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古玩行大掌柜 > 第十一章 孙叔的考校

第十一章 孙叔的考校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孙叔手里把玩着两枚文玩核桃,微闭着双眼,应该是在闭目养神。

叶辉也不去打搅他,将手里的床单轻轻放在红木茶几上。

赵轩急不可待的打开了床单,将里面的云纹五柱器拿了出来,轻轻的摆放在茶几上。

这时,孙叔睁开了眼睛,看着赵轩道“都是行里的老人了,养气的功夫还不到家。”

这完全就是一副批评晚辈的样子!

原来孙叔和赵轩两家是世交。

虽然孙叔只比赵轩大了十几岁,但是却长了赵轩一辈。

晏茹韵却是一副完全不在乎的样子。

拉着孙老的胳膊道“孙爷爷,听说您回京都了,看见我姥爷了吗?他还在生我的气吗?”

孙叔看着她道“那老东西,还那样,听说这次你又凶他了?

没事,下次他再欺负你,你就来找我,我给你做主。

可不能像这次这样,太危险了,听说还撞了人,没伤着人家吧?”

对于这次事故,晏茹韵也没做过什么解释。

原来是因为她姥爷让他去和刘家的第三代刘永和处处试试。

刘永和作为刘家的长子长孙在长辈面前很是乖巧。

但是私底下尽是干些包养小明星、大学生的事,是一个十足的渣男。

这一次获得长辈的支持,可谓是奉旨泡妞。

从京都特意跑到琴岛来,更是没有下限,居然想对晏茹韵动手动脚。

不用说,他那副被酒色掏空的身体哪里经得住晏茹韵的挣扎。

晏茹韵气的直跺脚,开车走后一路气愤,不注意之下撞了叶辉。

叶辉也是倒霉加上盛世点当行的事、愣是来了个双重打击!

哼,他又派人监视我,我再也不理他了,下次回京都我就去您那住。

至于上次那事故,没事!叶辉这不站那好好的嘛!

咦?叶辉,你怎么在这?你不是回老家了吗?你现在在轩宇阁工作吗?

原来,这次孙叔回了趟京都。回来后到盛世典当行没见到叶辉就问二掌柜王源。

王源却说叶辉辞职了。

虽然,孙叔一月也不去典当行几次,但对于勤勤恳恳的叶辉还是很有印象的,就多嘴问了几句辞职的原因。

王源却告诉他说是叶辉回老家了,不想当学徒了,主动辞职不干了。

本来孙叔还觉得惋惜,可惜了一个好苗子。

毕竟现在的年轻人能在这个行业里从事打杂工作三年可谓是很有定性的。

想不到今天在这里看到叶辉,看样子是另有隐情了。

叶辉犹豫不知该如何开口好,感觉像是别人家孩子打了自己,自己去告他家长的感觉。

这时,赵轩看着叶辉开口道“我倒是想请他来我们轩宇阁,就是不知道小叶想不想来?”

叶辉感觉赵轩这话一语双关来着,但是叶辉并不想再去给别人打工。

现在自己有了传承,欠缺的只是实践。

最重要的是这次捡漏让他尝到了甜头,他想要自己干,去实现他当大掌柜的梦想。

于是叶辉开口道“咱还是先看看这青铜器吧?”

一提到云纹五柱器果然转移了大家的注意力。

孙老叔拿起放大镜仔细的看了起来。

这一看足足看了半个多小时,又拿起来轻轻掂了掂就又放了回去。

也不说话,闭目养神起来。

赵轩也不废话,戴上手套也仔细的看了起来!

晏茹韵看气氛有些怪异就开口道“那个不会是真的吧?难道西周时期就有路由器了?”

这时,孙叔睁开眼道“叶辉,这个是你最早发现的,你先说说你的判断。”

叶辉心里有底也不紧张,开口道“我认为这是一件到代的西周晚期云纹五柱器。”

孙叔也不做出评价接着开口道“那你说说你是如何判定的?”

首先从青铜器的锈色来判断。青铜器经过几千年流传,至今大致有三种方式:入土、坠水、传世。

青铜器坠水千年,则绿如瓜皮,而莹润如玉;未及千年,虽有青绿而不莹;未入土水之传世青铜器,其色紫褐,而有朱砂斑,甚至其斑凸起。

就拿这件来看,锈色与器体合一,深浅一致合度,坚实匀净,莹润、自然,则为自然生成的锈色。

然后就是把手搓热触摸器物的表面,用鼻嗅手。

叶辉一边说一边演练起来,把手放在鼻尖嗅了嗅,没有铜腥味。

再就是,用手掂量青铜器,有压手感,没有飘忽感,当然,这全凭个人感觉。

另外还可用手敲击青铜器实物,听其声响。

在这里我就不敲了,我怕赵老哥打我。叶辉见气氛紧张讲了一个冷笑话。

晏茹韵赶紧道“没事,敲吧,我看不管真假,我是拿不回去了。至少你敲一敲我还能听个响!”

叶辉对犯了中二病的晏茹韵实在没什么办法,只好闭口不言。

你说这些只能断定这是一件早期的青铜器,你是如何断代的?孙叔接着问道。

我是根据青铜器的花纹和款识来断代的。

夏代青铜器花纹简单,商代青铜器花纹则华丽繁缛,且多遍体生花,西周青铜器大致与商同,但后期趋向素朴,春秋战国的青铜器花纹则清新活泼,富于生活气息,秦汉青铜器重实用,花纹少且不及前代青铜器精细。

而这件云纹五柱器上的双勾云纹是典型的,西周中后期的纹饰!

那时候人们已经已经能够打败所有的动物,已经对动物不再有畏惧感。

所以逐渐没有了动物图腾纹饰,而典型的就是双勾云纹。

说完后,叶辉又说道“小子不才就只能说到这里,还请孙叔您斧正。”

嗯,说的很不错。叶辉你指出的关键点都很对,但是不成体系。

你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这是你的一个短板。

记住我们行里人,任何一个小的短板都可能会被上眼药。

叶辉心里也知道,自己没有通过系统的学习。

虽然接受了传承,但是那个年代哪里会有系统的书籍让你去学习,所有的都是经验之谈。

用行里的话说,自己这种就是野路子出身。

而现在行里面很多都是科班出身,是经过长时间的理论学习的。

我就再给你补充几点。

首先夏商周时期与后代的铸造工艺不同,留在器物上的铸造痕迹也不同。

夏商周主要采用范铸法,器体上留有范线,有时夹有垫片,细部花纹棱角细腻圆滑。

而现代或用翻砂法,则粒粗胎厚;或用失蜡法,则没有范线。

从铜质上来分析,早期青铜器的质地为青铜质,而后代的伪器有不少为黄铜质。

又由于早期的青铜器入土已三四千年,经过长期腐蚀,已发生化学变化,铜质已糟朽。

因此,早期的青铜器比同样大小的新制的伪器重量要轻,有经验者用手一掂,即可知其真伪,这一点你说的很对。

再就是通过表面的锈色。

青铜器表面锈色是经长期腐蚀而自然形成的,致密而有金属光泽,与器体是连为一体的。

尤其是铜锈已渗入器物内部,渗入花纹或铭文字口之内。

而后期的表面锈色一般是用快速腐蚀法作成,其特点是很薄且浮在表面。

而厚的伪锈一般是用漆调颜色作成,灰暗,呆滞,既没有金属光泽,又没有层次,浮于器表,疏松,易脱落,而露出新铜地子。

再就是从器形上来说,中国古代各类青铜器的形制是有一定之规的。

如被鉴定者器形不符合古代的规律,则有可能是伪作。

第四,真器的花纹及铭文自然而生动,风格古朴、生动。

而伪器则呆板、软散,无生气。

说完之后孙叔看着叶辉迷茫的样子,开口道“叶辉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没有,没有只是突然之间有些感想。

以前我觉得这行只是自己的职业,一种谋生的手段。现在却有点不一样的感觉。

哈哈哈,你小子现在有那么一点意思了。

何为收藏,就是凭眼力、实力和机遇收购进来,藏起来慢慢的欣赏和琢磨她的学问,享受古物的历史沉淀和流传经历。

那些谋物贪财和暴殄天物的行为,都是非收藏人所为。

可谓:收之有道,藏之有德。

你小子现在这个年纪就有了这种感悟,真是让我有种老了的感觉。

我像你这个年纪的时候,还在跟着师傅后面吃泥巴来。

看来真是老了,不服老都不行了!

这话说的有些颓然,感觉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赵轩赶紧说道“是不是有什么烦心事?”

还能是什么事,还不是典当行的事情,现在这个社会有人、有些事,看不懂了。

行里的规矩在利益面前都得靠边站!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