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上工
朱书堂看到老刘拿集体的饲料喂养自己的迈克儿,心里很着急。本来看他一个五保户的身份,才给他一个继续饲养的活儿,如今这样做,心里有点不舒畅。他想,是不是他也可以这样对待别人这样做。
想到这里,他觉得应该震慑他一次了,防患于未然吧。
于是,老朱绷着脸,用右手食指指着他责怪道:“老刘,不管是谁,千万别胡来,下次再让我碰到,你就赶紧走人。”
这种严厉的话在老刘这里是第一次听到,前任们觉得对他可怜,一般对他都比较客气,态度也比较温和。
这次老朱用责怪的口吻对他讲话,他着实有点紧张。他有些结结巴巴地说道:“下不为例,下不为例”,一边说着,一边双手作揖。
老朱看老刘认真的样子,也就没有再说下去,挥挥手以示他赶紧忙去吧。老刘猫着腰,迈着小碎步,像绣球猫一样,悻悻地滚回牲口棚。坐下来才发现,脊背上已经出过汗,脸上几滴汗珠正在往下滚动,就像刚才他走路那样地往下滚动。
本来都尖尖的屁股,这么一坐下来就更硌屁股了。他不想这样回屋里坐着,因为,这样像是在败队长老朱的兴,他这样想着,屁股刚落稳,又像蝎子蛰了一样,猛地站起来往老朱跟前走去。
没话找话地说:“门口这匹红骒马可能要发情了,老是在夜里犯槽。”犯槽其实就是不好好吃饲料,不好好休息,发出泄情的信号。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老朱一听这批红骒马发情了,这时盼不得的好事啊,一年后又是一匹小马崽子,不出两年就能上套了,队里正缺牲口哩。
老朱脸上的怒气一下子缓过来,变得有些高兴,老刘的心里也好受了很多。
这时已经有人进了牛棚,社员们开始聚集。
生产队的习惯有时候也不好改变。人们常常会在队里集中前,早起一刻钟或者半小时,跑到距离牛棚不远的河沟里照看一下自己的菜园子。听到敲钟还要再停留几分钟或者更长时间。
今天照样也是这样。生产队的菜园子还是老支书老梁,也就是书堂的姐夫党支书那个年代分配给每家每户的。尽管分到每家每户,但是全部土地的性质没有改变,还是集体土地。任何人没有特权多占用集体一分土地。
可别小看这几分菜园子,在那个年代可是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勤快的人起上一个大早,跑到自己的菜园子摆布小白菜。立秋刚过,二伏天种的小白菜长出了三四个菜叶,开始打蔫,原来都激灵灵地钻出干巴巴的地皮之后,这时候必须及时浇灌了。
小白菜拱出地面露出的土缝,知道这些白菜已经有些干旱了。及时浇园,既可以及时补充水分,又利于阳光照射快速生长。
有的社员就利用早起几十分钟时间,来打理一下自留地里刚插下不久的小葱。这是等长成大葱之后,和大白菜一样,为过冬做储备用的。这样就免不了要在菜园子里多待上几分钟。
这些人也都还比较知趣,一般都不会很晚才回到牛棚,等待安排一天的活计,这样才可以做到两不误。
五队里的菜园子都在村东、村北的河沟南岸和北岸,家家都有,人均一分地左右。
这里是河沟,南岸和北岸都是高底错落的小块菜地,像是梯田又没有梯田那样规则,说是荒地又都可以浇灌。
在菜地边缘随便一个地方,只要你挖出一个一仗多深相对规则的圆土坑,有的地方根本不需要一仗深,就可以挖出一眼水井来。然后用砖石砌好井口,这样就可以满足周边菜畦浇水的需要了。
水井上半部分用石头垒砌起来,在井台上再架上两块交叉的大石头或木柱支撑辘轳,后面再固定一块石头,通过石眼把辘轳固定下来,这样辘轳头缠上绳子系上水桶,就可以给菜地浇水了。
有了水,菜地里再加上一些土肥和粪尿,青菜就可以满足一家人的副食需要了。
也有例外的情况。这就是在河沟两岸地势相对比较高的地块,打一眼水井就不那么容易了。一般需要两三个劳力,用三四天时间才可以打出水来。水井一般需要一二十米深,有的地方更深一些。
当然,这里的菜地浇一次水相当费劲了。河边的水井浇菜地,可以直接用扁担一头挂上水桶或用稍长一些绳子系上水桶就可以打水上来。
更多的人则是安装单把辘轳头提水浇菜地,这样相对于扁担和绳子来说更简便更快捷一些,也更节省一些力气,水流效果也更好,效率更高一些。
只是每次安装起来费一些麻烦,它需要把辘轳头从家里扛到菜地,浇完之后再拆卸下来扛到家里,自家没有辘轳头的还要费一番周折去借用,遇上通情达理的还好说,要是遇上疙瘩糊涂之人,明明辘轳头在他家闲着,可他硬说出了故障不能用了,把你搪塞过去,你是有苦难言啊。
好在目前已经过了立秋,正是浇白菜大葱的好时候。因为刚刚过了伏天,水位开始向上涨。这时候菜地里正需要浸润,干脆来一次大水漫灌。
菜地高,必然水位就高,水井就会更深一些。所以,河两岸菜地地势相对高的地块,打井用水就费事多了。
于是智慧的人们发明了双桶辘轳头。因为水井较深,辘轳头直径太小,往上浇一桶水,需要把井绳缠绕几十圈甚至上百圈,这得需要多长的辘轳头啊!再说了,绕那么多圈,人又累,效率又低,等第二桶水绕上来,第一桶水还没有流到菜畦里,就早已经渗进水龙沟道里,这哪里能浇菜地啊!
有人说高手在民间,这句话一点也不假。现实哪里有需要,民间高手就出现在哪里。发明创造就跟到哪里。
有人把单把辘轳头进行了两个方面的更新改造,这就是老百姓的智慧,这就是老百姓的土发明土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