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金色绿茵 > 第四〇七章 二月剪刀有底线

第四〇七章 二月剪刀有底线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客场打完科隆,二月就悄悄地来到了身边。人们常说,二月是春光乍泄的时节,可卓杨从来不这么看。因为二月的风,还是一如既往地迅猛和凌冽,二月的雨,也还是像冬天一样冰冷和绝情。

卓杨在电话里对海洋抱怨:二月何来的春风?又如何似剪刀?似剃刀还差不多,刮得人脸生疼。

海洋说:傻逼,似剪刀的二月,说的是农历。

无论似什么刀,哪怕是把砍刀,时间也不可阻挡地来到了二月,马迪堡的联赛排名也上升到了第三位,前四名中,只有汉堡队输了球,其他三强皆继续高奏凯歌。

比赛一场接着一场,给不了人太多喘息机会,但在这个周中,德国国家队却公布了最新一期的大名单,足足三十六人。德国国家队主教练尤尔根·克林斯曼解释说,这是最终的大名单,出征本土世界杯的二十三人将会从这份名单中甄选,如无特殊情况,基本不在考虑大名单之外的球员。

在这份大名单中,马迪堡共有四名球员入选,火枪手戈麦斯已经是国家队常客,不出现意外的话,他的世界杯之旅车票已经备好。赫迪拉和泽佩克是在冬歇期期间参加了国家队集训,表现良好,也有望搭上世界杯的末班车。中后卫韦斯特曼则是意外之喜,但他估计逃脱不掉备胎的命。

名单中没有卓杨!

卓杨对此没有感到意外,虽然这表明他已无可能参加今年的世界杯,但,他对自己说:仅此而已。

上个月拿下欧洲金球奖和世界亚先生之后,德国媒体上就开始关注起卓杨进入国家队的话题,面对记者的质疑,国家队主教练克林斯曼左顾而言他,并没有正面回答。直到贝肯鲍尔私下里过问此事,克林斯曼才说了一句:卓杨还是个中国人。

贝肯鲍尔举着电话半天无语,愣了很久。也许贝皇此时才真正意识到卓杨还不是德国人,他在德甲中还是非欧盟球员身份。

没有护照,就没有德国国籍,没有国籍就不能入选国家队吗?当然!这是国际足联的规定,也是大多数体育组织的规定。

四年了,卓杨融入德国社会很深,他的德语比柏林人还标准,他比一般德国人更能熟练使用德国俚语。卓杨在德国有房产、有资产、有实体、有工作,驾照号码、保险号、纳税编号,除了不能参与德国的政治选举,他与德国人已经没有丝毫分别。大多数时候,别人也意识不到卓杨还是个老外。德国是个多移民国家,各种肤色的其他裔德国人满大街都是。在他德国的熟人看来,卓杨和这些人没有任何区别,就是德国国内的少数民族一员。

只缺少了一本德国护照,卓杨是一个长期绿卡。

但现在卓杨要想获得德国国籍、成为一名真正的德国人,一点也不难,无论是投资移民——他名下有‘六剑客·左岸餐厅’和‘卓杨18号基金’两个在德国注册的企业和机构;还是作为工作移民——他已经在马迪堡工作进入第四个年头,而且后面还有五年之久的工作合同;抑或作为杰出人才技术移民,他的两个身份,不管是足球还是钢琴,卓杨的资格都绰绰有余。

只要卓杨备齐资料提出申请,以他的知名度和德国政府机构的办事效率,一个星期之内的事。只不过卓杨一直没有进一步动作而已,因为他需要一个理由。

德国作为欧洲最发达的国家,普通老百姓生活水准要高于欧洲其他国家,德国人心中一直有一种自豪感。再加上替他领域内的杰出表现和日耳曼人血液里的固执,德国人对自己的国家有很强烈的认同。

许多德国球员的最大梦想是效力于拜仁慕尼黑,而不是其他联赛皇巴尤米曼等豪门,虽然德甲比起意西英很式微,但传统德国足球的傲气一直没有消散,两年前默姥爷转会曼联时犹豫不决,就有这种心态在里面。相比起主流民族日耳曼裔,那些移二代则没有这种固执,他们对出国踢球几乎没有心理障碍。德国球迷几乎只关注本国联赛,以每周一出版的《踢球者》杂志为例,在超过100页的内容中,仅有不到10页其他国家的内容,其余90页全部是德国各级联赛情况。

德国足球界充满着自豪,国家队主教练尤尔根·克林斯曼就是这样一个代表性人物。

克林斯曼心里很清楚卓杨对于德国国家队的意义,他很早就开始关注卓杨,在他看来,由卓杨、巴拉克、施魏因斯泰格、代斯勒、施耐德组成的德国队中场将是世界上最强大的,相辅相成几无破绽,而且年龄结构上的优势会保证其称霸十年。但缺少了卓杨,中场和前场的衔接这一最关键要素,就成了德国队最大的短板。打弱队好说,但碰上意大利这样的‘克星’球队,很不容乐观。

克林斯曼渴望招入卓杨,但骄傲的日耳曼轰炸机绝不会附身去乞求。

.

欧洲金球奖尘埃落定后,卓杨也很认真地考虑了这个问题,世界杯这样最高端的赛事没有人不想参加,而且他对德国国家队没有丝毫距离感,能进入自然是皆大欢喜的事情。

只不过,相比起克林斯曼的骄傲,卓杨更是长了一身傲骨。冬歇期时他的经纪团队头目帕特里克·斯蒂尔主动前来游说,愿意作为他的马前卒前去私底下和国家队沟通。卓杨沉吟了许久,才默许了他的动作。

“帕特里克,有些事情我不会让步,你知道我的底线。千万不要自作主张,否则你也知道后果。”

“……明白。”

躲开媒体,斯蒂尔在一个极其隐秘的场所顺利约见到了克林斯曼,在这次非正式会晤中,两个人开诚布公交换了各自一方的想法。结果,卓杨和克林斯曼之间的鸿沟太深,双方诉求差距非常大,最终不欢而散。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