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大唐现在,是很强大,道门也很强大。
有挑水真人还有幽冥真人帮助大唐,但是也有无数的道门信徒,想杀掉谢宝树,不让大唐好过。人生在世,就是这样。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利字当头争在其中。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从原始社会以前至今,没有超越“利”这个字。世界上任何一件大事,没有不因为利而产生的。
动物的争斗,部落的战争,国家的争端,商人的竞争,邻里的争吵,夫妻的争气,儿子的争光,当官的争权,百姓的争利,戏子的争名,动物的争食,万物的争光......。
一切的一切,始作蛹者都是为了利益而争,为了利益而战。不为利一切皆好,只要与利沾边,夫妻反目,父子成仇,朋友离散,兄弟失和。没有利的时候,情字非常重要,有了利的时候,一切情的东西就全部变味,朴实、纯真的感情就要靠边站。
古代有个大贤人司马迁说过:“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圣人孔夫子说过:“富与贵,人之所欲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中国的老百姓说:“穷在大街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无论是圣人还是百姓,无论是知识分子还是文盲,都对贫困和富贵的关系有清醒的认识。
为什么人们厌恶贫困?因为贫困者不能尽情地满足自己的欲望。无论是食欲还是性欲,无论是虚荣心还是爱美之心,无论是干什么,都必须用金钱来满足,用金钱来实现。
当然,如果出生在皇室,或者担任了高官,要满足上述欲望,大概也不需要金钱。富是因为有钱,贵是因为出身、门第和权力。当然,有了钱,也就不愁贵,而有了权力以后似乎也不愁没钱。因为富与贵是密不可分的,可以合并为一个范畴。
贫困者羡慕并希望得到富贵,这是人之常情,也是正当的欲望,这一点孔夫子也给予肯定,但孔夫子说:尽管希望富贵是人的正当欲望,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的富贵是不应该享受的。
贫困是人人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手段摆脱贫困是不可取的。时至今日,圣人二千多年前的教导,早已变成了老百姓的常识。
但现实生活中,用不正当的方式脱贫致富的人比比皆是,用不正当的方式脱贫致富但没受到惩罚的人比比皆是,虽然痛骂着那些用不正当的方式脱贫致富了的人,但只要自己有了机会也会那样做的人更是比比皆是,这就是所谓的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古之仁人君子,多有不羡钱财,不慕富贵者。
像孔夫子的首席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
不改其乐”。
三国时高人管宁,锄地见金,挥锄不顾。同锄者华歆,捡而视之,复掷于地,虽心生欲望,但能因为面子而掷之,已属不易。庄子垂钓于濮水,楚王派两个使臣请他去做官,他对两个使臣说:楚国有神龟,死后被楚王取其甲,用锦缎包裹,供于庙堂之下,对神龟来说,是被供在庙堂之上好呢?还是活着在烂泥塘中摇尾巴好呢?
使臣说,那当然还是活着在烂泥塘中摇尾巴好。庄子的这则寓言,包含着退让避祸的机心。
尽管古人为我们树立了清心寡欲、安贫乐道的道德榜样,但却收效甚微。人们追名逐利、如蚊嗜血、如蝇逐臭,从古至今,酿成了无量悲剧,当然也演出了无数喜剧。
除了给予生死的考验和爱恨情仇的考验之外,经常使用的手段,那就是把富贵当成试金石,对人物进行考验,经过了富贵诱惑的自然是真君子,经不住富贵诱惑的便堕落成小人、奴才、叛徒或是帮凶。
人类的欲望是填不满的黑洞,穷人有穷人的欲望,富人有富人的欲望。渔夫的老婆起初的欲望只是想要一只新木盆,但得到了新木盆后,她马上就要木房子,有了木房子,她要当贵妇人,当了贵妇人,她又要当女皇,当上了女皇,她又要当海上的女霸王,让那条能满足她欲望的金鱼做她的奴仆,这就越过了界限,如同吹肥皂泡,吹得过大,必然爆破。
凡事总有限度,一旦过度,必受惩罚,这是朴素的人生哲学,也是自然界诸多事物的规律。民间流传的许多具有劝诫意义的故事都在提醒人们克制自己的欲望。
据说印度人为捕捉猴子,制作一种木笼,笼中放着食物。猴子伸进手去,抓住食物,手就拿不出来。要想拿出手来,必须放下食物,但猴子绝对不肯放下食物。猴子没有“放下”的智慧。人有“放下”的智慧吗?有的人有,有的人没有。有的人有的时候有,有的人有的时候没有。
有的人能抵挡金钱的诱惑但未必能抵挡美女的诱惑,有的人能抵挡金钱美女的诱惑,但未必能抵挡权力的诱惑,人总是会有一些舍不得放下的东西,这就是人的弱点,也是人的丰富性所在。
华夏的哲学里,其实一直不缺少这样的理性和智慧,但人们总是“身后多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贪婪是人的本性,或者说是人性的阴暗面。
依靠道德劝诫和文学的说教能使人清醒一些,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于是,佛教就用“万事皆空,万物皆无”来试图扼制人的贪欲,因为贪欲是万恶之源,也是人生诸般痛苦的根源。
于是,就有好了歌: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
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要控制人类的贪欲,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还是法律,法律如同笼子,欲望如同猛兽。
人类社会千百年来所做的事,也就是法律、宗教、道德、文学与人的贪欲的搏斗。尽管不时有猛兽冲出牢笼伤人的事件,但基本上还是保持了一种相对的平衡。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关系,需要克制欲望才能实现;国与国之间的和平关系,也只有克制欲望才能实现。
一个人的欲望失控,可能酿成凶杀;一个国家的欲望失控,那就会酿成战争。由此可见,国家控制自己的欲望,比每个人控制自己的欲望还要重要。
在人类社会中,除了金钱、名利、权势对人的诱惑之外,另有一最大的也是致命的诱惑就是美色的诱惑。这问题似乎与女性无关,但其实也有关。历史上曾经爆发过因为争夺一个美女而发生的战争,也曾经因为美女,而让某些统治者丢掉了江山社稷。
绝对地否定色欲当然不对,因为没了这欲望,人类社会也就无法延续。中国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对人的性欲基本上是持否定态度的,但他们多半是口是心非,尽管深宫中妻妾成群,但民间却要存天理灭人欲,男女之情,被视为洪水猛兽。这样的观念,体现在封建王朝的法律和道德中。
道教认为人的欲望是罪恶和灾难的根源,无论是治国理政、个人修养都要对欲望加以抑制。《道德经》多处说到欲,而且都是指私欲和贪欲。
第四十六章有“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的名句,并且以“少私寡欲”作为主要的道德规范之一。对治理天下的君王来说,则“我无欲而民自朴”。《南华真经·天地》中所称“古之畜天下者,无欲而天下足”,也就是这个意思。
早期道教承袭并且衍化了道家的寡欲观,《老子想尔注》中称,“道常无欲,乐清静”、“王者也当法之”,这就能“令天地常正。”同时,对于世俗的人来说,也应是“道之所说无私,少欲于世俗耳。”
《清静经》将清静视为进入“真道”的得道境界,而有欲就是清静的对立物。《清静经》称:“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将除欲和心清联系在一起。这里所说的欲指六欲。六欲即六根,六根是佛教概念,指“眼、耳、鼻、舌、身、意。”
侯善渊描写“六欲不生”的状态是:“眼观无色,神不邪视。耳听无音,声色不闻。鼻息冲和,
不容香臭。舌餐无味,不甘酸甜。身守无相,不著有漏。意抱天真,不迷外境。”要达到这种境界,“有道之士,常以道制欲,不以欲制道。以道制欲,所以清心,所以静至。”
道教认为道包含着清和浊,静和动等对立的两个方面,其中清静是本,浊动是流。因为清是浊的根源,静是动的基础。所以,不论是治国治身都要清静。学道者如能清静,则与天地同寿。
从魏晋至唐代,清静一直是道士学道和修道的重要内容。葛洪《抱朴子内篇》称:“仙法欲静寂无为,忘其形骸”。将“静寂”作为学仙之法的基本要求。
道教修炼的终极目标是长生成仙,它所提倡的一切都是奔着这个去的。要成仙,你得先变得不像人,即变得清心寡欲。欲不仅是人类的自带属性,只要是有情众生,必会有欲
欲,广义上来说是一种动力,它的存在驱使着你像一个正常人一样过完一生,欲可被看做一种维持人类世界正常运转的“程序”。
纵观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人因有欲而被欲驱使:想吃好,想变得更厉害,想谈感情,想各种满足感官和心理需求的东西。所有的行为、情绪都在耗精气、耗心神、耗能量,当先天元气用完的时候,人就死了。
如何长生?开源节流。开源是通过修炼等方法与大宇宙形成能量循环,并让肉身保持生命力,普通人只能通过吃睡获得能量,修炼的人可以通过各种方法给自己充电,比如采日采月,虽然我从不用这个,但好像很流行的样子。
节流就是题主所问的清心寡欲,也包括减少有意识、无意识的思考。从根本上减少能量散失,最起码要达到出入平衡的状态才能保持身体状态不下滑,不要小看清心寡欲节流的效果。
如果不改掉这个问题,入定这一关永远都达不到。对于男人来所,心理上要清心寡欲,生理上要断白虎。心理和生理两个方面是一起进步而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生理上不漏泄,性能量有循环的路子走,自然让自身清心寡欲。心理上清心寡欲,生理上也就不容易起歪念头。
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
首先要知道寡欲不是无欲,而是少欲。《道德经》第四十六章说:“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长足矣。”
老子教人知足常乐,也潜移默化地告诉人们欲望是无止境的,只要能够基本地满足于生存和生活的需要就可以了,不要过多地去追求享乐,甚至对于不符合一切自然规律的思想和作为都要断绝,要适可而止,不能为达到自己的欲望而无节制的纵欲,这就容易丧失生命。
如人的七情
六欲不加以节制,可以败坏人的性情,阻碍人的健康长寿,若能少思、寡欲、去妄想,清静身心,不沉溺于声色,不牵缠于名利,就能长生。究其原因,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人的欲望却是无限的。若不节制欲望,不保元养气,慌乱无度,元气损伤,人就面临早亡,难享天年。
古人说“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毙”,也就是说不知保养自己的身心,光知消耗体内的营养,人的精气神就会枯竭而死去。所以圣人教人清心寡欲,养精蓄锐,滋养神明,劳逸适度,以健康身心。
寡欲是长期的解决办法。道教的清心寡欲常被人诠释为断情绝欲,其实寡欲是儒道两家共同的养心之法,孟子就曾言“养心莫善于寡欲”。
人寡欲则静,心宁神安,会少很多焦躁压抑等情绪,这不会影响大家追求梦想,因为寡欲的秘诀在于“有主则虚”,就是诸葛亮所说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乐却百灾既是长期的解决办法,也是针对压力过大者的短期解决办法,如果读者压力非常大,应先快乐,再进行寡欲这件事。
当然对于某些被人生皆苦,苦才是修行的洗脑的人,乐却百灾他们可能接受不了,但这是最正宗的道家思维。最早可追溯至《道德经》里的弱胜强、柔胜刚、哀兵必胜等需要乐观的心态才能想出来道理,它的开花结果在东汉末年里的《太平经》。
其中言“元气乐即生大昌,自然乐则物强,天乐即三光明,地乐则成有常,五行乐则不相伤,四时乐则所生王,王者乐则天下无病,蚑行乐则不相害伤,万物乐则守其常,人乐则不愁易心肠。”
这段话很明显是模仿《道德经》里的“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而以为正。”
在这派道家实践中,得一和得乐被视为很相近的存在。在后世的道家内炼、修身典籍里乐也是人有进步的体现。
信仰“道”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相信人可以长生不死,可以成仙。道教认为道具有永恒的生命,获得它、保持它便可长生,这也叫作“德”。德即得,即得道。道教重生,追求长生,相信人通过求神或修炼可以得道,不仅可以享受人间的幸福,而且可以返本还元,与道同体,肉体永生,白日飞天,长存仙界。
道教所信奉的神仙,上至三清、四御,下至城隍、灶君,风雨雷电、山川社稷均有神灵。而道教最根本的教理教义,是“道”和“德”。“道”在道教中是唯一的理论基础,是以“清静为宗、虚无为体、柔弱为用”的一种“道”。这种“道”就是道教最根本的信仰。
谢宝树有些明白了
,这就是佛宗和道门的区别。
道教呢,宁劝十人还俗,不劝一人出家,佛教呢,是你要不进来,老让你进来,它本身它有一句话“阿弥陀佛”也很好念,是吧。
但是道教来说是,你要顺其自然,就说是你只要在家里孝道,只要在社会上做好事儿,做善事,能修成性,能与出家的差不多,所以说道教跟佛教不一样,因为佛教它,你只要信佛,都行,都进来,都可以。
道门首先就是说先决志,因为是道教的这个路呢,说是修道的路比较窄,你在修行上,你一丈宽的路,到了庙上来以后呢,一尺宽的路,所以这个路很窄,要求的条件非常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