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三国]焚香祭酒 完结+番外 > [三国]焚香祭酒 完结+番外_分节阅读_282

[三国]焚香祭酒 完结+番外_分节阅读_28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奉孝,子琮,你二人以为如何?”

此时郭嘉与崔颂已吃完了第三盘……酒器见空。被曹操询问,郭嘉拢袖而坐,不慌不忙:

“乱世进取,平世守成。嘉以为,诸位所争执的,不该是‘是否征讨吕布’,而是‘该如何以最快的速度,费最小的代价击溃吕布,收取徐州’。”

此话便是坚定不移地支持征讨吕布了。

“若就此兵败,又该如何?”一年纪颇大的谋臣起身质问,声若洪钟,“圣上迁都不久,百废待兴。吕布虎踞徐州,帐下人才辈出。陈宫等文臣智计无双,高顺等武将英勇善战,如何能一击溃败?如若兵败,徒然损耗州力,待袁本初从幽州而归,我等岂非要受制于袁本初?”

“没有‘如若’,”郭嘉俄然勾唇,“此战必胜。”

众人哗然。

任凭智计再高,亦从没有人胆敢对未知的战役说“必胜”二字。

崔颂尚不及说话,自家挚友就丢下了一个惊雷,不由轻轻地叹了口气。

倒并非郭嘉狂妄。此战,曹操是铁了心要打的,在此询问不过是走个过场。

郭嘉通透练达,深知曹操的心思,便在争执走向白热化的关键时刻,做了这把出头的刀。

眼见反对出战的几人神色有异,崔颂击掌而笑:

“自郝萌反叛,吕布日渐多疑。听闻郝萌伏诛前咬定陈宫参与同谋,吕布虽未明信,实已疏之。而布既多疑,又易轻信,以致反复,”连说好送出去联姻的女儿都能因为别人的一句话而半路追回,还把使者杀了,平白得罪人,吕布心性如何,可见一斑,“若攻之,势必无人来救。”

以吕布的人际,附近的群雄只会落井下石。

“何况吕布并无用人之能,底下臣将早有怨言,”郭嘉默契接口,一语定论,“稍与间之,诸将必反。”

荀彧亦道:“伺机而动,可一举击破。”

此时一部分反对的谋臣终于回过味,谨慎地偷觑曹操的脸色。

虽然看不出明显的神情变化,可从曹操一直不回应反对者的建议,反而主动询问“鹰派”诸人的行为……基本可以确定曹操的心理偏向。

此番询问,并不是真的询问“此事可否”,而是征询“如何攻打”的良策。

确定曹操的心思后,真正有谋、辩思清晰的反对者纷纷息声,只留下顽固不化、眼色迟钝者,继续负隅抵抗。

曹操见时机已至,喊来侍者,撤食案,取来竹简与刀笔:

“时日不早,诸君若有未尽之言,可尽写在竹简上。”

除却少许反应不过来的谋臣,其余人皆翻来竹简,蘸墨疾书。

崔颂、郭嘉二人亦不再咸鱼,行云流水,写得飞快。

最后,一直不曾发言,却将诸事凝练于胸的荀攸首先完成简书,递交上首。

其次是荀彧、崔颂、郭嘉、戏志才等人,乃至反对攻吕的谋臣,陆续上交简书。

宴散,侍者送走众人。曹操将并未立即翻阅,而是吩咐笔掾:

“将‘论战者’、‘反战者’、‘提策者’分次列出。”

第131章皇帝

曹操停顿了一记,随后道,“‘论战者’,送去给秘,别再放我眼前了。”

笔掾应诺。

不一会儿,笔掾先搬着“提策者”的竹简过来。

曹操随意抽了一份,正是荀攸的。

仔细翻阅,渐渐看入了迷,待翻到最后一行,拍案叫绝:“公达之谋,缜密出奇!此计甚佳!”

又翻下一本,是荀彧的:“妙!妙!妙!忠正密谋,文若是也[1]!此计甚佳!”

再往下翻,落款是戏焕:“论策谋布画之术,志才当先。有此筹画,吕布必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