升了,那我给你送万民伞!”

施退季却是十分谦虚地说道:“哪里哪里,大家还是用心些,把这场洪水应付过去再说,我估计怎么也得在太平县再呆一两年。”

嘴上是这么说,施退季手里却有许多念头,他在太平县担任知县,已经一年有余了,论作出的成绩也确实不算太差,至少不比冯思贤差。

可是冯思贤已经高升到步兵第六十四团担任团长,而自己仍然原地不动,虽然说一年升一级那简直是别人无法想象的高速晋升,但是在虹军这么一个飞速发展的团体,他今年怎么也能再进一步吧。

虽然比起团长来说,县长管的人更多一些,但是施退季清楚得知道,如果现在错过了机会,呆在原地不动的话,或许自己这一辈子只能干个知县了。

旁边有独立营的老干部符闻道打趣说道:“施营,这次听说要组建陆战旅了,你是虹军最老的几个连长,说不定有机会。”

“我算什么最老的连长,陆子云、云天纵他们才有机会,我现在就是想安安稳稳在太平县干上几年,毕竟是百里侯啊!”

没错,在一年多之前,施退季根本想不到自己居然也能管一县的地盘,而且管的还有声有色,但是现在他的目标已经看得很远了。

以虹军现在的发展势头,他的目标至少是一府知府,或者是个旅长,符闻道说的没错,凭借他的资历,绝对有机会到这个级别。

符闻道却说道:“不对,咱们老虹军都有机会,都有机会……”

只是他的目光却集中在眼前的锅驼机,呼啸的机器力量惊人,足够比得上好几头大牲口全力工作了,他的眼睛似乎也有点醉了。

只是正当施退季也想多关注锅驼机与水势的时候,却看到远方的河堤跑来了几名军官,带头的军官带着笑容对施退季说道:“老施,恭喜了!”

“恭喜什么?”施退季答道:“水还没有退了。”

报喜的军官诧异地说道:“你还不知道,这次组建海防旅,检点选中你了!”

第415章 使者

yuedu_text_c();

“海防旅?不是陆战旅吗?老刘,都是老战友,别蒙我?”

施退季得到这个消息之后,第一时间不是兴奋,而是不安,虽然说海防旅挑中了他,可具体是什么安排,是团长还是什么?

那边报喜的老刘说了:“海防旅第一副旅长兼陆战十一团团长……实际就是旅长了!”

“副旅长?”

施退季更是跳了起来:“怎么可能,什么,实际就是旅长?”

“没错!”老刘告诉:“这个海防旅没有正旅长,实际由你代理旅长,至这个陆战十一团,整个海防旅就是这么一个负责机动的步兵团。”

施退思现在没明白过来,他拉着老刘问了半天,终于明白过来了。

这个海防旅是用于浙江沿海地区的守备的机动防御,因此整个海防旅的设置和其它部队都不同,负责机动的部队只有一个陆战步兵团而已,负责几百公里海岸线的机动作战,哪里情况危急,这个步兵团就准备机动到那里。

而剩下的部队不设团,而是编成了四个由旅部直辖的海防步兵营:“老施,检点这是栽培你,明白他的用意没有?”

施退思再不明白那就是人渣,他已经完全明白柳畅在人事安排上的布置了,这明显是栽培,海防旅不设正职的话,只能他卖力表现些,肯定都能再进一步,成为这个海防旅的旅长。

在虹军这个时候,正职的旅长可就只有那么几位啊,虽然这个海防旅的编制小了些,但是施退季对于自己的新任职非常满意:“好!从现在开始,我就是检点的一条狗,检点让我咬谁就咬谁!”

“不是检点了!”刘营长笑咪咪地说道:“接下去我们检点要升燕王了!”

“我也就是燕王的一条狗。”

那边符闻道却是有些不满意:“老施,你也太没骨气了……”

只是下一刻,他已经看到施退季整个人已经走出了草棚,赤着身子朝着雨中走去:“兄弟们,都给我卖力些,咱升官了,你们也有大大的好处!”

符闻道却是白了施退季一眼:“一点好处就……”

刘营长带来的消息没错,水刚一退,那边已经从杭州打来了正式的电报,以黄太玉独立营与台州方向的基干独立营为基础,组建了海防第十一团,由施退季担任海防旅副旅长兼海防第十一团团长,负责宁波以及浙北方向的海上机动作战,同时海防旅还从地方部队中抽调营连干部组建了三个海防守备营。

只是符闻道倒是看得淡了,他觉得自己已经是波澜不惊,哪料想那边却传来了意外的喜讯,施退季拿着电报告诉他:“老符,检点这次也点了你的名字,你是海防第十一团副团长兼一营营长。”

“这是?”符闻道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以为自己一辈子就是一个小连长的份了,因此这段时间牢马蚤话不少,但是没想到居然绝处逢生:“第一副团长?”

正如柳畅载培施退季的用意,这个第一副团长兼一营营长的职务同意有着很深的用意,只要符闻道在现在的新位置上好好干,那么接下去他就是顺理成章的海防步兵第十一团的团长。

“咱们兄弟俩现在又在一起合作了!”施退季的心情大好:“我还是那句话,我就是检点的一条狗,检点让我咬谁,我就咬谁!”

符闻道同样很没品地说道:“没错,我也是检点的一条狗,检点要我咬谁,我也咬谁!”

两个人大笑起来。

……

抚州。

这府城市的战争气氛越来越浓烈,虹军已经攻占了小半个抚州府,而抚州府城附近的湘军也日夜警戒,随时准备参战,只是他们现在终于能松了一口气。

“武红船到!”

“武红船到!”

“武红船到!”

现在抚州府城内外,已经有许多骑马者拿着红旗在宣布着最新的好消息:“浙江处州镇参将武红船到也!”

yuedu_text_c();

这位武红船是谁,马上报喜的人告诉大家武红船参将的光荣战绩,他曾经在处州大破红贼十余万,红贼受此大挫,数月不敢进兵处州,而武红船刚刚一离开处州府,处州府就立即被红贼攻陷。

接下去,武红船驰援金华府,结果在武红船的支持之下,金华府竟然能坚持三个月之久,给予红贼以空前大挫,而他最辉煌的战绩在衢州府,那时候如果不是李元度误信流方言,恐怕红贼已经饮恨于城下了。

就是这么一位战绩极其辉煌的武红船参将,现在已经带精兵数千前来驰援抚州府,同时还带来了大批军械粮饷,有他坐镇抚州,整个抚州府已经万无一失。

这个消息一出,抚州城的粮价立即降了三成,整个抚州府城的人心都安定下来,大家都寄希望于武参将能力挽狂澜,而刘长祐也对武红船十分满意:“虽然兵还没到抚州,但是他送来的三万两白银是帮上了大忙!”

对于刘长祐、刘坤一这些湘军统帅来说,银子到了他们的手里,他们自然是自上而下逐级分肥,尽快汇回湖南老家去,加上武红船送来的数百名新兵,刘长祐、刘坤一看武红船那自然是额外顺眼了。

而此刻的武红船则远在抚州城数百里之外,他身边的已革浙江温处道俞树风说道:“武参将,这样不太好,曾侍郎是让我们驰援抚州府,而我们现在出了南昌城就不走了……”

何止是出了南昌城就不走了,而且还在南昌城外几十里设卡收取厘米,检查来往人员,刘长祐所得的三万两军饷与八百名江西新兵就是这么来的,但是武红船却是说得很直接:“俞道台,我们去支援抚州,我们拿什么去支援,现在既无精兵,又无洋枪洋炮,不若随时机动,保卫省城为好……”

俞树风却是叹了一口气,他说道:“可是现在这般,似乎不太好……不太好……”

现在南昌城外设卡收取厘金,检查来往人员,强行把精壮裹胁到抚州去,这一切都让俞树风深感不安,而武红船却是大声说道:“这有什么,我可是打着曾涤生的旗号来办事的,谁反对我,谁就是反对曾侍郎,谁就是江西全省之公敌!”

俞树风却是很清楚得很,武红船收取的厘金,只有一半以供军需,剩下的一半都归了武红船自己,他轻声说道:“可是方方面面的非议不少,万一曾侍郎嫌我们停兵不进!”

“我们这么拼命替曾侍郎筹饷筹兵,他自然不会过河拆桥,何况他对不起我们,我们还可以去投靠红贼,现在这个世道,捞到手里才是真金白银,咦……”

武红船看了一眼,他发现对面来了几个洋人,这可是希奇事啊!

在江西这个被战火波及的内地省份,平时就是传教士都来得极少,更不要提来了这么五六位并非传教士的西方人士,他当即提着军刀威风八面地走上去:“你们是什么人?”

“阁下可是抗击红贼的著名名将武红船是也?”

对面的洋人金发碧眼,但是武红船总觉得和自己在处州镇见过的英法夷人有些区别:“你好,我就是武红船,我曾经击败了十万……不,是二十万红贼!”

“非常好!”对面的洋人笑了:“我们找的就是你,我们一进入江西就听到了武红船将军的大名,您的名气将远播外洋,我们希望能通过您的关系尽快见到曾国藩侍郎……”

“你们是?”

“我们是北地俄罗斯的义民,正准备与贵军一起合作,共抗赤潮!”对面的使者格外热情:“曾侍郎在哪里?”

……

“正当数千万中国人民处于柳绝户迫害之下的时候,远方的俄罗斯人民伸出了双手,他们敏锐地发现,在抗击柳绝户这一残暴军事政权上,中俄两国有着共同的呼声,因此他们派出了多位信使前往江西省,并同我进行了友好的磋商!”

“谈判双方一致认为,在过去与将来的一段时间,武红船将是全世界抗击红色暴政最为得力的一名统帅,因此俄罗斯沙皇迫切地希望得到了本人的指导,并愿意派遣志愿军到中国作战,而本人一向深守谦虚瑾慎的美德,对于俄罗斯帝国主动要求加入武红船-湖南-俄罗斯抗暴联盟的要求,表示诚至的谢意,但是本人已婚,如果俄罗斯帝国主动下嫁公主,会给本人带来许多困扰。”

“但是俄罗斯使者始终表示,武红船阁下是全世界人民的大救星,他们俄罗斯与本人有着共同的意愿与志向,并极其迫切地得到武红船导师的指导,俄罗斯将始终战斗在反赤第一线……”

“回想当年的豪言壮语,今天俄罗斯极少数统治阶级背弃广大人民的抗赤意愿,居然与柳绝户暴政政权达成可耻的妥协,共同镇压广大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