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宫女为后 > 分卷阅读159

分卷阅读159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娘娘再睡会儿?”

付巧言确实还很困,她觉得自己跟荣锦棠明明就差一岁,怎么他见天那么力充沛,自己就老是困顿呢?

她接过茶杯喝了一口,叹了口气:“老话讲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我怎么每日里都那么想睡呢?”

晴画笑:“秋乏呀,娘娘再去歇歇,等早膳取来奴婢再来唤您。”

付巧言就又躺回了床上,嗅着荣锦棠身上独特的龙涎香沉沉睡了过去。

另外一边,乾清宫里,荣锦棠端坐在龙椅上,认真听着下面朝臣的禀报。

一般六部自己的事或者安和殿已经讨论出结果的,荣锦棠是一律不让他们在大朝时废话的,讨论不出结果的才可以在大朝时群议。

谁要是连篇累牍耽误时间,直接扣一个月的俸禄。

这个方法十分有效,翻年到了太初元年,大朝的时间比以前缩短了一半,小朝更快一些。

但荣锦棠还是觉得耽误时间,很多时候安和殿不敢定的折子也没有太多大事,无非就是各部打嘴仗。大臣们每日奔波在家中宫中与衙门里,办公的时间就少了,很影响整个政令传达的效率。

只有更快更好的解决问题,才是上朝的根本核心所在。

荣锦棠很不喜欢别人耽误他时间,也不喜欢耽误别人时间,若不是为了彰显皇家威仪,其实他不来上朝都行。

但他毕竟不是那么不负责任的人,因为性格认真谨慎,纵使他还未弱冠,朝臣们也无人敢在他面前放肆。王家再是众星捧月,却还是在他面前恭恭敬敬的,这里面再有太后的懿旨在,他本身就是个不怒自威的人也有很大关系。

荣锦棠早就想把早朝制度改一改了,三日一小朝九日一大朝,剩下的时候可以由三省六部与安和殿一起开会,把折子和政事分个轻重缓急,不能定论的写出几条不同实行办法,按要紧程度呈给他御批便可。

这样大家都不用天天跟眼前吊了胡萝卜的骡子一样,没日没夜的在那拉磨,关键是还干不出什么大事。

正在他沉思的时候,下面考院的院长出列,向他行了礼:“陛下,今年的秋闱已经结束了,各省桂榜业已出了名单,陛下是否要过目?”

这名单实际上可以平日里直接写折子呈给他,不过恩科是大事,必须要在大朝时再过一遍手,已示隆重。

荣锦棠点了头,宁城亲自下去接过折子,上来展开给荣锦棠看。

漂亮的洒金纸笺上,第一份便是顺天府的。

打头第一个名字倒是有些眼熟。

付恒书。

荣锦棠挑了挑眉,还真是完全没想到。

第101章解元二更

大越有省十三,帝京上京归顺天同管,因此最重要的一个省便是顺天。

付巧言原籍顺天府桐县上窑镇,原住于青石巷,后因家宅抵卖,籍贯归至镇里。

她弟弟付恒书自然跟她是一个籍贯的,这次秋闱他参考的是顺天府乡试。

荣锦棠一边回忆着她弟弟的年纪,一边迅速把那份名册翻完了。

他道:“很好,明日起挂榜。”

秋闱的乙榜宣于桂花盛开时节,又叫桂榜,名字十分好听。能上桂榜就是中了举,是正经的举人,已经可以选官了。不过大多数人还是会参加来年春季会试,最终看是否能荣登甲榜,进士及第了。

今日里政事没什么要紧的,只有兵部的老尚书赵朴之出列行礼,禀报道:“陛下,因边关战事增多,兵部扩增士兵以及库银粮草,臣上月已与户部商议,上折呈报安和殿,只至今未有结果。”

现在整个火凤营都是由皇帝私库来支撑的,大越百年无战火,又没有特别不事生产的皇帝,荣氏的私库至今已经十分可观。

火凤营一共只六千人众,加上火铳、火炮与火药和匠师的开销,私库也能撑得住,十年内都不成大问题。只他一直想要再减农税,因冬日里灾情多而减的农户又大多了税,户部就有些吃紧了。

户部说没钱了,兵部又非得要,这就纠结住了。

兵部的兵有二十万之众,遍及四个边关重镇和顺天要地,边关重镇可由耕养兵,顺天要地也一直是防耕结合,但这几年来乌鞑战事频发,士兵伤亡惨重,一直都在打仗,这以耕养兵的法子就失效了。

目前溧水的五万大军全部都是由兵部供养,这一下子就有些艰难了。

好歹赵朴之是老臣了,他很稳得住场面,也很有些方法调节银两调配,挨了一年多才提出这件事。

荣锦棠一听就明白了,他扫了一眼站在朝臣最前头的周文正,右手轻轻在椅背上敲了两下。

周文正立马就出列行礼,道:“回禀陛下,安和殿与三省正在加紧讨论,看如何把国库银两存粮更好调配,月中定能呈给陛下过目。”

荣锦棠沉思了一会儿,还是道:“太慢了。”

他说这句话的时候表情平静,语调也很轻柔,仿佛没什么要紧的一般。

周文正将近五十岁的人了,还是先帝爷那会儿的肱股之臣,却没成想在这个十几岁的少年面前出了汗。

这位少年天子不生气的时候看起来春风和煦,可只要他沉下脸来,那样子比先帝爷发怒时还吓人。

到底是武家嫡女养出来的皇子,就是有些不怒而威的气势。

周文正弯着的腰更低了,他道:“五日后,必出对策。”

荣锦棠这才满意,淡淡道:“如今几位大人年纪也不算小了,朕知道你们力不济,但政事是不能耽搁的。”

他这一句话意思太多了,周文正和其余四位阁老纵使心里头早就有了成算,还是听了发虚。

早朝就这么结束了。

荣锦棠回到乾元宫,第一件事就是换回常服。

初秋的日子不冷不热,这一身捂着也很要命。

荣锦棠在书房了批了一会儿折子,想了想吩咐宁城:“去叫顺天府考院的院长三日后侯问。”

侯问是大越独有的一种召见大臣的方式,荣锦棠每隔三五天就会召见一次大臣在勤政殿策问,问的问题五花八门,不一凡举。

要是有上了折子被压或者是单纯想要有事禀报陛下的,也可以再勤政殿外面的小厅里等,荣锦棠见不见是另一回事。

这一年来朝臣们多少知道了些他性格,这位陛下不喜欢别人浪他时间,因此主动来侯见的朝臣越来越少,基本上一天内都可以见完。反正他们要是没有大事,轻易不敢来。

像是他指明要见的肯定当日能见上,只不过私底下会紧张得很。

吩咐完这事,荣锦棠就觉得心里头畅快些,他又批了会儿奏折,这才简单用了午膳。

晚膳照例是去景玉宫的。

今日里菜色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