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磨刀 > 第二百二十八章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第二百二十八章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藕汤的味道很好,谢宝树喝的很开心。

他已经决定了,再过一个时辰,就去谢福缘回来的路上,好好问问他。在这之前,他要好好调养一下身体。虽然伤势已经没有大碍,但是在体内,还存留着些许梅晋的剑气。就像小刀一样,在刮着他的骨头。

王紫玄则是在跟她师父,商量着稍后帮一帮谢宝树。

两人站在门外,屋檐下,紫霞神君一脸不情愿。她看着自己的徒儿,说道:“那谢福缘,现在是碧霞元君,还有东岳大帝的客人。你可不能胡来,万一出剑,伤到别人,或者被别人伤到怎么办?”

王紫玄笑道:“我就是去压阵的,不动手。”

紫霞神君看着她,说道:"以后我就不能护着你了,你自己要小心,不要再鲁莽行事。"

王紫玄默然,知道这种护道的情况,只能有一次,这是道门的规矩。下一次,被说是梅晋对她出手,换了别人来,她该死,还是得死,师父紫霞神君不会再来救她。这是修行以来,道门自古以来的规矩。

因为此刻,王紫玄,已经知道了师父在为自己护道。

那么接下来,当她碰到厉害高手的时候,她就总会想着,有师父在身后,可以为所欲为。既不能在生死之间破境,又容易仗势欺人。所以紫霞神君跟她解释清楚了,接下来不管发生了什么,紫霞神君都会回到自己的府邸。

王紫玄遇到了什么生死危机,紫霞神君都不会管的。

如果陨落了,那说明王紫玄,气运不行。在修行历史上,比王紫玄,更聪明,更有天资的修士,也是年纪轻轻就死了。他们都是不把师门定的规矩放在眼里,落得个身死道消的下场。

王紫玄也是一样,这一次,她以为梅晋不敢对她下杀手,差点就死了。她以为梅晋剑仙,还考虑自己的家人,考虑道门的追杀。可兔子急了还跳墙呢,那梅晋剑仙,在王紫玄这一剑的威压下,害怕得要死。

所以他祭出了自己的本命飞剑,不再留手,对王紫玄起了杀机。

王紫玄不敢想象,如果不是自己师父在的话,那么不止自己,可能身后的师弟们,还有谢宝树,全部死定了。梅晋老家伙,可是个狠人,他要是真翻脸了,是绝对不会留下活口的。

这一次,有师父护着自己,下一次呢?

王紫玄走到自己的师父身边,给她按摩肩膀,问道:“师父,收了我这么个弟子,您后悔吗?”

紫霞神君瞪着她,说道:“后悔呀,怎么不会后悔,看你一天天的,净给我惹事。”

道门里拜师是道门经法传递,慧命相传的关键,所以有很多禁忌,师父需要考察徒弟的品行,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收徒八规。作为师父,不光要为人师表,做

好传经说法表率,更重要的是,师父要承担弟子的业障的。按照因果的定律来说,同一个师门里的弟子,关系一定得好,如果不恭敬,吵架,勾心斗角或者明争暗斗。那么,就会导致师父的种种不顺,因此师父要帮弟子背上更多的业障。

如果弟子作恶,为人不正,奸猾,那么师父的生命就会造成伤害,受到牵连,这都是弟子的恶业牵连到师父。有很多同修号称自己徒弟无数,也以此为荣,觉得自己很厉害,很威信。要知道你那么多弟子,如果不能道业增长,心存歹念,那样作为师父得要为弟子背多少业障。

王紫玄,为人刚正不阿,就是太爱惹事了。

路见不平,拔剑相助,哪像个修道的?分明像是个侠客。

王紫玄笑道:“师父当初收为徒的时候,您可不是这样说的。”

当年,紫霞神君游历醒狮州,遇见王紫玄的时候,觉得她道心极佳,想收她为弟子。那时候,王紫玄不想在父亲的安排下嫁给别人,所以请求师父带她走。于是乎,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就这么成了师徒。

紫霞神君叹了一口气,说道:“那时候,你嫌弃礼仪繁琐,我早该猜到你性格的。”

说到拜师收徒,其繁琐和慎重程度,非道门莫属。繁琐,在于道门师父收徒必经诸多程序,焚香奏表、诵经礼忏,另有弟子宣读拜师帖子表明入道修行之决心,而师父亦需奏表书符,让入门弟子起誓、焚香,跪拜道君以感恩道君慈悲、得闻正法,跪拜历代宗亲以不忘祖宗恩德,跪拜师父以承法脉使道门昌隆。一般情况下,拜师仪式短则半日,多则一日,可见其繁琐异常。

道门修士众多,还分各种派系,各派系皆有道术传承,多师徒口传心授,秘而不宣。

因而道门师父收徒必定审慎,须量才授术,且“宁可道术不传,不愿所授非人。”正因为如此,道门师父收徒,必定以其品德为重,如此方能厚德载物,方能驾驭道术。至于行善积德之类,原本就是弟子自己的事情,不必赘言。

当初王紫玄拜师的时候,就嫌弃礼仪太麻烦。只不过那个时候,紫霞神君,还不知道她的性格。

道门的师父,多以弘扬道法为首要,无论丹道修炼还是法术传承,皆是传道。

所以,若得品行端正、拥有慧根的弟子,实乃门派之幸事,也是道门之幸事,因而,向这些弟子费心传授道法,是天经地义的。否则,道法不传则难以了道,而若遇可传之人而不传,是为私心,则离道而背德,也不可。简言之,道法始创于祖师,师徒代代相传而香火不决,师父也仅是传道之使者。

师父仅仅是度师,即将自己引度入玄门之人,有了师父,就意味着

已走近那玄妙无比的道,接下来的事,便是认真虔诚修行。

紫霞神君问道:“你可知那少年的身份,还有他师父是谁?”

王紫玄摇了摇头,说道:“他师傅来头再大,还能比您更大不成?”

紫霞神君看了她一眼,说道:“那还真不一定,你看这年轻人腰间的斩恶刀,可不简单。他师父我已经打听清楚了,是那传说中的战龙者,宋恒。宋恒这个人,我没见过,但是听传言,他曾在武当山上,跟和风真人切磋过。”

王紫玄对宋恒,可是很熟悉的。她经常以这位前辈为榜样。

宋恒前辈行走江湖的口号是“有真龙处斩真龙”,王紫玄也给自己想了个口号,“有不平处斩不平!”

什么是不平?在她看来,梅晋以这么高的境界,欺负一个年轻晚辈,那就是不平!

紫霞神君看见她的样子,叹了一口气,说道:“你要是想帮他,就去帮吧,不过后果自负哈。我稍后就带着你的师弟们,早点离开这里。接下来事情有点严重,你可能要等我消息,说不定就让你去冰雪州的。”

听到终于能离开这地方了,王紫玄很是开心。

师父要走,她还是有些舍不得的。修道一事,若遇迷惑处,或自悟,或求于师父,或访道,如此才能精进。因而,师与徒的命运便通过道仅仅绑在了一起,从茫茫人海中的素不相识,到修行路上的同舟共济,这就是求道之路,其终极目标,是永恒。

紫霞神君摸了摸她的脑袋,看了看谢宝树,说道:“修行路上,有一关,名曰情关,你可要注意了。”

王紫玄,有些不明白师父说的话。

紫霞神君却是不再说,转移了话题。师徒情分,始终是很浓厚的。弟子拜师,必宣读拜师贴并当众在祖师坛前立誓,不悖理大道、不违于师训、不偷盗邪淫之类,誓言一出,天地皆知、鬼神悉闻,若有丝毫悖离,自遭报应,故不可懈怠。

也许有人觉得这只是危言耸听罢了,其实不然。紫霞神君就曾见过有见利思义、见异思迁而背离祖训门规而遭遇横祸者,且报应之速,令人扼腕兴叹。在道门之中,违背祖师宝训门规,视为欺师灭祖。

须知,拜师时神坛前所发过的誓言很可能成为报应的导火线,不可不慎呀。紫霞神君看着自己的徒弟,还是想着,让她不要多管闲事。因为大道难求,王紫玄,是她见过,最有望接近大道,登顶道君之人。

如此好的资质,白白浪费,真的可惜。

王紫玄却没想那么多,她虽然性格活泼,但是对自己师父,是非常尊敬的。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此话一点不假。

在世俗中,那些不孝顺双亲之人多逢坎坷,只可惜很多

人尚不明理,却将父母视为拖累,父母者,天也,不敬天则遭天遣,唯有愚痴之人为之。孝顺师父同理。道门中讲究事师如父母,因而,作为弟子必当谨言慎行、恭敬有加,不可猜忌、戏谑甚至诬蔑师父,否则即是不尊。师父在侧,则弟子当恭恭敬敬。古时拜师,必当与师父同食同住,伺候师父饮食起居,才算尽弟子本分。不与师父同食同宿,也应当根据自身情况孝敬师父,这也是弟子本分。

王紫玄乃是修道人,虽然没有伺候过师父的起居,但是也给她熬过药,炖过汤。

实际上,拜师入道之后,若有条件,在家中或其他场所设坛,每日供奉香花灯果是道教修行人当为之事,若无条件则无妨,但也需定期朝拜、供奉祖师、供养师父及道众,这些都是天经地义的。

因为根据道门的传统,师父一旦接收门徒,即开始为弟子承担相应的冤孽,正如家中孩子犯事则先责罚家长,道理是一样的。因而,这些情况虽然不被弟子重视,但作为师父是最清楚的。

当然,时至今日,师徒亦未必能时时相守于坛前,特别是红尘之中杂务繁多,多不能每日孝敬师父者,人之常情。师父多不图钱财,但弟子须尽孝心。不过,如若这些都做不到,则至少不可对师父心存怨怼甚至恶语相加或诋毁师父,如此则不仁不义,完全没了师徒之情分,不可也。

若非得等师父开始清理门户之际方思悔悟,为时已晚。须知,祖师遗训:“入我龙门者不穷,出我龙门者不富”

王紫玄跟着紫霞神君修道,就好像是鲤鱼,越过了龙门!

修道者,修自身之道也,外不修则内不成,德不积则道不成。事师,徒之责。若不知此种机缘,则不如不修。

两人说了一会话,谢宝树带着自己的刀走出来,刚才的功夫,他已经将体内的剑气,全部消灭。他默默的站在一边,没有说话。

紫霞神君皱了皱眉头,问道:“带我徒儿走,是不是要跟我打声招呼?”

谢宝树有些尴尬,不知道怎么说。

这时,王紫玄已经收拾好东西,说道:“咱们走吧。”

紫霞神君叹了一口气,说道:“女子大了,不中留啊。”

王紫玄走上前,轻轻给她按了按肩膀,说道:“我很快解决。”

两人就这么,离开了他们居住的茅屋。谢宝树准备去谢福缘的必经之路堵他,那里,是一处大桥,名为神木桥。两人的速度很快,而且时间尚早,所以边走边聊。谢宝树很好奇,王紫玄身为道门修士,还会不会别的术数。

何为术数?术数即是方术之数,步天推算及自然阴阳之数。道家之人,不能不知术数。术数是以周易为本,而延生出各种推算与

预测之方术,用以趋吉避凶。周易本是道家三玄之一,上古伏羲所造八卦,而成天地生成之数。

但术数亦是复杂多端之学,博大精深,唯有择取而学,专攻而修,方才有望。而世间与道门之盛行者,无外乎,四柱预测,六爻卜筮,风水堪舆,神相风鉴,梅花易数等。以及三式绝学,奇门,六壬,太乙,但精此者甚少。

王紫玄对这些,都是略懂一二,她真正继承的,乃是符剑大道。

符剑,在道门,也是独特的一门,十分神奇。此时的她,一身紫袍,符剑随意搭在腰间,极为潇洒。

谢宝树有些不解,问道:“我见过的道门修士,都是身穿青袍,为何你要穿紫袍?”

王紫玄问道:“你还见过别的道门修士?”

谢宝树点点头,心想,我不止见过,还杀过呢。在武陵县的时候,跟那县令一起宰掉的,就是道门的高手。谢宝树见过道门的修士,好像都是身穿青袍。以前他是不怎么关注道门的,现在碰到王紫玄,自然要了解一下。

王紫玄给他解释了一番,道门修士,确实应该穿青袍。

青色,即指介于蓝色和绿色之间的颜色,也指黑色。形容湖水为青色时,青色指淡蓝色;形容大山是青色时,青色指青绿色。道门崇尚青色,黑色也是青色的一种,道士头戴黑色或是青色的冠、巾,代表着头顶青天。

道门多是练气士,练气士嘛,靠天吃饭。头顶青天,把老天爷看得重一点,没毛病。

还有,青,东方色也,木生火,火生丹。丹青之信,言必然。凡青之属皆从青。在五方五行五色中,东方之木属青色,为青阳之气。东方主生。东方是道教信仰中的"十洲三岛"之所,是修真之士向往的理想境地。

这个东方,是指比东醒狮州还要更东方,也就是东海。

在人们看来,青象征生命之光。因此,青成了生命的象征,而且,人们发现当年华逝去,生命即将枯萎的时候,人的头发就会转灰变白,因而会更坚定了他们“青丝”但是健康、生命的象征的信仰。

青色是生命之色,道教是东方之教。道门贵生、乐生,崇尚青色,呼应着“天人合一”的思想。

而当某方道观的真人、监院或弟子在在举行大典礼仪时,这时所穿的法衣便为紫色。这是因为有位道君骑青牛出函谷关时"紫气东来"的典故,因此后世以紫色为道教的尊贵、吉祥之色。

大唐建国以来,以来帝王亦以紫色法服赐予名道高真。上秉传统,如今也只有真人、元君或厉害的弟子,才可以身着紫色法服。可见,一般的道众是不可以穿紫色道袍的,居士与信众在参加道教活动中也是不能穿紫色袍衫的。

王紫玄,

本来是没有这个资格的。

但是她这些年,在东醒狮州,仗义出剑的事情做的太多,名声大震。就连当今圣上李文剑,都听说了王紫玄的消息,让东岳大帝,赐了一件紫色法袍给王紫玄。平日里,不战斗的时候,她是不穿的。

王紫玄摸了摸自己的道袍,笑道:“我这可是半仙器哟。”

谢宝树想到了自己储物扳指里的剑仙法袍,忍住了,没有拿出来。这件青云剑仙留下来的法袍,他跟苏茶说过,但是没有交给她。因为这衣服,他就算给了苏茶,苏茶也穿不了。还不如自己留着,有点用处。

王紫玄看着他,问道:“你师父,真是宋恒前辈?”

谢宝树点点头。

王紫玄扯住他的袖子,说道:“你把我带走吧,我想跟你一起去见一见宋恒前辈。”

(本章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