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官居一品 > 官居一品第81部分阅读

官居一品第81部分阅读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吉,已经放出话来,要教训你这个无知狂吠的小子。”

“赵贞吉”沈默吃惊道:“他不是在南京么”

“十天前进的京,”张居正道:“华亭公一身兼着内阁和礼部,担子太重了,便举荐赵部堂分担下礼部的差事。”

这个老家伙还真是冤家路窄哩。沈默暗暗皱眉,他知道张居正和徐阶他们是一路的,所以有抱怨也不表露出来。

张居正以为他怕了,击掌为他鼓劲道:“现在大明的财政,已经是山穷水尽了,这次地震更是雪上加霜,听说有地方的赋税已经征到嘉靖四十年以后了,如果再不想法子,真不知道明后年怎么过下去现在你提的法子切实可行,就是我大明的生财大道”

春雨中,一位俊彦慷慨陈词道:“语曰:日中必,操刀必割,我辈青年当有三份侠气,七分胆气,毅然以天下为己任岂能委顺以俟时乎况今荣进之路,险于棘,恶直丑正,实繁有徒。若是学那些官僚们内抱不群,外欲浑迹,将以俟时,不亦难乎何若披心腹,见情素,伸独断之明计,捐流俗之顾虑,慨然一搏动天颜”说着朝他一抱拳道:“拙言兄,让我们与那些腐朽昏辈战一场吧吾必与汝并肩奋战到底”

沈默打量着这位热血青年,心说:今年愤青特别多,怎么又遇见一个但他也知道,既然已经引起风波,再退缩就是猪八戒照镜子,两面不是人了,只好苦笑道:“太岳兄,让我们一起去逆天吧。”

雨中北京城,两个傻瓜在梦呓

第三四零章 传说中的殿试

殿亦称廷试,先在三月朔日举行,后来成化八年起,改为望日。也就是从三月初一改成了三月十五。这也是层层科举考试的最后一层,是这个国家的最高级别考试,特别令士林瞩目,考试过程十分庄严,应该在紫禁城中举行。

但自从嘉靖皇帝移居西苑后,这位没人能管的皇帝便改规矩了朕绝对不回紫禁城,要么就把朕撇开举行,要么就乖乖挪到这来。

在严阁老的大力支持下,殿试的考场便从紫禁城建极殿移到了西苑紫光阁前的平台上举行,嘉靖三十五丙辰科的殿试,也不例外

试前一天,鸿胪寺的官员便开始设置御座、黄案,光禄寺的官员安放试桌,排定考生座位,至于印制考卷、准备答题纸的礼部更不消说一切都是官员们亲力亲为,不许太监宫女们插手。

第二天天还黑着,寅时还没过,应试的贡士也叫中式进士们便在西苑宫门前等候,一个个眼比灯笼都亮,兴奋的不能自已读书考试为了什么不就为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么现在经过一层层惨无人道的考试,大明朝的四百精英终于站在了天子他们家门前,要完成鲤鱼跳龙门的最后一跃,想想就激动地膀~胀。

而且有别于之考试的紧张不安,这次考前的气氛更多的是兴奋与跃跃欲试,因为只要别犯傻,殿试是不会黜落考生的,只是将会试的名次重排个好中选优的过程,考得再烂也能混个榜下即用的同进士,外放个七品县太爷当当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比在京里坐冷板凳舒服多了。

比如说,小张大人居正,堂殿试第六庶吉士,清贵无比。然后在翰林院喝茶十年至今一事无成像他这样的京官比比皆是,许多人就这样混吃等死半辈子,最后光荣退休,或在某次大佬的政争中,成为了被殃及的池鱼。

塞翁失马焉非福塞翁得马焉知非祸,就是这个意思。

~~~~~~~~~~~~~~~~~~~~~~~

再说宦海浮沉途凶。将来最靠得住地。就是这帮同科同年大家这些菜鸟得相互通气。扶持提携着。才能在弱肉强食、鬼怪林立地官场上站住脚。换言之是打架要一起上。甭管有理没理;有好处要先想着同年管合不合适。虽然很操蛋。却是想要在官场上生存下去地铁则。

其实会试以后帮同年便串联过了。现在相互间熟稔地很沈默是个例外。他回来就醉了。刚醒过来。除了那些浙江老乡。竟是一个都不认得。

不过用急。因为他现在地名头太响了。同年们都竞相地过来拜会。沈默自然不会托大。热情周到地面对每一位新认识地童年。令人如沐春风。好感陡升本来他们还担心。这位中了会元也不露面地仁兄。会不会太傲太不好接触现在一间。担心尽去。无不心悦诚服。

正在大家地感情急剧升时。卯时到了。钟响门开。宫门前登时一片寂静。紧张地气氛猛地从角落里钻出来。占据了每个人地心田都说是不在乎。但谁不想考个好名次。选个庶吉士。将来入阁为相呢所以事到临头。都提着一股劲儿。想要最后冲刺一把呢

这时候天已经亮了。官员们开始入宫。考生们则站在一边。用崇敬地目光望着。身着蟒袍玉带地大学士;用羡慕地目光望着。穿大红官袍。系金银腰带地尚书侍郎;用淡然地目光。望着穿青袍地主事、员外郎。心说:这就是我进步地阶梯啊

等官员们进去完了。贡生们地意滛也告一段落。便有礼部地礼赞官高声道:“宣嘉靖丙辰科贡生进”

考生们赶紧在宫门前列队,在引导官的带领下,鱼贯往西苑进去。在进门以后,竟然还能没人领取宫饼一包,雪梨汁一瓶不仅要让人感叹,公家待遇就是好,这才刚考上,就开始包吃包喝了。

心潮澎湃的跟着礼部官员,穿过幽深的门洞,广场两侧的朝房使通往紫光阁的道路显得十分狭长。但又穿越两道宫门后,忽然看到一片极开阔的平台,白石栏子,雕龙望柱,还有一排排整齐的桌椅,更衬托着尽头那高高在上、体量宏伟高大的紫光阁雄伟无比

皇宫的威严肃穆,贡生们无不升起由衷的敬畏之们眼中,皇帝住的地方,就是皇宫无了。

早先进来的官员已经分立平台中的红毯两旁。贡生们也在引导下,分左右站在官员的身后。

待所有人站定,平台上乐声大作,黄钟大吕、萧笙簧笛、编钟铜磬相伴而奏,真是声彻九重,荡涤人心,令大殿里的官员和贡生们无不面色肃穆起来。

~~~~~~~~~~~~~~~~~~~~~~

就在这奏乐声中,大明九州十方、兆亿子民之主嘉靖皇帝朱厚,出现在紫光阁前。

“臣等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山呼万岁之声,总是那么的迷人,多年不上朝的嘉靖帝,分外享受的想道。便开始讲话,当然是那些套话空话,一点用都没有的领导讲话了。

但许多大臣都外激动,心说陛下啊,我们分开真是太久了,好想再回到从前,虽然天天早朝我们也受不了;至于那些第一次目睹天颜、聆听圣训的贡生们,更是激动的泪流满脸,虽然没有尖叫呻吟声,但好几个竟然昏厥过去。

看到这一幕,嘉靖帝感觉爽,讲得更大声了。但沈默却知道,贡生们不是为了见到皇帝激动的晕厥,而是在缅怀和拜祭那段漫长龌龊、不堪回的士子生涯。

不过他倒没么特别的感觉,毕竟一路考试蛮顺利,没体会到那么多的苦楚,也没有那多的不如意需要吊祭,甚至还有闲心偷偷看穿上龙袍的嘉靖皇帝,暗道:这才像个一国之君嘛,整天穿个道袍成何体统

就在胡思乱想中,皇帝:于讲完了。他持起裁刀,将黄案上的试题亲自开封,然后授予身边的大学士严嵩,严阁老手持着试题,苍声道:“嘉靖三十五年,丙辰科殿试,开始”然后将其转交给礼部尚书赵贞吉。

在山万岁中,皇帝退场,那些被拉来充场面的官员们退场,只留下大学士张治,礼部、吏部两位尚书,以及一干礼部官员,这十几位便是此次殿试的监考官,阵容豪华无比。

在监官的指令下,贡生们依次在考桌后坐下,待所有人都坐定,一脸正气的赵贞吉便朗声道:“诸位,本次殿试分上下午两场,上午三个时辰,辰时开考,考时务一题,限一千字,午时末必须交卷;下午陛下赐膳之后,未时考第二场”

话音未落,举众哗然,有贡纷纷问道:“敢问大人,多少年殿试都是只考策问,为什么要改变规矩”

赵贞吉重返京城,正是踌躇满志,要大展拳脚的时候,闻言冷声道:“考场喧哗,成何体统莫非不想考了么”

这话杀伤力太大,超出了贡生们的承受范围,立刻压得考场上鸦雀无声。

这时吏部尚书李默又道:“你们已经不是平民士子了,你们是中式进士,未来大明朝的官员就必须有应变的能力,不然怎么面对千变万化的政务”考生们虽然不服,但没人敢反嘴要是上了吏部尚书的黑名单,还混个啥劲儿

李默却是个眼里揉不得沙子的狠角色,登时拉下脸道:“谁要是不服气现在就可以出去,我大明朝你这样的官员”

这下大家彻底老实了,连眼中的怨念都得藏到心里去。

大学士张治是个老好人,便笑眯眯道:“这殿试呢本就是优中选优,又不黜落谁,不必像乡试会试那么严格,法子灵活一些,是有益无害的。”说着挥挥手道:“答卷吧,马上辰时了。”

礼部官员这才开始散题纸。那题纸用宣纸裱成,极为考究,每页长十二寸,宽四寸。上有红线直格,每行只准写二十四字,要求每个字都用馆阁体,写的饱满工整。

最后才下试题,题目是祖宗法度乃立国之基,然太祖禁海,太宗开禁,祖宗何以有别吾辈何从

分割---

第二章,还有一章,我要说的是,平安夜快乐,大家都一生平安,我写一辈子书,大家看一辈子哈

第三四一章 如何中状元

第三四一章如何中状元

评论太祖太宗谁对谁错还要不要命了不是发错卷子了吧

看到这种考题,贡生们的汗水刷一声便下来了。这哪是考试啊,这是把俺们往火上架着烤啊

沈默看到题目也是微微皱眉,但他想的却是另一回事儿昨天张居正告诉他,鉴于局势若斯,绍兴知府唐顺之等上疏,请重开福建、浙江、广东三市舶司,此疏一上立刻惹起了轩然大波,朝中大臣分成旗帜鲜明的两派,一派认为当仿效太宗例重开海禁,另一派则坚持太祖立下的规片板不下海。这阵子两派人是天天吵、日日辩,从朝堂吵到家中,从内阁辩到六部衙门。想不到这股争论,竟然直接变成了本次殿试的考题,让贡生们对此发表看法。

其实不只是他,大部分考生都是消息灵通,耳聪目明的,见先前会试考题便是生财有大道,现在又出来个该不该开海禁,其背后的意思不言而喻

大家都是考了几十年试的人,自明白想要殿试独占鳌头,一篇符合圣意的策论十分重要。如果皇帝看后很满意,状元的头衔就会十拿九稳地到手。所以妄揣上意虽然非法,但却是必不可少的。

比如说,南宋辛贡士黄由,就是因为揣测圣意,摸准了志向高远的孝宗皇帝心雪耻却又惨遭失败后,急需心灵上的安慰,便以天下未尝有难成之事,人主不可无坚忍之心。为论点,写了一篇策论。登时把孝宗皇帝感动的眼泪哗哗,认为此人立论正确志向高远,特别是坚忍二字,大慰朕心,立即拆开试卷弥封,方知是吴县举子黄由,立刻点为状元。

像黄由这样取得好成绩不在少数,比如说洪武十八年的练子宁;建文二年的胡广;成化二年的罗伦,等等,可见写出一篇迎合上意的文章才是王道

所以生们无不幻想着像黄前辈那样,能够摸准皇帝的心思人家黄由等人平时关心国家大事,对孝宗皇帝的脾气性格,抱负志向都一清二楚。而这些平日里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后辈们,恐怕连到底哪几个省遭倭患,俺答是鞑靼还是瓦剌都说不清,更别提去了解那位堪称史上最神秘的嘉靖帝了。

好在有沈元的会试程文在,大家都已经细细揣测过,对文中鼓吹重开市舶司的好处印象深刻所以全都依葫芦画瓢,慷慨陈词,力述开海禁之优点,不开海禁之害处,恨不得将大明所有的沿海城市,都变成市舶司才好

~~~~~~~~~~~~~~~~~~~~~~~~

但嘉靖皇帝地想法果如此么

沈默不这么认为。他进考场之前。便提醒琼林社地六位老兄。谨记曾铣之败

其实不只是考。在这几年里位老兄反复被沈默提起。当做认识嘉靖皇帝地反面教材。其经历大致如下:

曾铣时任兵部尚书总督三边。位高权重比当今太尉杨博还甚长期抗击北方蒙古地过程中。发现蒙古人之所以想抢就抢走就走。根源就在于朝廷失去了河套地区这个重要地战略缓冲是。曾部堂以满腔地报国下了那篇誓要恢复河套地檄文此一劳永逸之策。万世社稷所赖也

应该说。这是谋万世地上策。且完全具备可行性。并不是不着边际地胡吹一气。如果朝廷照准。在三边威望很高地曾铣。还是有希望达成这一目标地。

但是后续发展呢起初嘉靖帝也破天荒的激动了,当即表示同意,还激动的没法修炼,主动召集内阁商议,大有明天咱们就去削了俺答,夺回河套的架势

然而,最后的结果是,曾铣斩首,妻子流放两千里;大力支持他的内阁首辅夏言更惨,弃市,妻子流放广西,从子从孙削职为民。

一件大明朝头号二号都支持的好事,居然变成这个结果,原因出在哪里呢

其实还是在嘉靖皇帝身上不是每个皇帝都梦想着建功立业,开疆拓土,至少在专心修炼的嘉靖帝看来,建功立业太遥远,平平淡淡才是真

所以激动确切说是冲动过后,嘉靖帝开始打起了小九九收复河套固然是泽被子孙的好事,可要是不顺利呢谁来收拾烂摊子而且即便顺利,国家要进行战争动员、要征集粮食,要调兵遣将,要运筹帷幄,不累死也得烦死,这样的日子想想就头大,才不要过呢

是很快自食其言,下诏曰:今逐套贼,师果有名乎有余,成功可必乎一铣何足言,如生民荼毒乎意思是,复套这主意不错,可还有很多问题没法解决,比如说没有一个合理的名义、士兵粮草也不充足,仅凭曾铣一言,万一打败了,老百姓可就遭殃了。

当然这都是所谓的托辞,其背后隐藏的意思是都别给我找麻烦

~~~~~~~~~~~~~~~~~~~~~~~

有道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尤其是天性执拗的嘉靖帝,已经四五十的人了,不可能一夜转性,变成励精图治,誓要中兴的英主

现在争议的声音这么大,而且实际情况也确实是,一旦海禁大开,对东南沿海,乃至整个大明的影响和冲击,谁也无法估量,谁也无法预测沈默敢打赌,三分钟热血之后,嘉靖帝就应该开始头大了。

所以这次的策问题目,嘉靖帝之所以抬出二位祖宗,不是真心要让人将其分个高下,而是恰恰显示他内心的矛盾之情其实嘉靖帝根本没想过改变什么,只不过是穷疯了想弄俩钱花花,现在起了这么大的争议,肯定是大违皇帝本意的。如果事态就此发展下去,恐怕八成又是一个曾铣复套

想通透这一点,默也终于汗湿衣背,突然发现自己的处境异常尴尬,如果大张旗鼓的支持开禁,弄不好就要重蹈曾铣的覆辙,如果掉头改为反对开禁,自己的良心不过去倒在其次,更重要的是,会给皇帝和大臣们留下一个朝秦暮楚、没有原则的坏印象,从此为士林所薄,一辈子都坐冷板凳。

这真是进也难,退也难,愁默直揪头发,恨不得交份白卷回去,大不了过三年再考。

就在限纠结中,不知不觉过去一个时辰,久坐不动的监考官们,纷纷感到腰酸背痛,开始下场活动手脚,顺便也翻看一下考生的卷子对于张治和李默这种大佬来说,下面难免有他们的徒子徒孙,正好借这个机会,将其开篇一一记在心底,好加以照拂。殿试本就宽松,这几乎是一种习俗了。

赵贞吉也四处走动,但他的目的与两位想要徇私的大佬不同,他想要记住某些人的卷子,将其黜落掉。比如说沈默,还有那个帮凶徐渭。在赵大人看来,这并不是个人恩怨,而是为国锄j朗朗乾坤、朝堂之上,怎能任由这种助纣为虐的小人立足呢

其实他早就看到那俩了,只是不能做的太明显,是以转悠了好大一圈,才行到徐渭身后,装作不经意的拿起卷子一看,不由一阵阵的倒吸冷气,真是好文好字要比王唐二位还胜一筹,恐怕整个大明也只有解缙、杨慎能与之比肩了吧

这样的大才子若是低了,我这个考官定要被世人和史书耻笑的。赵老夫子暗叹一声,搁下那文章,郁闷的走到沈默背后,一看,不由乐了考试时间过半,卷面上竟然一字未落,空空如也

哈哈,看来这小前的文章,肯定是有枪手代作的,现在到了一览无余的殿试上,便彻底露馅了。

这真是报应不爽啊赵老夫子直想大笑三声,以泄心头快意之情。

众考官也注意到他怪异的表情,赵贞吉赶紧把脸一板,背着手溜达离去了就这样吧,杀一个留一个,正好让人无话可说,赵老夫子如是想道。

~~~~~~~~~~~~~~~~~~~~~~

咬牙寻思了将近两个时辰,沈默突然灵光一闪,想到了一条两全之策,当下文思如泉涌,构思出一篇对策,但看看高台上摆着的沙漏,已经还剩不到一个时辰了若是打好草稿再誊抄可能来不及了,所以,他干脆撇开草纸,定定心神,直接开始动笔。

这时候,平日里下得苦功夫便显出来了,一个个用墨乌黑,结体方正,用笔光润,匀圆丰满的端庄小楷,从笔尖流露下来,一个时辰功夫,便一口气写了一千余字,正好作完。

第三四二章 富有嘉靖特色的下半场

第三四二章富有嘉靖特色的下半场

擦擦额上细密的汗珠稍稍检查一遍,上面便一声锣响,命考生停笔交卷

因为这次考试时间太紧,有些考生仍未誊抄完毕,还想抓紧时间再添几笔,却被收卷官们大声喝止,并恐吓道:“再写一个字,按作弊论处”吓得考生们赶紧丢掉毛笔,正襟危坐,只是免不了愁眉不展、甚至暗自垂泪也是有的。

沈默这一行,是李默亲自监督收卷的,他已经从赵贞吉处,得知了这小子的座次话说沈五元可能是人品耗尽,好运到头,他出道以来的对头也不算多,偏偏这次三个读卷官中就占了两席,比起之前五场,考官一路眷顾有加,简直是天壤之别。

偏生他这次又不是无懈可击待收到他的时候,收卷官禀报道:“这个贡生的草稿纸是空的。”

李默阴着脸走过来,一看,发下来的稿纸上果然是空空如也,便冷笑连连的打量着沈默,沈默也面色平静的回望着他,丝毫没有慌张的意思。

死到临头了还样李默冷笑一声,挥手沉声道:“把这份卷子黜落了。”此言一出,有些混乱的考场中霎时针落可闻,所有考官和考生齐刷刷望了过来。

“敢问大人,学生触犯哪条律,引得如此无妄”沈默只好起身一礼,不紧不慢的问道。

看到他这副定神闲的样子,李默便气不打一处来,一字一句道:“你这考生难道不知科场必具其稿,以防代作之弊吗”说着直接拿起那卷道:“黜落了”

“且慢。”沈默一拱手道:“大人且听学一言。”

李默手一顿。面带讥笑望着他。只听沈默不卑不亢道:“正如大人所言。科举考试之所以须草稿与答题卷一起上交是为仿制有人代作而已。然今非试于号舍之内试于殿陛之间。一举一动。众目所瞩。有何嫌需要避之”

“强夺理”赵贞吉正欲发作学士张治过来道:“这考生说地有些道理。众所瞩目之下。确实没法代做。”说着呵呵一笑道:“孟静身为部堂。当严则严。宜宽则宽么。”

李默也法当众驳阁老面子。只好怏怏作罢说:反正我已经看了他地卷子。到时候低低地落进三甲里去。让他中了进士也跟吃了苍蝇一样。此人~眦必报。气量比赵老夫子还不如。~~~~~~~~~~~~~~~~~~~~~~~~~

礼部官员将卷子收上去后。鸿胪寺官员端上来钦赐地盒饭装在朱漆盒子里地一品豆腐、金掐菜、三仙丸子、溜鸡脯和罐煨山鸡汤。两荤两素一个汤菜色香味俱全。尽显御厨手艺每样都是一小份。决计撑不着你。

只是贡生们都在担心下午地考题谁还有心思吃饭一个个面色愁苦。味同嚼蜡了鸿胪寺地一番心意。

吃完午饭。稍事休息。第二场接着开考。待考题发下来。所有人都倒抽冷气。心说这是什么狗屁玩意儿啊。却一个不敢吱声

因为这一场,考的是一种极为华丽的骈俪体,名曰青词,要求考生以严格到变态的对仗格律,华丽丽的文字,表达出皇帝对上天神灵的敬意和诚心。

三十年前除了道士之外,谁会写这些鸟玩意儿但现在满朝公卿,就算不会写公文,也都会写这种形式工整、文字华丽,空洞无物的东西,而且上至阁老,下至科道,无一不日日钻研,精益求精,都想写出比别人好的青词来。

为什么无他,皇帝需要尔,嘉靖陛下求仙心切,性子又急,所以青词总是供不应求。官员们很清楚,要想青云直上,就得讨好皇帝;要想荣华富贵,也得讨好皇帝;要想永保平安,还得讨好皇帝。既然吾皇就这一口,咱们就得投其所。那些写的出类拔萃的,就进了内阁,比如说严嵩、李本、张治,甚至于徐阶,虽然有更深刻的政治意义,但同样也是青词高手。至于写得一般的,那也得写,因为诚意比什么都重要,是加官进爵,消灾免祸的重要法宝。

上面也知道考生们没做过青词,所以连同题目发下来的,还有一篇格律表,实在不会,就比着葫芦画瓢吧。好在八股文若做的好,随你做什么东西,要诗就诗,要赋就赋,都是一鞭一条痕,一掴一掌血,这青词虽然复杂繁芜,却也逃不脱骈俪二字。

于是乎,紫光阁前的平台上,众考生吭哧吭哧,搜肠刮肚的遣词造句,既要符合格式,又要合辙押韵,还得把神仙和皇帝都夸进去,这对初涉此道

们来说,实在是强人所难了。

即使沈默也吃力的紧他之所以一路过关斩将,势如破绣,所恃者无非经书学得扎实,八股做得好,以及远超同年的从政经验,这让他的文章无可挑剔,令人心服口服。但这种学问应试性太强,于文学一道,可以说是高分低能,所以即使连中五元,在琼林社中也不敢称才学第一。

现在变数出现了,这青词虽然他也可以做得,但既不是他擅长的八股时文;又不是可以体现他高人一筹的政治敏锐性的策论,完全抹杀了他的长处,暴露了他的短处,让沈默第一次感到了深切的危机。

偏这危机又不是可以凭急智解决的,非得有华丽丽的文采才行,沈默自问没有这方面特长,至少与徐渭比起来,两人的文章便如凤凰与老龟一般虽然都是四大瑞兽之一,可光彩照人的程度就判若云泥了。

所以沈默笃定这一场比不过徐文长,甚至连诸大绶陶大临这几位也不如,不由有些沮丧,心说:好好写吧,怎么也不能迭出二甲三十六,不然就丢死人了。便打起精神,咬文嚼字的写道:

洛水玄龟初献,阴数九,阳数九,九九八十一数,数通乎道,道合原始天尊,一诚有感。

岐山丹凤双呈祥,雄鸣六,鸣六,六六三十六声,声闻于天,天生嘉靖皇帝,万寿无疆。

诸如此类的:~造句,可不如代圣人立言轻松了,好容易憋出一片尚算优秀,但绝对称不上卓越的青词,沈默想了半天,发现自己才尽于此,再想写得肉麻点倒还可以,但想再华丽点就万万不可能了。

一想到入了翰林,当了词臣,以后经常写这种东西,沈默不禁头大如斗,心说:也不知张居正这十年怎么熬过来的。又想道:要是没选中庶吉士,落个榜下即用也好,倒省了整日写这种狗屁了。想到这里,心情又轻松起来,一掸那卷子,暗道:爱谁谁吧,别了,我的沈六首之梦

~~~~~~~~~~~~~~~~~~~~~~~~~~~~

三月份天还短,到了酉已经黑下来,考官便发了一根蜡烛,燃尽之后其实还没到酉时末呢,便敲锣收卷了。

这考生们学乖了,都老老实实坐着,没人敢喧哗,待所有考卷收齐之后,本次殿试的总监官张治和颜悦色道:“诸位辛苦了,现在可以回去休息两日,陛下会在明后两日亲阅诸位的试卷,大后天,也就是三月十八,请诸位准时前来参加传胪大典,一个都不能少哦。”

考生们过考官,又朝着紫光阁前的宝座叩首叩首再叩首,对那位早回去修炼的皇帝道:“学生告退”殿试后,便是天子门生,这块金子招牌,可是十分了不得的。

礼部官员便将众贡生领出宫门,众人这才算是彻底彻底松了口气,不论好歹,总算是彻底彻底彻彻底底的考完了,无论最后结果如何,都是件值得大肆庆祝的好事,毕竟比起天下千千万万的读书人来,他们已经是成功者了。

但现在天色已晚,人又疲累,考生们相约次日一同踏青庆祝,不见不散,便各奔东西了,沈默自然要回家看媳妇,不能与琼林社的几位兄弟同行六人便挤在一个车厢里回去会馆,也不怕压散架了。

车厢里,孙铤突然道:“我觉着六首要悬,李默和赵贞吉”这家伙说完就后悔了,赶紧捂住嘴道:“当我是放屁。”

“臭不可闻。”乃兄孙冷笑道:“如果拙言兄没有中六首,我以后叫你哥。”

陶大临摇头道:“确实,我觉着文长兄会夺魁。”

诸大绶也道:“论文采,拙言确实稍逊一筹。”

吴兑却道:“我觉着不然”五个人,三比二,看好徐渭的稍占上风。

这事徐渭却发出一阵古怪的大笑,指着众人道:“痴人啊,痴人,其实结果再明显不过了。”

“什么结果”众人异口同声问道。

徐渭嘿嘿一笑道:“三天后就知道了。”

第三四三章 阅

官居一品第三四三章阅

贡生们考完了。可以彻底放松了。就该考官们忙的时候了。考试后两天内。要将全部四人的卷子审品评完毕。任之繁重。显然不是皇帝一个人能忙过来的。事实上。除了太帝曾经干过这种傻事。后面的皇帝们都是由下面人组织阅卷国初祭酒修撰等官。但正统后非执政大臣不与。而去取之柄则在内阁至于皇帝自己。则偷懒只看推荐上来的前十名的卷子。至于咱们的嘉靖皇帝。那更是决计不会例外的

此次殿试的阅卷大臣。又称读卷官。便是由内阁大学士张治领衔。吏部礼部二位尚书为副。及翰林学国子监祭酒。詹事府左春坊右春坊太常博士等六官员组成的豪华阵容。在阁值庐休息一晚。翌日齐聚紫光阁中。为四百名彦排一排座次

阅卷开始之前。照惯例众人先叩拜孔子。并对天发一通毒誓。然后按照官阶大小。各自回到一排长案后坐下。

这时阅卷监视官陆亲自把卷箱取封。将试先取出一捆打开。递给赵贞吉。再由赵尚书。按照阅卷官的官职。次一卷一卷的分送到他们面前。分完后再取来一捆。到分完为止

每个阅卷官收完卷后。即开始阅卷。看完一份。递给左手边的阅卷官。同样的。等右手边那位阅完。也会把卷子他。这样轮流传看。九位阅卷官都能看到每个考生的卷子。这种阅法叫“转桌”。也只有殿试阅卷才会出现。

同时位考官在阅过的卷上。写下自己的姓氏。但不署名除非有同姓的。位低的只好委屈写一下名阅完之后。还写上优劣符号。按规定。优劣符由高到低依次分为五等:即为“”“”“”“““”

当然。每位阅官的口味不同。出现不同的评价也是正常。但差别不能太大。比如说这份卷子大家有的画画三角有的却画杠杠画叉叉。这样是肯定不的。会由监视官提起另派大臣阅卷。以防考官“各存成见。有上下其手之弊”。一旦坐实了。会受惩罚的。

但历史早经反复证明。任何制度都是存在弊端的。无论设计的多么精心。这种阅卷方式是如此于担心被处分所以考官们在批阅同一份卷子时。便会出现“圈不见点。尖不见直”的现象。也就是说只敢与上一位的评价差一个等级。再就不敢了。

显而易见的。首席卷官的意。便显举足轻重了。尤其是在打落试卷时几乎是决定性的如他判了一份卷子死刑。基本上就死定了。

等九阅卷官“转桌”完毕也就是将所有的考卷都画上九个号后。由首席阅卷官专总核。排定名次其他阅卷。尤其是二位次席也可参与意见。但是。名列一二甲的卷子必须是八个“圈”。其余的便落入三甲。然后每一甲之内再比较圈圈数。如果圈圈相同。再比尖再比点以此类推

次的首席阅卷是大学士张治。但对沈默来说不算什么福音。因为两位次席已经知道他的卷首语是什么。就算张治给沈默个圈。两人也可以合情合理的给个尖。这样就算后面六人都画圈。那他也最多只能凑齐七个圈了而且他们也正是这样做的。所以阅卷束之后。沈默应该落进三甲同进士列。

而且因为只有前十名的卷。会呈送皇帝进揽连翻身的机会都没有了。

紧赶慢赶。终于在七日夜里。将四百份考卷全部排完座次。但还不能填榜。因为还要送呈御览。由圣钦点三鼎甲。也就是传说中的状元榜眼和探花。

揉一揉酸麻的腰肢。疲惫的张阁老轻声道:“太保。二位部堂。咱们去面圣吧。陛下还等呢。”三人点点头。便簇拥着手捧十二份考卷的张大学士。肃穆的穿过红色灯笼照亮的长廊。直达圣寿宫。

圣寿宫中灯火辉煌。靖帝果然还没有就寝。在等着将考卷送。

当陈洪禀报。几位大人来了时。嘉帝坐直身子道:“打一盆凉水来。朕要清醒一下。”陈洪赶紧用铜盆端来凉水。手巾放进去浸湿了。双手奉给皇帝。嘉靖帝却不接。着那盆水道:“直接端过来。”

陈洪小

主子。这晚上的水冰凉冰凉。奴才怕”

“怕什么怕”嘉帝笑道:“朕已经玄功有成。寒暑不侵。还怕这点阳春水”他确实经不知道冷热。一年四季。不论寒暑。都穿印有暗红龙纹的棉布道袍。从不加衣减裳。倒是给衣帽局省事儿了。

照皇帝自己的说法。是因为常年修道打坐练成的正果。实际上呢。是因为常年服用陶仲文特制的“冬燥夏凉丹”的结果。这一点身边近臣都知道。却无人敢说破。反倒词逢迎。让皇帝受用无比。

所以陈洪说“怕主被水凉着”。并不是真要阻止。而是在给嘉靖帝显摆的机会。让皇帝用呢这基上已经可以算是拍马屁的最高境界“踏雪无痕式了。所以说能混进司礼监。在皇帝身边伺候的人。那都是各有绝活高人。没一个省油的灯。

果然在炫耀了成果后。嘉靖帝大爽。洗把脸一激灵。登时精神百倍道:“宣”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