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催眠师大学生 > 第4章 二千零一十九年一十一月五日 星期2 天气:阴…

第4章 二千零一十九年一十一月五日 星期2 天气:阴…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今天早上何新去学校操场锻炼。经过周六的宿醉何新觉得到了星期二身体才算恢复了。还是年纪大了,身体的恢复慢了。可肥肉却长的快了。以前每周坚持3—4次健身就可以了。现在却每天都要健身,还要注意饮食才行。要不然肥肉一不小心就长到腰上了。而且现在的吸收能力极好。前一天下午吃点冰淇淋之类的东西,到了第二天一早那些冰淇淋好像不是从嘴进了胃里。而是像用了什么魔法,直接抹到腹肌上,变成肥肉把腹肌抹平。何新今天周一早上的五千米跑的很累。今天是短跑和爆发力的田径训练。感觉就容易很多。何新先是慢跑一圈热身,然后再活动一下各个关节,再预热肌肉。然后开始短跑训练。何新发现今天有几个女生坐在跑道边的长椅上看著自己。何新扫了一眼,用现在的话来说应该叫小迷妹吗?何新不太确定,以前这种叫花痴吧。何新预热几组之后开始练起跑,这时候操场上的人开始多起来了。何新在一百米跑道的最外侧。等到跑道上没人了再开始跑。

???“哇,跑的真快啊。”

???何新在最外侧跑道,这样理这几个女生很近了。他虽然戴著运动耳机,但是耳机并没有放音乐只是不想别人打扰自己。这样很容易就听到了旁边女生不大却也不小的声音。

???“啊,可不是。等会还跑吧。我拍张照片。”

???何新装作没听见的样子。放松的走回起点。站在起点等著跑道上的几个人慢跑过去。何新站到起跑线后,双脚前后分开,慢慢弯下腰同时抬起头,右手慢慢触底。一瞬间,马上起跑。感觉还是有点慢了。几组起跑之后何新去跳台阶。最后的burpee何新是在篮球场做的。几个小迷妹也悄悄的跟去了。何新趴下做了一个俯卧撑,然后跳起来双手摸篮板。一组只能做5个体力就跟不上了。何新喘著粗气,放松著走,等呼吸平缓了一些理科又来了一组。这样等到第四组的时候何新最后一个实在摸不到篮板了才停下来。然后慢跑回宿舍。

???何新这回大学的生活不打算像以前那么读过了。何新在身体和头脑上都对自己下了很大功夫。身体上有著很系统的训练计划和目标。比如对速度、耐力、爆发力、敏捷性和反应力的训练。具体的就是每周晨练六天三天早上是慢跑耐力,三天早上是爆发力和敏捷性。一周有六天下午或者晚上去健身房训练。读书方面何新不但看了老师要求的所有参考书还经常看一些学术期刊和专著。并且会记笔记。何新的笔记不是简单的记录。而是与书作者的对话。对书的注释,感想,疑问,甚至怀疑。反正在上学的时候老师很多,有些也愿意学生问些问题。不懂的就去问。这也使很多老师对何新有了一些印象。何新有时还会对一些简单的高数题用脑子来算。这样的确很累,但是能用脑子算完一道高数题这所带来的快意和成就感是非同一般的。

???何新回到宿舍简单的用热水擦了下身上。

???“你这样到了冬天怎么办?”陈斌问何新。

???“到时候再说吧。反正冬天时候出汗也少了。”何新回答。的确冬天在学校晨练是个问题。总不能打几暖瓶热水在洗漱间洗澡吧。虽然何新那几年的时候曾经用一脸盆开水兑这冷水在开著窗户的洗漱间洗澡。但是这是学校。不能这么干了。

???“学校的浴室要是全天开放就好了。”温诚梁说。

???“那是方便多了。

听说研究生宿舍里就有电热水器。”陕西的楚禧阳边说边穿衣服。  ???何新穿上卫衣和牛仔裤。“走啊,吃饭去。”等了一会,一宿舍的人一起去食堂吃饭然后去上课。

???上午的第一节课是经济学原理。何新记得这个王教授当年是中青年骨干教师。那时候的经济学讲了大半,期末的时候就去美国做访问学者了。当时这新闻还上了《晨报》。现在回国了也经常参加各种会议。

???“前几天刚参加了一个会议,所以有些课要补一下。大家就要集中一下经历。今天晚上你们班和二班就要补课。在思西的大教室。具体的还要看教务处安排教室。到时候班长通知大家一下。”他看了看前排的何新。何新点点头。“关于前几天开的那个会,大家不要打听开会说了什么。没必要。以前就有学生老问我政策走向什么的,我也碍于师生情谊就透露了一点。没想到他拿钱去买股票了。结果过些天政策下来了。和我说的不一样。他亏惨了。来找我。我说那很正常啊。我就是个提供建议的。而且我这个建议就是从我的角度来说。甚至都不能算是全部的经济学的角度。宏观也不全面,微观也不全面。就是个人建议。等到决策的时候就要考虑很多因素了。不光是经济因素了。所以你们也不要打听,不要猜测。等政策出来之后我倒是可以透露一下我看到的决策的过程。”

???何新笑了。当年自己当学生的时候他就会这么说。而且那个买股票的学生就是自己上届的。毕业之后去了一家证券公司。后来做私募基金。现在偶尔还能在证券新闻中看到他的消息。看来是混的不错。

???经济学原理这节课讲到国际贸易。王教授就举了中美贸易的例子。“美国认为中国的廉价商品侵害了美国同行的利益。我么卖的服装便宜了。美国生产服装的企业就生存不下去了。这就是国际贸易分工的问题。这小服装便宜了。全体美国人民都收益的同时,生产服装的企业通常认为是受伤害的。但是他们也是受益者。”王教授停了一下看看疑惑的学生们。“因为他们的服装生产已经不适合当今的国际形势。我在美国考察了一些服装生产企业。最大的也就百十人了,最小的也就十几个人。这些企业生产的都是高端定制的服装。因为美国已经没有大型的服装厂了。几年前还是有一些的啊,但是现在都没有了。那么这些企业呢的确是在用一些现代化的设备,什么电动缝纫机啊,管理员都拿著平板电脑。裁布都用激光裁。物流打包什么的也都自动化。工人开著叉车一箱箱的装到大卡车上。那卡车不是咱们国内常见的那种卡车。就像是你们爱看的变形金刚里面擎天柱那么大的。当时拍的照片找不到了。”王教授的ppt上了一张擎天柱的照片。同学们都乐了。

???这种讲课方式虽然看上去有那么一点点不正经。但是也是一种不失文雅的幽默。而且还容易让学生记住。何新心里佩服王教授。

???“我说这都很先进了。怎么还竞争不过中国的服装企业呢?我就问服装厂的美国老板。那个老板是德克萨斯人。就是出牛仔的那个地方,很豪爽有点像咱们东北西北人的样子。就告诉我,这算什么啊。和中国的服装厂相比要落后20年。我说这怎么可能。他说就是这样的。不单是中国的人工比美股欧的便宜。中国的技术也比美国的先进很多。服装设计理念也要先进太多了。他就给我拿出一条裤子。我一看,是一个满大街都是的牌子。我就不说名字了。反正在咱们这种一线城市你都不好找。反正我查了,帝都是没有。一般至少得去二三线城市才能找到这牌子的专卖店。这是一条男士西裤。有的同学可能不知道。男士西裤前面要有条裤线的。以前都是自己家要用熨斗熨出来的。现在也得是出厂前在服装厂里高温定型的。那个德克萨斯老板把裤腿反过来给我看里面。里面的裤线上有一条细细的塑料丝。我看好像比头发粗不了多少。这厂长就说,有了这条丝裤线基本就不用熨就能出来了。再加上面料好,裤子不用熨烫了。挂一会就会出现非常好的版型效果。他们始终就没搞明白,这个塑料绳子是怎么粘到裤线里的。这还只是其中之一,还有很多面料方面的技术就不详细说了。后来呢我又到国内的服装厂考察去了。当然不是这个牌子的服装厂。是国内的一家大的服装厂。结果很震惊。的确像那个美国牛仔厂长说的。比他们要先进很多。他们叉车是用工人开叉车。咱们从打包到装车没有人。一个大仓库全是机器人。就有一个工程师在仓库上面拿著平板电脑巡视著。看看哪有什么情况调整一下。什么激光裁床,流水线。那都是国内十几年前就开始用的东西了。所以在全世界比较的情况下。他们没有进步或者说进步慢了,等待的就只能是被超越。这被超越首先来讲就是他们自己的问题。其次呢他们被替代是早晚的。既然早晚会发生的事情那么索性早点发生。他们好找别的行业。该产业升级的产业升级,该找工作的找工作。或者该去个社区大学再学习的就去学习。”看到同学们有些惊讶王教授接著说“以后啊知识更新的很快,不能像我父母或者也许个别的你们父母那代人那样。不学什么也能过一辈子。你们这代人以后要把学习当成吃饭睡觉喝水一样的事情。碎片化学习和系统学习交织,并且保持终身学习。好,再说说国际贸易。那么为什么还会有贸易保护主义呢。可以分这样几个层面来说。首先就是对自己的不自信,然后就是选票操纵,还有就是利益团体游说。”王教授逐一解释了除了教科书上的观点还加入了自己的观点并结合现在发生的事情。讲的真是不错。怪不得每节课总有几个人在后面听课,也不知道是哪个系哪个学校的学生。

???课间休息几个同学把王教授围住问各种问题。有问*能不能被弹劾的。但是大多数都是问一些实际很多的问题比如在大学四年怎么学毕业之后是在国内读研好还是在国外读研好。是不是现在就得做些准备。何新想现在的学生比以前的学生实际了很多。以前大多会傻呵的问题一些不著边际的问题,好像不当个高官以上的官都管不了的问题。现在关心眼前。何新不知道这哪个好,也许走中间路线,两种问题都关心一些好吧。“好,我去办公室休息一会喝点水。何新啊,你跟我过来一下。”王教授叫何新。何新也有些惊讶,毕竟在这一圈人中何新一直没有说话就是听大家说话。王教授也没有多看自己,甚至都没有看问问题那几个学生多。

???何新跟在王教授身侧后。王教授没说话何新也没说话。快到办公室门口何新快走两步把办公室的门打开。看王教授要去用拿在手上的保温杯接水就拿过来去接水“全接开水还是兑一点温水?”何新问。

???“都接开水就行,里面还有一些温水。”王教授坐到沙发上。这是一间小的教师休息室。一层就这一间,所以别的老师走的就有点远。很少有老师愿意课间来这坐著,都是在教室坐著。现在这里只有王教授和何新两个人。何新把水杯放到沙发侧面的茶桌上。

???“你也坐。何新你多大?”

???何新看一眼王教授,好像他不应该记得自己。而且就算记得也必须坚持自己的履历,不能让任何人阻挡自己花了那么大精力做的重头再来的事情。“20,比这一届的学生大了一岁。我重读了一年。”

???“哦……”王教授从兜里拿出烟点上一支。“你怎么重读呢?我看你学习应该挺好啊。”

???“我在高二的时候出了一起交通事故。住院三个多月。所以耽误学习了就重读了一年。”何新回答。

???“哦……”王教授吸了口烟。“现在说毕业有什么打算有点早。但是也得计划一下。你初步有什么打算啊?”

???何新心情放松了一些。“读研,而且在国内读研也挺好的。不一定非要去国外读研。感觉国内现在也挺好的。”

???“嗯。”王教授点点头。“对,国外的经济理论对国内还是有些不同。有些理论并不能完全适应中国国情。咱们做的很多事情都是前无古人的。而且中国发展很快机遇很多啊。你考虑过在咱们学校读研吗?”

???“能在本校读研当然好了。”何新连读研也是刚想的更别说是在哪读研了。

???“我现在就带研究生。但是每年只带一两个。没办法工作太忙。到时候你来读我的研究生怎么样啊?”王教授现在就邀请了。

???“那当然是我的荣幸了。”才大一开学两个多月就要收自己当研究生,何新也觉得有点突然了。可能是自己把他留的每篇论文写的太好了?或者把他要求读的参考书都看了?也许吧,他要求读的参考书和以前学的时候差别就是换了几本。何新每次在读参考书的时候都是把以前读过的那几本下载电子书,没看过的用京东买来。京东真是太快了,经常是上午下订单下午就送来了。然后很快的看完再写小论文。这样就能会写的很好。其实何新的工作经验以及在里面的积淀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何新在里面的阅读量很大,而且时常思考一些问题。这样王教授要求读的参考书他有的在里面就读过,王教授要求写的方向他在里面都是思考过的。这些加在一起就让王教授觉得何新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我现在有个研究生叫季芩,研二了。你联系一下他。你别的科有学的吃力的吗?”王教授一下转的很快。何新知道这是脑子里想的东西太多,表达有时候有点转的慢了的表现。

“我知道季芩,我来报到那天就看到她了。后来还偶尔见过几面。我学习一直觉得不吃力,到现在也没有。”

“那太好了。一会你俩联系一下。现在就开始帮我做点工作。”王教授从手机里找出季芩的电话号码给了何新。“我看你很成熟,有些话现在就跟你说吧。我看你是个好苗子。在咱们这么多人才的学校里都是很聪明的,主要是还有一种灵性,然后还努力。这三者加在一起的人不多。我也想一辈子能培养出几个人才来。所以现在就急著把你定下来。我现在带5个研究生,有两个是在职的。这俩一个是高官一个是个国企的头头。可以说我的研究生前途都会一片光明。但是你还要接著努力。”说完王教授看著何新。

何新觉得这时候表态是必须的,但是还应该说点别的。“谢谢王教授给我这次难得的机会,这机会一辈子也不多。我肯定会抓住的。一会下课我就联系师姐,好早点为老师工作。”

对于能在大一就得到王教授这样的器重有些出乎何新的意料。何新下午在健身房边健身边想。空空荡荡的健身房只有几个人在健身。这是何新喜欢这时来健身的主要原因。现在对研究生的竞争这么激烈吗?何新想健身之后应该查查。

“何新,这个是太累了。”孙嘉弥在何新身边说起来。 对,她缠著何新一起来健身了。

“嗯,是有点重了。你空手做吧,别拿哑铃了。”何新让她做侧平举练三角肌。

“那会不会把肩膀练的像你那么宽啊?”孙嘉弥问“我可不想练太宽,都不像女生了。”孙嘉弥看了眼不远处一个穿紧身衣在锻炼的女生。

何新看过那个女生,并不算很壮。而且身材还挺好。孙嘉弥之所以这么说就是有点吃醋。因为刚才那个女生过来说过两句话。“嗯,不会的。肌肉想练的大得很努力,还要有营养和休息配合。不容易的。放心练吧。”何新自己拿起10kg的哑铃开始做侧平举。何新把两个人的训练计划调整到一样。这样就方便何新带孙嘉弥训练了。

何新上午联系了季芩。季芩说王教授已经说过。还说早就听王教授说过何新的论文写的很有水平之类的夸奖一番。还要了何新的课表,问何新一般什么时候有时间。要何新有空就来办公室帮忙。何新欣然接受了。一会健身之后就要去帮忙了。

何新看了眼手上的智能手表。何新以前喜欢戴机械表的,而且还收藏了不少名表。在10年前被收去了一些,还有一些留在那四所房子里留下来了。那些表到现在看起来还是很好。但不能戴,何新反复衡量之后觉得还是应该戴这种智能手表。因为何新在那几年也用过。现在是晚上六点,何新吃完饭在宿舍里休息了一会。刚联系完季芩。季芩晚上还要在办公室加班。何新说王教授晚上七点半有加课自己可以在办公室待会。季芩让他先来熟悉一下明天再来工作。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