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能赢
!
ps:感谢书友“20200204185512765”投的月票。
伟人之所以称为伟人,是因为他能做到别人做不到的。
这不在于他在战场上杀了多少敌人,而是他用了合适的人在战场上杀了多少敌人。
领袖和勇士最大的区别在于,领袖制人,勇士受制于人。
克里?索恩错了。
他很快也知道错了,错得太离谱,在他看见水师主力舰船悍然撞击联合舰队战船,造成双方毁损进水、同归于尽的那一刻。
最快的战船速度,也无法超越直线距离撞击的速度。
因为直线撞击不需要转弯,这很啰嗦,但……不可或缺!
这是一种决然,不拿自己命当命的决然,终究不是视自己为上等人的克里?索恩所能理解和想得通的,但真实发生了。
任何一艘旗舰以这种决然的方式、自杀的方式进攻,都是愚蠢的!
但施琅并无悔意,因为他知道,他的身后有那人的存在,神一般地存在……战神!
敢死的人,终究是占便宜的。
没有人不怕死,恐怕连吴争也不能免俗,否则,他应该身先士卒,站在施琅现在的位置。
克里?索恩显然更怕死,当然,用他的话说,尊贵的人绝不与下等的黄皮猴子以命换命,这关乎一种世人无法理解的尊严。
水师将士无法理解这种尊严,因为在他们眼中,除了军人的荣誉之外,就没有别的。
施琅更不理解,胜利就是胜利,正如逃跑不能称之为脱离一样。
所以,当他站在克里?索恩主力舰队原有的位置时,豪气干云地指着远在十里之外的克里?索恩旗舰道:“击沉它……回去,我请儿郎们喝大酒!”
听听,听听,伟大的荷兰海军主帅的旗舰,在施琅的眼中,就值一顿大酒,但,这显然是参战水师将士们共同的认知。
击沉联合舰队克里?索恩的旗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没有人将施琅的话当真,甚至舟山水师船舱最低层的桨手,都知道这做不到。
舷炮射程、战舰速度皆不如敌船,怎么可能去击沉已经有心逃逸的敌军旗舰呢?
但一样没有人会认为施琅的这道命令有何不妥,这是弥足珍贵的战意!
有怎么的主帅,必有怎么的将领,这句话,倒哪都没错。
克里?索恩绝对不指望他麾下的联合舰队士兵们,战斗意志能与水师将士相提并论,所以,他的命令并无任何违和之意——撤退,撤退……离这群疯子越远越好!
……。
是役,三大水师倾尽全力,以高达四成战损的代价,在郑家舰队千余艘战船的合击下,击退了番人联合舰队。
战果硕大,除了被施琅、王一林在战初啃下的纳布尔所部,联合舰队的另一个巨大损失是在火攻船的自杀式攻击下,他们以七十三艘主力战舰换取了五百七十多艘火攻船。
听起来,这不划算,但真正懂海战的人都明白,这是一个绝对划算的买卖,虽然,这不怎么人道。
按王一林的话说,他愿意以一百艘火攻船,换敌人一般主力战舰,乐此而不疲!
联合舰队的第三大损失,来自是施琅的追击,这二憨显然是疯子不怕鬼,就连吴争、郑森也不敢下令追击已经向东逃逸于大洋深处的联合舰队,施琅却发疯般地追击了二百里。
愣是令克里?索恩在无奈之下,丢下了一百二十艘主力舰断后。
这等于是撕下了联合舰队最肥的那块肉啊。
可想而知,需要体面的克里?索恩,怎么可能留下伟大的荷兰海军,徒惹人笑柄?
他舍得留下的,自然是别番国拿来凑数、以示自己存在的战舰。
这等于是白白便宜了施琅,在他的战功之中,添上了浓浓的一趣÷阁,让王一林无比垂涎的一趣÷阁。
克里?索恩选择方式很简单,在糟糕和更糟之间,他明智地选择了前者。
不容置疑,他的选择是正确的!
……。
“多日未见,吴王风采英姿日盛!”
“大木兄,来援之情,吴争铭记在心。”
“举手之劳,吴王不必在意。”
“投之以桃,投之以李……大木兄不必客气。”
当吴争与郑森第三次会面时,双方会晤的气氛,非常融洽,融洽到几乎要扑进对方的怀里。
这是因为海上风大,就算巨舰,也晃动得厉害。
但这也是滩浒山海战之名从未赢过滩浒山会盟之名的原因。
不是因为二人“亲密”地几乎扑进对方怀里,而是滩浒山会晤,让三大抗清势力中的两大势力,正式结成北伐同盟。
是郑森突然想开了,还是吴争欲割肉饲鹰?
其实都不对,这是双方利益的重合和……妥协。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究必合。
北伐军江北之战的战果,体现于南面的反应是,清军控制力的衰弱,使得郑军与北伐军必将正面相对。
双方打一场,这显然会让郑森、吴争二人陷入世人的口诛趣÷阁伐之中,没有人会在这个节骨眼上,认为应该暴发一场内战。
谁也不敢冒此大不韪去开第一枪,重要的是,湖广的李定国,还在率他的大西军,挟二蹶名王大胜之威向北挺进,其势,所向披靡。
如果郑森、吴争开战,等于间接将李定国推到了大义的顶端,这种事,是郑森绝对不愿意看到的,也是吴争不想看到的。
郑森想不落李定国之后,凭嘛他是晋王,自己是延平郡王?
吴争不想看到的是,李定国背后的永历,成为了棋局最后真正的赢家。
所以,这场会晤与其说是相得益彰,不如说是各取所需。
但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吴争“赠送”了郑森由施琅所俘获的六十三条联合舰队主力舰,以此补偿了郑林之前损失的、被水师“劫掠”五十艘战船,并得到了不菲的“利息”。
而郑森投桃报李,与吴争击掌盟誓,明年金秋,郑军与北伐军会师罗阳——浙闽第一关。
最振奋人心的是,双方誓言三年为期,合兵北伐!
但……具体事宜,且容后细细磋商。
这倒不是敷衍,相反,这更显得双方合作的诚意。
因为,两支军队的合作,从来不是双方主帅简单地点头,它需要双方理念、目标的重合。
各自为战,不叫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