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地主家的狗腿子 > 第二零二章东林密谋

第二零二章东林密谋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明朝初年,太祖朱元璋刚刚打下江山,劲头足,又因为朱元璋同志同年的不幸遭遇,使得他并不信赖手底下这班给自己打工的大臣们。

为了督促手底下的人好好干活,老朱同志规定,各个部门每天要向自己汇报各个地方的工作情况。

由于工作量太大,仅是早朝已经不够了,因此明朝初年时除了每日风雨无阻的早朝之外,还有午朝与晚朝,这才能勉强让朱元璋同志满意。

朱元璋是好样的,是当之无愧的劳模,无论刮大风还是下大雪,他始终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早朝和午朝,偶尔吃了高丽人参心血来潮还要搞一出晚朝。

这么个搞法,也就是工作狂人朱元璋才吃得消,事实上到了朱元璋执政的后期,他老人家也渐感吃不消,这种无休无止的劳累不是吃几只高丽参就可以缓解的。

而在朱元璋在驾崩后,他的后代子孙并没有他那样的童年经历,自然也就不具备这种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

毕竟,当皇帝除了工作外那也是要享受的,每天花那么多时间在早朝上面,天没亮就要起床,碰上个大冬天,起床不得赖个床,要皇帝每天坚持早起上朝,那还享受个屁。

至弘治朝后,大明的皇帝已经无法坚持每日一朝了,率先打破这一悠久传统的是大明的第十代皇帝,朱厚照同志,这位兄弟是个出了名的不安分的主。

而在朱厚照下岗后,嘉靖皇帝接了堂兄的班子,这位兄弟养生意识极强,人还未到中年就已经不得已了,只是在保温杯里泡泡枸杞已经无法满足他。

嘉靖兄算是是开创修真的大明第一人,作为大明朝的天字第一号修真者,嘉靖兄道法高深,后期补给又相当充足,不存在边修炼边打工的情况,修炼进度那是相当快的,可以用开挂来形容。

据可靠消息透露,嘉靖道长的境界已达到其金丹期,是当时天下第一个达到此境界的修真者,因此每天是必须炼几粒金丹吃一吃。

沉迷于炼丹修道对于早朝自然也不感冒,自此开始,大明的早朝便从每日一朝变成了几日一朝,有时是三日,有时是五日,有时又是十天半月皇帝才上朝。

虽然皇帝不上朝,但国家还是照样运转的,地球离了谁不是照样转啊。

时至今日,天启朝延续下来的早朝方式是他太爷爷流传下来的那一套,自上回早朝散会后,下一会的早朝是在七日后。

而这几日虽然是不上朝的,可官员们却一点都不闲着。

无论是东林党还是三党,都在四下活动打探消息,具体打探消息的地方是户部与吏部。

京城左都御史赵府。

赵府的大堂上挂着一副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是东林书院的首任校长顾宪成所做。

顾校长虽然已长辞于世,但他的精神力量依旧光辉照人,从东林书院的镀过金的应届毕业生如今都城了朝中的要臣、重臣。

而今东林大学的头把交椅是赵南星赵校长在坐,此时赵府大堂上正在召开一项高层会议,参与此次会议的都是东林党的骨干成员。

参会者有兵科都给事中杨涟、左都御史赵南星、光禄寺少卿高攀龙、刑部右侍郎邹元标、大理寺少卿左光斗、礼部尚书孙慎行、詹事府少詹事孙承宗、东阁大学士刘一燝、以及老江湖汪文言等等。

此次的会议主题是关于东林大学未来的发展前景,在会议上会议组织者赵南星赵校长是慷慨陈词,讲述了东林大学的即将到来的美好前景。

并对此次追查红丸案余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赵校长认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若能借此机会一举清除三党,那么东林大学未来的路会走的更远更广。

赵校长发言后,现场一片掌声,大伙都很认同赵校长的看法,认为这是一个解决三党的好机会。

谁也没有想到,在这场这起以弹劾张居正掀起的风波背后有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毕竟张居正实在是太猛,他活着的时候,言官们是受够了苦吃够了累,又大搞改革,许多人的利益因此受损,如今人走茶凉,反攻倒算的机会自然是不能放过的。

常言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有人拿张居正开涮也是必然的,而他们只借此机会清除那些挑事的人,顺便在平息此事时,拉上一些三党成员下水,已达到不可告人的秘密。

就在所有人都赞成赵南星的做法时,一个人提出了反对,此人正是老江湖汪文言,汪文言从赵南星的计划中看到了一个漏洞。

长期跑江湖的经验告诉他,眼前的情势之所以大好,是因为这事是浙党挑起的,浙党的人本意是拿张居正开涮。

姚宗文挑起的这场风波,现在已经演变城了彻查红丸案,而红丸案追查的主要是浙党,而赵南星提出的建议是一举清除三党。

借着弹劾张居正事件清查湖广人官应震,用红丸案扫清浙党,表面上看起来一箭双雕,可赵南星忽略了一个问题。

楚党之所以与浙党闹别扭,是因为张居正是湖广江陵人,楚党都是湖广人事,这才使得原本铁板一块的三党有了间隙,楚党与浙党有了矛盾,他们这才有机可乘。

东林党当时是站在楚党的立场上说话的,彻查的是红丸案,不是对张居正反攻倒算,这把火烧不到楚党的身上,浙党被清算自然是可以袖手旁观。

而此时,赵南星提出的计划,是要扫除三党一统武林,这意味着,案件又会回到,回到对张居正反攻倒算,只有这样才能把楚党也拉下水。

可这么一来,东林党对付的就不是浙党了,则是三党。

难保楚党与浙党会在此危机关头放下对彼此的成见,再次结为盟友共同对抗东林党,这样东林党是没有胜算的。

要是有胜算,东林党也不用等到今天了,早就一统武林了。

一番思索后,老江湖汪文言对赵南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梦白兄,照此行事恐怕不妥,以汪某看,此事还是徐徐图之为上策,万不可操之过急,否则必将适得其反!”

赵南星还沉浸在一统武林的美梦中,见汪文言提出了反对意见,面色一皱,他并得自己的计策并无不妥。

“汪贤弟,你说的不妥是何意,贤弟是否多心了,赵兴邦、官应震、吴亮嗣等人结党营私有凭有据,这是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扫除奸逆匡扶社稷就在此一举!”

“不错!此乃是天降良机,吾等必须竭尽全力扫除朝中奸邪小人,以告慰先帝在天之灵!”杨涟激动的站起来附声道。

看着自信满满的赵南星,汪文言深吸了一口气,然后缓缓说道:“梦白兄,你打算如何扫除浙党?”

赵南星自信一笑,拱了拱手说道:“自是追查谋害先帝一案。”

汪文言也笑了,他又问:“如何扫除楚党?”

这一问,赵南星的笑容僵在了脸上,原来如此,他明白了过来,自己差点就犯了一个大错。

参与会议的众人也反应了过来。纷纷对汪文言佩服不已,在大好局势面前,他们险些被美好的前景冲昏了头脑。

这是一个敌我关系转变的过程,彻查红丸案调查方从哲的同党,在这一案件上东林党与楚党是在同一战线的,双方的敌人都是浙党,因为浙党惹了湖广人张居正,无形的挑战了以官应震为首的湖广人士。

楚党的各位大人是看着你们东林党出来替张老乡说了几句公道话,才帮着你们一起骂浙党。

而要是东林党也拿死人张居正开涮,东林党便暴露自己的目标,等于告诉楚党的各位大人,东林党站出来说话并不是为了伸张正义。

而是为了一统武林,一统武林也就没楚党什么事了,楚党的各位大人就要下课,要么回家种地,要么另起炉灶,帮着东林党对付浙党的楚党必将会反水。

被点醒的赵南星对着汪文言行了一个礼:“汪贤弟,是愚兄大意了,依贤弟看,该如何行事为好?”

汪文言没有说话,只是用手指沾了沾茶水,在檀木桌上写下了一个人的名字。

梅之焕

梅之焕是湖广人士,与官应震等人的关系十分好,楚党中的各位大人也都以为他是本派弟子,然而事实上在楚派弟子的表象之下,梅之焕是东林派的弟子,学的那是地地道道的东林派武功。

汪文言的意思很明显,通过梅之焕与楚党达成合作,就浙党找张居正麻烦一事达成共识,将此事往清查红丸案上引,先把浙党给解决掉,张老乡也就自然不用被人从坟里刨出来修理。

在解决掉浙党后,三党也就变成了两党,两党自然要比三党容易对付的多,以东林党的实力,在朝中便在无敌手,这事平静之后,在逐一收拾掉剩下来的小门小派一统武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