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 李临洛阳
李怀坐于马上,整个人的心神,却好像飘飞了起来,正用一种非常奇异的视角和感知,笼罩着这座千年古城。
洛阳。
即使是以李怀虚构的世界为基础,补完所呈现出来的这个世界,这座城池已经承载了许多的历史和过去,蕴含着诸多别样的温度和意义。
而根据李怀这些时间以来,逐渐了解到的信息来看,其实过去的历史,也有春秋战国之类的,只是后面逐渐有了分歧。
只不过,此世史家可没有穿越前那般完善,更没有什么完整的体系,想要查阅要翻阅太多文献书籍,李怀一直也没有太多时间,并没有深究。
“但没有想到,我在大周乱世获得的能力,居然让我体会到了这大宁世界几朝古都的韵味……”
他的目光,远远地延伸出去,越过了城门口的那一群人,直接落到了那座古城之上,暗暗感慨。
时光与岁月在这座城池上留下了斑驳痕迹,即使远隔几里地一样能感觉得到,更重要的是,那淡淡的、不断散发出来的金色光辉,宛如落日的余晖一样,虽不刺眼,却醇厚明亮。
“这应该便是无数人寄托在这座城市上的意念了,同时也代表着厚重的历史,在其他城市上很少见到,甚至就连长安都没有这般清晰,这固然是因为我最近经常前往大周乱世,又待了几年,另外也是因为,这是一座刚刚经历过混乱和波澜的城池。”
带着这样的想法,他的目光慢慢转移到了城门前的那群人身上。
或许是因为注意到了洛阳这座城池的特殊,顺带着李怀自然而然的凝聚了主角光环和气运金光,他的双眼隐隐放光,眼睛里的世界和平时有很大的不同,因此看到的人,也和平时有着巨大区别——
不再是一个人的外表和轮廓,或者说,不仅仅只是这些,还多了他们身上的种种气运波动,当然,也包括了这些气运之间的缠绕、联系,甚至难分彼此。
更重要的是,他们这些人中的一大部分,都和这座千年古城有着明确联系。
“这大概就是人脉网络的复杂,以及本土势力优势的体现了,我得记下来,毕竟未来打仗也好,领兵也罢,到了一个新的地方,配合着我的几个技能,还有这双眼睛……呸呸呸!乌鸦嘴,谁还要再打仗了!现在这个仗被我打成这个样子,可是彻底的安宁下来了,未来战局也就清晰了,就算是他罗致远现在出现在此,原地爆炸,轰平洛阳,也无从改变了!”
好不容易将心底一些不和谐的念头压下去,李怀深吸一口气,看着城门前面,那一个个充满了讨好和敬畏面容之人,不由深吸了一口气。
“我这马上也是要走上成功之路了,虽说有些波折,可在这么说,现在也是功勋名将,先破贼势,又复洛阳,这功劳……这功劳别功高震主了,才好……”
忽然,他又意识到了一个隐患,脑海中无数历史资料飞快流转,越是转,越是让他不安。
“见过君侯!”
“见过侯爷!”
“终于得见侯爷了!”
这个时候,一声声问候已经扑面而来,原来是他所率领的这支队伍,已然是抵达了洛阳城门跟前,于是那一群人呼呼啦啦的都涌了过来。
不过马上就被随行的亲卫、护卫给拦住了。
那伙人却也不着恼,反倒是被这么一拦下来,立刻井然有序起来,按着官职、文武,乃至年纪、资历和地位高低,开始有了明显的分别。
李怀的边上,顾天明策马靠近,笑道:“君侯之威,令这些平日里眼高于顶的世家宗族之主,也不得不退避啊,若是换成了其他人,只是有人阻拦,就难免让他们不快,但现在,你看他们一个个的,依旧是面色如常啊。”
李怀微笑点头,可心里却嘀咕着:“还不知道人家这心里是怎么想的,好在我也没想在洛阳久留,先前抓了关之山,本就打算回去的,结果出了那档子事,现在洛阳都打下来了,这局面清晰很多,功劳也够大了,于公于私,可都不能继续带着了,按着文师之说,朝廷也不会继续让我待下去了,不然对双方都不好。”
他此时想着,对面已经有一个老人走出了人群,被几个人护持着前行,先是与护卫报了家门。
李怀一听是李家老先生,立刻便下马相迎。
他是知道自己的斤两的,虽说在大周乱世学了点本事,可都是纸上谈兵,实战经验纯靠读档,所谓算计谋划,也是连蒙带猜,遵循着一个“我估摸着这事能行,大不了读档重来”的中心思想,勉强布局,最后跌跌撞撞走到了眼前这个地步。
但若是离了眼前这位老先生的相助,难度怕是要上几个台阶。
别的不说,就说带来重要情报的陈善基、徐署,就是靠着李老先生居中沟通,随后和其他世家的串联,乃至王英那位远方亲戚的投诚,里面都有这位老先生出力,于公于私,李怀都不能不郑重以待。
不过,碍于身份和威望,李怀也只能摆出一副平等相待的样子,再多的尊敬,也不好表现出来。
两人简单说了两句之后,李老先生便道:“君侯,这也是洛阳当下还乱,朝廷的那些官员,之前都被罗贼给斥退了,重新提拔了一些人上去,但现在我等重归此地,被罗贼提拔的人,是不敢久留的,于是纷纷退去,因此整个城池内外,缺了官吏,无人领头,方才才显得混乱,但好在您现在来了,洛阳算是有了主心骨!”
李怀点点头,心想你和我说这个干嘛,我这边就是来溜达一圈,来个到此一游,等这套程序走完,正好归去,这里谁爱管事谁管。
不过嘴上还是十分可期的。
李老先生见李怀这般随和,不由暗暗松了一口气,跟着笑道:“还请君侯入城,洛阳百姓无不渴望一睹君侯英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