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平河第一村 > 第一章 初到大石桥村

第一章 初到大石桥村

没有了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时间:二零一五年八月底

地点:大别山市平河县八里乡大石桥村

李中山看着远去的邮政小三轮,内心五味杂陈,他抓起地上的一个大包裹扛到肩膀上,一步一步地朝着大石桥村小学走去。

包裹里是李中山母亲从老家给他寄的秋冬衣服和鞋子,因为时令快到下秋,李中山母亲担心他在山里冻着,就早早地把家里的厚衣服给他寄来了。

李中山今年二十四岁,刚刚从省工业大学毕业,由于从小体弱多病,他整整比同龄人晚了两年才开始上学,所以他的年龄就比他的同学们稍大了两岁左右。

在毕业之前,李中山报考了省里组织的选调生考试,曾在学院里担任学生会副主席的他自然能力不弱,一路过五关斩六将,最终成功上岸。

在刚考上的那段日子里,李中山全家都沉浸在一片喜悦之中,毕竟找好工作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何况又是在体制之内。李中山本人也是春风得意,就等着一毕业就去机关里发挥所学,大展拳脚了。

但现实却往往不如期望。李中山在毕业之后经历了一个月的学习和培训之后,被从上到下一级一级地分配,直到被县里分配到八里乡。但这还不算完,李中山刚一到八里乡,乡里的陈书记和王乡长马上就安排他到大石桥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全面负责大石桥村的脱贫攻坚工作。

李中山心里是一百个不愿意,按照他心里的意思,即使去不了县发改局或者工信局之类的机关,组织至少也要在乡里给他安排个与工业沾边的岗位,才好学以致用,毕竟他的专业是工业。但组织偏偏要把他安排到农村,他自认为实在有点杀鸡用牛刀的感觉。

李中山一开始向两位乡领导据理力争,希望重新考虑工作岗位,理由无非就是对农村环境不熟悉,专业不对口等等。但当那两位乡领导表示他们也是各自负责一个贫困村的脱贫工作时,李中山就再也推辞不下去了。

到最后,李中山只得答应会如期去大石桥村报到,不过他考上选调生的那一份意气风发早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就这样,李中山在县扶贫办里匆忙学习了半个月之后就赶到大石桥村上任了。由于大石桥村的村部只有两层办公小楼和一个大院子,没地方可住,李中山只得在大石桥村小学里的一间空房子里勉强栖身。

李中山住的房子是一排瓦房中的一间,那排瓦房本来是大石桥村七八十年代的教室,后来县里拨款盖了新的两层教学楼之后,那些老教室便空下来了。

村里的周支书和刘主任安排人把那间老教室清扫了一番,并隔成两间,添一些简单的桌椅家具后,又打了一口灶台,李中山才勉强有一个落脚之处。

李中山从小在县城里长大,自然住的是楼房,要说瓦房,还是他小时候去外婆家里住过,但那也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现在他猛然又住进瓦房,一时心里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滋味。

不过当李中山在村里转悠了几天之后,他又觉得住瓦房也不算啥了,因为村里至少一半的人家住的都是砖墙瓦房,住进楼房的只有三成左右,余下的两成住的还是土坯瓦房。

当然,李中山在村里转悠不只是为了看看老百姓住的房子,他的第一个任务是要先把大石桥村的家底摸清楚,而在周支书和刘主任的轮番陪同下,李中山很快就对村里的情况有个大致的了解。

大石桥村位于大别山北麓,面积差不多有十六平方公里,全村人口一千八百多人,六百多户,男女基本各半,男青壮劳力有四百多人,但有三百多人都在外务工;女青壮劳力也有四百人左右,不过只有一百多人在外务工,所以村子里剩下的基本上就是老人,儿童和一部分务农的妇女。

大石桥村的地形地貌属于浅山区,村中多山而少田,平均下来,一人能有七亩多的山林,但只有一亩多的田地,再剩下的就是河溪塘堰了,若按比例概括一下,基本上就是六山三水一分田;田都是水田,不过基本上七成以上的田都荒了,而山上的经济作物则是板栗树。

李中山最初一听说每户差不多有将近十亩左右的板栗树时,也很是诧异为何大石桥村还是沦落成贫困村,但后来他才知道大石桥村是成也板栗,败也板栗。

原来大石桥村从九几年就开始引进板栗树种植和嫁接,那时板栗的收购价每斤将近三元左右,是名副其实的高价,所以很多人家轻轻松松地就成了万元户,也陆续从土坯房盖起了砖瓦房。

尝到甜头的村民们自然是扩大规模,都盲目地开荒种植,从两亩三亩到七八亩,甚至山多的村民能种到十多亩。而那几年的化肥,农药,人工也是年年在涨,成本一年也比一年高,但板栗的收购价却没有跟着涨,甚至每年都还在微跌。造成的结果是虽然板栗的种植规模年年在扩大,但村民们的收入却不升反降,甚至有的还出现了亏损。

直到有两年,不知道是因为气候还是其他原因,大石桥村的板栗连续两年绝收,这就让大部分村民们一下子就返了贫。而从那之后,大石桥村的村民们就不怎么打理板栗了,因为即使是在丰年的情况下,靠板栗一年的收入还不一定够人工和化肥的成本,更何况板栗树还经常三年两绝收。

到后来没有收入的村民们大部分都出远门务工了,就是留在村里的劳力,顶多也只是在丰年的时候去山上捡一些熟透落下的板栗,但最后平均下来一人也只能卖个两三千块钱。

至于出门务工的青壮劳力,在工地上平均一个月的收入也能有个四千多元,除去花销,一人能省下来三千元左右。但这些青壮劳力的情况往往都是一个人挣,一家子人花,也只够混个温饱而已,一年下来基本上没有余钱。若再碰上个婚丧嫁娶或者子女上学老人大病之类的大事,往往又得欠上一屁股债。

而那些在工厂或者店里打工的八零九零的青年们,工资也不高,还往往都花的一分不剩,就更不要提能不能补贴一些家用了。

大石桥村的山带不来什么收益,至于水就更不用指望了。大石桥村虽然面积不小,但实际上也就三条大冲而已,分别叫陈家冲,西冲和柳家冲,每个大冲里又各包含有几条小冲。而每条大冲内都有一条不大不小的河,到下游时,三条冲陆续汇聚在一起,形成一条稍大点的河,村民们都把那河称作龙尾巴河。龙尾巴河上有一座二十多米长,三米多宽的大石桥,颇有些年份,相传是清朝时建的,大石桥村也是以那座桥才得名。

但那三条大冲年年都会发洪水,河中养不了什么水产之类的东西;而水之所以能占大石桥村三分的比例,除了一个大水库之外,还因为河滩比较多,不过河滩里都是一些沙石,对老百姓来说又没什么用场了。

至于大石桥村最后那一分的田,就更谈不上什么收益。平均一人一亩多的田,一家也就三四亩,但大部分人家早就将田荒了,因为种田即使是风调雨顺的年份也只够本钱,要是稍微有点差池,赔钱那是板上钉钉的事。

李中山也曾算过种田的账,在丰收的年份,每亩田能产水稻一千一二百斤左右,一斤水稻的价格也就一块出头的样子,但一扣除种子,化肥,人工费等杂七杂八的费用,算下来每亩水稻基本一分不剩,因为大石桥村受制于地形限制,水田都是一小块一小块的,高低不平,所以无论是插秧还是收割,都没法使用机械,只能用传统的人工进行耕种,最终造成的结果就是效率低,成本高。那些还种着田的人家,基本都是不忍心将良田荒废,但也基本全靠国家给的种田补贴勉强撑着。

山里的夜晚异常宁静,李中山在脑海中反复地过滤着大石桥村的基本情况,每多想一遍他的眉头就多皱起一分,到最后想了半天也没个头绪,他又看了一下手机上的时间,已经是夜里十一点半了,他强制自己不再想任何事情,片刻,疲倦如潮水般涌来,他才沉沉睡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没有了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