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疑云
4月6日,天气转暖,晴——日值岁破,大事不宜。
“关于这件事,陈先生的立场是很坚决的,大家的考量我完全能理解,我和他沟通过并不能扭转他的决定。”
一场冗长而没有结果的会议让所有与会人员都身心俱疲,许之云同样不例外,身着套装画着精致淡妆无法掩盖她的疲惫,说完最后这句话后她坐下闭目养神。
浮沉网络在引入新的投资方后,为陈浮沉带来海量现金流的同时,也带来问题。
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在于,红杉、高盛、idg和摩根,加上最早入股的鹅厂,这五家希望能够在美股市场的纳斯达克上市。
在他们看来浮沉网络已经足够成熟,完全可以开始走上市流程。
国资委站在陈浮沉一方,投票权给了陈浮沉,而淡马锡则是持保留意见
陈浮沉不同意,根据萨松的建议,在港股上市才是最好的选择,而不是纳斯达克。
他在和小马哥通过电话后,得到其同意,鹅厂愿意持保留意见一段时间。
鹅厂在浮沉网络这笔投资上已经赚得够多了,因此愿意尽量站在陈浮沉这边。
在小马哥看来,他更愿意站在和他同样为企业家的陈浮沉这边,而不是资本方。
创业时他也吃过不少来自资本市场的毒打。
但鹅厂不是他的一言堂,他只能尽量帮陈浮沉拖一段时间。
不过在通话中小马哥劝过了陈浮沉,在纳斯达克上市对于一家科技企业来说是最优的选择。
因为那里有最多的资金、最健全的市场规则,特别有高盛和摩根作为股东,他们能够帮助浮沉网络将市值炒向最高点。
鹅厂就是在港股市场上市的,小马哥后来也后悔没能在纳斯达克上市。
“我们希望能和陈先生面谈,我相信面谈我们能够说服他。”
idg资本的代表发言中隐约表示出对许之云的不信任,认为她是在敷衍大家。
许之云睁开眼说道:“陈先生不会见你们的,我现在一周和他见面的时间连半个小时都没有,你们的要求他早已回绝。”
吴伟作为陈浮沉的另外一个代表说道:
“boss应该是一早就选择要在港股市场上市,不然不会选择同股同权的,这件事在陈总那边是没有回旋余地的。”
在座代表们心中一惊,对啊,当时签订协议的时候同股同权大家还以为占了大便宜。
同股同权是指同一类型的股份享有同样的权利。阿里采取的是同股不同权,创始人团队的股票具有更大的投票权,因此马福报才能在只有百分之二十多股份的同时,牢牢掌握着公司的控制权。
而a股市场和港股市场要求同股同权,后世到了19年小米才成为港股市场首支同股不同权的股票。
当然大家会疑惑为何小米可以其他公司都不行,浮沉网络也可以采取同股不同权的同时在港股市场上市。
要知道此时是18年,那时候金融危机还未显现,港股市场不缺要上市ipo的企业,他自然不会对你网开一面。而19年危机已然是冰山一角,港股为了市场安全考虑才勉为其难接受小米同股不同权。
只是没想到小米不中用,本来以为是半个苹果,结果是个格力…
这里没有说格力不好的意思,只是小米未能达到大家的预期。
看见场上气氛如此僵硬,此时淡马锡的代表出来当和事老:
“我们暂时先搁置争议,上市并不着急,我们完全可以等陈先生有空来和我们进行一次面对面的沟通,我们也好知道他的真正意图,到时候再做决定也不迟。”
“您看陈先生什么时候有空?”他紧接着看向许之云问道。
“我会去问的,如果陈先生愿意答应下来的话,我会邮件通知各位。”
……
会议开始正式,结束仓促,开了一天没能得出什么结果。
“喔,这可不是你们淡马锡的风格啊。”
高盛资本的全权代表罗伯森说道,会后淡马锡和高盛的代表私下闲聊。
淡马锡在14年转变投资策略后,走的是和秃鹫一样的投资风格——锱铢必较。
淡马锡的全权代表是唐奎本人,此前和陈浮沉见面达成初步意向的正是他。
唐奎皮笑肉不笑地说道:“高盛代表如此沉默我也是第一次见。”
罗伯森:“我完全相信陈先生的判断,高盛对于在纳斯达克还是港股都没有意见,上市后我们依然会大笔买入。”
“我们淡马锡同样如此,陈浮沉可没有在资本市场证明自己,你们高盛就这么相信他?我承认他是很好的企业家,卓越的科学家,可资本上他只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新人。”
淡马锡投资在14年之后,长期减少大型公司的持股,转向成长公司、私有及pe公司。他们会做出长期持有浮沉网络并且持续买入的决定并不常规。
罗伯森摇头道:“即使他本人在资本市场上一窍不通,他背后的决策团队不可能不懂。”
唐奎会意地看了对方一眼,背后的决策团队是指陈浮沉有官方背景,只是台面上的傀儡。
“你不觉得奇怪吗?如果他背后真的有华国官方的话,他们为何愿意将浮沉网络的股份出让给我们?”
“华国官方什么都不缺。”
罗伯森:“这同样是我们所疑惑的,陈浮沉身上是一团巨大的疑云,大量疑点无法得到符合逻辑的解释。”
高盛关于陈浮沉背景以及过往的分析报告中,很多证据和结论间相互矛盾。
二人陷入一阵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