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三国]焚香祭酒 完结+番外 > [三国]焚香祭酒 完结+番外_分节阅读_209

[三国]焚香祭酒 完结+番外_分节阅读_209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戏志才不欲多说,但崔颂已经被吊起了好奇心。

“恩师的死,究竟有何隐情?”

戏志才犹豫了一瞬,又听得崔颂道,

“若是不能知晓其中内情,我将寝食难安,还请志才坦诚相告。”

“这件事还未有定论,我不好妄加猜测。”戏志才道,“倒是过去的你,似乎认定何子之死与先帝有关。”

先帝……?那不就是汉灵帝刘宏吗?

崔颂又想到甘姬与刘曜。这两人认定灵帝的死是“崔颂”的手笔,该不会,是真的吧?

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就被他按了下去。

这怎么可能,他和“崔颂”相处了那么久,“崔颂”是怎样的人他还不知道吗?再说,灵帝是在他来之后死的,那时候“崔颂”早就交换到现代去了,灵帝的死怎么可能跟他有关?

崔颂不再多想,见戏志才面有疲色,忙劝他快些休息。

离开屋子,看见书僮和貂蝉正站在园圃里说话,郭嘉则是站在院外的阡陌小道上,远眺四野,似在打量附近的地貌。

崔颂走了过去。

董卓府。

蔡邕被引入上座,面色沉肃:“仲颖之策,虽是良策,然牵连甚多。如今内忧外患,行此之策,非但不妥,还会招致灭顶之灾。”

董卓叹道:“只怪我太过心急,不曾请教伯喈,今该如何是好?”

“好在仲颖及时止损,早早罢停,没有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这样吧,士族那儿,我代你说项。不过刚刚我过来时,见你的兵士要杀一名江姓士子?”

“这江姓士子正是献策之人。他不与我说清其中利害之处,害我得罪于士族,自然要杀了这一‘元凶’,好平息士族的怒火。”

“糊涂啊糊涂。”蔡邕恨铁不成钢地瞪他,“此等大才,别人打着灯笼都找不着,你怎能张口就杀?何况他师从名士,又是太学学子,你若杀他,岂非要惹恼他的同门?”

董卓虽然有些不快,但还是耐心地听完蔡邕的训诫:

“伯喈说的是。那便……不杀了?”

蔡邕捋了捋胡子:“不但不能杀,还得重用。”

“可士族那边要怎么交代?”

“事已铸成。你就算把他杀了,也起不了多大的作用,倒不如……”

第89章众叛亲离(二)

董卓将身子往前,接道:“倒不如留下他。伯喈既然称他‘大才’,那他就是有大才的。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我可以尽释前嫌。怕只怕,他心有异心,不肯效忠于我。”

“仲颖何出此言?”

“试想,他所献的策论如此精湛,看问题看得如此透彻,一定是个胸有沟壑的人。这样的人,又怎么会不知道这些策论的禁忌,不知道这些策论不宜马上施行?”

“这……”

“他却什么也不说,任我按策论上的内容颁行朝政,以致朝廷大乱。这份策言,我足足颁行了五日。哪怕他一时半会忘了提点,见到朝中异变,也该再次献书,让我停止变革。可这五日以来,他只安静如鸡地缩着,不置一言。莫非,是故意为之,好叫我得罪士族?”董卓越说越气,觉得自己一定是真相了,“此人贼心可诛,我如何能留!”

蔡邕停下捋胡子的手,眉头拧成一线:“你之猜测,也有几分道理……”他略微沉吟,“不过,这当中或许有什么误会。不如把那江士子叫来,当面对质。这样,仲颖要杀他,也师出有名,不会落人口舌。”

董卓应诺。趁着近侍去找人的功夫,他又询问蔡邕:

“那刘曜,我又该如何解决?”

忽听董卓提了个不相干的名字,蔡邕有点跟不上他的思路,

“刘子明怎了?”

“我欲杀之……”

蔡邕差点被董卓惊得心脏骤停:“又杀?且等等,刘子明做错了什么事?怎的引起了你的杀心?”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