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九章 复官晋爵
李素并不太喜欢见李世民。
因为每次面对李世民时,他总觉得很有压力,哪怕李世民对他和颜悦色笑语吟吟,可无形中散发出来的帝王之威,仍令李素有些战战兢兢。
穿越者在这个年代里,其实优势并不太明显,有时候甚至落于劣势,比古人多一千年的见识又怎样?别人一辈子经历过的大风大浪,心机城府早已练就得无比深沉,果真要斗智斗力,那些帝王将相们认真起来随随便便可以玩死李素,李素这些年之所以没有被他们打击过,靠的不是穿越者的卓远见识,而是自己会做人,多交朋友少树敌,能在大唐活到今天,并且活得风生水起,很大一部分原因还是因为为人处世。
李素是天生的自由主义者,这类人一生能有多高的成就得看个人,但心里永远对极权抱有戒意,总会下意识与极权者拉开距离,因为在他的心里,极权者是危险的,不可掌控的,哪怕自己被极权者喜爱,内心仍有一种强烈的危机感。
所以李素并不大情愿见李世民,这些年下来,他越来越察觉到“伴君如伴虎”这句话很有道理,正如他现在的写照。
太极宫宫门高立,殿阁巍峨,明日便是上元节了,宫中处处张灯结彩,来往的宦官和禁卫们脸上惯有的冷峻表情也松缓了许多,眉宇间漾着几分喜气。
过太极殿往里走,经两仪门,李素渐渐发现内宫里来往的宦官脸色不大对,个个面带战战兢兢之色,走路落足愈见轻悄,生怕发出一丝声音。
李素心一沉。
进出皇宫次数多的人都知道,宫里宦官们的脸色是风向标,他们预示着皇帝今日心情的好坏,而皇帝的心情非常重要,它意味着今天面君时自己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触霉头的事情还是免开尊口,否则不但事情容易走到恶劣的极端,而且自己的脑袋在脖子上也不一定长得安稳……
李素一边往里走,一边暗自留了心。
今天一定要管好自己的嘴,还有,时刻以李世民的表情为表情,他哭自己就哭,他笑自己也笑,就算气氛不对也最好不要用“天色不早,家里灶上炖着汤”之类的烂借口,因为李世民绝对有实力把他李素放进汤里炖了。
在宦官的引领下,李素径自来到了甘露殿门口,阶下脱鞋,只着足衣静静站在殿外廊下等候,宦官进殿通禀,不多时,宦官宣进。
李素的朝仪很规范,老老实实垂头屏气,进殿行礼,礼仪一丝不差。
行完礼不能抬头,李素仍垂头静静等待李世民发话。
殿上半晌无声,李素很想抬头看一眼情况,然而想到今日宫中宦官们的反应,知道李世民的心情可能不太好,说不定一抬头就倒了霉,于是只好生生忍住。
很久以后,殿上忽然传来一声冗长的酒嗝儿,然后便听到李世民略带几分醉意的声音。
“李卿免礼,来人,赐座。”
李素听得一阵牙酸。
“李卿”……啧!
看来喝得不少,不然绝不会叫得这么肉麻。
殿内侍立的宦官急忙搬过一张软席,席上置一矮桌,李素乖巧地跪坐在席上,继续沉默。人家心情不好,尽量别说话,多说多错,祸从口出。
抬头飞快扫了李世民一眼,李世民面色潮红,眼神迷离,胸襟敞开,露出一巴掌宽护心黑毛,一条腿盘着,另一条腿却放荡不羁地搁在矮桌上,活脱一副吃霸王餐的混混模样,显然真的喝高了。
李素撇了撇嘴,真是不拿自己当外人啊,若换了魏征那老家伙在场,你敢这个样子试试?以魏老头的脾气,骂你半年都正常。
李世民浑然不觉眼前这位忠臣正在默默吐槽他,自顾端杯饮尽一杯酒,然后抬眼看着李素。
“卿所擅者众,震天雷,香水,烈酒,还有冬天的绿菜……说到震天雷,此为国之重器,朕甚看重,可是若说朕个人最喜欢什么,唯你家自酿的烈酒,入口厉烈,一杯可消世间万愁,甚善!来,作为此酒的酿造者,理当与朕共谋一醉,方不负此盛世,不负此美酒!”
话音落,宦官马上捧来一小坛酒,酒坛很眼熟,正是李家酿酒作坊为太极宫每年特酿的贡酒,其酒比外面市面上的更醇厚,蒸馏和过滤的工序也格外多了两道,否则怎配称之为贡酒?
见面前油光发亮的陶酒坛子,李素脸色发苦。
虽说酒是他酿的,可他从来不喜欢喝自家酿的酒,在他眼里,自家作坊酿的酒只能算商品,而且李素的酒量并不好,这种烈酒几乎是一杯就倒,两杯就飘,今日若真在这甘露殿里喝了酒,恐怕醉后会出洋相,更严重的是,在心情不好的皇帝面前撒酒疯,下场应该不会太好……
“陛下,您了解臣的,臣……不胜酒力,恐扫了陛下的雅兴……”
话没说完,李世民龙眼一瞪:“喝!”
李素只好乖乖端杯一饮而尽,当然,玩了一点小心眼,一只足足四两的漆耳杯,进嘴里的酒其实只有一丁点儿,动作看似豪迈,实则绝大部分全洒在前襟上了,嗯,跟前世港台武侠片里学的,每次电影里那些侠客喝酒李素就觉得很尴尬,气势表现得豪气干云,实则全拿酒洗衣服了,偏偏一桌的人都瞎,愣是没看见,喝完后反而一阵轰然叫好,也不知同桌的客人全都缺心眼呢,还是看到侠客随身带了兵器不敢斤斤计较……
李素的表现也很完美,不过没有等到预想中的叫好,反而听到李世民鄙夷的嗤笑声。
“喝个酒也偷奸耍滑,李子正,你这辈子就不能堂堂正正做件光明正大的事么?”
李素眼皮直跳,总觉得李世民话里有话,抬头仔细看了看他的表情,却一无所获,似乎李世民这句话真的只是针对自己喝酒耍心眼,没别的意思……
“除了喝酒,臣干别的事向来是一身正气,磊落坦荡。”李素半真半假地试探。
李世民嘿嘿冷笑两声,却揭过话题不说了。
“真腊国的稻种已到长安,连同真腊国的百余老农,全都送进了农学,此事你知道吧?”李世民醉眼迷蒙问道。
李素应是。
李世民叹了口气:“三五年后,真腊稻种改良约莫有个结果了,举国粮产能多出三成,此皆子正之功,此功……堪比开疆辟土,是为定社稷,安天下之大功……”
李素急忙垂头道:“臣只是顺势而为,不敢居功。”
李世民摇摇头:“是你的功劳就是你的,莫推让,朕自即位以来一直赏罚分明,这些年其实你大大小小立下不少功劳了,可朕却一直没有升赏你,一来因你当时年少,升赏太过恐招朝野议论,为你招来是非,二来,你的性子委实需要磨一磨……”
顿了顿,李世民忽然盯着他的眼睛,缓缓道:“李子正,你在朕的眼里如同一柄利剑,这些年交代给你的差事,无论多么棘手,多么麻烦,只要交给你,你从未让朕失望过,朕很庆幸,有时候夜深之时,朕甚至暗暗感激上苍,让朕发现了你这样一位人才,可是,你的性子实在太锋利了,哪怕你尽力隐藏了锋芒,哪怕你曾经在西州那样的尸山血海里打过滚,可你的锋芒仍旧未曾磨去,朕说过,你是一柄利剑,但利剑虽可伤人,亦可伤己,所以这些年你立下不少功劳,朕仍然不敢将你封赏太甚。”
听到李世民难得对自己做出的一番评语,就算李素明知这番话多少有几分邀买人心之嫌,李素心中仍泛起了波澜,一股难言的感动涌上心头,然而听到后面那几句,李素却忍不住争辩道:“陛下,臣这么懒的人……您说我‘锋芒’,这个……”
李世民的目光忽然变得锐利起来,盯了李素的脸一阵后,冷笑道:“‘懒’是一回事,‘锋芒’又是一回事,所谓的‘懒’,只不过是你刻意隐藏锋芒的一种手段罢了,朕活了这些年头,若连你这个少年郎都看不透彻,这把年纪未免白活了。”
李素额头微微渗出了汗。
不愧是天可汗,一双眼睛能直透迷雾,看穿心灵,在他面前自己几乎是赤裸的,好羞耻……
见李素讷讷不能言,李世民有些疲惫地半阖上眼,继续道:“这些年过去,你今年已二十有三了吧?”
“是。”
李世民喃喃道:“二十三,真的已经长大了,遥想朕当年认识你,还是贞观十年的事,那时的你还只是一个生涩的农家少年郎,一晃眼八年过去,朕欣见我大唐的栋梁已成材,朕很期待,你还能为朕的江山立下多少功劳……”
似笑非笑地看着李素,李世民哼了哼,道:“当然,也很期待你还能闯出多少祸……”
李素急忙道:“臣这些年最大的长进就是越来越乖了,以后绝不闯祸。”
李世民大笑:“哈哈,先拍拍自己的良心,你说的这句话,自己信么?”
笑声一顿,李世民忽然正色道:“李素,上前听封。”
李素一凛,急忙整了整衣冠,面朝李世民走了两步,然后跪拜。
“泾阳县李素,为大唐社稷立功无数,贞观十一年收复松州,造震天雷以挽颓劣,贞观十二年调任西州,虽万敌当前仍不易其节,浴血死守孤城,贞观十六年代天子巡狩晋阳平民乱,贞观十七年末,挺身而拒吐蕃使团,扬我大唐国威,又献真腊国稻种,解兆民之悬,功比开疆,德泽万世,此而不晋,奚可服众?着李素官复原职,爵可封泾阳县公,可着紫服,佩金鱼袋,赐上殿朝议。”
李世民说完,李素猛然抬头,眼中露出震惊之色。
今日进宫之前,李素大致猜到可能会因真腊稻种一事而将自己的官爵恢复,这是意料之中的,可是万万没想到,不仅官爵恢复了,爵位还给自己晋了一级,这可大大出乎意料了。
二十三岁的县公……
传出去朝野还不得炸了锅啊!
怔怔看着李世民面无表情的脸,李素忽然意识到,真腊稻种这东西在李世民心里的分量,恐怕要比自己预想的重要得多,否则不会在大唐有意削减爵位的大环境下,还破天荒给自己升了一级爵位。
当然,真腊稻种可能还只是晋爵的原因之一,之所以如此重赏,这里面恐怕还掺杂了一些别的原因,而这个原因却不是自己能猜得到的,只能留待日后慢慢领悟。
霎时间,李素心念电转,无数年头闪过脑海,第一反应却是犹豫。
他在犹豫要不要拒绝晋爵,高爵位看似显赫风光,可是也代表着更多的麻烦是非将会找上自己,而李素实在已厌倦了勾心斗角的生活,用自己原本平静恬淡的生活来换这个县公的爵位,无疑是非常不划算的。
抬头看到李世民不容拒绝的表情,李素皱了皱眉。
真是赶巧了,正好遇到李世民今日心情不好的时候,如果此时出口拒绝封赏,恐怕后果很严重……
“臣……谢陛下隆恩。”李素只好俯首谢恩。
李世民笑了:“恭喜你啊,李子正,才二十多岁的年纪已封了县公,大唐立国以来从未听闻,倒在你我君臣这里开了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