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五章:新建
听到彭义斌点名,两个中年汉子都站了起来,这两人一个中等身材,面色白皙,眉清目秀,颌下续着长须,看上去颇有潇洒,另一人身材高瘦,也是白面皮,留着短须,目光深沉,看上去颇为沉稳。
这两人中,中等身材的是彭义城,是彭仁广的长子,身材高瘦的是彭义薄,乃是彭义斌四叔彭仁昌的长子,这两人都是彭家寨新一代中的佼佼者。
听了彭义斌的命令,彭义城和彭义薄对视一眼,交换了一个眼神,彭义薄问道:“寨主,你说那陈宪手下都是些少年兵,咱们若是用少年去和他买卖,岂不等于资敌?”
彭义斌看了彭义薄一眼,脸上闪过一丝笑意,说道:“七弟心思周到,所滤甚是,咱们当然不能老老实实的按照对方的要求去交易,等你们将人掳回来,女的随她去,男的,咱们把十五岁以上,身体强壮的都抽出来,留在寨子里训练成健卒,把挑剩下的十四岁左右的少年给他送去。”
彭义薄闻言赞道:“寨主英明,果然是一箭双雕的妙计。”
彭义斌道:“若无异议,你两人就去做吧。”
……
一个多月后,彭家寨里就聚集了栖栖遑遑的一千多少年男女,这些少年男女大部分都是彭义薄两人从山下劫掠而来,也有少部分是飞虎寨送来的年轻喽啰和被糟蹋的半人半鬼的年轻营妓。
经过一番准备,彭义斌带着五十铁骑,两百健卒,五百喽啰,押送着一千多少年男女,离开了寨子。
……
接收了杨妙真的五百喽啰之后,陈宪立即着手开工建设新的庄子。
因为人手充足,陈宪打算同时新建两座庄子。
这个时代的鲁山和八百年后植被稀疏,水土大量流失不同,今天的鲁山被大片未经人类涉足的原始森林所覆盖,水土涵养的极好。
沂源平原四周,被连绵的群山所包围,这块位于群山中央的平原是附近百里方圆地势最低的地方,四周群山中发源的河流大都汇聚到了这块平原上。
新庄子所在的这快地方,位于沂源平原的东北角,正是沂源平原上山溪最密集的地方之一。
就在新庄子所在的北沟河两侧,不足两公里的范围内,就有另外两条河流。
陈宪要建新庄子,自然离不开这个时代唯一的非人畜动力来源,“水力”,所以,他要建新庄子,自然要沿河而建。
北沟东边大约两里多外,有一条河,东庄子人叫做青崖河,据说是因为这河发源的上游山谷中,有一道青石崖,因而得名。
在北沟西边大约三里多之外,有另外一条河,东庄子人称作响水河,这条河流上游的山谷落差较大,水流湍急,水声潺潺,东庄子人便将这条流出的山谷称作响水弯,河就叫做响水河。
要利用水力,自然要寻找水流落差较大的地方。
陈宪之前选择建设新庄子的这个地方,就是北沟河上落差最大的地方,北沟河从北边的一块台地上倾泻而下,在新庄子八十米的范围内,差不多有七八米的落差。
整个东庄子的地基都是倾斜的,这是陈老甲对陈宪选址最不解的地方,不过当时情况微妙,大家只想将庄子建好,也没人不开眼的去质疑陈宪的选址。
西边的响水弯水能情况比北沟河还要好,其水量比北沟大,地势落差也比北沟大的多,特别是在响水河离开响水弯沟口的一段,百米之内,落差有将近三十米,水力资源极为丰富。
仔细观察过响水弯沟口的地形后,陈宪发现,这里如果能修一座小水库,不但能加大水能,而且能够灌溉数千亩的良田。
不过,以陈宪目前的技术积累,修建水库,无疑是痴人说梦,他只能放下这个心思。
响水弯沟口是一个喇叭口形的斜坡,出口端宽约五十米左右,深入沟口百多米之后,宽度缩减到三十多米,响水河贴着山谷东侧山脚下的河沟奔涌而出,流入平原后,水流迅速减缓。
陈宪打算就在距离沟口百米左右建一座庄子,为了防御洪水,庄子的方位并不是采取正南正北,而是转了一个四十五度的角度,将庄子的一个角对准沟口,从这个对准沟口的角延伸出一个三十米宽的通道直通沟口。
水力工厂被修建在北沟沟口的喇叭口斜坡上,整个工厂呈三角形,就像一个楔子楔入沟口。
陈宪打算在喇叭口最上端修一个简单的拦河坝,然后在西侧山脚下再挖通一条河沟,让响水河一分为二,这样就能修建两条水轮线。
为了防御山洪,陈宪打算在水力工厂北端,用石头修建一个三角形的实心防水墩台,水力工厂两侧修建两条两米宽,三米高的防水石墙,在石墙两边,各出十多米宽的河沟,作为山洪倾泻的通道。
这个庄子的设计虽然有些冒险,可一旦建成,其水能足可以达到现在新庄子水力工厂的三到五倍。
相比响水河,青崖河的水能就差的多。
青崖河上游的青崖沟出口附近几里之内,地势都比较平缓,河水出沟之后,一路上也是一马平川,缓缓流淌,几乎没有什么蓄能。
不过,陈宪经过一番查看,还是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在青涯河出山谷后大约四五里的地方,有一处低矮的山梁挡在河流前方,在这里,青涯河拐了个弯,从侧面一条沟壑中绕过了山梁。
陈宪通过考察,发现,如果能将这个沟壑堵住,就能在山梁北边形成一个数十亩大小,五六米深的小水库。
沟壑最窄处不过二十几米,拦截的难度和工程量都不算大。
形成小水库后,只需要在山梁上挖开沟渠,就能形成几条落差超过二十米的动力沟渠。
陈宪经过一番观察后发现,这个小水库如果能建成,再配合一些沟渠,还可以形成一套灌溉系统,至少可以把南边下游上千亩甚至数千亩地变成水浇地。
经过一番计算后,陈宪下决心修建水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