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青云仕途 > 第638章 一篇文章

第638章 一篇文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办公室里,李青云和赵金鹏通完了电话之后,就拿起了手头的顺安日报,准备浏览一下,看看有没有什么重要的新闻。

看得片刻,报纸角落里一个“豆腐块”大的文章,引起了李青云的注意。

这篇文章,写的是关于黔州省中水电站开发的现状。

这其中,比较大的篇幅,讲解的都是顺安市现有的电力供应的窘境。

文章在最后,隐隐提出了一个问题,顺安市到底要不要再上马几个水电站,以应对市里用电越来越大的缺口。

看完了这篇文章,李青云的脸上就露出了一丝郑重之色。

水电站问题,从来都不是事儿。

尤其是这种中水电站,一个处理不好,更是容易引申出很多问题。

虽新建水电站,可能是可以减缓整个顺安市地区的用电压力。

但是其中该如何规划,如何汇拢资金,却是一个大大的疑问。

根据李青云了解的情况,黔州省目前已建的中水电站,主要是地方政府组织实施,投资主体一般是水利系统。

而资金渠道呢,则主要是国家专项拨款、以电养电收入、企业集资、银行贷款、群众投工投劳等办法。

白了,中水电站的建设,就是经济性和公益性的相结合的产业。发电销售,也主要是依靠自供电网。

进入二十世纪之后,由于黔州省电力供应的相对过剩,省管电网对各县建成的地方水电和自供电网进行了兼并或是代管。

这样一来,就使得无自供电网的中水电站上网电价普遍较低而运行艰难。

再加上扶持中水电开发政策不到位,严重挫伤了投资者的积极性,导致中水电投资市场大幅缩,开发速度逐渐缓慢。

过去数年,更是有很多原本打算开工的项目,因资金短缺而处于半停工状态,新开工项目极少。

从去年开始,为迎合国家“西电东送”的政策,黔州省逐渐出现了较大的电力缺口。中水电站的建设,又重新活跃了起来。

而电力体制改革厂网分开的利好消息,以及国家实施的“水电代燃料生态建设工程”工程等因素,投资者更是看中了中水电厂的资源优势。

今年年初,发达地区的民间投资者开始进入黔州省内,与各地县招商局签订当地中水电开发协议,主要开发10以下的型水电站。

根据李青云从网上看到的消息,仅仅是今年上半年,电力体制改制后剥离的企业组建的投资公司、电力公司数量,就翻了两番。

另外,还有不少中外合资的大型电力公司,也正摩拳擦掌,准备积极参与到中水电站开发中来。

在这样的情况下,顺安日报上出现这么一篇为“中水电站”摇旗呐喊的文章,也就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情了。

只是,这“中水电站”的投资和建设,真的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容易吗?

李青云对此,是持否定态度的。

没错,中水电站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比较优势,确实有利于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