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七七相会GL > 第一章 常胜将军寅不归

第一章 常胜将军寅不归

没有了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天朗谛昆二十六年,即东承玄武四年,两国军队交战于边境。

西北天狼山脚下

上一场战役结束不久,远处的村庄战火未灭,吹来凄凉的灰烬气味,流离失所之人一片哭嚎声,伴着猎风回荡在空中。

无边的黑云沉重的盘踞在天边,连绵的群山背后,有着点点星芒,幽蓝的光映射到他的眼眸里,这双眸子温沉如水,深邃的可以吞进惨淡的夜色,静而无华。

看起来,真是个静而无华的男子。

军师兰溢泽轻叹一口气,眼前长身玉立的寅将军似乎太不适合这一切了,无论是宫廷角斗,还是战场杀戮。

身后的副官陆远走上前,悄声问道:“军师,将军这是在观星象?”兰溢泽不以为然的摇摇头,“哪里是在观星象,怕是有诸多迷茫和挣扎,只能诉诸于这大漠的苍天和群星吧。”

“将军也会有迷茫和挣扎?”

陆远怎么也不明白,素来自信得体的将军,也会像凡夫俗子一样发愁烦心。

“臭小子,你每日负责督操和巡防就抱怨辛苦,将军身为三十万大军的统领,有三十万人的事务要处理,身上的担子何其之重,他的压力大,会随便说吗?”

“呃,嘿嘿军师说得是,下官愚昧了,咱们将军真了不起!”

“嗨!”兰溢泽摇头,同情的目光又投向了那夜色中的身影。

放着京城好好的达官显贵不做,来到这大漠深处风餐露宿,疾风烈马,兵戎相见……你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正想着,侍女兰溪从帐篷里出来,捧着裘袍为那将军披上,“战地风凉,将军还是添件披风为好。”

兰溪是兰溢泽的妹妹,两人幼年便失双亲,流落街头时,被年仅十一岁的寅不归看中,带回府中作贴身随从,并送两人去私塾读书识字,引为亲信。

按身份来看,兰家兄妹只能算作仆从,但几人一同长大,每有要事,寅不归多找他们商量听取意见,相待之态度,更像是对朋友,故兰家兄妹对他都心怀敬意。

寅不归恍如醒来,接过披风。回过头来,见众人都围在身后,不由歉疚一笑,“让大家担心了,想起一些旧事,晚上出来走走罢了。”

“今日途径诸多村庄,村民皆惨遭不幸,将军可是记起幼年被沙帮掳去之事?”

寅不归叹道:“是也不是。”

“边界之争引发连年的战火,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百姓,有谁过问?”兰溪道,“将士们近来疲惫,解甲归田的期盼之声日盛,再这么打下去……”

兰溢泽道,“沿路都是难民在逃难,困顿不堪,将军心善,自是不忍。”

“战争不了流血,但如此局面,并非我的初衷。等此次把东承主力全力击灭,我们再议和,班师回京。”

“真的?!”兰溢泽闻言和兰溪相视而笑,“那可太好了!”五年了,这支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寅字军,终于要回家了。

“可是,”兰溢泽皱起眉头,“朝廷的意思,只要守住就可以了啊。”

“朝廷保守派势力强大,以不失城池为最高目标,为了议和已然送出了三名公主。各处将领,任期三年即会调动,若非我身份特殊,恐怕也早被调遣去别处了。”寅不归道,“但若不伤东承锐,用不着三年,它便又会卷土重来,此仗却是非打不可。”

兰溢泽闻言点头。

“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若要顶着压力打,便只能赢不能输,否则那些大臣们,怕是会揪住此事不放。”

“想赢得漂亮,就要走崎岖蜿蜒之路,涉常人不能想象之险。”营门灯火映在他的侧脸上,寅不归语调柔和,音色温润,字字清晰,令人闻之舒畅到不像是战场驰骋之人。

实际上,他已领兵五年,从十四岁投身戎马,这五年来,寅不归没有在京城待过一天,镇守边疆,不曾懈怠。倘若游览边疆五城,定会发现,边疆早已流传着一个不败神话,“寅”字旗大军,是护一方净土的常胜之师。

“将军,溢泽此番前往邕城,给将军留了一个锦囊。万望将军查阅。”兰溢泽告退前,向寅不归请示。

“正好,我也有东西要给你。”寅不归站在夜风中,向兰溢泽道。

当两人彼此打开纸条,看到那几个字时,都不由微笑。

“吊其胃口,耗其意志!”

“以逸待劳,背水一战!”

似是许诺般,寅不归眺望北方的星辰,“此番我们定要打得东承翻不了身,让其乖乖躲回去,十年不敢再犯!”

邕城、封堡这两处,是天朗的边关重地,邕城乃军事基地,易守难攻,封堡则粮草充足,是各国经商贸易的中转站。这也是东承宋喻此番争夺之地。

东承宋喻的大军一路攻克若干小镇,声势浩大的向邕城而来,寅字军被击溃数次,连战连退,如今只有十万人守在邕城,被东承军包围长达三个月。

眼看不日就要城破,宋喻正是胜券在握之际,只见邕城城中烟火顿起。

宋喻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副将把将士们听到的消息转达宋喻,“邕城正在烧掉城中的粮草。”

“什么?他们是想同归于尽吗?”

东承大军连续数月与寅军相持,连续攻下不少城镇,如今正面临粮草不足的危机。攻下邕城,若是没有粮草,大军势必守不住城,单是这个消息,都能动摇军心。

正是心神不宁之际,突然传令兵赶来。

“报——将军!!我军运粮路线遭遇埋伏,被寅军切断!”

“报——寅军十万人马从后方大面积反扑我军攻下城镇,丰镇、茂镇、飞鸟镇全部失守!”

“报——寅军集结约七万人马从封堡镇出发,向我军后方靠近!”

宋喻拍桌而起,“你说什么?!是什么时候的事情?!怎么现在才知道?!”

“从传信开始,大约已有三日,邕城地势险峻,离周边各县遥远,路上不得不耽误数日。”

宋喻回头望着这硕大的邕城,心生惊惧。他将五万将士驻守在各镇抵挡援军,率领三十万大军无一遗漏的扑向了邕城这座孤岛,可是没有粮草,便是掐断了将士们攻打邕城的信心。

“不可能!这只是敌方的伎俩,我们要坚持打下邕城!没有别的退路!”

宋喻震惊于寅不归大胆的计谋,他居然拿邕城做诱饵,引诱自己带大军一路深入,每个小镇,每一次寅军的溃散,都像是引诱一只鸟飞进圈套的食物,直到来到邕城面前,发现是一场空。

那些零星的城镇,在孤零零的荒原上,攻克起来并不困难,他能够轻易攻克,寅不归也同样可以!只可惜,他求胜心切,每攻克一镇,便引以为豪!

宋喻这才想起,最初自己的目的原本是封堡,按原计划,是先取封堡,再取邕城,可那一连串送到手里的城镇,硬是逼得他生生改道,一路直奔邕城而来!

连续几个月的战斗,东承大军已是人困马乏,如今深入腹地,却又被切断围困在腹地。即便是打下这邕城,也撑不了多久,更何况,城中军队烧掉粮草,显然决定殊死一战。

寅不归,下得一手好棋!

“听我命令,”宋喻咬牙切齿,“全军后撤!”

“来人,抢救粮道!”

宋喻知道等援军抵达,两面夹击下东承无处可逃,只有全军覆灭的份,只得下令撤退,要求大军尽可能快的撤回边境。

东承皇都安象城

东承帝东时祺颇为忧心。东承撤退的过程遭遇天朗军队追击,连连败退,只剩五万人退回边境。

此番派出最良的东承三十多万大军,由第一大将宋喻带领,旨在抢占天朗边关邕城、封堡,东时祺自信满满。大败的信息传来时,他正领着贵妃饮酒赏歌舞。

战败的消息宛如打脸,东时祺惊怒交加。兵被打散,什么便宜都没捞到不说,如果此时天朗继续前进,突破东承的最后一道防线至抵安象,并非不可能。

想到这里,哪里还来得及生气?东时祺立刻差遣文官起草议和文书。

宰相赫鲁方从西陵国出使归来。抵达皇宫时,东时祺已经骂遍了文武百官。

“一群废物,到了关键时刻,一点主意都没有,孤平时白养了你们!”

赫鲁要求立刻觐见。

“皇上,此时绝不可露怯,否则正是给了天朗进攻的理由。”

“那你倒是告诉孤,从全国调动兵力,能不能临时凑齐,抵挡天朗的下一次进攻?!”

“便是以七日为限,也决计无法凑齐。”

“七日,那都打到安象门外了!你还说个屁!继续议和,不得误事!”东时祺,被战情逼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在龙椅前团团转。

“皇上,此时议和,天朗必狮子大开口,恐怕东承边境五城都留不住了啊。”

“孤何尝不知?只是如今别无办法!”

“微臣有一计,既可抵挡天朗大军,又可化解我国兵力不足的危机,将我国的损失减少到最低。”

“有这等好主意,你快说说!”

※※※※※※※※※※※※※※※※※※※※

【抓虫】

一个尽可能按照历史逻辑进行的战场描写,也能被锁,真的是无语。作者想写一点策略性的东西,难道非要写得傻白甜才行吗?一共写了二十回,光解锁就陆续解了八次...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没有了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