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香港1968 > 086【文人地位】4/5

086【文人地位】4/5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百分之四十五!!

闻言,霍耀文眉头一皱,说道:“百分之四十五也可以,但是否同意出版社将全权交给我来经营?”

“这个倒是同意了,也同意在合约上签署这个。”

“那就好。”霍耀文一听同意,下意识的舒了一口长气。

霍耀文的心里其实并不是很在意出版社能否为他赚很多的钱,他最在意的还是想着跟香港大学的联系加深,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知名度。

虽然这个年代还是比较崇尚文人墨客的,大学教师的身份不比一些富商名流差。

不过要真正比的话,一般文人教师的地位还是比那些名流绅士低一级的,不过这也是看人。

举个最为简单的例子,80年代香港四大才子之中,名头最响亮的人是金镛,在文坛最有地位的人也是金镛。

特别是在回归前夕香港基本法立法草案的2个香港人中,地道的撰写的文人也只有金镛一人,同时他也是基本法立法草案的小组组长之一。

这种殊荣,可不是一般人能够比拟的!!

香港比金镛名气大的作家有一些,比金镛厉害的作家也有不少,但唯独偏偏是撰写武侠的金镛担任了法案的起草者,也是五个小组组长之一,这其中最为关键的地方,就是在于金镛在香港的社会地位。

拥有全港销量前三的《明报》,金镛无形之中已经渐渐的脱离了普通作家文人这个界限,慢慢的往儒商发展。他撰写的武侠巨作为他带来巨大声誉的同时,也一步步的带动着《明报》的发展,间接性的促成了金镛在未来二十年中,香港文坛独一无二的社会地位。

这就好比美国里根总统,之前是一名普通的演员,担任了总统以后,社会地位大幅度上涨,如果退休后,他继续去当演员的话,相信不说成为一线巨星,最少也是二三线的话,还以为不满意股份的问题,也是连忙说出学校方面的让步:“学校虽然不会出资,但也答应把之前那几台印刷设备无偿的融进新的香港大学出版社中,同时学校后面那栋厂房和地皮也会成为新办的香港大学出版社股权里面。”

“是学校后面在薄扶林那个厂房?”霍耀文一愣。

“是。”

张承颐点点头道:“后面那个厂房建造于40年代,当时是一间私人制衣厂,后来日军侵略,制衣厂停工,那个老板无奈之下便把制衣厂和地皮卖给了周希年,后来周希年把地皮和厂房转赠给香港大学医学科,准备用作新的教学大楼所用。

但后来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搁置到60年代,当时刚上任的乐校长本来是想着把那块地起草新的教学楼用,可后来他和几个院长一商量,新的教学楼起草在了东边那片地,薄扶林那块地搁置至今都没用。”

“那倒不错。”霍耀文目光灼灼,不提那批可能有些年头的印刷机械是否能用,但就后面那块地和厂房就差不多值了百分之五十的股份。

要知道那块地虽然不大,但已经有了一个规模挺大的厂房,霍耀文的脑海里里就曾经有过跟几个同学去哪里玩耍的记忆,那间厂房虽说有些年久失修,但或许是当时建造的很用心,除了风吹雨打的痕迹外,里面的支柱倒也没有任何的损坏。

想来只要找个建筑队过去看看,基本上修补一下,就能当作出版社的印刷地了。

也免得他再花钱找地方。

想到此,霍耀文倒是挺满意学校的安排,印刷厂是解决了,不过还需要一个员工办公的地方,想了想那间厂房里的布局,记忆有些模糊,不过那厂房挺大的,印刷应该要不了那么大,隔个办公地来,应该不是多大的问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